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联邦来说,摧毁教团战舰并不困难,但要完整捕获却有一些麻烦。
毕竟,星海同盟的舰队都是在十光年开始展开攻击,而想要捕获就必须冲上去白刃战。
当然了,是麻烦...
却不是不能办到。
而且,也没人规定,必须要在交战最激烈的前线干这活。
完全可以挑选一些战场边缘,亦或是后方地带,找落单战舰嘛...
乔治的效率很高。
仅仅一天之后,3艘教团终焉级战舰,以及5艘神迹级战舰,连带上8艘战舰上的数万已经被制服,并陷入昏迷的信徒,便全都被拉到了大麦哲伦星系内的某个科研基地。
接下来,便是科学部的工作了。
------
圣谛聆听是什么?
之前说过,这是焚星教团用于控制信徒的一种技术,其正式名称为【神圣净化之火启示录与每日规训】。
它有两大主要作用,一个是通过对大脑的基底神经节,直接输入强烈的愉悦感和归属感(通过模拟多巴胺、内啡肽释放的神经信号),将“聆听”与“极乐”深度绑定。
对杏仁核,灌输对“不洁”和非教团失误的深层恐惧与厌恶。
对海马体,进行记忆强化与篡改,不断美化教团历史,弱化或扭曲外部世界的记忆。
对前额叶皮层,抑制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强化对教义的绝对服从。
另一个则是,生理数据的监控,用于忠诚度评估,以及异常预警。
而之前的联邦在维斯利时,便是通过神经静电幕布技术,一边阻断圣谛信号,一边有模拟虚假的虚假的生理数据反馈,以欺骗圣谛聆听的源头,即【净火圣典】。
很显然,在维斯利吃过一次亏的教团,在这方面想了一些办法,以杜绝同样的情况再次发生。
至于这个办法,也是很直接。
之前的圣谛聆听是精确到个人,根据个体的不同,圣地信号的传输也会有所差别。
毕竟,圣谛聆听是针对大脑的基底神经节、杏仁核、海马体,以及前额叶皮层等,在这些方面每一个个体都会有所差异,需要针对这些差异精细调整之后,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而这,则需要净火圣典的支持,同样也是为什么需要启示石的原因。
因为,整套系统需要利用启示石,将正在进行圣谛聆听的信徒大脑,与圣城内的净火圣典通过量子纠缠实时连接,所以之前才会在维斯利被联邦钻了空子。
那要怎么解决呢?
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
日常的时候,依旧可以通过老办法来调控,以确保效果最佳。
但在一些重要的据点亦或舰队内,则不再使用启示石与净火圣典连接,而是使用独立系统来进行圣谛聆听,并且使用了一种十分粗暴的方式。
不以精密技术对抗干扰,而是用更宏大、更纯粹的信仰能量场,对小范围区域进行“神圣化”覆盖,从而“净化”或“覆盖”掉联邦的干扰信号。
联邦之前使用的方法,就像在一条清澈的溪流(圣谛信号)中注入浑浊的泥沙(干扰信号),使水流无法被饮用。
教团则是反其道而行之,放弃精确,拥抱宏大。
不再试图精确地过滤或抵消干扰,而是在整个区域内,启动一个能量级远超干扰信号的、单一而纯粹的“圣谛”基准频率场。
这好比在一个充满嘈杂人声(干扰)的房间里,你无法听清同伴的低语。
但如果你启动一个功率巨大的、播放着单一圣歌的音响系统(圣谛共鸣场),那么所有的嘈杂人声都会被这宏大的圣歌所淹没。
信徒接收到的将不再是具体的教义,而是被一种整体的、磅礴的神圣氛围所包裹和浸润。
至于两者之间的区别。
前者,调控效果100分,安全性80分。
后者,调控效果80分,安全性100分。
因为,后者不会与圣城的净火圣典相连,而是独立完成圣谛聆听。
缺点么,自然也是有的。
无法针对每一个个体进行细致调节,只能以一种通用的圣谛信号来进行。
自然,最终的效果就会有所差异。
不过...
虽然效果会差点,但也足够用了。
尤其是在战争的时候。
大约在那些战舰送到科学部后的第三天,这个结论便已经得出了。
毕竟里面用到的并非是什么很高级的技术,颇有一种以蛮力来破技巧的味道。
而既然知道了方法,想要反制也就不再是问题。
对于教团的蛮力,林韵给出的答案是...
我不和你比谁更大声,而是直接让人听不到你的声音,从而...
只能听到我的声音。
通过精确的认知科学手段,在个体层面对其接收效果进行“釜底抽薪”式的阻断,使宏大的共鸣场无法在目标个体意识中产生预期效果。
具体实现方式为...
向目标区域发射一种极低频的、高度复杂的“认知干扰波”。
这种波不与教团的共鸣场能量冲突,而是能穿透能量场,特异性作用于大脑中与宗教体验、情绪感染和暗示接受度相关的神经回路。
最终,这道干扰波会暂时性地提高目标大脑的理性思维活跃度,同时抑制其情感共鸣和潜意识接受能力。
相当于给每个信徒的大脑临时加装了一把 “理性锁”。
圣谛共鸣场如同一个巨大的、播放着激昂交响乐的音响系统,试图让所有人情绪高涨。
而“逻辑锁”则给场内的每个人戴上了一副高效的降噪耳机,这副耳机不仅隔音,还会向佩戴者大脑持续输送冷静的逻辑分析报告,使其无法被音乐感染。
确定了方法之后,便是硬件的配套。
按照林韵的设计,整套技术包含四大部分。
1,“探针”神经网络扫描阵列。
远程精确扫描敌军阵型,建立群体脑电波活动模型,识别出“共鸣场”的核心频率与神经影响模式。
需大量生产,前期的战场需要,预计两天后可满足。
2,黑洞计算机。
实时计算并生成能够最有效抵消该神经影响模式的、高度个性化的认知干扰波形。
需调用现有黑洞计算机,大约30%的算力。
3,“注射器”相位阵列发射器。
将计算好的干扰波,以超光速、无惯性的方式,精准“注射”到目标区域的时空背景中。
需大量生产,前期的战场需要,预计三天后可满足。
4,“监护仪”效果评估系统。
通过监测敌军单位的行为模式(如阵型是否混乱、攻击是否失去协调性)来实时评估干扰效果并动态调整参数。
需另行开发,初代版本可在两天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