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天匆匆忙忙地见过舅舅葛皇一面后,何雨梁与何雨柱深知此时不宜去叨扰。
吕宋国刚刚建立,舅舅葛皇正忙于接待各方势力的代表,并着手划分各类利益关系!
时光荏苒,转眼已到了七月五日这天。
清晨五时左右,何家众人早已被接走来到皇宫。
今日乃是葛皇敲定的建国之日。
何家人前往昔日的总统府——如今的皇宫,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母亲葛晓慧、何雨水以及何雨晴皆在皇宫中换上了华丽的汉服,是明朝时期郡主所穿之服;何大清也穿上了明朝公爵服饰加,别说还稍微有点那个意思。
至于何雨梁与何雨柱两兄弟,并未带着各自的妻儿一同前去凑热闹。
倒非舅舅葛皇没有邀请他们,实在是他俩兄弟还有着别样的考量。
在他们看来,虽然身在异国他乡,心中始终认为自己的根源在华夏大地之上。
待到时机成熟之时,终究还是会回归故土的不适合太高调。
家中那些顽皮可爱的小家伙们对此次盛会充满向往之情,只可惜最终也未能如愿以偿,被两位严厉的老父亲强行压制下来。
时至上午十点三十分左右,葛皇身穿一袭精致华美的亲王服饰,身旁的沈晴亦是盛装打扮成王妃模样。
此外,葛志雄、罗新还有葛国梁等人同样身着典雅大方的汉服,看上去英姿飒爽、风度翩翩。
在各国代表、吕宋各股势力的代表以及众多闻讯而来的电视台记者和报纸记者的共同瞩目之下,一场盛大而庄重的建国大典于吕宋城中的朱雀广场隆重举行。
葛皇稳稳地站立在朱雀广场的正中央,脸上洋溢着无比的自信,高声宣告:“吕宋王国复国!本人自认称吕宋王,册封沈晴为皇后,葛志雄为王世子,罗欣为世子妃,葛国梁封为世子!”
在这万众瞩目的瞬间,葛皇从怀中掏出了一份据说是明朝皇帝朱棣所颁发的圣旨以及一枚象征王权的玉玺。
与在场人们兴奋不已并纵情欢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何雨梁和何雨柱两兄弟却面面相觑,暗自庆幸自己并未亲身参与到这场的“开国大典”之中。
他们两兄弟真想对给舅舅葛皇出如此绝妙主意之人打一顿,简直让人恨得牙根痒痒,忍不住在心里暗暗咒骂起来,真是多乱。
令人激动人心的阅兵仪式拉开帷幕。
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军队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通过检阅台,展示着强大的军威。
然而,让美国代表和苏联代表感到十分尴尬的是,这些受阅部队所配备的武器装备竟然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景象一半是美式风格,另一半是标准的苏式制式。
面对这样的局面,两位外国代表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他们不禁心生疑虑,迫切想要探听清楚究竟是谁在背后支持着这位神秘莫测的葛皇。
此时此刻,各方势力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苏联和美国,普遍认为它们才是葛皇真正的靠山。
面对各方势力投来的询问目光,苏联和美国方面也是百口莫辩,无奈之下只得选择默认这一切。
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国大典进入到大封功臣环节。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葛晓慧、葛薇薇以及何雨水、何雨晴两姐妹皆获封公主之位;何大清与娄晓阳被封为公爵。
紧接着,又连续封了三十九个侯爵、四十九个伯爵和七十八个子爵也纷纷揭晓名单。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受封者不仅拥有名义上的爵位,更重要的是他们每个人至少能在小岛上获得一块属于自己的封地。
开国大典结束后,何雨梁一行人并未立刻离开吕宋,继续在吕宋逗留三日。
在此期间,何家慷慨解囊向吕宋国提供了高达 2 亿美元的无息贷款,用以支持其恢复建设工作。
与此同时,吕宋王国成立在全球范围内被各大电视台和报纸大规模报道。
吕宋国建立吸引了众多海外华人关注,特别是那些曾在异国他乡遭遇困境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回国的人们。
如今,吕宋作为一个崭新崛起的华人王国,诸多优越条件令人心动不已。
例如,对于身处东南亚地区的华人而言,尤其是越南华人过去他们往往将香港视为最佳归宿,如今面对吕宋这样具有巨大发展潜力且政策利好的地方,许多人毫不犹豫地做出新的抉择,投身于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尽管目前吕宋仍处于军事管制状态,从已颁布实施的临时性法律法规来看,未来前景一片光明。
尽管已经封锁了众多贵族,所谓的特权其实主要集中在封地和声誉方面。
要知道,如今的吕宋对于黑帮、贩毒以及赌博等行为采取了极其严厉的打击措施。
一旦发现黑帮或贩毒分子胆敢反抗,将会毫不犹豫地将其击毙。
此时此刻,何家人,娄家人,罗家人,许家人,包刚父亲,霍英夫妻正打算启程离去。
葛皇看着他们,开口挽留道:你们难道不多停留几日吗?这几日我确实有些忙碌,如果等我得空之后,一定会好生款待你们,再送你们上路。
何雨梁笑着对葛皇,说道:舅舅,我们来到这里已经有一段时日了。若是再不返回街机厂,恐怕那厂子就要被那些的英国佬抢走了!
面对外甥何雨梁如此坚定要走的态度,葛皇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同意,说道:好吧,既然如此,我就不再强留你们了,祝你们一路顺风。
包刚和霍英说道:行了,葛老大,我们回去以后会立刻派遣人手与你联络关于货运以及码头相关事宜。
听到这话,葛皇脸上露出笑容,说道:放心吧,这些事情我肯定会放在首位,给你们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娄振华和罗秀成两人,也一起返回香江,准备回家开始筹备资金,能够着手建设属于他们自己的封地,在吕宋建设中站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