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首页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从山贼开始 太古剑尊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我的公公叫康熙 军阀,签到发展,列强竟是我自己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百炼飞升录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我的红楼生涯 下堂王妃揣孕肚流放,王爷急疯了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2章 命、运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广东有句谚语:同人不同命,同伞不同柄。南京国子监汪伟祭酒与杨一清同是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同样入过翰林院,但杨一清就能当相公,汪伟只能从事孩子王这份边缘工作。谁要汪伟不肯下边关接地气呢?

为杨廷和首辅办一件这么容易的事,怎么就踢到铁板,眼看成为南京官场的笑柄呢?

国子监的业务主管部门是礼部。不过大明王朝这一点非常特殊,礼部尚书和国子监祭酒不是上下级,正如知府与知县、都察院一把手左都御史与各位御史也只是业务主管关系,并非上下级关系。

南京礼部尚书邵宝随后发了一份公文给南京国子监,表示对南京国子监风云非常关注,希望月考公平公正公开。

众所周知,华夏文明的精华之一就是遣词造句,只有最聪明的人才能解读出文章里面的真实含义。

大明王朝最聪明的人自然就是进士了。汪伟好歹在翰林院深造过,他用读《春秋》练就的功力,从邵尚书的公文中,读到了解决办法。他将孙继唤来,说道:“孙学正,你去找到杨植告诉他:若缺席月考,他写再多的帖子都没有用,自己打包回凤阳县学!”

初阶堂月考当天,杨植施施然跨过国子监大门。在南京国子监上千监生敬畏的目光中,杨植站在门槛石上奋力挥动双臂,慷慨激昂大声疾呼:“诸位同学,时代变了!

吾大明士人的性格总是喜欢调和的、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了,必须在这里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但如果你主张将屋子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监生们不明觉厉,他们都传阅过杨植的揭帖,文章关于宇宙是物质运动过程的观点,众人一笑了之。反正这是一家之言,并不比宇宙是气或理更有说服力。

大家感兴趣的是杨植为什么愤世嫉俗,怀疑一切否定一切打倒一切。当即有监生问道:“杨朋友,为什么你说‘六籍信刍狗,三皇争纸上’,又说‘程朱席上懒勾留’?”

杨植冷笑一声:“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我们气学因为太高深,你们理解不了!”

我不是针对谁,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上来就放群嘲,这是想开宗立派了?难怪没有人研习气学,一是气学难懂,二是罗杨师徒俱是高冷男神!

南京国子监从祭酒以下的官员目瞪口呆,看着杨植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走进教室。

监生月考是三场,分别是经义、策论、诗书,与乡试会试的科目一样。

经义就是八股文,监生按资历等同秀才,所以国子监不会再出怪题、小题、截搭题和偏题,而是堂堂正正的大题“我四十不动心”。

监生月考自然没有糊名一说,第一天经义考完,南京国子监四名五经博士找到杨植的试卷,首先看其经义文章,看后大家都皱起眉头,杨植在文章中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叫“不忘初心”,所以才“四十不动心”。

杨植的破题是“圣贤之学以心为宗,定静之功因时乃显。

四十者,天命之年,不动者,存养之极。有初心然后不动心,实乃义理之安宅也。”

抛开理念不谈,这个破题还是有些精妙的,末句化用孟子“仁,人之安宅也”。

前几天初阶堂上大课时,杨植与王博士提过“求饱暖即是初心”,接下来杨植就开始阐述初心:“圣人之初心曰本,为天下人求饱暖为仁,坚守初心为义”,最后束股用孟子“义,人之正路也”结尾。

四名博士扪心自问,这文章结构中规中矩,主旨也没有什么问题,符合“推己及人”的儒家道德观。

只是一篇优秀的八股文很像名厨师烹饪出来的好菜,必须要色香味俱全。好的八股文除了对仗、前后呼应、巧妙阐述圣人微言大义外,文章必须读起来铿锵有力,节奏明快、韵律通畅,如歌如咏。杨植这篇文章的文采不够斐然,太过平实。但凭心而论,中等水平是有的。

第二天考策论,策论的题目是“征倭论”,大明王朝的策论非常贴近时事,有治水的、有边事的、有屯田的,最近东南的大事除了水灾就是征倭了。

这个考题对于杨植来说是瞌睡碰到枕头。其他的监生没有实务操作的经历,对日本的认知是道听途说,只能绞尽脑汁从太宗文皇帝征安南找灵感,文章停留在键政的层次。

唯独杨植的策论洋洋洒洒,把日本的国情、大明的应对等等分析得非常透彻,居然写了一万字,一般的策论才一两千字!

诗赋则无所谓,大明就没有优秀的诗词歌赋,只要合乎格律就能通过,乡试会试的阅卷官从来不看的。

四名博士综合评估一下,杨植的月考成绩中等偏上,几人拿着杨植的试卷去找汪祭酒。

别人的试卷都是阐述正经的程朱理学,如果以离经叛道的名义,给杨植的经义文章打个低劣倒也是不可以。汪伟看过试卷后沉默不语,心中非常纠结。沉吟半晌后,决定找下属来承担压力,于是对四名五经博士道:“你们怎么看,即使不把杨植列入末尾,那放到下等,可不可以?”

杨植在考完次日被孙学正叫入彝伦堂。当他走进彝伦堂内的祭酒办公室,见到办公室里除了汪祭酒,客位的座位上还坐着一位陌生的中年官员。

屋内光线不好,杨植偷眼看了一下中年官员官服的补子是獬豸,这不是南京礼部来做业务指导的官员,是不是南京都察院的?

汪伟见杨植进屋,遂开口说道:“杨植同学,月考成绩已经出来了。经老师们评议,你的成绩中等,不至于被黜落,但出监历事恐怕不行的。”

杨植闻言气血上涌:按大明的规则,只有每月月考优秀、品行良好的秀才或监生才能参加乡试,自己就是不想在凤阳县学每月月考才捐了监生,捐了监生后还是不想每月月考,因此通过出监历事评为卓异的方式给自己一个参加乡试的资格。汪祭酒这是要逼自己撕破脸皮不成?

想到此处,杨植冷笑道:“汪祭酒,经义文章我心中有数,至少是中等水平。这次策论文章,整个南京国子监不可能有人比我写得更好,没有人比我更懂征倭!不要逼我再次把文章贴到南京六部,让南京士林评评理!”

汪伟僵住了:同一套路居然能反复使用?再搞上几次,南京国子监的名声就要扫地。杨植并不是一个没有背景的小镇做题家,汪伟一个四品官,是否有必要与一个秀才两败俱伤?

就在此时,客座上的中年官员说话了:“依我看,杨生的文章评为优秀并无问题。历朝历代,从未有过以观点而不是以学识评价学生的。”

杨植感激地向中年官员施一礼道谢,只见中年官员点点头,又道:“南京国子监可将杨生文章传阅监生,这样双方都能下台。”

汪伟还想说点什么,中年官员对杨植说道:“你且在彝伦堂门外候着,我与汪祭酒说几句话。”

杨植向汪祭酒和中年官员分别施礼,告辞出门到彝伦堂廊下等候。可以确定自己过关了,只是不知道这名官老爷是罗老师新发展的下线,还是南京礼部尚书邵宝那边的?

等候的时间不长,杨植见中年官员从堂里出来,忙上前又施礼道:“前辈仗义执言,晚生不胜感激。敢问前辈高姓大名?”

中年官员微微一笑回道:“本官萧鸣凤,今年接替张鳌山任南直提学御史。提调南直学校,是本官职责所在,你不必感激。”

萧鸣凤说完,端详一下杨植,惊讶地说:“杨小友,你的脸怎么扭曲了?”

杨植嘴歪脸斜,含糊不清说道:“大宗师,我刚才说话太多,现在脸有点抽筋了。”

萧鸣凤笑道:“本官略通岐黄之术,小友应该不是说话太多,可能是风邪入侵。我来替你按摩穴位,片刻即癒。”说着就上前动手往杨植双颊按去。

穿越到大明就是这点不好,古人根本没有西化后或者说现代华夏人所谓的边界感,动不动就来个亲密接触!

等等,洋人所谓的交际距离、边界感是不是因为他们的身体臭气熏天,所以必须要间隔很远以免互相化学攻击?

可是为什么此情此景下我会想到这个?是不是因为大宗师的脸离我越来越近了?

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萧鸣凤站在杨植面前,神色逐渐愕然。

杨植也愣愣地看着大宗师,萧鸣凤年龄并不大,三十刚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两人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近得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己的脸。

路过的监生不由得停下脚步,对两人指指点点。

诡异的气氛中,还是杨植惴惴不安先开口问道:“大宗师,你看出什么了?”

萧鸣凤退后几步,将杨植上下再三打量几眼,问道:“杨小友,南京国子监的水塘在何处?”

华夏的学校里都会有一个水塘,叫作泮池。杨植带着萧鸣凤走到泮池边上,心中忐忑不安:莫不是大宗师见我之后,触动了想不开的心思,欲效仿屈原?

却见萧鸣凤快步来到泮池边,借着水面仔细鉴照自己,时间还颇久。

尽管以大明王朝的审美观,萧大宗师面目端正一把胡子,可称得上是美男子,但是也没必要如此自恋,你是水仙花么?

萧鸣凤探头对着水面照了片刻,浑身放松下来,仿佛卸下来千斤重担。他起身对杨植说道:“好好好!之前我看我的面相没有官运,这辈子在地方上做到四品就到头了!今日观之,我还能进步!”

杨植惊疑不定:众口相传“医不自医”,为什么跟我说这个?这种事是可以随便跟外人说的吗?

萧鸣凤亦不再多言,问道:“杨小友下个月想必是出监去南京锦衣卫历事,可有什么计划?”

杨植回道:“前几日家里捎来口信,云拙荆分娩产下一子,晚生想先回凤阳探望。”

此时的学子、官人出外游学或宦游,经常一去就是两三年,老婆在家生了孩子也不管,期间把老婆丢在家里侍奉公婆带孩子,有的甚至于孩子五、六岁都没有互相见过面,几乎没有像杨植这样,听到儿子出生就急匆匆往家赶。

萧鸣凤点点头说:“理当如此。杨小友是过长江经滁州到凤阳呢,还是走运河中转淮安到凤阳?”

杨植疑惑问道:“这有什么区别么?骑马经滁州到凤阳更快,我当然是走滁州了。”

萧鸣凤遗憾地说:“圣上现在就在运河上,如果你走运河,指不定在淮安就能再次遇到圣上。听闻杨小友曾有殊遇,被龙手拍过肩膀,如果再次面圣应对得体,小友飞黄腾达不在话下。”

杨植心中一动,问道:“大宗师见过圣上么?”

“能觑见天颜的人,寥寥无几。你面圣时不也是一直低着头吗?

不过如果你能入翰林院,能觑见天颜的机会就多了。”萧鸣凤又打量一下杨植,说道:“以前我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的。但是今日又感觉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说的也很对。”

北京城里,杨廷和首辅在宅第的书房里,再一次会见了那位儒商。“圣上已离开镇江回到扬州,预计九月初七初八能到淮安,你南下且去淮安候着。”

儒商畏惧地缩一缩身子,低头小声问道:“天子受命于天,可以这么做吗?”

杨廷和冷笑着说:“老夫八岁通读四书五经,十二岁乡试中举人,十九岁中进士入翰林院与天子亲密接触,历宦三朝,什么天子没见过。

执有命者不仁!你不要信那些天命之说,都是骗你们这些愚夫愚妇的,只要你不信天子,他就和你差不多!”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赤心巡天 我在末日躺平了 我,签到万年,被美女徒弟曝光了 雪中悍刀行 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穿成八零异能女 牧神记 星际破烂女王 在年代文里当极品 九转霸体 重返1988 重生之我真是富三代 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 我能赋予万物本源 都市皇宫 姜六娘发家日常 都市狂少 大叔的宝贝 超级女婿 退圈后她惊艳全球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雷武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长夜谍影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锦衣谍影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三国:从赤壁之战开始平步青云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大唐之最强酒楼 网游:开局无限BUFF,我最强药师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大明之南洋再起 寒门宰相 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最近更新三国:偷听我心声,蜀汉杀疯了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回到古代积功德 身为镇北王,我为女帝稳江山 穿越大唐重整山河 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 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 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 大奸臣当道 曹操,梦回赤壁,龙吟千年 大明!开局割据一个州! 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救驾之饼 古典白话合集 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 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 方剂杂论 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 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