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首页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日不落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小阁老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带着系统闯南洋 大宋泼皮 吕布的人生模拟器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03章 历史转折中的杨树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加试之后,举子们纷纷离开南京衣锦还乡。杨植在南京城里的熟人不少,一时半会走不了,丛兰等人得一一拜访。只有王阳明遭遇父丧,丁忧回余姚去了。

杨植又盘旋数日正要启程回凤阳,李充嗣从北京述职回来了。他被授太子少保,挂了工部尚书衔去苏州继续主持吴淞江疏通工程。

“李少保,恭喜恭喜!少保面圣之际恰逢圣上大婚,圣上心情一定很好吧?”

李充嗣实现了少年就学时的人生目标,心情很好,乐呵呵说道:“皇后是昭圣慈寿太后选的,圣上心情不好!不过宫内之事,我们做臣子的不要去打听。”

杨植不服气反驳说:“前几代怎么还有给事中劝皇上不要临幸某妃子太长时间,要懂得节制?他们怎么打听出来的宫闱秘事?”

李充嗣哭笑不得:“以前历代皇上老实忠厚。今圣少年老成,喜怒不形于色;天资聪颖出口成章,文化水平极高。越是这样的人,越是难对付!”

“明白了!圣上对东征怎么说的?”

“今圣似乎和大行武宗皇帝一样,对海外没有什么兴趣,他对塞外更关注,还想收回南洋的驻军、管理。”

杨植大怒道:“那些朝中文武,整天也不知道给皇帝灌了什么迷魂药!他们懂个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们地方官就是比他们接地气!”

这话爱听!李充嗣闻言心情开朗。

李充嗣、丛兰这些三甲赐进士因为考试时文章写得一般,导致官场起点低,一辈子都在地方上,累死累活拼命才积功升到二品,没有起步就当朝臣,搞搞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就升官的经历。

“我去内阁叙职时,杨首辅还问起来你,问得很详细。虽然他没有表态,但我感觉他对你深怀恶意!气学又小众又鲜明,你明年去北京参加会试时写文章要小心!”

李充嗣东征挂衔左都御史,有资格考评他的机构自然只有内阁,他这才有机会第一次见到首辅。

杨植摸摸下巴想了一下,躬身施礼道:“谢前辈预先警示!后生晚辈没齿不忘!吾观杨首辅如插标卖首尔,晚辈这就告辞!”

李充嗣愕然,问道:“你要去找谁?找丛兰还是王阳明?”

“我去找南京守备太监!”

杨植说话做事常出人意表,但是你找太监有何用?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我心里只有大明,没有我个人得失!”

望着杨植坚定的背影,李充嗣突然感觉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杨植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自己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嘉靖即位后各地太监大换血,现任南京守备太监叫戴义,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办皇差。

杨植熟门熟路来到南京守备太监的官邸,把解元身份一亮,小黄门赶紧将其引入后花园。

前任刘琅被处死后,守备太监官邸后花园中的玉皇阁,其名字被换了几次,现在叫“竹楼”,因为戴义自号“竹楼居士”。

杨植进到后花园,就听到竹楼里传来的一阵悠扬高远的琴声,不禁快步行至竹楼下,凝神静听。

不一会,另一道琴声响起,却是应和先前的琴声。两道琴声起初古朴如苍松迎风,荡气回肠;转而如鹤鸣九天,使人忘俗。

杨植正在陶醉之际,前一道琴声为之一变,激昂慷慨,琴声越来越密,居然如战场杀伐,令人毛发直立!

后一道琴声刚开始还能跟上,却越来越力不从心,直到“绷”的一声,想必是琴弦绷断,再也弹不下去。

只听得楼上砰地有摔东西的声音,竹楼门开,一名女子边哭边跑下楼。

那女子头戴帷帽,帽上有羃?遮住面容。她冲下楼来,见有人挡道,不由得推了杨植一把,又觉不妥,低声用哭腔道一句“抱歉”,匆匆离开。

今人对古华夏社会的想像其实百分之九十八来自我大清。我大清假借儒家礼教名学治国,到了白色恐怖主义的地步:禁足妇女,不许男女结社,甚至于三个人以上结为异姓兄弟就要被官府惩罚;而且我大清取消社学,各地只剩下寥寥无几的私塾。

在宋元明三朝,民众之自由接近于杨植的前世,可因兴趣爱好结成诗社、画社、琴社、博戏、刺绣等社团,当然男女有别,各自分开。

杨植猜到是这名女子斗琴落了下风,面子上挂不住。摇摇头暗自说一声“心理素质太差”,启步上楼。

进得楼内,却见地上有一摔碎的古琴,头发斑白的戴义身着文士月白道袍,抚摸着没有胡子的下巴,悠然自得。他见杨植上来,起身过来拉着杨植的手,问道:“解元公莅临寒舍,有何见教?”

杨植寒暄几句,指着碎琴问道:“老公刚才可是与人斗琴?”

戴义呵呵一笑道:“老夫今日休沐,却听到门子来报,有名女子上门,声称要与老夫斗琴。琴棋书画,本是文人雅趣,修养身心所为,何来斗琴之说?老夫遂陪她弹琴,聊以消遣!

不料此女气性大,弹到后来,越来越艰难,已然跟不上。待其琴弦绷断,已经泪如泉涌,一怒之下把带来的古琴砸碎,还声称自己一辈子不再弹琴,哭着跑下楼去!”

杨植莞尔一笑道:“老公琴技出神入化,那女子自不量力。”

戴义是自己人,司礼监太监出身,内书堂毕业的神童,才华不在状元之下。他有三项绝技傍身,分别是书法、弹琴和看风水。戴义的书法被称为“大明王羲之”;弘治十八年他曾与王阳明的父亲状元公王华一起为弘治挑选过墓地,因此王阳明对其以长辈视之。王阳明来南京当南京兵部尚书之际,还将杨植引见过给戴义。

杨植寒暄几句后问道:“戴老公新任,南洋那边还管着吗?”

戴义没料到杨植来问这个事,答道:“南洋可能要放弃了!”

在杨植的前世,也许是我大清也许是美利坚,把大明史料删除得非常多。《明实录》全本由胡适带到美国,美国只影印了三分之二给中国,特别缺失了关于大明与外藩、南洋的部分。

杨植前世偶然看到马来西亚三百多年前的史书说大明在南洋有驻军、有明人聚居城市,南洋的驻军及城市统一归南京守备太监管理。

杨植感觉马来西亚史书说的是真的,符合大明的制度:大明一向由镇守太监管理外藩事务,镇守太监最远甚至跑到过伏尔加河流域向鞑子部落索取贡物;而且由于三宝太监的渊源,凡是外洋的军、政一向由南京守备太监负责,这才来找戴义确认一下。

“内阁、礼部、兵部俱说在南洋驻军徒劳无益,不如撤回。”

杨植问道:“那里若没有驻军怎么防海盗?西洋、天方、天竺、南洋商旅还怎么敢来朝贡?”

戴义无可奈何地说:“朝贡是内库赚钱,跟大明户部无关,所以朝臣一向反对朝贡。今圣年少,最近又从日本得了许多金银,亦不缺钱,所以朝臣这么一说,今圣就下令广东驱赶佛郎机人,撤回南洋卫所及居民。何况南洋瘴疠之地,何必在那驻军?

海盗再多,那些佛郎机天方南洋还不是九死一生来大明采购!他们可怜得很,什么都不会造!”

敢情是自己造孽!嘉靖看到东洋有金银,就不想要南洋了!

见杨植陷入沉思,戴义问道:“杨解元,今日来我这里,有什么指教么?”

杨植目光闪动,自信说道:“众所周知,江西人出门在外三大职业,做官经商当道士!不巧得很,在下原籍江西,三者皆擅长!”

“啊?”戴义相信了杨植,华夏士大夫确实有很多精通机械、数学、农业、天文、音乐、风水等科目的人,王阳明的状元老爸就善风水。

“你是气学门人,平日自诩唯物、数据说话,怎么还懂道术?道术都是形而上的感觉,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要么一开始就会,否则一辈子都不会,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杨植脸不红心不跳,大言不惭说道:“唯物不排斥玄学!我们之所以无法解释玄学,是因为我们的知识不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个人的知识越多,他就越无知!”

说着杨植沾点茶水,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

戴义稍一思考,抚掌大笑道:“果然是南直第一解元公!”

杨植其实没有胡说八道,他前世在北京某非常知名高校读哲学专业研究生,哲学系就有招易经、风水博士,但不在招生简章上,面试也完全与其他科目不一样,社会上没有人知道。杨植读研时选修过一些易经、风水课。

当下两人兴致勃勃就风水进行了探讨,戴义深感大获我心,问道:“解元公居然也懂道家法门!敢问师承是谁?”

杨植顺口道:“在下年幼时曾遇一游方老道士,从他那里学点皮毛而已!”

“哦?可知那老道士的姓名?”

“当时年少无知,不曾问过。”

见戴义一脸遗憾,杨植又道:“不过那老道士说有个徒弟深得其真传,那徒弟叫邵元节。”

戴义闻言如怀里揣了二十五只老鼠,百爪挠心,追问道:“那邵元节现在何方?”

“老道士自云来自龙虎山,想必邵元节亦在龙虎山吧!”

戴义肃然起敬道:“既然是龙虎山的道士,肯定错不了!咱家这就找他去!”

两人又闲扯淡一会,杨植最后提醒说:“戴老公,今圣登基诏书云拨乱反正八十一条,其中涉及各地太监的,老公可得警惕!”

“咱家自然理会!如今向内库的进贡比前任少了许多!”

杨植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咱们按规矩做事,就从江宁织造司进贡些大内皇家丝绸,金银越少越好,也省得乌鸦呱嘲!”

戴义表示认可,两人清谈一番,尽欢而散。

第二天杨植又去官驿找李充嗣。李充嗣吃惊地问道:“你怎么还不回凤阳?莫不是你家小舅子出外经商,你放飞自我,在南京有什么女子羁绊了你?”

杨植一脸正气道:“李少保怎么凭空污人清白!我来找前辈是有正事的!”

杨植做正事的信誉还是有的,尽管李充嗣觉得杨植不走正路干正事。

“那你有什么正事?”

杨植笑着说:“苏州、松江有些朋友托我来求少保帮个忙!”

李充嗣疑惑不解:“你未入官场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

老夫虽然仍挂了左都御史衔,但职责主要是前面的工部尚书衔,不署理政务属于事务官,挂御史衔是为了协调苏松两地专治吴淞江,和当初征东挂左都御史衔一样!如果他们有什么事,不妨找新任苏松巡抚!”

杨植嘿嘿一笑道:“他们就是想请李少保跟苏杭织造太监勾联一下,今后日本来的银子,多瞒些下来给吴淞江治水用,少往内库送!”

李充嗣想了一下,猜测是王鏊等苏州士人或华亭知县聂豹的想法,道:“这个可以有!老夫亦想快快治好吴淞江,完成最后一项功德!从此归隐四川,坦然去见诸葛武侯!”

两人又对着苏松地图聊了一会,李充嗣好意道:“你还是快点回凤阳罢!明年二月初就是今圣登基的第一科会试,一般的举子十二月就会往北京去!人家两广云贵川的,十月就要动身了!你还是要多为自己想想!”

杨植长叹一声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是在我的肩上担着,天下苍生这几个字,只能轮到我来说!”

李充嗣别扭地说:“那我替大明两京十三省及一百多藩邦谢谢你了!”

在官驿吃过午饭,李充嗣年纪大了要午休。杨植告辞出了大门,来到上新河边,望着滚滚而去的河水,喃喃自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赤心巡天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我在末日躺平了 我,签到万年,被美女徒弟曝光了 鉴宝金瞳 蛊真人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大奉打更人 万古帝婿 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 万道剑尊 洛公子 大宋泼皮 名门艳旅 赵氏嫡女 玄门不正宗 大叔的宝贝 都市狂少 重回1982小渔村 都市超级邪医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锦衣谍影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大明之南洋再起 寒门宰相 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最近更新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 穿越古代被士兵抽,我掏出了手枪 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 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 回到古代积功德 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 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 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 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 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 明末第一狠人:先灭建奴再抢崇祯 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 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 我四叔是朱元璋 农家子的赚钱科举日常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救驾之饼 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 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 楚汉,开局收编刘邦带韩信搞事情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