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性格的沉稳度、思维的深度、以及对于高级秘书所需的那种低调、可靠、细致、忠诚的特质,似乎存在不小的差距。
她太“外放”了,像一只艳丽的牡丹,恐怕难以沉下心来去长时间应对那些繁琐又细致、需要极高耐性的文书处理、日程协调和内部沟通工作。
pass的可能性极高。
第三位候选人李静是内部有人推荐过来的,是智能车云产品线项目协调员。
说是做事非常认真踏实。
她进来时,穿着几乎可以说是标准的“面试套装”:
白衬衫、黑西装套裙,颜色保守,款式毫无新意。
容貌清秀,但谈不上惊艳,胜在干净整洁,戴着黑框眼镜,气质很文静,甚至显得有些内向和拘谨。
握手时力道很轻,声音也细细的。
“林...林秘书您好,我是智能车云产品线的李静。”
她显得有些紧张,坐下后手都有点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林雨晴放柔了语气,尽量让她放松,然后问出那个关于工作压力的问题。
李静回答得很认真,像在背诵标准答案:
“我能吃苦的,也愿意学习。
加班没问题,我可以的。”
态度很端正,但眼神里缺乏苏晓雯那种由内而外的自信和锐气,也没有王思蕊的那种活力。
更像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让人担心其主动性和扛事能力。
特别像当年和她一起入职的闺蜜周晓楠。
林雨晴的第一反应就是可惜了,是个好苗子,可以培养,但她没时间,她需要即插即用的即战力。
由于闺蜜周晓楠给自己不错的印象,她很是想再看看。
问到汇报关系时,李静回答得很规矩,甚至有点刻板:
“我明白,服从组织安排是最基本的。
我会努力配合林秘书您的工作,做好您交代的事情。”
挑不出错,但也没有任何亮眼之处,透着一股按部就班的谨慎,缺乏那种能让人眼前一亮的灵性。
最后,当林雨晴尝试进行那个关于“形象气质”的隐晦试探时,李静的反应明显慢了半拍。
她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脸上露出些许茫然和困惑。
愣了几秒才有些迟疑地回答:
“哦......好的,林秘书。
我会注意保持职业形象的,穿着会一直保持正式整洁......”
她显然没能完全理解林雨晴话里的深层含义,或者即使隐约感觉到了,也并不认为这是自己的优势所在,甚至可能觉得有些意外和无所适从,回答得十分表面和勉强。
林雨晴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印证了自己一开始的判断。
这是个老实本分且做事非常仔细认真的姑娘,就像一颗可靠的螺丝钉。
但陈总身边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颗螺丝钉,而是一把能独当一面、灵活应变、甚至能主动发现问题和机会的“瑞士军刀”。
她缺乏那种“争”的劲头,显然没有那种在高压下依然能保持光彩的“战斗力”和那种洞察人心的“灵性”。
在即将组建的这个高效精锐的团队里,她恐怕会显得格格不入,也难以跟上节奏。
只能是淘汰。
第四位,也是最后一位候选人赵梦的登场,让经历了前一位的平淡后,林雨晴略微疲惫的精神为之一振。
门被轻轻推开,一个身影走了进来。
林雨晴的目光下意识地投去,随即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住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身质感极佳的雾霾蓝羊毛混纺西装套裙。
颜色高级又极其衬肤色,显得她原本就白皙的肌肤愈发透亮。
这套装的剪裁堪称教科书级别。
它极其合身,仿佛是为她量身定制,完美地顺应了她身体的曲线。
上衣的腰线收得恰到好处,不仅勾勒出她不堪一握的纤细腰身,更微妙而自然地凸显了她胸前丰盈饱满的弧度。
那是一种成熟女性富有生命力的美感,丝毫不显低俗。
反而因挺括的面料和利落的西装领设计,被赋予了一种端庄的性感。
她的下半身是同样材质的及膝包臀裙,恰到好处地包裹并勾勒出她圆润挺翘的臀部曲线。
一双笔直修长的腿露了一半在外面。
她的身材并非是那种骨感瘦削的类型,而是更偏向于丰腴有致,肌理匀称。
每一处曲线都散发着一种健康自然、极具女性魅力的韵味,用“珠圆玉润”来形容似乎更为贴切。
然而,整套西装严谨而优雅的剪裁,又将这种过于外放的女性特征巧妙地约束在了专业与得体的框架之内,形成一种强烈的引人探究的反差魅力。
她的长相并非王思蕊那种具有侵略性的明艳夺目,而是另一种毫无攻击性、如水般柔和的美丽。
脸蛋是标准的鹅蛋脸,皮肤细腻得几乎看不到毛孔,鼻梁秀挺,唇形饱满且天然红润。
最动人的是她那双眼睛,眸子是温润的褐色,眼神沉静从容,仿佛蕴着一池秋水,透着一股聪慧明澈。
身上更是散发出被书香门第长期浸润后才会有的温文尔雅的气度。
她将一头浓密乌黑的长发在脑后低低地绾了一个发髻,几缕微卷的碎发不经意地垂落在耳际和颈侧,平添了几分温柔与随意。
“林秘书您好,打扰了。
我是车bG架构设计与集成部的赵梦。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还安排时间与我沟通。”
她微微欠身,声音温和悦耳,语速不疾不徐。
每个字都吐得清晰圆润,态度恭敬而不显谦卑,自信而不露张扬,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
“赵梦你好,请坐。”林雨晴脸上的笑容不自觉地真诚了许多。
这个第一印象,几乎完美击中了所有关键点:
专业、优雅、极具女性魅力却又被得体地包裹在知性的气质之下,有一种“润物细无声”般的吸引力。
同样的问题,关于工作压力和强度,赵梦的回答沉稳有力,条理分明。
还带着经过思考的真诚:
“林秘书,我完全理解陈总岗位的重要性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责任。
高压、快节奏和多线程处理,对于这个岗位来说是常态而非例外。
说实话,接到您的沟通邀请,我既兴奋也忐忑,已经预想到其中的挑战。”
她先是坦诚了心情,反而显得真实,接着话锋一转,变得坚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