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晨光熹微。
大安门悄然开启,袁文焕一身常服,策马在前,身后,一辆辆马车内,后宫嫔妃、皇子皇女,皆面色茫然。
沉默着走到大同寺南门,安泰和尚早已等候多时,笑道:“陛下脱离苦海,可喜可贺!”
袁文焕先喜后忧:“也不知流求,是何情形?”
安泰和尚宽慰道:“天无绝人之路,以陛下才能,无论走到哪,都有一席之地可供容身。”
闻言,袁文焕沉默片刻,幽幽叹息:“从前,朕富有四海,如今,却只剩一席之地了。”
甚至,这一席之地,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不知真假。
安泰和尚眸光一闪:“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陛下不可迟疑。”
袁文焕略微点头:“有劳大师随朕同行,排忧解难!”
原本,他打算前往高句丽、抑或倭国。不过,安泰和尚劝阻,与其仰人鼻息,倒不如自立一国,哪怕穷乡僻壤,也好过寄人篱下,不得自由。
故此,这流求岛,便成了上佳之地——本土只有一些蛮夷,不成气候,他率领吴国军民去了,必能继续称孤道寡,繁衍生息。
“陛下厚爱,贫僧自当追随。”安泰和尚满脸忠诚。
说话间,一行人携着一亿多钱,来到钱塘外郭城,正打算溜之大吉,却见城门口人头攒动。
领头者,却是沈仁毅。
他跪在大街正中,言辞恳切:“先帝陵墓、皇家宗庙与吴国百姓,都在神州大地。”
“陛下行色匆匆,想到哪里去?”
袁文焕怔愣片刻,陡然大怒:“是谁,给你通风报信?”
沈仁毅郑重道:“自是吴国忠臣义士!”
“让开!”时间紧迫,袁文焕不得不放弃追究,喝道,“朕可恕你阻拦圣驾之罪!”
“如若不然,休怪朕无情!”
沈仁毅磕了一个响头,义正辞严:“陛下执意如此,请从微臣尸体上过去。”
“好胆!”袁文焕怒极反笑,“来人,杀无赦!”
“遵旨!”众甲士呼喝一声,手起刀落,献上一颗血淋淋的首级。
临死之前,沈仁毅既未求饶,也未痛哭,只是怒目圆睁,难掩失望之色。
袁文焕怒火更盛:“拿去喂狗!”
“是!”
至于一众百姓,面对刀枪剑戟,敢怒不敢言,不得不让开一条道。
一行人继续赶路,出了城门,过吊桥,来到城外。
袁文焕环顾左右,冷声道:“钱惟治呢?”
一员郎将嗫嚅道:“钱将军说,他生于斯,长于斯,将来,也会死于斯,不能陪陛下走了,就此永别……”
“混账!”袁文焕一甩马鞭,脸色铁青。
安泰和尚劝道:“此人不知好歹,陛下不必理会。”
袁文焕略微点头:“走吧,莫要耽搁时间!”
“是!”
城楼之上,钱惟治伏地三拜,哽咽难言。
杭州湾内,一艘艘战船,早已等候多时。
……
润州,金陵城遗址,一片废墟。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高楷微微摇头,叹道,“终究化为焦土,沦为历史的尘埃。”
千百年后,世人只能凭怀吊古,感叹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封长卿附和:“如此倒行逆施,置百姓性命于不顾,怎能不亡?”
王景略沉声道:“吴国腐朽,正该灭亡。我大秦兴起,取而代之,应当引以为戒。”
高楷点了点头,转而问道:“前方战事如何?”
唐检回言:“李节帅领七万大军,已然兵临钱塘城。”
“郭将军这一路,也已拿下睦州,向杭州进发。”
“钱惟治呢?”
“他奉袁文焕之令,班师回朝,守御钱塘城。”
“苏将军顺势拿下歙州,三路兵马,二十万大军即将会师。”
封长卿笑道:“重重合围之下,袁文焕插翅难逃!”
高楷远眺天际,摇头道:“他已经逃了。”
“传朕旨意,让李元崇、苏行烈、郭恪,领兵攻取杭州。”
“此外,让褚俊、刘兴宗率领水师,去杭州湾拦截袁文焕!”
“遵旨!”唐检拱手领命。
封长卿卿愕然:“陛下怎知,袁文焕逃了?”
高楷淡声道:“他这三次舍身出家,只是一个幌子。真正目的,在于敛财,给自己、给袁氏准备退路。”
王景略拧眉:“陛下之意,此人早有准备,打算跨海出逃?”
高楷颔首:“除了远遁海外,他还能逃到哪里去?”
去汉国,那是自寻死路。去魏国,千里迢迢,又绕不开大秦,只是徒劳。
封长卿不解:“远遁海外,难不成他想去高句丽,还是倭国?”
“不一定!”高楷神色玩味,“流求、琼州也有可能。”
“痴心妄想!”王景略哂笑,“做下这么多恶事,还想全身而退,去海外逍遥,做梦!”
高楷笑了笑,忽又下令:“还请二位道长去杭州湾走一趟。”
“这场战事,迁延这么久,也该结束了。”
“遵旨!”吕洪、孙伯端肃然领命,化作清光消失。
王景略思绪一转:“陛下之意,防备那安泰和尚?”
高楷颔首:“防患于未然罢了。”
不多时,旨意传出,三万禁军拱卫陛下,前往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时节,杭州虽然远不及后世繁华,但高楷仍旧好奇。
另一头,杭州湾。
袁文焕站在楼船之上,远眺海天一线,不由大笑。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浩瀚大海,才是我辈遨游之地。”
安泰和尚微微皱眉,只觉此话不祥,连忙转移话题:“陛下了却心愿,何不皈依三宝?”
“以陛下之悟性,必能成为一代高僧,登临极乐世界。”
他辅佐袁文焕,并不为争霸天下,反倒孜孜不倦劝他当和尚,诵经念佛。
试想,若能度化一国皇帝,成为高僧,这是何等功德?
袁文焕沉思片刻,叹道:“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到了流求,朕便跟随大师出家,参悟佛门至理。”
安泰和尚大喜过望:“陛下愿意舍身,我佛门必将大兴。”
谈笑间,忽闻一声声惊呼,响彻楼船。
“快看,有船追来了!”
“是秦军水师!”
“他们的船,怎么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