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是华夏历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女性政治家,被誉为“女中尧舜”,】
【她的一生贯穿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朝,并从皇后、太后最终成为太皇太后,并在晚年实际执掌朝政九年。】
“女中尧舜?”
“这天幕莫不是在胡说!”
张居正看到这里,有些绷不住了,摇头无语道。
别人不清楚宋朝的情况,他这个明朝的人还不清楚吗?
若不是高皇后反对王安石变法,引起新旧党争,北宋也不会那么快灭亡!
这样的权后也能称为“女中尧舜”?
【1032年,高滔滔出生于一个顶级的外戚官僚家庭,她的姨母是宋仁宗的曹皇后,家族背景极为显赫。】
【因这层关系,高滔滔从小就被接入宫中,由曹皇后抚养,视如己出。】
【她在宫廷中长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熟悉了政治运作的规则,这为她日后执政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时,宋仁宗因无子,将宗室赵宗实,也就是后来的宋英宗赵曙接入宫中抚养。】
【高滔滔与赵宗实年龄相仿,一同在宫中长大,可谓青梅竹马。】
【1047年,两人在宫中完婚,这场婚事被传为佳话。】
【当时人称“天子娶媳,皇后嫁女”,意为由宋仁宗这个“父亲”为儿子娶媳,由曹皇后这个“母亲”为女儿嫁人。】
“好一个青梅竹马!”
“我大宋皇室也能有自己的爱情!”
宋太祖赵匡胤击掌赞叹,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欣慰。
都说皇家无情,可咱的大宋却是例外!
看看,这小两口多恩爱啊!
【1063年,宋仁宗驾崩,赵宗实即位,是为宋英宗,高滔滔被立为皇后。】
【她与宋英宗感情深厚,宋英宗的四子四女俱为高滔滔所生,后宫中除高滔滔以外也没有任何妃嫔。】
【英宗体弱多病,且在位时间短暂,期间高滔滔在宫内事务上给予了很大支持。】
【1067年,宋英宗驾崩,长子宋神宗赵顼即位,尊高滔滔为皇太后。】
【宋神宗在位期间,锐意改革,全力支持王安石推行变法。】
【高滔滔深受其姨母曹皇后以及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对激进的变法措施持反对态度。】
【她曾多次向宋神宗劝谏,认为“青苗法、免役法”等给百姓带来了沉重负担。】
【这一时期,她是旧党(反对变法派)在宫廷中的重要精神领袖。】
【1085年,宋神宗在壮志未酬的忧郁中病逝,其子宋哲宗赵煦即位,年仅九岁。】
【高滔滔被尊为太皇太后,应群臣请求,“权同处分军国事”,即垂帘听政,成为北宋王朝的实际最高统治者。】
“肤浅!”
“自古以来没有不变的事物!”
辽国萧太后冷哼一声,对高滔滔的做法表示不屑。
她是比较赞成改革的,也在辽国进行了汉化改革、律法改革等。
她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一直在变化的,如果一味地固守旧法,就会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不如都不做改革,又怎么会在后世形成那么强大的中国呢?
【高滔滔个人品德高尚,以身作则,生活节俭,励精图治。】
【她坚决抑制外戚,不允许自己的家族子弟高氏一门干预朝政或获取非法利益。】
【在她执政期间,政治相对清明,经济也比较稳定,旧党士大夫称之为“元佑之治”。】
【正是由于她廉洁无私、勤政爱民、成功稳定了政局,并最终在临终前还政于皇帝,后世史家给予了她极高的评价,尊其为“女中尧舜”。】
【但她执政后,立即起用司马光、吕公着、文彦博等反对变法的旧党大臣。】
【在他们的推动下,高滔滔下令全面废除王安石的新法,恢复旧制。】
【这一时期因哲宗年号为“元佑”,史称“元佑更化”。】
【这一举措虽然短期内缓和了社会矛盾,但也使得新旧党争彻底白热化和意识形态化,为后来更残酷的党争埋下了祸根。】
【1093年,高滔滔病逝,谥号“宣仁圣烈皇后”。】
【她去世后,宋哲宗亲政,重新启用新党,打击旧党,北宋政局再次剧烈翻转。】
“坏了!”
宋太祖赵匡胤一拍大腿,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如果只坚持一条道路还可以,不管对错,都能平稳发展。
最怕的就是一直变更,这样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不仅是朝堂势力之间的倾轧,受到影响最大的还是百姓们。
这是在动摇国本!
【虽然后世对于高滔滔废除新法的历史功过至今仍有争议。】
【但她作为一位廉洁、能干、并谨守本分的女性统治者,其个人品德和政治操守始终为后世所敬仰。】
【她大权在握,却始终牢记自己是在“权同处分军国事”,即代理国政。】
【她悉心培养孙子宋哲宗,并在临终前主动还政于他。】
【她没有出现像武则天或慈禧那样长期把持朝政、权力私有的情况,这一点深受儒家士大夫的推崇。】
【《宋史》 对她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赞她“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华夏绥定……人以为女中尧舜。”】
【她的争议点,主要来自于她对王安石变法的全盘否定。】
【支持变法者认为她过于保守和顽固,中断了富国强兵的改革进程,使得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未能得到根本改善。】
【她执政期间对新党人物的打压,也加剧了北宋的党争,对后来的政治动荡负有责任。】
“这么说来,后世之人赞成变法吗?”
天幕下,高滔滔一时间陷入了沉默中,心中暗暗自语道。
她反对王安石变法,是做错了吗?
【总的来说,高滔滔是一位个人品德近乎完美、政治能力杰出的女性统治者,但其关键的政治决策对北宋王朝的命运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负面影响。】
【她是一个 好的管理者,但不是一个有远见的改革家 。】
【她擅长在既有框架内进行修补和维稳,但面对积重难返的复杂问题时,她选择了最直接但也最保守的回头路,而非向前寻找解决方案。】
【她的品德照亮了个人,但其政治决策却可能加速了国家的衰亡。】
【但无论如何,她都是研究北宋中后期政治史一个绝对无法绕开的关键人物。】
【高滔滔盘点完毕,我们来盘点最下一位权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