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又是一年春深,桃树已枝繁叶茂,粉白的花朵缀满枝头,比往年更显热烈。豆子的屏风早已绣完,悬挂在竹亭的梁柱间,春风拂过,绣品上的桃花仿佛也跟着轻轻摇曳,与院中实景相映成趣。阿砚兑现了承诺,那套桃花纹样的绣针静静躺在紫檀木盒里,针尾刻着细碎的花瓣,精致得让豆子舍不得常用。苏先生夹在书页里的桃花瓣,虽已褪去艳色,却留下淡淡的清香,成了时光的印记。
初夏时节,葡萄架上的藤蔓愈发浓密,翠绿的叶片间藏着串串青涩的果子,偶有熟透的几颗,被调皮的麻雀啄开小口,甜香引得豆子每日都要去查看好几遍。阿砚在竹亭旁挖了个小小的池塘,引来后山的泉水,种上几株荷花,又养了几尾红色的小锦鲤。正午时分,锦鲤在荷叶下嬉戏,豆子坐在石凳上,把脚伸进微凉的池水里,苏先生则在一旁摇着蒲扇,念着新得的诗集,蝉鸣声声里,满是惬意。
秋日的桂花依旧开得浓烈,这一年,豆子学会了用桂花做胭脂,取新鲜的花瓣捣成泥,加少许蜂蜜调和,装在阿砚用竹节做的小罐里,涂抹在唇上,衬得眉眼愈发灵动。阿砚则迷上了木雕,用桃树修剪下来的枝桠,雕了一套小小的桌椅摆件,桌椅上刻着细密的葡萄藤纹样,与院中景致一模一样,摆在苏先生的案头,成了最别致的装饰。苏先生把新酿的桂花葡萄酒装进陶罐,贴上豆子手写的标签,埋在桃树下,约定等到来年桃花再开时取出,尝尝时光沉淀的滋味。
寒冬来临,小院被白雪覆盖,桃树的枝桠上积满了雪,像开出了一树白色的花。阿砚在竹亭外搭了个小小的雪棚,用竹篾编了帘子挡风,三人围坐在棚下,生起一盆炭火,烤着豆子做的桂花糕,喝着温热的果酒。豆子教阿砚绣简单的花纹,阿砚笨拙地拿着绣针,戳得手指发红,惹得豆子笑个不停。苏先生则拿出珍藏的古籍,给两人讲书中的故事,窗外的雪花静静飘落,屋内的笑声、说话声,混着炭火的噼啪声,温暖了整个寒冬。
日子就这样在四季流转中缓缓前行,桃树一年比一年粗壮,结出的桃子愈发香甜;葡萄架年年都挂满沉甸甸的果实,酿成的酒也愈发醇厚。豆子的绣品越来越精湛,镇上有人专门来求购她的绣件,她却只肯送给相熟的邻里。阿砚的竹雕和木雕也小有名气,却从不多做,只在闲暇时随心创作,每一件作品都藏着小院的气息。苏先生的书法愈发苍劲,案头的茉莉和桂花轮流开放,墨香与花香终年不散。
晨露中,豆子依旧会提着洒水壶浇灌桃树,指尖的露水依旧微凉,却多了几分岁月的温柔;午后的竹亭下,三人依旧围坐,煮茶论书,绣品雕花,时光仿佛在这里放慢了脚步;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