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目光瞬间转向他。
谢怀安神色一凛,迅速从腰间取出那个砖块大小的黑色行动电话。
“喂,我是谢怀安。”
电话那头传来清晰急促的声音。
谢怀安听着,脸色迅速变得凝重,只简短回应:“是!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挂断电话,他立刻看向俞宛儿,眼神带着歉意:“宛儿,紧急任务,我必须立刻归队。”
“现在?”俞宛儿心一紧。
俞政宇也神色关切。
“对,立刻。”谢怀安点头,语气沉重,“抱歉,答应陪你……还有回云城的事,恐怕要推迟了。”
军令如山,俞宛儿比谁都明白,“任务要紧,你去吧。”
女朋友的理解和支持让谢怀安心头一暖。
愧疚感涌了上来。
他上前一步,一把将俞宛儿抱进怀里。
这个拥抱用力、短暂。
很快松开又恢复笔挺站姿。
一切快到仿佛是错觉,唯有他略红的耳根泄露了深藏的情绪。
“等我回来。”
说完,又转向沈怀仁和俞政宇,致意道:“沈爷爷,政宇,我先走一步。”
“去吧孩子,正事要紧。”沈怀仁理解地摆手。
“注意安全!”俞政宇也郑重道。
谢怀安点头,转身大步离开。
刚刚了结一桩大事的轻松气氛,因这突如其来的分别冲淡了不少。
俞政宇挠了挠头,咂咂嘴:“这……说走就走啊?也太突然了。”
沈怀仁叹了口气:“穿上那身衣服,一切身不由己啊。”
“不过宛儿放心,谢团长那么厉害一定很快完成任务回来。”
俞宛儿望着谢怀安消失的方向,轻轻点头。
再转过头时,脸上已恢复平静:
“没关系,正事重要。沈爷爷,我和二哥先送你回去好好休息。”
……
俞宛儿和俞政宇刚踏进家门,早就等在客厅的冯秀芬和杨彩霞就迎了上来。
“宛儿,政宇,回来啦?”冯秀芬问道,“事情办得怎么样?沈老爷子没事吧?”
俞宛儿换上拖鞋,“手续都办妥了,房本已经过户好了。沈爷爷没事,不过……他当着街坊邻居和林主任的面,和他儿子沈建国断亲了。”
“和儿子断亲了?!”
冯秀芬惊呼一声,捂住了嘴。
就连一旁侍弄花草的俞建平也意外的看过来。
杨彩霞连连叹息,“哎!看来怀仁是真被儿子伤到了。”
刚从大哥家回来的余谋进不清楚前因后果,疑惑地问:“断亲?怀仁和他儿子?怎么回事?建国那孩子虽然有点混,也不至于到这一步吧?”
俞政宇立刻来了精神,绘声绘色地把之前在沈家小院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
余谋进听着最终重重叹了口气:“糊涂!建国这小子真是糊涂透顶!把他老子的心都伤透了!怀仁这是被逼到绝路了,不然哪个当爹的能狠下这个心?断得好!这种不孝子,不断留着也是祸害!”
杨彩霞叹气:“唉,怀仁也是命苦,老了老了,还要经历这么一遭。那他现在一个人,往后可怎么生活?”
“沈爷爷说他有点积蓄,打算以后请人照料。”俞宛儿解释道,“我看他态度很坚决,像是彻底想通了。”
“想通了也好,清静。”
余谋进点点头,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目光在俞宛儿和俞政宇身后扫了扫,自然地问道:“对了,怀安呢?他不是跟你们一起去的吗?怎么没一起回来?还在安顿沈老爷子?”
这个问题一出,冯秀芬和杨彩霞也才反应过来,都看向俞宛儿。
俞宛儿和俞政宇对视一眼,由俞宛儿开口,“爷爷,怀安他没跟我们一起回来。我们刚从房管所出来,他就接到部队的紧急电话,有任务,必须立刻归队,已经走了。”
“危险吗?有没有说去哪?”冯秀芬关切问道。
杨彩霞讶然:“呀!这么急?”
就连余谋进都皱起了眉头:“这才回来几天,又有任务?军人真是不容易啊!”
俞宛儿摇了摇头:“任务内容是机密,他没说,我们也没问。他只说归期不定,之前说好的一起回云城扫墓的事,要推迟了。”
谢怀安突然离开的消息让客厅里安静了一瞬。
冯秀芬最先反应过来,轻轻拍了拍女儿的手背:“军人就是这样,咱们得理解。”
杨彩霞也点头附和:“怀安是个有本事的,肯定能平安回来。”
余老爷子扶了扶眼镜,“怀安这孩子,一看就是有担当的。军令如山,他能这么干脆地走,正说明他是个好军人。”
他看向俞宛儿,语气慈祥,“宛儿,你能这么懂事,爷爷很欣慰。”
俞宛儿微微一笑,神色平静:“爷爷,我明白的。既然选择了他,就做好了这样的准备。”
冯秀芬见女儿神色如常,便自然地转移了话题:“说起来,我前天去明德那儿坐了坐,他在新单位适应得挺好的。”
这个话题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俞建平放下手中的花剪,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明德那手木匠活确实没得说。爸,听说他参与的那个家具厂项目,领导很满意?”
余谋进点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可不是嘛,厂长特意给我打过电话,说明德手艺好又肯钻研,现在已经是小组长了。他那手木工手艺,在厂里可是独一份。”
杨彩霞笑着接话,“这也是人明德争气。”
“都是爸您眼光准,给了他这个机会。他也就是会这点实在手艺,能帮上厂里的忙,没给您丢脸,我们就放心了。”
冯秀芬很感激公婆给了弟弟工作机会。
弟弟一家有了工作,能在鹿城立足,她也终于能放下心来。
俞建平领会了妻子的意思,也顺着话头,把功劳归于父亲:“是啊,爸。还是您有远见,当初一看就说他是块好材料。现在厂里重视技术工人,明德这身本事正好赶上时候了。”
余谋进听着儿子儿媳的话,摆摆手:“机会是外因,关键还是他自己立得住。”
他转而问道:“秀芬,英子和孩子们近来都好吧?这一家子安顿好了,明德在厂里才能更安心工作。”
几人正说着。
这时,院门外忽然响起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