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何以慕

首页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衣冠不南渡 烽烟尽处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大明:五年狗县令,震惊朱屠夫 百炼飞升录 一品布衣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何以慕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全文阅读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txt下载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45章 义绝尘寰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庆功宴的喧嚣如同退潮般远去,歌舞升平的假象被深沉的夜色彻底吞噬。

庆城府地下,一间刻意营造出隔绝与隐秘的密室,成为了此刻真正决定人心向背与命运走向的舞台。

这里没有窗户,只有一盏孤零零的油灯,豆大的火苗顽强地对抗着四周粘稠的黑暗,在粗糙的石壁上投下三个被拉长、扭曲、不断摇曳的影子。

空气里弥漫着陈旧土石的气息、灯油的腻味,以及一种几乎令人窒息的凝重。

武阳坐在一张简朴的木椅上,他已卸去象征权力与杀伐的甲胄,仅着一身深色布衣,刻意收敛了战场上那逼人的锐气。

然而,那双历经血火淬炼、近日又因真劲突破而更显深邃的眸子,在跳动的灯光下,依旧如寒潭般深不见底,隐含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的对面,正是曾经的庆城守将,如今已成阶下囚的荀仲业。

镣铐虽已除去,但无形的枷锁似乎仍沉重地压在他的肩头,使他原本挺拔的身姿透出一种难以言喻的佝偂与疲惫。

他脸上的皱纹仿佛一夜之间深刻了许多,鬓角的白发在昏黄光线下格外刺眼,唯有那双曾经执掌数万大军、洞悉战场变幻的眼睛,此刻虽布满血丝,却仍固执地残留着一丝不肯完全熄灭的傲岸与警惕。

在两人侧方,阴影与光明的交界处,坐着蓝延煜。

这位早已被擒获的魏阳将军,神情复杂难言。

他时而看向武阳,目光中带着经过时间沉淀后愈发坚定的信服;时而又望向荀仲业,那眼神里交织着旧日的袍泽之情、物伤其类的悲悯,以及一种试图传递某种信息的急切。

“荀将军,请。”

武阳的声音打破了令人难堪的沉默,他亲手执起一把温在红泥小炉上的陶壶,将滚烫的开水注入一个素色瓷杯,茶叶在杯中舒展开来,氤氲出淡淡的清香。

他将茶杯轻轻推到荀仲业面前,

“此地简陋,唯有清茶一杯,聊表敬意,暂解劳顿。”

荀仲业的视线落在茶杯升腾的热气上,嘴角牵动了一下,露出一抹混合着讥讽与悲凉的冷笑。

“武阳,何必多此一举?胜者王侯败者寇,自古皆然。我荀仲业既已城破被擒,便早将生死置之度外。是枭首示众,还是槛送你们联军大营,给个痛快便是。这般软刀磨人,非英雄所为。”

他的声音沙哑,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冰冷。

武阳并未因这带刺的话语而动怒,他缓缓放下陶壶,目光平静地迎向荀仲业。

“将军此言差矣。武阳今日请将军来此,并非为了炫耀武功,更非为了折辱败将。实是心中有几个关乎天下、关乎苍生、亦关乎‘忠义’二字的疑惑,想与将军这等沙场宿将、国之柱石,坦诚一叙,以求印证。”

“忠义?”

荀仲业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眼中的讥诮之色更浓,

“你,武阳,拥兵自重,攻掠侵犯我魏阳国土,杀戮官军将士,也配与我谈论忠义?尔等之行,与乱臣贼子何异?有何面目在此妄谈苍生天下!”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积郁的愤懑。

面对这尖锐的指责,武阳的眼神反而更加沉静,如同深潭,不起波澜。

“将军骂得好。”

他竟点了点头,

“若依循旧制,按部就班,我武阳确是逆臣无疑。然,将军可曾睁眼看过这天下?可曾侧耳听过这民声?”

他的语气逐渐变得沉痛而有力,

“自这一任魏阳王掌权以来,魏阳国战事连绵不休,多少青壮埋骨他乡?境内赋税如虎,苛政如刀,层层盘剥,百姓卖儿鬻女犹不能完税!官府豪强勾结,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易子而食,析骸而爨,此非史书旧闻,而是将军治下曾真实发生过的惨剧!敢问将军,这难道就是您所要效忠的‘朝廷’?这难道就是您所要维护的‘秩序’?”

他停顿了一下,让那血淋淋的画面在荀仲业脑中短暂停留,然后继续道,声音里注入了一种近乎理想主义的热忱。

“我靖乱军,之所以与楚烈国联合讨伐魏阳,非为个人权位,实为‘止戈平乱,还政于民’!我们要止的,是魏阳王为一己私欲而妄动的不义之戈;要平的,是这官逼民反、盗匪蜂起的祸乱之世;要还的,是一个能让耕者有其田,织者有其衣,老者有所养,幼者有所教,天下万民能安居乐业的清平世界!将军,您告诉我,忠于这样一位视民如草芥的暴君,是忠吗?顺应这腐朽透顶、吸食民髓的旧制,是义吗?真正的忠义,难道不应该是忠于这天下兆民,义于这朗朗乾坤?!”

武阳的话语,如同积蓄了许久力量的浪潮,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荀仲业用几十年信念筑起的堤坝。

荀仲业的脸色由最初的讥诮,慢慢变得僵硬,继而浮现出挣扎的痛苦。

他嘴唇嗫嚅着,想反驳,想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想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但这些自幼熟读的圣贤之言,在武阳所描述的那一幅幅人间地狱图面前,显得如此空洞和虚伪。

他无法否认,他亲眼见过庆城周边村庄的凋敝,听过衙门外百姓的哀嚎,他只是……只是习惯于将自己埋首于军务,用“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来逃避良知的拷问。

就在荀仲业内心防线微微动摇之际,蓝延煜适时地开口了,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了一种历经世事沧桑后的疲惫与清醒。

“荀兄……”

这一声呼唤,带着旧日的情谊,瞬间穿透了荀仲业强装出的冷漠外壳,让他身体猛地一颤,霍然转头,目光如炬般射向蓝延煜,那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失望,还有一种被最信任战友从背后刺伤的剧痛。

“蓝兄!你……你竟……”

他几乎说不出完整的句子,蓝延煜的投降,比城破被擒更让他难以接受。

蓝延煜坦然承受着荀仲业的目光,脸上没有任何羞愧,只有一种深沉的无奈与决然。

“是的,荀兄,我准备降了。不仅降了,如今更是真心实意,愿追随武阳元帅,为这‘还政于民’的渺茫希望,尽一份心力。”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在回忆一段极其复杂的心路历程,

“初被俘时,我与你一般无二,只求速死,以全名节。骂过,闹过,绝食过……但武阳元帅并未杀我,也未因我的辱骂而动怒。他只是……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看,让我听,让我去想。”

他的语气渐渐变得激动起来。

“我看到的是什么?是靖乱军士卒,哪怕是自己饿着肚子,也会将干粮分给路边奄奄一息的孩童!是他们的军法官,因为一名士卒抢夺了百姓一只鸡,而被当众鞭笞,绝不姑息!”

“我听到的是什么?是他们在营中宣讲,为何而战,不是为将军个人,而是为父母妻儿,为不再受欺压的明天!我更看到武阳将军本人,他身先士卒,与将士同甘共苦,他看向流民的眼神,是真正的痛心与不忍!”

“荀兄,你我在魏阳王麾下效力多年,何曾见过哪位上官,真正将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他们眼中只有权位、只有功劳、只有如何讨好上峰!”

蓝延煜向前倾身,目光灼灼地盯着荀仲业,语气近乎恳切。

“荀兄,我们过去所信奉的‘忠’,到底是什么?是忠于那个高高在上、只顾自己长生与享乐、视万民为刍狗的魏阳王?还是忠于这天下无数挣扎求存、渴望一口饭吃、一件衣穿的黎民苍生?”

“我曾与你一样,以为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便是武人最高的荣誉。但现在我明白了,若为之牺牲的,是一个让生灵涂炭的暴政,那这牺牲,非但毫无价值,更是助纣为虐!是愚忠!是千古罪人!”

“荀兄,醒醒吧!魏阳王气数已尽,民心已失!真正的忠义,是顺天应人,是择明主而事之,是救万民于水火!这才是大忠!大义!”

蓝延煜这番发自肺腑的陈述,如同最后一记重锤,狠狠砸在荀仲业早已摇摇欲坠的心防上。

他看着蓝延煜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里面没有丝毫的虚伪与勉强,只有历经痛苦挣扎后找到方向的清明。

他知道蓝延煜的为人,刚直不阿,宁折不弯,若非真正被折服,绝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更不可能有如此神态。

荀仲业脸上的血色一点点褪去,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放在膝盖上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低下头,避开那两道灼人的目光,内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天人交战。

忠君?还是安民?恩义?还是大节?

一个个沉重的命题在他脑中激烈碰撞,几乎要将他撕裂。

密室内陷入了长达一炷香时间的死寂。

只有油灯燃烧的轻微噼啪声,和三人粗重不一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

武阳和蓝延煜都没有再催促,他们知道,此刻任何言语都是多余的,这道关乎信仰与生命的坎,必须由荀仲业自己迈过去。

终于,荀仲业缓缓抬起头,他的眼神不再锐利,也不再充满挣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不见底的疲惫,与一种近乎绝望的清明。

他看了看武阳,又看了看蓝延煜,嘴角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最终,化作一声悠长、沉重、仿佛耗尽了他所有生命力的叹息。

“唉——!”

这一声叹息,在密室里久久回荡。

“武阳元帅……你的……仁义,你的抱负……老夫……今日,见识了。”

他对着武阳,艰难地拱了拱手,动作迟缓得如同一个耄耋老人,

“蓝兄……你……你所言……或许……是对的。这天下……这百姓……确实……苦得太久了……”

武阳眼中瞬间爆发出希冀的光芒,他身体前倾,语气诚挚无比。

“荀将军!若能得将军相助,我等靖乱大业,如虎添翼!庆州百姓,必能更快得以休养生息!天下太平,亦可早现曙光!武阳在此,恳请将军出山,与我等共襄盛举!我必以师礼相待,军政大事,皆愿聆听将军教诲!”

然而,荀仲业却缓缓地,坚定地摇了摇头。

他的眼神重新变得决绝,但那决绝之中,带着浓得化不开的悲凉与无奈。

“不……武阳元帅,你的好意……仲业……只能心领了。”

他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魏阳王……无论他如何昏聩,如何暴虐……天下人皆可叛他,骂他,唯独我荀仲业……不能!”

他的声音开始微微颤抖,眼中泛起了浑浊的泪光。

“想当年……我不过一介边军小卒,出身寒微,因性情耿直,屡遭上官排挤打压,郁郁不得志……是大王!是魏阳王他力排众议,于万千行伍之中,独独赏识于我,破格擢升,授我兵权,委我以镇守庆城之重任……此知遇之恩,如同再造!他待我……以国士啊!”

泪水终于不受控制地滑过他饱经风霜的脸颊、。

“我荀仲业……读书不多,粗人一个……但也深知,‘士为知己者死’!若因大王有过,我便背弃于他,甚至反戈相向……此等行径,猪狗不如!”

“我……我若如此,日后九泉之下,有何面目去见那些为魏阳战死的同袍?有何面目……去见待我如国士的大王?!这份恩情……这份知遇……我……必须还!只能用这条命……来还!”

他猛地站起身,因激动和虚弱,身体晃了一晃,但他立刻稳住,对着武阳,推金山,倒玉柱,深深一揖到地,声音悲怆而铿锵。

“荀某别无所求!唯望武阳元帅……念在我曾为庆城守将,未曾苛虐百姓的份上……赐我一死!以全我荀仲业……忠义之名!使我……死得其所,无愧于心!”

“荀将军!不可!”

武阳霍然起身,脸上写满了痛惜与不甘,

“将军大才,正值壮年(虽已老,但武艺犹存),何必执迷于愚忠!大丈夫立于天地间,当以天下苍生为念!岂能因一人之恩怨,而置万民于不顾?你若身死,于魏阳王无丝毫益处,于这饱受战乱之苦的天下,更是莫大的损失!将军三思啊!”

蓝延煜也急切地劝道。

“荀兄!何必如此!难道你我的理想,当年从军时所立下的保境安民的誓言,都敌不过这一份私恩吗?活着!活着才能做更多事,才能真正造福一方啊!”

“不必再劝了!”

荀仲业抬起头,脸上是一种近乎神圣的平静与坚定,仿佛已经看透了生死,

“我意已决,此生已无他念。唯求一死,以报王恩!若元帅尚存一丝仁义,便请……成全于我!”

他再次深深一揖,久久不肯起身。

武阳看着他那决绝的姿态,听着那斩钉截铁的话语,知道一切劝说都已苍白无力。

他缓缓闭上眼睛,脸上肌肉剧烈地抽搐着,显示出内心极度的矛盾与挣扎。

他爱才,更敬重这等重义轻生的气节,但正是这份敬重,让他不得不尊重对方以死明志的选择。

这无关对错,只是两种信念,两种价值观,在这幽暗密室里,最残酷、也最无奈的碰撞。

良久,武阳缓缓睁开双眼,眼中已是一片沉痛与肃穆,还带着深深的敬佩。

他声音低沉沙哑,每一个字都仿佛有千钧之重:“荀将军……忠肝义胆,气贯长虹……武阳……深感敬佩,自愧弗如。”

他转过身,对着密室角落那片最浓重的阴影,沉痛而清晰地命令道。

“取……鸩酒……来。”

阴影中传来一声压抑的回应。

片刻后,一名身着黑衣的亲兵,低着头,捧着一个紫檀木托盘,步履沉重地走了进来。

托盘之上,铺着黑色丝绒,上面静静地放着一只白玉雕成的酒杯,杯身剔透,杯中盛着大半杯清澈如水的液体,在昏黄的灯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光泽。

武阳亲手接过托盘,他的动作缓慢而稳定,仿佛托着的不是一杯致命的毒药,而是一座山岳。他走到荀仲业面前,将托盘呈上。

“将军……请。武阳在此立誓,必以国公之礼,厚葬将军于庆城南山,面向魏阳王都,立碑铭志,彰您忠义。您的家眷,无论亲疏,我武阳必视若己出,保他们一世富贵平安,绝不受半分欺凌委屈。若有违此誓,天人共戮!”

荀仲业看着那杯鸩酒,脸上露出了进入这间密室后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真正释然的笑容。

那笑容里,有解脱,有欣慰,也有对自己一生的肯定。

他伸出双手,郑重地接过托盘,对武阳点了点头,目光清澈。

“多谢……武阳元帅成全。善待……庆城百姓,望你……不忘初心。”

说完,他不再有丝毫留恋,端起那只白玉杯,如同品味绝世佳酿般,凑到唇边,仰头,一饮而尽。

动作流畅,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一如他往日用兵,果决凌厉。

酒杯离唇,被他轻轻放回托盘,发出“嗒”的一声轻响。

他没有立刻倒下,而是静静地站着,缓缓闭上双眼,仿佛在感受生命最后的流逝。

他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灰败,但嘴角却依然残留着那一丝释然的微笑。

数息之后,他的身体开始微微摇晃。

他艰难地,却异常坚定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略显褶皱的衣襟和散乱的发髻,仿佛要维持住最后的体面。

然后,他面向北方——魏阳王宫所在的方向,用尽最后的气力,推开想要搀扶的亲兵,缓缓地,庄重地,跪了下去,深深地叩首三次。

“大王……知遇之恩……荀仲业……今生已报……来世……再为您……牵马……坠蹬……”

他的声音越来越微弱,最终几不可闻。

保持着叩首的姿势,一动不动了。

密室之内,落针可闻。

唯有那盏油灯,依旧不知疲倦地跳动着,将光芒投射在荀仲业已然失去生命的躯体上,将那最后的跪拜姿态,凝固成一尊悲壮而苍凉的雕塑。

武阳站在原地,如同石雕木塑,久久地凝视着荀仲业的遗体,目光复杂万千,有惋惜,有敬佩,有沉重,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迷茫。

蓝延煜早已泪流满面,他走上前,脱下自己的外袍,轻轻地覆盖在荀仲业的背上,然后对着遗体,深深三鞠躬。

“厚葬荀将军。”

武阳最终只从喉间挤出这五个字,声音干涩沙哑,仿佛每一个字都带着血丝。

他猛地转身,步履异常沉重地离开了这间见证了信念、恩义与死亡最终较量的密室。

油灯的光芒,依旧在他身后执着地跳动着,仿佛在为一位旧时代忠臣的陨落,唱着无声的挽歌。

荀仲业用他的死,扞卫了他心中的道,也给生者留下了关于忠诚、恩义与时代变革的,永恒诘问。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绍宋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她是剑修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重生2014,暴富从世界杯开始 这才不是我所热爱的游戏王!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寒门崛起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 大明官 阿根廷帝国崛起 爸,这好像是北宋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武炼巅峰 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大明之南洋再起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大楚武信君 铜镜约 衣冠谋冢 道藏辑要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何以慕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txt下载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最新章节 -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