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史诗看古今

111永恒的不死鸟1

首页 >> 嘻哈史诗看古今 >> 嘻哈史诗看古今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百炼飞升录 一品布衣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第一权臣 日月风华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嘻哈史诗看古今 111永恒的不死鸟1 - 嘻哈史诗看古今全文阅读 - 嘻哈史诗看古今txt下载 - 嘻哈史诗看古今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83章 仁宗三议:三场人事会定大宋根基,君臣同心筑盛治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庆历三年春,汴京延和殿的铜钟敲过五更,殿内已燃起十二根明烛,烛火映着龙案上堆叠的官员名册,泛着暖黄的光。宋仁宗赵祯身着明黄常服,指尖划过名册上“转运使”三字,抬头看向殿内列站的大臣——宰相吕夷简、参知政事范仲淹、富弼,枢密使韩琦,个个腰佩鱼袋,神色肃穆,这场关乎“庆历新政”开局的人事会,已到了定夺的关头。

“各州府转运使,管着赋税征缴、灾情救济,新政要减百姓负担、查贪官污吏,全靠这些人落地。”赵祯把名册往前推了推,声音平缓却带着分量,“吕宰相,你先拟的人选名单,朕看了,说说你的考量。”

吕夷简上前一步,躬身接过名册,指着上面两个名字:“陛下,京东路转运使张耆,任职五年,赋税账目从无差错,去年河北闹蝗灾,他调粮赈灾,虽慢了些,却没出乱子,可调任京西路转运使,稳住中原腹地;河北路李昭亮,出身将门,能镇住地方豪强,留任原职,兼管新政推行,稳妥。”

“稳妥是稳妥,可新政要的不是‘没乱子’,是‘办实事’!”范仲淹立刻出列,手里攥着一份折叠的奏折,展开时能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张耆去年京东赈灾,非要等朝廷旨意才开仓,百姓饿了三日,饿殍都出了城,这叫‘没出乱子’?李昭亮纵容下属收苛捐杂税,去年百姓上书告他,还是臣压下来的,新政要减赋税,他肯真心办?”

吕夷简眉头拧起,语气沉了些:“范参知政事,张耆、李昭亮都是后周旧臣,跟着太祖、太宗征战过,朝堂威望足,换新人去,地方官员不服,反而会搅乱新政。”

“威望不是靠资历堆的,是靠办事攒的!”韩琦上前半步,接过话头,“臣举荐蔡襄,他任福建路通判时,查贪吏、减赋税,百姓把他的画像挂在祠堂里;还有欧阳修,夷陵县令任上,修水渠、整吏治,逃亡百姓都回了乡,这两人虽年轻,却比张耆、李昭亮更懂百姓疾苦,更肯推新政。”

富弼也点头,从袖中取出一份账目:“陛下,这是蔡襄在福建的赋税账,他任通判两年,百姓赋税减了两成,耕地多了三成,国库反而多收了一成粮,这就是办实事的成效。若让他任转运使,福建的新政,不用朝廷多操心。”

殿内顿时静了,吕夷简盯着账目,又看了看赵祯,没再反驳,却也没松口。赵祯拿起那本账目,逐页翻看,指尖在“百姓返乡三千余户”那行字上顿了顿,抬头道:“吕宰相说的威望,朕认;范参知政事说的实绩,朕也认。不如这样,蔡襄任福建路转运使,欧阳修任河北路转运使,张耆、李昭亮调回京城,任枢密院副使,协助韩枢密使管军务——既用了新人的冲劲,也留了老臣的经验,各位以为如何?”

几人对视一眼,都躬身领旨。散会后,范仲淹留下整理新政章程,赵祯走到他身边,指着名册上的欧阳修:“这人朕听说过,文风犀利,办事也这般利落?”范仲淹点头:“欧阳修不仅会写文章,更懂实务,河北交给她,陛下放心。”赵祯笑了笑:“朕放心的不是他,是你们这些肯为百姓着想的大臣。”

庆历四年秋,延和殿的人事会,比上次多了几张新面孔——户部尚书夏竦、御史台旧官李若谷,还有刚从地方调回的王素。这次要定的是御史中丞人选,此前御史台多次弹劾“新政派”官员,说“均税法扰乱国库”“整顿吏治逼走老臣”,赵祯决意改组御史台,让监察权真正落到“为百姓说话”的人手里。

“御史台是朝廷的眼睛,得选刚正不阿的人,”范仲淹率先开口,目光落在王素身上,“王素任开封府推官时,查皇亲国戚贪占良田,连太后的侄子都敢弹劾,把良田还给了百姓,这样的人,任御史中丞,才能查得动贪官。”

“王素太过刚硬,恐会得罪宗室,搅得朝堂不宁!”李若谷立刻反驳,他上前一步,躬身道,“臣任御史三年,弹劾过贪吏,也劝过陛下,从无偏颇,臣愿任御史中丞,既不偏新政,也不护旧臣,公正监察。”

“公正?”韩琦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份奏折,扔在李若谷面前,“去年你弹劾范参知政事推行均税法,说‘国库亏损十万两’,可这份户部账目写得明明白白,均税法推行后,百姓缴税积极,国库多收了五万两,这就是你的‘公正’?你弹劾的不是新政,是百姓能少缴些税!”

李若谷脸色涨红,捡起奏折,却还强辩:“那是地方上报的数据有误,臣也是按奏报弹劾!”

“数据有误?”富弼上前,又递上一份文书,“这是京东路百姓联名写的状纸,说你收了地方豪强的钱,故意压下他们贪占良田的案子,这份状纸,朕和范参知政事都看过,上面还有百姓的手印,你怎么说?”

李若谷说不出话,头埋得更低。赵祯看着他,语气沉了些:“御史台的职责,是查错,不是护私。你既做不到公正,就不必再留在御史台了。”他转头看向王素,“即日起,你任御史中丞,再选余靖、尹洙任监察御史,改组御史台——不管是新政派还是旧臣,只要贪赃枉法、损害百姓利益,就给朕弹劾,绝不姑息。”

王素躬身领旨,接过御史中丞的印信,转身时,特意看了一眼殿外的朝阳——那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身上,暖得很。三日后,王素上任第一天,就弹劾了三位阻挠均税法的地方官员,把他们贪占的赋税还给了百姓,御史台的风气,自此一改。

嘉佑二年春,延和殿的人事会,少了几分争执,多了几分期许。此时吕夷简已病逝,范仲淹虽年老,却依旧主持朝政,“庆历新政”的核心举措已落地,百姓生活安稳,这次要定的,是当年科举的主考官——这届科举要选千余名官员,充实地方和中央,为大宋培养后续栋梁。

“科举选的是治国之才,不是只会写骈文的书生,”韩琦上前一步,手里拿着几份文章,“欧阳修的文章,注重实用,反对空洞的辞藻,他任河北转运使时,还举荐过不少寒门子弟,任主考官最合适;梅尧臣任国子监直讲,善于识别人才,任副主考官,能帮着把好关。”

“欧阳修是新政派,若任主考官,会不会偏袒新政官员的子弟?”夏竦有些顾虑,他上前道,“科举关乎公平,若是有偏袒,恐会寒了寒门子弟的心。”

“夏尚书放心,欧阳修从不会做这种事,”范仲淹笑着摇头,“去年他的侄子参加地方考试,作弊被抓,他亲自下令取消侄子的考试资格,还弹劾了监考官员,这样的人,怎么会偏袒?”

赵祯也点头,他拿起欧阳修写的《朋党论》,轻声念道:“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欧阳修能分清‘同道’与‘同利’,选他做主考官,朕信得过。”他顿了顿,又道,“再派王素任监考官,全程监督阅卷、放榜,若发现舞弊,不管是考生还是官员,一律革职查办。”

旨意下后,欧阳修立刻住进贡院,制定阅卷规则:“阅卷时,先遮去考生姓名、籍贯,只看文章内容,见解独到、能办实事的,就算文风朴实,也优先录取。”梅尧臣则帮着筛选文章,遇到好的,就标记出来,拿给欧阳修看。

当年放榜时,汴京街头挤满了人,苏轼、苏辙兄弟,还有曾巩、张载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这些人都是寒门子弟,却凭着真才实学,在科举中脱颖而出。苏轼拿着榜单,跑到贡院外,想拜见欧阳修,恰好遇到欧阳修出来,苏轼躬身行礼:“晚辈苏轼,多谢大人赏识。”欧阳修扶起他,笑着说:“你的文章写得好,更有治国的见解,日后要好好为百姓办事,别辜负了这功名。”

三场人事会,从庆历三年到嘉佑二年,历时九年,定了转运使、御史、科举主考官三类关键职位的人选。转运使推动新政落地,让百姓减了赋税、有了活路;御史台严查贪官,让朝堂风气清明;科举选拔出栋梁之材,让大宋有了后续力量。

庆历七年冬,赵祯带着范仲淹、韩琦等人,去汴京郊外的农田视察。田里的百姓见了赵祯,都放下锄头,跪地行礼,嘴里喊着“陛下万岁”。赵祯扶起一位老农,问道:“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赋税还重不重?”老农笑着说:“陛下,今年赋税减了,水渠也修好了,收成比往年多了三成,家里能吃上饱饭了!”

赵祯看向身边的大臣,眼里满是笑意。范仲淹轻声道:“陛下,当年选的那些转运使,没让人失望。”韩琦也点头:“还有御史台,现在没人敢贪了,科举选的那些年轻人,在地方上也办了不少实事。”

赵祯点头,目光望向远方的麦田——麦田里的麦子长势喜人,风一吹,翻起金色的波浪。他知道,这三场人事会定下的,不只是官员的职位,更是大宋的根基,是百姓的安稳日子。

后来,苏轼在地方任官时,遇到百姓说起仁宗朝的好,总会想起当年科举放榜时欧阳修的话。他照着范仲淹、欧阳修的样子,查贪官、修水利、减赋税,百姓也把他的画像挂在祠堂里,像当年记着蔡襄、欧阳修一样,记着他的好。

而仁宗朝的这三场人事会,也成了大宋朝堂的一段佳话——没有帝王独断,没有大臣专权,君臣之间,争的是是非对错,谋的是百姓福祉,最终同心协力,筑起了后世所称道的“仁宗盛治”,让这段历史,成了大宋最温暖、最安稳的时光。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丹武双绝 烽烟尽处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短篇恐怖故事:睡前故事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急!全世界都知道我养了五条鱼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 大明:开局自曝身份,狱友是朱棣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武炼巅峰 从超级特工到千古一帝 重生之战神吕布 唐土万里 捡了一个县令当当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知否之袁家庶子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精灵之梦幻天团 民国投机者 金牌帝婿 
最近更新汉疆喋血风云录 历史中的酒馆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三藏还俗 大乾风云起苍穹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铜镜约 锦衣血诏 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笔架叉将军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嘻哈史诗看古今 111永恒的不死鸟1 - 嘻哈史诗看古今txt下载 - 嘻哈史诗看古今最新章节 - 嘻哈史诗看古今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