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七点半,舞台上灯光闪烁。
音乐综艺《新声音》正式拉开帷幕。
在能容纳上千人的会场当中。
距离舞台大约五六米的位置,陈放等八名导师坐在导师席上。
他特意挑了个黄金摸鱼位,最左侧靠边的位置。
身后则是500名现场观众。
正前方,散发着蓝色灯光的舞台上,主持人正在对着镜头解说规则。
陈放早就看过规则了。
它之前经过海选,筛选出64名选手,进入最终的直播舞台。
初赛分三期,前三期分别让20、20、24名选手登台展示,因为每期之间隔了几天,现场与导师状态都不同,所以不混合排名。每一期都前一半晋级。一共晋级32人。
第四期是32进入16。
第五期则是16进8。
第六期则是四分之一决赛。
最后一期则是半决赛与决赛。
每周播出两期,周二一期,周六一期。
1月12号周二开播,2月2号周二结束。2月5号过年,正好在过年之前直播结束。节目组抓紧时间剪辑,过年的时候差不多就能出付费精剪版本,抓住春节,收割一点会员费。
而评分标准的话,导师打分占40%,现场观众打分占30%,网络观众投票占30%。
统计数据需要时间,所以就四个人一组,并延迟一点,公开得分。也就是说,第五个人唱完,公布前四个人得分。第九个人唱完,公布五到八号的得分。
赛制中规中矩,为了增加看点,节目组让他们猛猛锐评。另外,在第五期,16进8的1\/8决赛中,则安排选手与导师互选,让双方合作唱一首歌。说是让大家体验与专业歌手同台,感受差距、获得指导,并学习。
这没问题,总比让他教唱歌来得简单。
舞台上,主持人已经介绍完规则,握着话筒往左走了两步,看向镜头,“规则已经就位,舞台已经就绪,在这里,我们没有浮夸的包装,没有既定的光环,唯一能让这些选手闪闪发光的,就是他们最真诚的声音!”
主持人高举左手,台下配合着响起掌声。
“现在,就让我们抛开杂念,将全部注意力,交还给最纯粹的音乐,让追梦者接受专业导师与大众听审团的检阅。”主持人侧身,手臂伸向选手登台的入口,“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一号选手登台!”
话音一落,场上响起掌声。同时,舞台上其余灯光熄灭,只留下一道纯净的追光灯。一名身材娇小的女生从黑暗中步入光柱,紧握着话筒,直接开唱。
前三期节奏紧凑,所以登台即表演。她的号码和姓名则在舞台侧屏和直播间字幕上呈现出来。
时间一分分走过。
大部分人蛮正常的。
确实很多真素人,但也有人背后必有高手指点。
舞台上有人紧张得自带电音,有人短裤棉袄大红花吸引目光,还有人打扮成阴森森的搞笑动漫角色登台却是一口美声高音……
虽说似乎违反了“只听声音”的原则,但节目组不管,陈放也不好说,反正自己只听声音就得了呗。
过了会,看着舞台上,一个浅蓝发斜刘海的男生模仿上世纪很火的一名女歌手唱歌,陈放感觉自己仿佛是来个抽象世界度假的。
嗯,很好。
很幽默,很有创意。
不想上音综了,有点受够了这种摆烂赚钱的日子啊。有点缺乏挑战啊。
很快,杀马特男生走下舞台。
主持人又说起来串场词,“感谢11号选手为我们带来这场跨越时空的声音之旅。音乐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无限可能,接下来这个舞台又将交到一位怎样的‘新声音’选手手中呢?”
他声音微微拉长,“现在,有请12号选手!”
话音刚落,一道冰蓝色的追光灯啪的打在舞台正中央。
升降台上升。
一名带着白色鸭舌帽的男生,摆着吊儿郎当的pose,升上舞台。帽檐压得恰到好处,没能完全遮住眼睛,既帮助他管理舞台表情,又营造出低调的神秘氛围。
陈放看向侧屏。才发现这人正是魏宇辰。
他身上穿着做旧黑色牛仔外套,内搭印着花哨图案的白色t恤,脖子上搭配着银色的项链,下搭黑色直筒牛仔裤与厚底马丁靴。
就算没资料,也能看出来他是个说唱歌手。
陈放身体后倾,靠在椅背上,神色平静。
该死啊,真想给他打低分。
但如果他唱得挺好呢?
哎,好烦,自己怎么这么有职业道德?
舞台上,魏宇辰走出来,对着众人微微鞠躬后,“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唱的是自己的原创歌曲《周一综合症》。”
说完,他一边晃动着身体后退,一边点点头。
整个会场里响起一道聊天软件默认的语音通话提示音。
陈放左边的导师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的手机,随后松了口气。
随后,场内的扬声器传来一名甜美的、柔声柔气的女声——
“喂,周一开会用的歌写好了吗?”
“周一早上必须交demo。你今天晚上必须准备好。”
“不然周末就加班呗。”
“你写好,还得练,时间这么紧张。”
“你下周每天可得练10个小时……”
陈放面无表情望着舞台,台上一群伴舞跑了上来,各自站好。
不是,这前奏旁白是要说书吗?
这么长。
而且词与声音完全不搭配吧?谁家领导用这种语气说话?
但很快,陈放就后悔吐槽前奏旁白了。
在旁白快结束的时候,旋律飞快攀升,像是警报似的。
耳边从四面八方传来一道平直、无力、怪异的腔调。
“末日警报炸响,关掉闹钟声。”
“老子踹开被子,钻进地铁站。”
“没空吃掉早餐,挤成面包片。”
……
几句话过后,电音迅速攀升,他也唱着预副歌最后的“只想摸鱼”迅速提高音调。
下一刻,配乐的节奏感极强。
“周一,综合症!周一综合症!”
“周一,综合症!周一综合症!”
陈放怔怔地望着台上,过了十来秒,仰头靠着椅背。
错了,他真的错了。不如听四分钟说书。
自己犯了什么天条,在这听他像是喊口号似地嚎。
关键是他嚎对也行,“周一综合症”的重音怎么会落在“合”上啊。
不行了。
他再也不嫌工作无聊了。
现场音乐炸裂。
而这首音乐与现场画面也以直播的形式,延迟四分钟送到了观众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