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 荣府祠堂藏密辛
新年的第一缕晨光,穿过荣国府祠堂雕花窗棂,洒在供奉的牌位上。宝玉与黛玉起了个大早,依照惯例前来上香。祠堂内香烟袅袅,烛火摇曳,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
\"林妹妹,\"宝玉轻声道,\"昨日那信鸽腿上的竹管,还有那本写着'姑苏'的账簿,究竟藏着什么秘密?\"黛玉轻抚着手中的素帕,微微皱眉:\"我总觉得,这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绝非忠顺王府那几人能做到。\"
两人正说着,一阵阴风吹过,烛火猛地晃了几下,险些熄灭。黛玉下意识往宝玉身边靠了靠,目光却被牌位后的阴影吸引。\"宝玉,你看那边。\"她抬手一指,只见牌位后方的墙壁上,似有一道若隐若现的暗纹。
宝玉好奇地走过去,伸手摸索。忽然,他触到一处凹陷,轻轻一按,\"咔哒\"一声,墙壁竟缓缓打开,露出一条狭窄的暗道。\"这......\"黛玉又惊又奇,\"府里竟还有这样的地方。\"两人对视一眼,决定进去一探究竟。
暗道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四周墙壁上刻满了奇怪的符号。借着宝玉手中的烛火,黛玉仔细辨认:\"这些符号,像是某种古老的文字,与我在古籍上见过的有些相似。\"越往里走,光线越暗,隐隐还能听到水滴落下的声音。
在暗道尽头,他们发现了一个密室。密室中央摆放着一口古朴的箱子,箱盖上刻着贾府的族徽。宝玉用力掀开箱盖,里面堆满了泛黄的书卷和陈旧的信件。黛玉拿起一封,展开细看,脸色渐渐变得凝重:\"宝玉,这些信里提到,当年贾府曾与姑苏的一个神秘组织有过往来,似乎在谋划着什么大事。\"
宝玉也拿起一本册子,上面记载着贾府历年的账目,其中几笔数额巨大的款项去向不明。\"难道,这些钱都与那个神秘组织有关?\"他心中涌起一股不安。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和说话声。两人急忙将东西放回原处,关上箱盖,躲到角落里。
只见几个小厮举着火把走进暗道,为首的正是贾琏。\"二弟,这祠堂里真有什么秘密?\"一个小厮问道。贾琏皱着眉头:\"老爷昨日神色异常,我总觉得与这祠堂有关。大家仔细找找,别放过任何一处。\"
宝玉和黛玉躲在暗处,大气都不敢出。好在小厮们搜寻无果,不久便离开了。两人悄悄从暗道返回祠堂,刚走出几步,就看见贾母在王熙凤和李纨的搀扶下走进来。\"你们两个在这里做什么?\"贾母微微一怔,问道。
宝玉连忙行礼:\"孙儿和林妹妹来给祖宗上香,没想到......\"他将发现暗道和密室的事情简略说了一遍。贾母的脸色变得十分复杂,沉默许久后,才缓缓开口:\"有些事情,是时候告诉你们了。\"
第二折 贾母忆昔话当年
众人来到贾母的暖阁,丫鬟们奉上热茶。贾母靠在榻上,眼神中透着追忆:\"多年前,贾府还未这般兴盛。你祖父在世时,结识了姑苏林家的一位奇人,也就是你外祖母的兄长。\"黛玉听到此处,不禁坐直了身子,全神贯注地听着。
\"那人精通奇门遁甲、五行八卦,更与姑苏城中一股神秘势力来往密切。\"贾母继续说道,\"当时,他们在谋划一件足以改变贾府命运的大事,具体是什么,连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这件事与金陵的几大家族都有关联,甚至涉及到朝廷。\"
\"后来呢?\"宝玉忍不住问道。贾母叹了口气:\"后来,你祖父突然病逝,此事便不了了之。林家那位奇人也不知所踪,只留下一些模糊的线索。这些年,我一直担心,那些秘密会给贾府带来灾祸。没想到,如今还是被你们发现了。\"
黛玉心中一动:\"老太太,那本写着'姑苏'的账簿,会不会与当年之事有关?还有那信鸽传来的梅枝图案......\"贾母微微点头:\"很有可能。当年,林家奇人留下过一幅梅花图,据说藏着解开秘密的关键。只是,那幅图早已不知去向。\"
王熙凤在一旁听得一头雾水:\"老太太,您说的这些,与咱们如今遇到的麻烦有什么关系?忠顺王府的事才刚平息,怎么又冒出个姑苏的神秘组织?\"李纨也附和道:\"是啊,这事儿听起来太玄乎了。\"
贾母看向两人:\"你们不懂,这背后的水太深了。当年贾府与姑苏势力的往来,本就是在刀尖上行走。如今,怕是有人不想让这些秘密被揭开,所以才处处针对咱们。\"
宝玉握紧了拳头:\"不管是谁,我都不会让他们伤害贾府,伤害林妹妹。\"黛玉轻轻瞥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感动:\"宝玉,咱们一起想办法。既然线索指向姑苏,那咱们就从姑苏入手。\"
正说着,平儿匆匆进来,在王熙凤耳边低语几句。王熙凤脸色微变:\"老太太,刚接到消息,姑苏那边有个商人求见老爷,说是带来了重要的东西。\"贾母与众人对视一眼:\"看来,这事儿有新进展了。\"
第三折 姑苏来客露端倪
贾政在书房中接待了姑苏来客。此人自称姓柳,是姑苏城里有名的绸缎商人,身材中等,面容和善,眼神却透着精明。\"久仰荣国府大名,\"柳先生拱手行礼,\"此次前来,是受一位故人所托,给贾府送件东西。\"
说着,他从随身的箱子里取出一个锦盒,轻轻放在桌上:\"请贾老爷过目。\"贾政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幅画卷。展开画卷,正是一幅梅花图,枝干虬曲,花朵娇艳,与黛玉钗头的梅花图案竟有几分相似。
\"这是......\"贾政疑惑地看向柳先生。柳先生微微一笑:\"此画是当年林家奇人所绘,据说藏着关乎贾府命运的秘密。如今,故人希望贾府能解开这个秘密,以保家族平安。\"
贾政心中一惊:\"你口中的故人是谁?为何突然将这幅画送来?\"柳先生却不肯再多说:\"贾老爷,我只是奉命行事。至于其中缘由,还请您细细研究这幅画。\"说完,他便告辞离去。
贾政拿着画卷匆匆来到贾母处,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众人围拢过来,仔细端详着梅花图。黛玉指着画中一处:\"你们看,这梅花的枝干,似乎组成了某种图案。\"宝玉凑近细看:\"像是一个罗盘,可这又代表着什么?\"
正讨论间,贾兰拿着一本书匆匆进来:\"祖父,我在书房里找到一本古籍,上面记载着关于梅花图的传说。\"众人连忙接过书,只见上面写道:\"梅花图者,藏乾坤之秘,寻五行之位,得之者可安家国。\"
\"五行之位?\"李纨不解地问道,\"这是什么意思?\"贾兰解释道:\"我在书中看到,五行对应着方位,金在西,木在东,水在北,火在南,土在中。这梅花图上的罗盘,说不定就是指向五行方位的线索。\"
黛玉若有所思:\"如此说来,这秘密或许与贾府的产业布局有关?咱们不妨从这方面入手。\"众人商议一番,决定先派人去姑苏调查柳先生的背景,同时仔细研究贾府在各地的产业,看能否找到与五行方位相关的线索。
第四折 暗访姑苏陷迷局
宝玉和黛玉瞒着众人,带着茗烟和紫鹃悄悄踏上了前往姑苏的路程。一路上,两人乔装打扮,扮作普通的书生和丫鬟。姑苏城繁华热闹,街道上车水马龙,店铺林立。
他们按照事先打听到的地址,找到了柳先生的绸缎庄。绸缎庄里摆满了各种精美的绸缎,顾客进进出出,生意十分兴隆。宝玉上前询问:\"请问柳老板在吗?我们是从金陵来的,有些生意想与他谈谈。\"
伙计打量他们一眼:\"我们老板外出未归,二位若有急事,可以留下口信。\"黛玉微微皱眉:\"不知柳老板何时回来?我们这生意可等不得。\"伙计摇了摇头:\"实在抱歉,我也不清楚老板的归期。\"
离开绸缎庄后,宝玉和黛玉在附近的茶馆坐下。\"这柳先生行踪神秘,看来没那么容易见到。\"宝玉有些懊恼。黛玉轻轻抿了口茶:\"别急,咱们再想想办法。或许,从他身边的人入手,能找到突破口。\"
正说着,他们看见一个年轻女子从绸缎庄出来,神色匆匆。黛玉心中一动:\"紫鹃,你去跟着那个姑娘,看她去哪儿。\"紫鹃点头,悄悄跟了上去。不一会儿,紫鹃回来:\"姑娘,那姑娘进了一家绣坊。\"
宝玉和黛玉来到绣坊,只见那女子正与绣坊老板交谈。两人悄悄靠近,只听女子说:\"这批绣品务必在三日内赶制出来,柳老板那边催得紧。\"绣坊老板连连点头:\"放心,我们一定按时交货。\"
黛玉灵机一动,上前说道:\"老板娘,我们是外地来的,想定制几件绣品,不知能否加急?\"绣坊老板打量他们一眼:\"加急倒也可以,只是价钱......\"黛玉微微一笑:\"价钱好说,只要能尽快拿到绣品。\"
绣坊老板答应下来,让他们先选花样。趁此机会,黛玉与那女子攀谈起来:\"姐姐,听你口音,也是金陵人吧?\"女子微微一怔:\"是啊,姑娘怎么知道?\"黛玉笑道:\"我也是金陵人,出门在外,听到乡音倍感亲切。姐姐在柳老板的绸缎庄做事?\"
女子点了点头:\"嗯,我是柳老板的远房表妹,在庄里帮忙。\"黛玉又问了几句,得知这女子名叫柳湘莲,自幼父母双亡,被柳老板收养。正说着,柳湘莲忽然警觉:\"姑娘问这么多做什么?\"
黛玉连忙解释:\"只是好奇罢了。姐姐莫怪,我们并无恶意。\"柳湘莲脸色稍缓:\"没事,只是最近柳庄有些不太平,老板交代过,让我们小心些。\"黛玉心中一动:\"不太平?可是出了什么事?\"柳湘莲却不肯再多说。
离开绣坊后,宝玉和黛玉回到客栈。\"这柳庄果然有问题,\"宝玉说,\"看来,这柳先生与那神秘组织脱不了干系。\"黛玉沉思片刻:\"明日,我们再去绸缎庄看看,说不定能找到新的线索。\"
第五折 绣坊惊变险象生
第二日,宝玉和黛玉再次来到绸缎庄。这次,他们刚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争吵声。宝玉和黛玉对视一眼,悄悄走了进去。只见柳先生正与一个黑衣人争吵:\"你到底想怎么样?我已经按照你们的要求做了,为何还不放过我?\"
黑衣人冷笑一声:\"柳老板,你以为这么容易就能摆脱我们?那幅梅花图,你当真以为藏得严实?\"柳先生脸色大变:\"你......你怎么知道?\"黑衣人逼近一步:\"哼,我们无所不知。识相的,就把图交出来,否则......\"
柳先生咬咬牙:\"图不在我这儿,就算你们杀了我,也找不到。\"黑衣人眼中闪过一丝杀意:\"既然如此,就别怪我们不客气。\"说着,他一挥手,几个手下立刻围了上来。
宝玉见状,挺身而出:\"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行凶,还有没有王法?\"黑衣人看向他:\"小子,别多管闲事,否则连你一起收拾。\"黛玉也站出来:\"你们若敢动手,我们就报官。\"
黑衣人哈哈大笑:\"报官?你们以为官府会管吗?\"正僵持间,柳湘莲突然从后面冲出来,手持一把剪刀,刺向黑衣人。黑衣人反应迅速,侧身躲过,反手一掌将柳湘莲击飞。
\"表妹!\"柳先生惊呼一声,扑过去抱住柳湘莲。柳湘莲气息微弱:\"表哥......快......快走......\"说完,便闭上了眼睛。柳先生悲痛欲绝:\"你们这群恶魔,我跟你们拼了!\"
黑衣人冷眼看着他:\"不自量力。\"说着,就要下杀手。宝玉和黛玉急忙冲上去阻拦,却被黑衣人轻易制住。\"哼,两个不知死活的东西。\"黑衣人正要动手,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和呼喊声:\"都不许动,官府办案!\"
黑衣人脸色一变:\"不好,快走!\"他一挥手,手下们立刻四散而逃。宝玉和黛玉挣脱束缚,跑到柳先生身边:\"柳老板,你没事吧?\"柳先生抱着柳湘莲的尸体,泪流满面:\"湘莲,是表哥对不起你......\"
这时,一个捕头带着衙役走进来:\"发生什么事了?\"宝玉将事情经过简略说了一遍。捕头皱着眉头:\"这伙人十分猖獗,最近在姑苏城犯下多起命案。看来,你们是被他们盯上了。\"
柳先生抬起头:\"官爷,求您一定要抓住凶手,为湘莲报仇。\"捕头点点头:\"放心,我们一定会尽力。不过,这背后的势力错综复杂,恐怕没那么容易。\"
宝玉和黛玉对视一眼,心中明白,这件事远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第六折 真相渐明险象环
在姑苏衙门的协助下,宝玉和黛玉开始调查柳庄背后的势力。他们发现,柳先生与姑苏城里的一个地下钱庄关系密切,而这个钱庄又与金陵的几股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通过钱庄的账目,他们找到了一条重要线索:一笔巨额款项被汇往金陵的一座废弃宅院。宝玉和黛玉决定前往探查。深夜,两人悄悄潜入宅院。宅院里杂草丛生,一片死寂,弥漫着一股阴森的气息。
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行,忽然听到一阵隐隐约约的说话声。顺着声音的方向,他们来到一间密室前。透过门缝,只见里面坐着几个黑衣人,正在商议着什么。\"那幅梅花图,一定要尽快找到,否则我们的计划就会功亏一篑。\"一个声音说道。
\"可是,柳老头嘴硬,就是不肯说图在哪里。\"另一个声音抱怨道。\"哼,他不说,自然有办法让他说。\"又一个声音冷笑道。宝玉和黛玉对视一眼,心中大惊:原来,他们的目标还是梅花图。
就在这时,密室里的一个黑衣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外面有人!\"他猛地推开门,宝玉和黛玉来不及躲避,被发现了。\"原来是你们两个小毛孩,\"黑衣人冷笑一声,\"竟敢跟踪我们,活得不耐烦了。\"
宝玉和黛玉拔出随身的佩剑:\"你们这群恶徒,今日就是你们的死期。\"黑衣人一挥手,手下们立刻围了上来。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宝玉和黛玉虽然武艺不弱,但黑衣人人数众多,渐渐落了下风。
就在他们陷入困境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喊杀声。原来是姑苏衙门的捕快们赶到了。黑衣人见状,纷纷四散而逃。宝玉和黛玉趁机追上去,终于抓住了为首的黑衣人。
在捕快们的审问下,黑衣人终于交代了实情。原来,他们是一个名为\"暗影\"的神秘组织,多年来一直在暗中谋划着一场惊天阴谋,企图颠覆朝廷,掌控天下。而梅花图,正是他们计划的关键。
第七折 归程暗涌待新机
宝玉和黛玉带着黑衣人回到姑苏衙门,将他交给了捕头。捕头感激地说:\"多亏了二位,为我们破获了这起大案。不过,这'暗影'组织势力庞大,恐怕还有余党在外,你们一定要小心。\"
宝玉和黛玉谢过捕头,准备返回金陵。临行前,他们再次来到柳庄,祭拜了柳湘莲。柳先生感激不已:\"若不是二位,我恐怕也性命不保。大恩大德,柳某无以为报。\"
宝玉安慰道:\"柳老板不必客气,这是我们共同的功劳。只是,那幅梅花图至今下落不明,还望柳老板多加留意。\"柳先生点头:\"放心,我一定会竭尽全力。\"
回到金陵后,宝玉和黛玉将姑苏之行的经过详细告知了贾母和贾政。众人听后,都深感震惊。\"没想到,这背后竟隐藏着如此巨大的阴谋。\"贾母忧心忡忡地说,\"看来,贾府今后要更加小心了。\"
贾政也点头道:\"是啊,我们必须尽快找到梅花图,解开其中的秘密,才能应对接下来的危机。\"宝玉和黛玉表示,他们会继续追查线索。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事情告一段落时,新的危机又悄然降临。一日,黛玉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只有一句话:\"想救贾府,明日酉时,独赴寒山寺。\"黛玉看着信,脸色变得十分凝重。
宝玉得知此事后,坚决要陪黛玉一起去。\"林妹妹,这明显是个陷阱,我不能让你一个人涉险。\"他紧紧握住黛玉的手。黛玉微微一笑:\"有你在,我便安心。只是,我们要小心行事,不能中了敌人的圈套。\"
第二日,两人乔装打扮,前往寒山寺。寒山寺里香烟缭绕,钟声悠扬,看似一片祥和。然而,他们知道,危险正一步步逼近......
寒山寺的香火在晨雾里裹着几分滞重,宝玉扶着黛玉踏上青石台阶时,指尖都绷得发紧。寺门前卖香烛的老丈正低头擦拭铜炉,见二人走来,眼皮都未抬一下,只慢悠悠道:\"两位是来寻梅的?后院腊梅开得正好。\"
黛玉脚步微顿——昨夜匿名信里未提具体地点,老丈这话却像早已知晓他们来意。她朝宝玉递个眼色,轻声应道:\"多谢老丈指点。\"转身时,瞥见老丈袖口露出半块青布,布角绣着朵极小的白梅,与那日信鸽腿上的图案隐隐相合。
后院果然种着十几株腊梅,疏影横斜间,有个穿灰布僧袍的小沙弥正弯腰扫雪。见二人进来,小沙弥直起身,手中扫帚\"咚\"地戳在地上:\"林姑娘随我来,师父在禅房等你。\"宝玉刚要跟上,却被小沙弥抬手拦住:\"施主且留步,师父只说见林姑娘一人。\"
\"她去哪我便去哪。\"宝玉将黛玉护在身后,目光扫过小沙弥腰间——那里别着串佛珠,每颗珠子上都刻着细小的凹槽,看着不似寻常法器。小沙弥脸色微变,刚要再说,禅房竹帘已被人掀开,里头走出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正是寒山寺的住持慧能大师。
\"两位施主不必多心。\"慧能大师双手合十,声音温和如浸了温水的棉线,\"贫尼请林姑娘来,是要还件故人遗物。\"他侧身让开门口,\"进屋说话吧,雪风凉。\"
禅房里只摆着张旧木桌,桌上放着个素白瓷瓶,插着两枝刚折的腊梅。慧能大师从袖中取出个锦盒,推到黛玉面前:\"这是三十年前,令堂贾敏夫人寄存在寺里的,嘱托贫尼若有一日她的后人来寻梅,便将此物转交。\"
黛玉指尖轻颤着打开锦盒,里头竟是半块碎裂的玉佩,玉纹与那日长史官遗落的铜钥匙齿口严丝合缝。她抬头看向慧能大师:\"大师可知,这玉佩另一半在何处?\"
\"另一半在忠顺王妃的陪嫁里。\"慧能大师叹了口气,指尖捻着佛珠,\"当年贾敏夫人与忠顺王妃本是闺中密友,二人各持半块玉佩,约定若有急难便以此为信。后来忠顺王涉入谋逆,王妃怕连累贾府,便将玉佩藏了起来,只托贫尼保管这半块,盼着有朝一日能还回林家。\"
宝玉忽然插话:\"可王妃已死,昨夜那封匿名信......\"话未说完,就听禅房外传来脚步声,一个丫鬟打扮的女子匆匆进来,手里捧着个描金漆盒:\"大师,这是从王妃旧居找到的,说是要交给林姑娘。\"
黛玉打开漆盒,里头躺着另一半玉佩,还有张折叠的纸笺。展开来看,上面是王妃的字迹,墨迹带着几分仓促:\"暗影组织以贾府众人性命要挟,逼我引你前来。寒山寺钟楼第三层地砖下,藏着他们勾结北狄的密函。切记,莫信寺中除慧能外任何人,他们的佛珠里藏着迷香......\"
\"不好!\"宝玉猛地拽住黛玉,刚要起身,就见那送漆盒的丫鬟突然从袖中摸出个小巧的铜哨,用力吹响。尖锐的哨声刺破禅房的宁静,瞬间从寺外涌进十几个黑衣蒙面人,手中长刀在雪光里泛着冷冽的寒光。
\"住持,你竟敢背叛组织!\"为首的黑衣人盯着慧能大师,声音里满是狠戾。慧能大师挡在二人身前,手中佛珠突然散开,每颗珠子都滚到地上,发出\"叮铃\"脆响——原来那凹槽里藏着细小的银针,正好落在黑衣人的脚边。
\"快走!\"慧能大师朝二人挥手,\"钟楼的密函能救贾府,贫尼替你们挡着!\"宝玉扶着黛玉往禅房后门跑,身后传来刀剑相撞的声响,还有小沙弥的呼喊:\"师父小心!\"
后门直通钟楼,石阶上积着薄雪,黛玉跑得急,裙摆被台阶勾住,险些摔倒。宝玉弯腰替她扯开裙摆,却见她脚踝处沾了片黄色的粉末——正是那日侍郎官袍上的香灰。\"这台阶被动过手脚。\"宝玉低声道,伸手在台阶缝里摸了摸,果然摸到些黏腻的东西,闻着有淡淡的苦杏仁味。
\"是毒。\"黛玉脸色发白,却依旧脚步不停,\"咱们得尽快拿到密函。\"钟楼第三层果然空无一人,墙角堆着些破旧的经卷。宝玉按照王妃信中所说,在最里侧的地砖上敲了敲,其中一块地砖果然松动了。
他刚要将地砖掀开,就听楼下传来脚步声,还有黑衣人的嘶吼:\"他们在钟楼!别让他们跑了!\"黛玉急中生智,将桌上的烛台推倒,点燃了堆在墙角的经卷。火焰很快窜起,浓烟顺着窗户往外冒,正好挡住了黑衣人的视线。
\"快!\"宝玉用力掀开地砖,里头果然藏着个铁盒。他刚将铁盒取出,就见一根羽箭从窗外射来,直奔黛玉心口。宝玉想也没想,将黛玉往身后一拉,自己却被羽箭擦过肩头,顿时渗出鲜血。
\"宝玉!\"黛玉惊呼出声,伸手按住他的伤口。宝玉却笑着摇头:\"没事,小伤。\"他拉着黛玉往钟楼的小窗跑,窗外正好有棵老槐树,枝桠伸到窗边。宝玉先将黛玉托上树枝,自己再翻身爬上去,身后的火焰已烧到了第三层,浓烟呛得人睁不开眼。
两人顺着树枝滑到地面,刚要往寺外跑,就见远处来了队官兵,为首的正是北静王。\"宝玉,黛玉,你们没事吧?\"北静王勒住马缰,脸上满是焦急,\"我收到线报,说你们被困在寒山寺,立刻就带兵赶来了。\"
黑衣人们见官兵来了,纷纷四散逃窜,却被官兵们团团围住,一个也没能跑掉。北静王翻身下马,看着宝玉肩头的伤:\"快,让军医看看。\"黛玉捧着那个铁盒,心中终于松了口气——这铁盒里的密函,或许真能让贾府彻底摆脱危机。
可她低头看向铁盒时,却发现盒盖上刻着个细小的印记,与那日柳先生绸缎庄里的标记一模一样。黛玉心中一动,忽然想起柳先生临别时说的话:\"姑苏城里,藏着比暗影组织更可怕的人。\"
远处的钟声再次响起,寒山寺的香火在浓烟散尽后,又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模样。宝玉靠在马车上,任由军医包扎伤口,见黛玉盯着铁盒出神,轻声问道:\"林妹妹,怎么了?\"
黛玉抬头看向他,眼中带着几分复杂:\"宝玉,我总觉得,这一切还没结束。\"她将铁盒紧紧抱在怀里,\"这密函背后,恐怕还藏着更大的秘密。\"
马车缓缓驶离寒山寺,车轮碾过地上的积雪,留下两道深深的车辙。雪又开始下了,轻轻落在车帘上,仿佛要将所有的秘密都掩盖在这片洁白之下。而荣国府的朱漆大门前,贾母正拄着拐杖,焦急地望着远方,她的身后,是灯火通明的暖阁,还有满室等待着他们归来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