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宫女迎出来,“哪位是陈太太?”
杜敏向前走了两步,“民妇正是。”
宫女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杜敏,“随我来吧。”
皇后穿着一身大红色的宫装,正在与一个头发花白,慈眉善目的老太太说话。
杜敏上前行礼,“民妇陈杜氏见过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起来吧,墨菊,给陈太太搬个凳子。”
“谢皇后娘娘!”
“娘娘,这位是?”
系统,“这老太太是皇后的母亲,承恩侯府老夫人。”
皇后也也不知道陈太太是哪个府上的,一时不知道怎么说,只得悄悄的对她说,“母亲,是皇上让刑丰来说让我召见的,我也不知道这是何人?”
老夫人皱着眉头看了看杜敏,见她穿着一件秋香色十样锦百蝶穿花长孺衣,露出牙白色百褶长裙,头上简单挽着坠马髻,只插了一支珍珠钗。
低眉顺眼,面容素静,虽坐了一点凳子,腰背却挺的笔直。
“娘娘,难道是皇上看上了她,想让她进宫?”
“哎呀母亲,您想哪里去了?没看她梳着妇人头吗?”
“对对,是我老糊涂了。”
两个人自以为声音很小,其实杜敏听得清清楚楚,有些无语,老夫人哎,您大可不必担心,就是皇上看上了我,我也不会进宫的,一堆人抢一根老黄瓜,有意思吗?
“娘娘,淑妃求见。”
“容妃求见。”
皇后有些诧异,“这会子不早不晚的,她们来做什么?宣进来吧。”
一阵环佩叮当,香风袭来,杜敏就看见两个美貌的宫装丽人带着宫女进来了,一起向皇后行礼,“见过娘娘!”
“平身,墨菊,给两位妹妹看座,上茶!”
承恩侯老夫人站起来,“两位娘娘好。”
杜敏默不作声的福了两福,该死的,进了宫一介平民就这一点不好,见谁都得行礼。
淑妃看着杜敏娇俏的笑道,“哟,娘娘这里还有客人啊?不知这位夫人是哪个府上的?”
原来是冲着陈太太来的,皇后心里有些不喜,陈太太刚来多大会儿啊?她们就知道了,难不成坤宁宫里有她们的眼线不成?
她淡淡的说了一句,“这位是陈太太,是皇上要见的人。”
皇上要见的?难道皇上看上了这位?
淑妃容妃盯着杜敏打量,不过就是个干净清秀的小妇人啊,还没有自己身边的大宫女好看,皇上见她做甚?
杜敏大大方方的任由她们看,又不是我要来的,怪我喽?
气氛正焦灼着,一道拖着长腔的高亢声音传来,“皇上驾到!”
屋里的人都站起来,就见一个高大的身影走进来了。
一屋子的人齐齐给皇上行礼,就听见一阵莺声燕语,“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
皇上绕过两个嫔妃,伸手扶起了皇后,“都起来吧。”
又笑着对承恩侯府老夫人说道,“老夫人请起,请坐,您一向可好?”
“老身多谢皇上!劳皇上惦记,都好。”
“这会子不早不晚的,淑妃容妃怎么在皇后这里?”
“皇上,臣妾闲来无事,找皇后娘娘聊天不行吗?”
容妃撒娇。
皇上看着皇后,“朕与皇后还有事情,你们跪安吧。”
淑妃容妃不敢再说,起身跪安,“臣妾告退!”
承恩侯老夫人一听人家有事,站起来说道,“皇上,娘娘,臣妇来了半天了,也该告辞了,这就告退。”
皇后唤自己身边的大宫女,“瑞云,送老夫人出宫。”
“这位就是陈太太?”
杜敏正看的热闹,忽然听见皇上点了她的名字,站起来回答,“正是民妇。”
“听你父亲说,你年少守寡,立志不嫁,苦心抚养夫家的三个庶子女?”
老爹你这都跟皇上瞎咧咧了些什么?
“是,皇上皇后容秉,其实是民妇当年嫁入平阳侯府后,偶然间中过一次毒,导致民妇以后都无法生育自己的孩儿,所以,民妇心灰意冷才不想再嫁的。”
皇后听了心生怜悯,“不能生育确实让人难过,好在你夫家还有三个庶子女,好生将他们教养长大,以后也能成为你的依靠。”
“娘娘说的是,民妇就是这么想的,与其再嫁因为不能生育受人白眼,不如安心教养眼前的这几个。”
皇上,“只是你青春年少,家中没有男子顶门立户,难免会受人欺辱,如此,你还要坚持吗?”
“家中大孩儿已经十四,今年刚考中了生员,也算是家中的顶梁柱了。”
“噢?十四岁就考中了生员?如此你也算教养有方,皇后,杜大人一向勤勉,朕交待的事项完成的都不错,据他言说,家中其余儿女嫁娶的都好,无甚牵挂,只有这个女儿是他的一个心病,为了安抚杜大人,让他专心办差,不如给他的女儿封个乡君吧,每月40两俸禄,每年200石禄米,你看如何?”
皇后没想到皇上会这样安排,忙笑着说,“皇上考虑的极是,有了皇上亲赐的乡君称号,自是没有那不开眼的敢去欺负陈乡君,我再赏赐乡君一柄玉如意,恭贺乡君!”
“如此甚好,刑丰,着礼部去办,过阵子菊花盛开,你家娘娘必定要举办赏花宴的,好让你家娘娘宣陈乡君入宫赏菊。”
“是!”
杜敏没想到进宫一趟还有这等好事,立即跪下行礼,“臣妾叩谢皇上隆恩!叩谢皇后娘娘赏赐!”
“哈哈哈,领了赏赐出宫去吧,杜大人在宫外该等急了。”
皇后,“墨菊,去拿一柄玉如意给乡君,你亲去送她出宫。”
等杜敏出去后,皇后亲自端了一杯热茶给皇上,“皇上,臣妾不明白,为何给一介民妇这么大的恩赏?”
皇上喝了一口茶,“皇后,你还记得朕跟你说过,之前朕在虎阳关中了毒,差点死去,淮安说有一位白衣仙子前来赐药,这才救了朕,不然朕早就上了西天了,哪还有今日的荣华富贵?”
“臣妾记得,皇上跟臣妾说的时候,把臣妾吓了个魂飞魄散,当日如此凶险,臣妾只恨没能陪在皇上身边,更恨那……如此歹毒!皇上,这跟陈乡君有何关系?”
“今日她父亲给朕进了一种药,是朕之前命太医院制的固本培元丹,说也奇怪,一样的方子,太医院制出来又苦又甜的,难以下咽,杜大人进的这个就清香扑鼻,我昏迷那阵模糊记得,仙子喂我吃的药就是入口即化,跟杜进的这个有些相似之处。”
皇后小小的一惊,“皇上是说,那杜大人,跟仙子认识?”
“不,据淮安调查,杜怀亮在其老家梧州并未跟异常之人接触,接了朕的口谕之后带着药材就来京城了,而来了这里就住进了陈乡君家,直到进宫之前都没有外出,那他这药只能是在陈乡君制的。”
“皇上您是说,制药之人是陈乡君府里的府医?”
皇上微微一笑,“朕起初也是这样想的,所以跟杜怀亮说,让制药之人进太医院任职,随时为朕制药,他却吓坏了,支支吾吾的说不行,朕一再逼问,才跟朕说,制药之人是他小女,也就是陈乡君。”
皇后一愣,“臣妾观陈乡君温柔娴静,不意她还有这样的本事?”
“是啊,所以朕才让你召见她,给些赏赐,先笼络住她,如若她真的跟仙子有些渊源……”
“皇上圣明!一个乡君的名号,一年不过两百石禄米,几百两纹银,若真有起死回生之药,可是咱们的福气。”
“皇后说的对!朕就是这么想的,还有,下次召她进宫,你可以问问她有没有什么女子可以吃的补药,命她制一些进上来。你看,这是朕现在吃的这固本培元丹,给你尝一颗。”
皇后表示拒绝,“皇上又顽皮了,药也有混吃的?”
“哎~这是补药,吃一颗没事的,主要是让你尝尝这入口即化的感觉,来,张嘴。”
皇后看着皇上手里雪白的药丸,不同于她往日里吃的那些黑褐色成药,凑近了闻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不由得张开嘴巴,将药丸吞了下去。
“呀!皇上,这真的是药吗?怎么甜滋滋的?没有那股子苦涩的药味。”
皇上得意洋洋的,“是吧,朕就说这个好吃,你以后多多笼络着陈乡君一些,让她为你我所用。”
“皇上,这个药,不会只是蜜糖,没有什么药效吧?”
“你当朕傻啊?拿着蜜糖当药吃?朕之前吃了几瓶子了,确实有强身健体之功效,不然你以为朕处心积虑找那制药之人做甚?”
“是臣妾想左了,既如此,臣妾记下了,好好笼络住陈乡君。”
皇上满意了,“对,这是正事!她是女子,不然朕早就命她进太医院任职了,何来费这么番功夫?”
墨菊是皇后身边的大宫女,有她在前面领路,一路上遇到的太监宫女侍卫纷纷跟她们打招呼,顺便看看墨菊送的是什么人,能劳动皇后身边的一等大宫女想送,定然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吧?
面对询问,墨菊有时候笑着解说,“这是皇上亲封的陈乡君,以后进宫都照应着点。”有时候并不理睬,只点点头就目不旁视的过去了。
系统给杜敏解惑,“不理睬的那些是几个跟皇后不对付的妃子那边的人,说话的都是皇后那一派的。”
“原来如此,深宫大院就是麻烦,没有人脉被坑了都不知道。”
“那是,不过你只需交好上头两位正统就行了,别做墙头草啊!”
“那你可得帮我做好鉴别,这一个个笑里藏刀的,我哪里分得出谁是谁的人?”
“包在我身上!”
杜爹在宫门口焦急的转过来转过去,来福看的眼晕,“老爷,您休息一会儿吧,再转一会儿鞋底子磨破了。”
“不,我哪里能坐的下?你家太太进去这么长时间了,还没出来,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贵人,宫里规矩又那么严,她会不会因为失礼被贵人责骂?哎哟我的心呐,扑通扑通的跳,比我自己进宫紧张多了,你说说,你说说,我怎么那么沉不住气呢?都怨我……”
来福听得莫名其妙,“老爷,什么都怨您?太太进宫不是皇后娘娘宣进去的吗?”
“哎哟,你个傻大个,你不懂,要不是我……哎,敏儿出来了!”
杜敏正把一个荷包塞给墨菊,“多谢姑姑送我出来。”
“哎,应该的,乡君不用客气,皇后娘娘知道了该生气了。”
“你不说,娘娘不会知道的,以后还得麻烦你呢。”
“那成,乡君,我回去了。”
杜爹看到墨菊转身回去了,才疾步过来,“敏儿,你可出来了,快急死我了,在宫里还顺利吧?”
“爹您急什么?皇后娘娘还能吃了我?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回家再说!”
马车回到陈府,翠香桃叶等人正在大门口站着,一看到马车,几个人赶忙过来,撩开车帘,扶着杜敏下车,“太太,您可回来了。”
“回来了,都等门口做什么?难不成怕我不会来?”
翠香拍着胸口说道,“可不是怕您不回来,那可是皇宫,皇后娘娘,听说宫里头规矩大的很,时常会有不守规矩的挨板子,太太从没进过宫,又没有学过那里头的规矩,我们几个,心一直提着呢。”
“呸!你家太太我规矩还用学吗?我就是最懂规矩的,谁挨板子也不能是我,非但没挨板子,我还得了娘娘的赏赐,翠香,把马车里的盒子取出来,小心点啊,那里头是皇后娘娘赏我的玉如意!”
“什么?玉如意?皇后娘娘赏的?”
从另一辆马车上下来的杜爹听到了,顿时觉得不好了,出宫时敏儿手里随意拿着一个盒子,他也没在意,没想到里面是如此贵重的东西。
“你、你,一天天的你要吓死你爹!快好好抱着,找个妥当地方供起来。”
这才是对待御赐之物该有的的态度。
说说笑笑的进了家,到了花厅坐下,桃叶端上茶来,杜敏看着杜爹喝了一口,“爹,还有一件事,皇上,封我为永安乡君,过两天就来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