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凉拌日月

首页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我的谍战岁月 仙人只想躺着 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 长生界 赤色黎明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凉拌日月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全文阅读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txt下载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1章 舆论战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乾清宫内,弘历眉头紧锁,手中紧攥着江南地区的密报。

尽管兆惠与田文镜的抓捕行动成效显着,江南各地表面上平静了下来,但密报中详实的信息表明,民间排斥西学的暗流依然涌动。

街头巷尾,到处都能听到百姓私下里议论纷纷,指责朝廷暴力镇压学子,一些地方士绅趁机煽风点火,四处散布谣言,搞得人心惶惶。

面对愈演愈烈的舆论,弘历沉思片刻后,当即传旨,命令中华社刊发系列报道,揭发抵制国子监改制背后力量,以此引导民众正确认识西学,推动改制顺利进行。

中华社领命后立即精心策划,接连推出三期深度报道,直击抵制国子监改制背后的黑幕。

首刊《钱权交易,抹黑改制》,将苏州、扬州等地官绅勾结的丑态公之于众。

苏州布政使收受豪绅价值连城的瓷器与巨额金银,对豪绅焚烧西洋书籍的恶行视而不见,还派衙役保驾护航。

扬州知府每月收取高额贿赂,为士绅出谋划策,伪造公文欺瞒上级,致使抵制活动愈演愈烈。

次刊《科举积弊,排斥革新》指出,尽管科举尚未纳入西学内容,但士绅阶层担忧,一旦西学普及,以四书五经为核心的传统教育体系将被撼动,进而失去在科举中的优势地位。

当下,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僵化,墨守成规,部分学政官员与士绅狼狈为奸,仅以八股文定乾坤,真正有学识、有见解的人才往往被埋没。

而西学涵盖数学、天文地理等实用知识,将西学与传统科举内容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既能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弥补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短板,必能为国家选拔出兼具深厚文化底蕴与实干能力的栋梁之材。

三刊《守旧逐利,螳臂挡车》指出,广州青云书院中,士绅以金银为诱饵,蛊惑家境贫寒的学子带头抵制改制,部分学子受利益驱使,在校园内散布错误言论,致使校园秩序混乱不堪。

《中华日报》的系列报道如同一股强劲的旋风,迅速席卷江南各地。

起初,士绅们还妄图封锁消息,命令家丁不许传阅报纸,可大街小巷都在热议报道内容,消息根本无法阻挡。

在苏州,平日里趾高气扬的王士绅,看着自家下人们私下传阅报纸,怒不可遏,正准备发作,却听见管家忧心忡忡地说:“老爷,如今百姓们都信了报纸上的话,咱们要是再硬来,怕是犯了众怒。”

扬州的张士绅不信邪,执意将写好的状纸散发出去,结果刚张贴出去,就被愤怒的百姓撕了个粉碎。

一位曾被士绅蒙骗的年轻人,指着张士绅的鼻子骂道:“你们这些人,为了一己私利,勾结贪官,打压西学,现在还想污蔑朝廷,简直是天理难容!”

随着舆论的一边倒,许多士绅慌了神,不少原本参与谋划的人纷纷退缩,那些还想负隅顽抗的顽固分子,在民众的声讨和朝廷的威慑下,也只能偃旗息鼓。

在这场舆论交锋中,支持朝廷改制的呼声愈发高涨,各地的学堂里,学子们对西学的热情空前高涨。

在京城的各大府邸中,一些原本抱着“看戏”心态的高官,面对江南舆情的逆转,震惊得合不拢嘴。

礼部尚书府中,几位平日里自恃清高的官员围坐在一起,脸上满是不可思议。

“原以为朝廷这一抓,会激起千层浪,没想到一篇篇报道,竟让民意瞬间倒向朝廷。”一位侍郎一边摇头,一边感慨。

“这中华社的报道,如同一把利刃,将那些士绅的阴谋撕得粉碎,不仅没引发民愤,还让百姓看到朝廷改制的决心,赢得一片赞誉。”礼部尚书杨名时放下手中的报纸,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敬佩。

和亲王府深处,弘昼指尖捏着报纸,目光定在字里行间,脸上满是惊叹。

“皇兄好深的谋略,此前早早布局《中华日报》,先借兆惠、田文镜的抓捕行动稳定局面,再靠这报纸揭露真相,把舆论导向拿捏得恰到好处,彻底扭转了局势!”

管家站在一旁,看着若有所思的弘昼,小声说道:“王爷,听闻翰林院已经联名上书,支持在全国推行西学新政,宫外民间的西学集会也是一场接着一场,支持朝廷的呼声越来越高。”

弘昼微微点头,思索片刻后,他转身对管家吩咐道:“密切留意朝堂动向,暂停与反对新政官员的往来。”说罢,他望向窗外,或许是时候重新审视皇兄的新政布局了。

随着民间西学热潮如野火般蔓延,大清民众的思想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平日里,茶馆酒肆、街头巷尾,人们热议的话题不再仅仅局限于家长里短,科举制度弊端逐渐成为众人探讨的焦点。

不少开明官员纷纷指出,八股取士的模式严重束缚了人才发展,学子们为求功名,日夜沉溺于八股文的死板套路。

学子们熟读四书五经,却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学知识与现实需要严重脱节。

以水利工程为例,传统科举培养出的官员,虽能妙笔生花、引经据典,可面对堤坝修筑、河道疏浚等实际事务,却茫然无措,拿不出有效的应对之策。

而且科举逐渐沦为了士绅阶层的特权游戏,在科举考场内外,贿赂考官、舞弊代考等黑幕层出不穷。

士绅凭借雄厚的财富和广泛的人脉,为子弟打通关节,铺平仕途。相反,寒门子弟即便天赋异禀,却因无力打点关系,难以崭露头角,报国无门。

这些反思之声,如潺潺溪流,汇聚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弘历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决意趁热打铁,将科举制度改革提上日程。

早朝之上,弘历目光如炬,威严地扫视殿下群臣,声音在大殿中久久回荡:“朕近来听闻,民间对科举之弊议论纷纷,革新科举,乃是民心所向。

朕思量许久,决定下届科举,增设数学、天文地理等实用知识考核。此外,进士录取名额翻倍!”

这话如惊雷炸响,朝堂瞬间沸腾。

工部尚书鄂尔奇快步出列:“陛下圣明!此举堪称绝妙。数学、天文地理知识,在工程建设、水利治理、航海通商等事务中起着关键作用。

如今不仅增设科目,还提高进士录取名额,必定能广纳贤才,为国家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然而,部分守旧官员眉头紧锁,满脸忧虑。一位礼部老臣上前一步,躬身进谏:“陛下,科举是国家抡才大典,历经数千年传承,维系着国之根本。

如今贸然更改科举考试内容,还大幅增加进士名额,恐怕会导致选拔标准失衡,冲击传统秩序,动摇国本啊!恳请陛下三思。”

弘历神色冷峻,毫不退让:“时代已然变迁,若科举依旧因循守旧,只重经史文章,又怎能为国家培养出能应对时代挑战的人才?

此次增加实用科目、扩充进士名额,就是要打破旧制束缚,让更多有识之士为国家效力。朕意已决,诸位不必再议!”

朝会结束,弘历当即下旨,命各地巡抚张贴告示,将科举革新的举措昭告天下,谕令言辞恳切,不仅阐明增设数学、天文地理等科目的重要性,还特意强调进士名额翻倍,意在广纳贤才,激励有志青年踊跃应试。

与此同时,《中华日报》积极响应朝廷号召,迅速在头版头条刊发专题报道,以详实的文字、生动的案例,对科举革新进行全方位解读。

一时间,报纸供不应求,街头巷尾处处可见人们争相传阅的身影。

京城最热闹的朱雀大街口,告示一经张贴,便吸引无数百姓围观,众人踮脚引颈,试图看清告示上的内容。

一位私塾先生大声诵读告示,声音激昂:“科举增设新科,进士录取名额翻倍,这可是朝廷给咱平头百姓的机会啊!”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议论声,寒门子弟们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改变命运的曙光。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天后上班我睡觉,直到歌词家中曝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掌天图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我的公公叫康熙 修仙归来在校园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父可敌国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师士传说 南美:我有传送阵要移民一个亿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风雨大宋 精灵之梦幻天团 
最近更新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 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 大宋闲医 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 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 汉阙惊澜 大明熥仔 风起荆南 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 长安新火 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 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 奇葩皇帝合集 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 白话文讲资治通鉴 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 顶级杀手穿越古代,开局杀疯了 资治通鉴白话版 大秦风骨:王翦传 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凉拌日月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txt下载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最新章节 -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