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首页 >> 大唐储君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仙人只想躺着 满唐华彩 大清:从工业革命开始强国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贞观憨婿 神武太医俏女帝 一品布衣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5章 琉球建城 仿唐规制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首里城的旧址上,夯土的号子声震彻云霄。数百名琉球工匠挥着唐式夯具,将湿润的红土一层层砸实,汗水顺着黝黑的脊背滑落,在阳光下闪着光。阿麻和利站在高处,看着图纸上的城墙轮廓渐渐成形,手里的竹鞭轻轻敲击着掌心——按大唐工部的规制,这座新城要高三丈、宽两丈,设东南西北四门,城外还要挖两丈深的护城河,完全是长安县城的缩小版。

“县丞,登州送来的青砖到了!”尚巴志骑着快马奔来,铠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如今已是琉球县的都护副使,负责监工建城,马鞍旁还挂着一把刚从大唐换来的横刀。

阿麻和利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十艘货船正停靠在那霸港,船夫们正将青砖卸下来,码成整齐的方块。这些青砖都是按大唐的标准烧制的,每块长一尺、宽五寸,敲上去声音清脆,比琉球本地的石头耐用十倍。

“告诉弟兄们,加把劲!”阿麻和利对着工地上的工匠们喊道,“等城墙砌好了,每人赏两尺布、十斤米!”

工匠们爆发出一阵欢呼。他们中有山南的渔民,有山北的猎户,还有被解救的海盗俘虏,以前谁也没想过能参与“建城”这样的大事。唐吏教他们用“糯米灰浆”砌砖,说这样的城墙“刀劈不开,水浸不烂”;还教他们夯土时要“三夯两踩”,连每一层土的厚度都有讲究。

建城的钱,三成来自大唐国库拨款,三成是琉球上缴的税赋返还,还有四成是百姓们自愿捐的——山南村的渔民捐了三个月的鱼获,山北村的猎户送来整张的虎皮,连学宫的孩子们都把过年时得的糖块换成了铜钱,塞进募捐的陶罐里。

“李县令说了,”阿麻和利对身边的老工匠说,“这城不只是用来防海盗的,是让咱们琉球人知道,咱们也是大唐的百姓,住的城和长安一个样。”

老工匠点点头,摸着刚砌好的砖墙,眼里满是敬畏:“以前只在唐商的画里见过长安,没想到咱们也能住上这样的城。你看这墙角的弧度,多规整!”

半年后,城墙主体完工。四座城门立了起来,东门刻着“迎旭”,西门刻着“望海”,南门刻着“纳福”,北门刻着“拱辰”,都是登州刺史亲笔题写的。城门楼上还按大唐规制,挂了铜铃,风吹过时,铃声能传到十里外的渔村。

接下来是城内布局。按长安的“坊市制”,新城被划分为八个坊:官署坊(县衙、都护府)、学宫坊、市坊(商铺)、民坊(百姓住宅)……最中央的位置,留出来建城隍庙和社稷坛——这是大唐的规矩,“城隍护城,社稷安邦”,李县令特意从长安请来道士,主持奠基仪式。

阿麻福从长安乡试回来后,也加入了建城的队伍。他虽然没考中举人,却带回了长安的《营造法式》,上面详细记载着房屋的建造标准。他指导工匠们用“抬梁式”搭建县衙的梁柱,说这样“既结实又气派”;还教他们在屋檐下刻“斗拱”,说“这是大唐的样式,看着就威严”。

“爹,你看这城隍庙的匾额,”阿麻福指着刚挂上去的“护国佑民”四个字,眼里闪着光,“等神像塑好了,咱们就能和长安百姓一样,逢年过节来祭拜,祈求风调雨顺。”

阿麻和利摸着匾额上的字,忽然想起五年前,琉球人只知祭拜山神、海神,哪懂什么“城隍”?如今,他们不仅认了大唐的神,还觉得“城隍比山神灵验”——因为唐吏说,城隍管着一城的安宁,就像大唐管着海东的太平。

新城落成那天,是琉球最热闹的日子。百姓们穿上新做的唐式衣裳,提着灯笼,从四门涌入城内。舞龙队在朱雀大街(仿长安朱雀大街)上表演,唐吏和琉球官员并肩巡视,学宫的孩子们捧着《三字经》,在城隍庙前朗诵。

最隆重的仪式,是在城门口立碑。石碑高三丈,宽一丈,正面刻着“琉球县”三个大字,笔力浑厚,是李承乾亲笔题写;背面刻着“大唐登州辖地”,旁边还刻着建城的年月和工匠的名字。

阿麻和利作为琉球县丞,亲手为石碑培土。他跪在碑前,对着长安的方向磕了三个头,声音传遍了整个广场:“我阿麻和利在此立誓,此城一日在,琉球便一日是大唐的土地;我等子孙,世世代代做大唐的百姓,永不背叛!”

“永不背叛!”广场上的百姓们齐声高喊,声音震得城门楼上的铜铃叮当作响。

李县令站在县衙的台阶上,看着这一幕,对身边的登州使者笑道:“大人你看,建一座城,比派十队兵卒还有用。以前百姓说‘我是琉球人’,现在说‘我是大唐琉球县人’,这就是心的变化。”

使者点头:“李大人说得是。陛下看到奏报,定会龙颜大悦。这新城不仅是座城,更是大唐在海东的根,扎得越深,海疆就越稳。”

消息传到长安,李承乾正在翻看新城的图纸。见城内的坊市布局、官署位置都与长安县城一致,甚至连水井的数量都按“每坊两眼”的标准设置,不由得对裴炎笑道:“琉球人用心了。这城建得好,既守住了土地,也收住了人心。”

他提笔在奏报上批了一行字:“赐琉球县‘海东模范’匾额,赏阿麻和利黄金五十两,阿麻福进国子监深造。”

匾额送到琉球时,阿麻和利把它挂在了县衙的正堂。百姓们听说这是天子亲笔题写的,纷纷来围观,说“咱们琉球县,连长安都知道了”。阿麻福则收拾好行囊,再次赴长安——这次,他要在国子监好好学习,将来回来“教更多人建大唐的城”。

新城的日子,在平静与繁华中一天天过。市坊里,唐商和琉球商人讨价还价;民坊里,孩子们在唐式的院落里嬉戏;城隍庙前,香火旺得很,百姓们说“自从建了城,台风都少了”。

阿麻和利时常带着孙子,在朱雀大街上散步。他指着斗拱告诉孙子:“这是大唐的样式。”指着城隍庙告诉孙子:“这是大唐的神。”指着城门的石碑告诉孙子:“咱们是大唐的人。”

孙子似懂非懂地点头,忽然指着远处驶来的大唐楼船,奶声奶气地喊:“爷爷,大唐的船!”

阿麻和利望着楼船,眼里满是笑意。他知道,这座新城就像一座桥,一头连着琉球的土地,一头连着大唐的心脏。桥上走的,不只是官员和商人,还有文化,有认同,有一代又一代人对“大唐”的归属感。

海风拂过新城的城墙,吹动着“琉球县”的石碑,也吹动着百姓们晾晒的唐式衣裳。这座按大唐规制建起的城,就像一颗钉子,牢牢钉在了海东的土地上,无声地宣告着:这里,是大唐的疆土;这里的人,是大唐的子民。而这,或许就是建城的终极意义——用砖石水泥,筑起比盟约更坚固的归属感。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龙武帝尊 权力医途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权力之巅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大日我都吞了,你说我练错了?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我的公公叫康熙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 我的谍战岁月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锦衣谍影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风雨大宋 
最近更新边军:从女囚营开始 大宋伏魔司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大唐躺平王 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唐代秘史 英烈传奇 北宋第一狠人 靖康前夜:帝业重光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云起惊鸿客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