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平和

一口海苔

首页 >> 它的平和 >> 它的平和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渔港春夜 上班摸鱼被抓,反手拉女总裁下水 七零军婚:随军后她风靡家属院 后宫春春色 曼陀罗妖精 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 瘦不了 都重生了谁谈恋爱啊 神医嫡女 四合院:何雨柱的平凡一生 
它的平和 一口海苔 - 它的平和全文阅读 - 它的平和txt下载 - 它的平和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2025章 年7月25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我在这条巷子里摆修鞋摊快三十年了,从二十五岁到五十四岁,头发从黑黢黢变得像蒙了层灰,手上的茧子倒是一年比一年硬,硬得能刮擦出砂纸似的声响。每天早上六点半,我准时把那只掉了漆的铁架子支起来,上面铺块蓝白格子的粗布,布角磨得发毛,却洗得透亮,这是我老婆临走前特意缝的,说看着干净,街坊们愿意多来两步。架子上摆着锤子、锥子、各种型号的钉子,还有几排颜色不同的线轴,像小时候玩的万花筒,转一圈就能看出点门道来。对面卖油条的张婶总说,老王你这摊子看着不起眼,倒比对面新开的服装店还让人踏实,我嘿嘿笑两声,手里的活计不停,一针一线穿过皮鞋的裂缝,就像把日子里的破洞一点点缝补起来。

这条巷子是老城区里最窄的一条,叫鸽子巷,因为以前家家户户房檐下都挂着鸽笼,清晨傍晚扑棱棱的翅膀声能盖过自行车铃铛。现在鸽子少了,换成了电动车呼啸而过的声音,但老规矩还在,比如张婶的油条必须用隔夜的老面发,比如我修鞋从不漫天要价,开胶五块,换底二十,钉个鞋跟三块,都是几十年前就定好的价,涨过两回,一次是因为猪肉涨到二十块一斤,街坊们说老王你也该涨涨,不然喝西北风啊,我才把换底提到二十五,另一次是去年,旁边卖杂货的老李说现在线都贵了,我琢磨着也是,就把缝补的价钱加了一块,加的时候心里还打鼓,怕老主顾们不乐意,结果没人说啥,该来还来,有的人递钱的时候还多给一两块,说老王你别亏着自己,那一刻手里的钱攥着发烫,比太阳晒在身上还暖。

麻烦是从上个月开始的,那天下午我正给三楼的王大爷补解放鞋,他那鞋穿了快十年,鞋底都磨平了,我说大爷你这鞋该换了,他摆摆手,说这鞋跟我走南闯北的,有感情,补补还能穿。正说着,巷子口停下辆白色的小轿车,下来个穿西装的年轻人,头发梳得锃亮,苍蝇落上去都得打滑,他手里拿着个文件夹,挨家挨户地看,看到我这摊子时停下了,皱着眉头打量半天,说大爷,你这摊子占道经营了,得挪挪。我抬头看他,太阳正好照在他脸上,晃得我有点眼晕,我说小伙子,我在这儿摆了快三十年了,以前这巷子比现在还窄,也没人说我占道啊。他从文件夹里抽出张纸,说现在不一样了,要创文明城市,你这属于违规摆摊,要么挪到指定的便民疏导点,要么就别摆了。我手里的锥子停在半空,王大爷在旁边搭腔,说小同志,老王这摊子方便了我们多少老街坊,你让他挪到那边去,我们找谁修鞋去?年轻人没理他,只是盯着我,说三天之内必须清场,不然我们就强制执行了。

那天下午的太阳好像特别毒,晒得我后脖子火辣辣的,手里的解放鞋怎么也缝不下去,针脚歪歪扭扭的,王大爷说没事没事,就这样吧,我知道他是安慰我。收摊的时候,张婶过来问我咋回事,我说人家不让摆了,她叹口气,说现在这世道变得快,连修鞋的地方都要赶,我说可不是嘛,收拾东西的时候,那个用了二十多年的铁砧子,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小坑,都是锤子敲出来的,我摸着那些坑,像摸着自己手上的老茧,心里堵得慌。

第二天我还是照常出摊了,不是故意对着干,是真不知道该去哪儿,疏导点离这儿三站地,全是卖菜卖水果的,吵吵嚷嚷的,我一个修鞋的挤在中间,像个异类。再说那些老主顾,大多是腿脚不太方便的老人,让他们走三站地找我修鞋,我良心上过不去。张婶把第一锅刚炸好的油条给我留了两根,说老王别愁,天无绝人之路,她男人前两年跟人合伙开饭店,赔得底朝天,现在不也照样蹬三轮送货嘛。我咬着油条,没滋没味的,平时觉得香得很,那天却像嚼着棉花。正吃着,四楼的赵奶奶拎着双布鞋下来了,鞋帮开了线,她说老王你给缝缝,我孙子明天要穿,学校搞活动,非得穿这双老布鞋,说舒服。我接过鞋,看着上面绣的小老虎,针脚有点松了,我说奶奶你放心,保证结实。赵奶奶坐在我旁边的小马扎上,说她听张婶说了,问我是不是真要走,我说还不知道呢,她说这巷子要是没了你这修鞋摊,就像少了点啥,以前她跟老伴处对象,老伴的鞋坏了,就是在我这儿修的,修完了还跟她说,这修鞋的师傅手艺好,人也实诚。我手里的针线顿了一下,眼眶有点热,赶紧低下头干活,假装被线呛了眼睛。

第三天那个年轻人又来了,这次带了两个人,穿着制服,看着挺严肃。年轻人说老王你怎么还在这儿,不是跟你说了三天之内必须挪吗?我说小伙子,我这摊子挪不了,一来我这些老主顾离不开,二来我这手艺也只适合在这儿,你让我去疏导点,那边人来人往的,谁有空坐下来等我修双鞋啊。他说这是规定,谁也不能例外,说着就让那两个人动手搬我的架子。我急了,站起来拦着,说你们不能搬,这架子上的工具跟了我快三十年,哪样不是有感情的?那两个人停下手,看了看年轻人,年轻人说老王你别敬酒不吃吃罚酒,到时候把你东西收了,对你对我都不好。我说我不是要跟你们对着干,我就是想求个情,让我在这儿多待几天,等我找到合适的地方,或者跟老主顾们说清楚了,我自己走。这时候围过来几个人,都是街坊,张婶也过来了,说小同志你通融通融,老王是个好人,从来没跟谁红过脸,他这摊子也不碍事,就占了巴掌大的地方。年轻人皱着眉,说这不是我能说了算的,上面有规定。正僵持着,社区的李主任路过,他认识我,以前他爸的鞋也是我修的。李主任问清了情况,说小伙子,老王这情况特殊,他这修鞋摊也算是咱们社区的一个便民点,要不这样,让他往后挪挪,别挡着路就行,我跟上面汇报一下,看能不能通融。年轻人犹豫了一下,说行吧,但只能暂时这样,要是上面不同意,到时候还得搬。我赶紧说谢谢李主任,谢谢小伙子,说着就把架子往墙边挪了挪,本来就没占多少地方,挪完之后离墙更近了,人走路更方便了。

这事就算暂时过去了,但我心里还是不踏实,总觉得像悬着块石头。那天收摊晚,天快黑的时候,巷子里的灯亮了,昏黄的,照着地上的影子拉得老长。我正在收拾东西,一个年轻人走过来,穿着花衬衫,头发染得黄黄的,手里拿着双运动鞋,鞋底磨偏了。他把鞋往我摊子上一放,说老板,给我修修,多少钱?我说十块。他撇撇嘴,说这么贵?我以前在别的地方修,才五块。我说小伙子,我用的是好胶,保你穿半年不开胶,五块钱的胶,顶多撑一个月。他哼了一声,说那就修吧,反正也不是我的鞋,我老板的。我拿起鞋看了看,是双名牌运动鞋,挺新的,就是鞋底磨得厉害,我说你老板挺费鞋啊。他说可不是嘛,天天跑业务,一天能走两万步。我一边修鞋一边跟他聊,问他在哪上班,他说就在巷子口那家新开的中介公司,卖二手房的。我说现在房子不好卖吧,他说还行,主要是卖老城区的房子,有些人就喜欢这种有味道的老巷子。我笑了笑,说味道是有,就是设施老了点,没电梯,上下楼不方便。他说这就是卖点啊,原生态,有生活气息。我没再接话,专心修鞋,把鞋底打磨干净,涂上胶,用夹子夹好,说明天中午来取吧,胶得晾一夜才结实。他说好,扔下十块钱就走了。

第二天中午他来取鞋,试了试,说还行,挺结实。我说你要是觉得好,以后常来。他笑了笑,说老板,我跟你说个事,你这摊子想不想挪个地方?我心里咯噔一下,说咋了,又不让摆了?他说不是,我老板想在巷子里开个奶茶店,觉得你这位置挺好的,人流量大,要是你愿意挪,我们可以给你补偿,五千块怎么样?我愣了一下,五千块,够我干小半年的了。但我摇摇头,说不行,我在这儿待惯了,挪地方不习惯。他说五千不少了,你这摊子一天能挣多少钱?我说挣得不多,但够吃够喝,踏实。他说你这人真有意思,跟钱过不去,我老板说了,要是你同意,还能再多给点,一万?我还是摇头,说小伙子,不是钱的事,这地方不是说挪就能挪的,我这些老主顾,都是冲着我在这儿才来的,我走了,他们找谁去?他撇撇嘴,说现在谁还修鞋啊,坏了就扔,买新的,也就你们这些老年人还在乎。我说那可不一定,你看这鞋,好好的就扔了,多可惜,修修还能穿,省点是点。他没再说啥,拿着鞋走了,走的时候还回头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有点不屑。

没过两天,那个年轻人又带了个中年男人来,说是他老板,姓刘,穿着皮夹克,戴着金链子,看着挺气派。刘老板递过来一根烟,我说我不抽,他自己点上,说王师傅,我听我员工说了,你不愿意挪地方,我也知道你在这儿干了不少年,有感情,这样吧,我再加五千,一万五,你把这地方让给我,怎么样?这钱够你买个新摊子,去别的地方开,说不定生意更好。我搓着手,有点不好意思,说刘老板,真不是钱的事,我这手艺,看着简单,其实挺讲究的,不是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干的。你看我这工具,哪个角度放着顺手,我闭着眼睛都能摸到,换个地方,手生,修出来的鞋也不结实。再说,我这些老主顾,都是些老人,记性不好,我换地方了,他们找不到,鞋坏了没人修,心里该多着急。刘老板吐了个烟圈,说王师傅,你这思想太老旧了,现在是市场经济,讲究效率,讲究回报,你守着这破摊子,能有啥出息?我说我没想过有啥出息,就想踏踏实实修鞋,挣点干净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刘老板笑了,说良心能值几个钱?我这奶茶店开起来,一天就能挣你一个月的钱。我说那是你的本事,我比不了,我就会修鞋,别的啥也不会。他说你这是跟我较劲呢?我说不是较劲,是真不行,这地方是我的根,挪了,我这心里就空了。刘老板把烟屁股扔在地上,用脚碾了碾,说行,王师傅,我也不逼你,你再想想,想通了随时找我,钱不是问题。

他们走了之后,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张婶过来倒垃圾,问我咋了,我说有人想让我挪地方,开奶茶店,给一万五。张婶眼睛瞪得老大,说一万五?那可是不少钱啊,你咋不答应?我说我走了,你们修鞋咋办?张婶说我们可以去别的地方修啊,再说现在年轻人都网购,啥买不到,我说赵奶奶孙子的布鞋,除了我,谁能缝得那么结实?张婶叹了口气,说也是,这世道变得快,以前谁家要是有台缝纫机,那都是宝贝,现在谁还自己做衣服啊,都买现成的。我说修鞋也一样,看着不起眼,可总有人需要。那天下午,我修鞋的时候总走神,锥子差点扎到手,还好反应快,缩了回来,手心出了层汗。

晚上收摊回家,老伴的遗像摆在桌子上,笑眯眯地看着我,她走了五年了,走之前嘱咐我,说啥也别把这修鞋摊扔了,这是咱家的根,虽然挣不了大钱,但踏实,心里安稳。我对着遗像说,老伴啊,现在有人想让我挪地方,给不少钱,可我不想挪,我知道你也不会同意的。说着说着,眼泪就下来了,擦了擦,觉得有点丢人,一大老爷们,还哭鼻子。

接下来的几天,那个刘老板没再来,那个年轻人也没再来,我以为这事就算过去了,心里稍微松了点劲。这天上午,我正给一双棉鞋换底,那棉鞋是隔壁楼陈大爷的,他说这鞋是他老伴活着的时候给做的,暖和,舍不得扔。我小心翼翼地把旧底拆下来,换上新的橡胶底,用钉子一点点钉牢,生怕弄坏了鞋面。正忙着呢,那个刘老板又带着人来了,这次不是两个人,是四五个,都穿着黑衣服,看着挺凶的。刘老板没说话,那几个人直接就动手搬我的架子,我赶紧站起来拦,说你们干啥,不能搬!刘老板叼着烟,说王师傅,别给脸不要脸,我好言好语跟你说,你不听,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我说这是我的地方,你们凭啥搬?他说这地方是公家的,谁都能占,就看谁有本事。我说我在这儿摆了快三十年,凭的是手艺,凭的是良心,不是啥本事。他笑了,说良心能当饭吃?我给你一万五,够你良心的多少倍?我说我的良心,多少钱都不卖。

这时候街坊们都围过来了,张婶把手里的锅铲一扔,说你们想干啥?光天化日之下抢东西啊?李主任也来了,他正好来社区检查卫生,看到这情况,赶紧拦住,说刘老板你这是干啥,有话好好说,不能动手。刘老板说李主任你别管,这是我跟他之间的事。李主任说这是社区的地方,我就得管,你想在这儿开店,得经过正规手续,不能强买强卖。刘老板哼了一声,说行,李主任,我给你面子,今天就先这样,但这地方,我志在必得。说完带着人走了,走的时候还瞪了我一眼,那眼神挺吓人的。

街坊们都劝我,说老王你别硬碰硬,那姓刘的看着就不是善茬,听说以前在外面混过。我说我不怕,我一没犯法,二没害人,他还能把我吃了?赵奶奶把刚蒸好的馒头给我拿了两个,说老王你拿着,垫垫肚子,别气坏了身子。我接过馒头,心里暖烘烘的,说谢谢奶奶。

那天下午,我没心思干活,坐在摊子前发呆,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有的急急忙忙上班,有的慢悠悠买菜,有的领着孩子放学,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生活的痕迹,像我修过的那些鞋,虽然有磨损,但都透着股劲儿。我想,这就是生活吧,有顺的时候,有不顺的时候,就像鞋,总有坏的时候,修修就好了。

傍晚的时候,那个染黄头发的年轻人又来了,这次没带鞋,手里拿着杯奶茶,递给我,说王师傅,喝一杯,我请你。我摆摆手,说我不爱喝那玩意儿,甜不拉几的。他自己喝了一口,说王师傅,我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还是挪了吧,我老板那人,说到做到,他要是真想干成的事,没人能拦得住。我说那我也不能让,这地方是我的,不是他的。年轻人说你这话说得,啥叫你的?这地方又不是你家的。我说是不是我家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这儿,能给大家带来方便,他来了,开个奶茶店,除了让年轻人多花点钱,还有啥用?他说挣钱啊,能带动经济。我说经济不是光靠卖奶茶,还得靠实实在在的生活,老人修不起鞋,孩子穿不上合脚的鞋,那经济再好,也不踏实。年轻人愣了一下,说王师傅你这人,还挺有想法。我说我没想法,就知道一点,属于我的,我得守住,不是我的,我不抢。他说你这摊子,真有那么重要?我说对我来说,重要,对那些需要我的人来说,也重要。

他没再说啥,喝完奶茶就走了。我看着他的背影,觉得有点可惜,年纪轻轻的,咋就一门心思钻钱眼里了。

第二天早上,我照常出摊,发现我的架子被人推倒了,工具撒了一地,锥子断了一个,锤子也少了个角,心里咯噔一下,知道是咋回事了。张婶看到了,气得直骂,说太不像话了,还有王法吗?她赶紧帮我捡东西,说老王你别生气,咱们报案。我说算了,报案也查不出啥,都是街坊,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闹大了不好。其实我心里清楚,肯定是姓刘的干的,但我没证据,就算有证据,又能咋样?顶多赔我点钱,解不了气。

我把架子扶起来,擦干净,断了的锥子扔了,锤子还能用,就是有点晃。我找了块木头,垫在锤子底下,敲了敲,还行,能使。张婶把她男人以前用的锥子拿来了,说老王你先用着,凑合用。我说谢谢张婶。赵奶奶也来了,说她儿子是警察,要不要让他过来看看,我说不用了奶奶,小事,不碍事。

那天上午,我修鞋的时候,手有点抖,不是害怕,是生气,气那些人太过分,为了钱,啥都能干出来。但修着修着,心里就平静了,看着手里的鞋,一针一线地缝,把那些烦躁都缝进了线里。一个老主顾来了,是以前工厂的同事,姓李,退休好几年了,他的皮鞋开了胶,我说老李你来了,坐。他坐下,说听说你这儿出事了?我说没啥大事,小打小闹。他说我听我儿媳妇说了,那个姓刘的想抢你地方,我儿媳妇就在街道办上班,说那姓刘的手续都没办全,就想开店,不合规矩。我说还有这事?他说可不是嘛,街道办正准备找他谈话呢,让他按规矩来。我心里松了口气,说那就好。老李说你别担心,现在是法治社会,他不敢胡来。

中午的时候,李主任来了,说老王,那个姓刘的,我们找他谈了,他手续不全,不能开店,而且他还涉嫌故意损坏你的财物,我们已经警告他了,要是再敢胡来,就报警处理。我赶紧说谢谢李主任。李主任说谢啥,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这修鞋摊,是咱们社区的便民服务点,我们支持你。我说太好了,这下我能踏实干活了。

李主任走了之后,街坊们都来道喜,说老王你看,我就说天无绝人之路吧。张婶炸了一大锅油条,给每个来道喜的人都分了一根,像过节似的。

下午的时候,那个姓刘的没来,那个黄头发的年轻人也没来,估计是灰溜溜地走了。我修鞋的手更稳了,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一个小姑娘拿着双舞蹈鞋来修,鞋面上的亮片掉了好几颗,她说老师让修好了才能用,明天要表演。我找出以前攒的亮片,跟她的鞋颜色差不多,小心翼翼地粘上去,说保证看不出来。小姑娘高兴地跳了跳,说谢谢王爷爷。看着她的背影,我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这活儿干得值。

天黑收摊的时候,我把工具一件件擦干净,放好,架子虽然有点歪,但立得稳稳的。张婶收摊比我晚,她说老王,这下踏实了吧。我说踏实了,谢谢你们帮忙。她说谢啥,都是街坊,互相帮衬是应该的。我说其实我也知道,就算这次他不来捣乱,以后可能还会有别人,这巷子总有一天会变样,可能会拆迁,可能会改造,到时候我这修鞋摊,说不定真得挪地方。张婶说那也不怕,只要你这手艺在,到哪儿都有饭吃。我笑了,说也是,手艺在身,啥都不怕。

回家的路上,月亮挂在天上,圆圆的,照着巷子亮堂堂的。我想起那个姓刘的,想起他说的话,说这地方谁有本事谁占。我觉得吧,本事不是说你有多少钱,有多少人,而是你能不能把一件事做好,能不能让人信服。我这修鞋的手艺,不算啥大本事,但我能保证,经我手修过的鞋,都结实耐穿,能对得起人家花的钱,对得起人家的信任。这就够了。

属于我的,不是这三尺见方的摊子,是这门手艺,是这份信任,是街坊们的笑脸,这些东西,就算有人想抢,也抢不走,就算我想让,他也拿不稳。因为他不知道,这摊子底下,藏着多少故事,多少感情,多少实实在在的日子。这些,不是用钱能买走的,也不是用横就能抢走的。

我哼着年轻时爱唱的歌,一步步往家走,脚步踏实,心里敞亮,明天,太阳照常升起,我还在鸽子巷,等着那些需要我的人,等着那些需要被修补的鞋,也等着那些需要被温暖的日子。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大日我都吞了,你说我练错了?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琴帝 
经典收藏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艳海风波 魔艳武林后宫传 都市皇宫 渔港春夜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考公失败,我转身进入省委组织部 巨星崛起 重生:红色仕途 四合院之感受年代气息 四合院:从1958开始 四合院:一人纵横 官途,从小科员到一省之首! 从死宅到土豪,只需要几个本本 都市极品医神 铁腕官途 四合院小市民 暗海反杀 宋檀记事 失业后,我继承了游戏里的资产 
最近更新重生之得意人生 鉴芳年 婉风沉 与病弱兄长共梦 换嫁随军,谁家凶兽奶呼呼呀! 我女朋友是学医的 恶毒公主觉醒后,他们都想当驸马 肥妻苟山村养娃,疯批佛子急疯了 她谋 诈尸后,她成了大理寺卿的掌中娇 重生八零小豆丁,手握空间聊天群 炽吻失氧 雾色迷津 SSSSSSSSSS级狂龙出狱 六零换嫁,大小姐随军西北赢麻了 夫君沉迷造反,却有四个忠臣崽崽 腰软娇娇超会撩,禁欲世子沦陷了 京夜娇宠 黑月光她专克病娇 八十岁老太勇闯娇宠虐文 
它的平和 一口海苔 - 它的平和txt下载 - 它的平和最新章节 - 它的平和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