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章:谷场晨光 守护真意
林小满站在茅屋前的晒谷场上,晨光透过云层落在他肩头,将凝神境的灵力染成淡淡的金芒。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天地间的灵气像温顺的溪流,正顺着他的呼吸缓缓汇入灵府,不再是以往需要费力吸纳的滞涩,而是水到渠成的自然。
“先生,你的手在发光!”阿木举着刚摘的野草莓跑过来,小手指着他的掌心——那里萦绕着层薄薄的灵光,比凝真境时更内敛,却带着不容忽视的温润,连沾在指尖的草叶都被灵力滋养得愈发青翠。
林小满笑着接过野草莓,指尖的灵光轻轻拂过果实,上面的晨露瞬间凝成细小的冰晶,衬得草莓愈发红艳。“凝神境的灵力,能更细地控制‘势’。”他将草莓递给身后的孩童,那孩子接过时,原本发抖的手竟平稳了些——是灵力里的暖意悄悄安抚了他的恐惧。
王大叔背着柴刀走出来,腰杆挺得笔直:“仙师,我带你们去镇上吧,我家婆娘煮了红薯粥,正好暖暖身子。”他看向林小满的眼神里,除了感激,更多了份敬畏——方才那劈开雨幕的一剑,已远超他对“修士”的认知。
“不了,”林小满摇摇头,目光望向黑石镇的方向,“得先回去看看阿石。”凝神境的灵识铺开,能隐约“看到”药庐里的景象:李大夫正在煎药,阿石趴在窗边数麻雀,王蕊正用新布给他缝补袖口。这些细碎的画面像颗颗暖珠,滚落在他的灵府里,让新突破的灵力愈发安稳。
归途上,阿木总缠着问凝神境的“厉害之处”。林小满被问得没法,只好指着路边的蒲公英,灵力轻轻一吹——白色的绒毛没有四散飘飞,反而凝成个小小的绒球,顺着风势稳稳落在三丈外的石缝里。“你看,”他笑道,“以前的灵力像撒网,现在能穿针。”
阿木眼睛亮晶晶的:“那能让石头开花吗?”
林小满被逗笑,刚想说“不能”,却见路边一块青石的缝隙里,竟真的冒出株紫色的小花。他指尖灵力微动,花茎竟真的顺着他的心意,缓缓舒展花瓣,在晨光里绽放开来。“是它自己想开花。”林小满轻声道,忽然明白凝神境的真谛——不是掌控万物,而是与万物共情。
快到黑石镇时,远远看见张长老站在镇口的老槐树下,手里转着个酒葫芦,见他们走来,朗声笑道:“我就说你这小子得在‘护’字上破境!凝神境的灵力里带着人气,比那些死练苦修的家伙鲜活多了!”
“长老怎么知道?”林小满走近才发现,张长老的灵力波动竟也隐有突破的迹象,“您这是……”
“托你的福。”张长老灌了口酒,眼底闪着笑意,“昨夜你引动雨势时,我正在山巅观星,感应到你的灵力与天地共鸣,卡在凝真境后期多年的壁垒,竟跟着松了松。”他拍了拍林小满的肩,“这叫‘缘法’,你护着人,机缘自会护着你。”
林小满的心微微一动。他想起昨夜分水兽扑来的瞬间,脑中闪过的不是剑招,而是阿石趴在窗边数麻雀的样子。那份“不能让他失望”的念头,比任何心法都更能催动灵力——原来修行路上,最坚实的阶梯,从来都是人心。
药庐里,阿石正缠着王蕊学认字,见林小满进来,立刻蹦下床,小跑到他面前,献宝似的举起张纸:“小满哥哥,你看我写的‘安’字!”纸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劲儿。
林小满接过纸,指尖灵力轻轻拂过,墨迹竟变得愈发清晰,纸角还冒出片小小的柳叶——是他用灵力催生出的。“写得好。”他蹲下身,与阿石平视,“等你再好些,我教你用灵力‘写字’。”
阿石的眼睛亮得像星星:“像小满哥哥这样,能让字飞起来吗?”
“能。”林小满点头,目光扫过药庐里忙碌的身影——李大夫在碾药,王蕊在晒药草,张长老靠在门框上喝酒,阿木正帮着给药罐添水。这些平凡的画面在晨光里流淌,像首无声的歌,让他凝神境的灵力愈发温润。
他忽然明白,所谓境界,从来不是冰冷的等级。
灵动境时,是护住自己的心跳;
灵聚境时,是握住同伴的手;
凝真境时,是撑起一片屋檐;
到了凝神境,是让这份守护,像阳光雨露那样,自然而然地滋养着身边的人。
午后的阳光透过药庐的窗,落在林小满摊开的《凌风剑诀》上。“归鸿”二字在光线下仿佛活了过来,化作一只展翅的鸿雁,在他的灵识里盘旋。
他知道,属于凝神境的“天风”,已在不远的前方——不是在遥不可及的云端,而是在这些需要守护的目光里,在这人间烟火的暖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