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终南九道

首页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名门艳旅 抗日之铁血使命 大雪满风刀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史上第一纨绔 绍宋 晚唐浮生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太子,不做也罢!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终南九道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全文阅读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txt下载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29章 孝陵卫梅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回想起老朱说的话,和徐达那吃人的眼神,江宁仍觉得心中不安,又赶忙让人准备猪牛羊三牲及元宝、蜡烛、纸钱等祭品。

朱由检和老魏见了,都愣在当场,不知道江宁搞什么名堂。

老魏结结巴巴道:“侯、侯爷,您该不会是撞邪了吧?”

江宁赶忙捂住他的嘴,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小声道:“魏公公别乱说,会死人的。”

心里却暗自给紫金山上的老朱道歉,“太祖爷在天有灵,千万别跟我们几个小辈计较。

稍后我便去孝陵祭拜您老人家,多烧些元宝香烛。

您要有啥吩咐,直接给坐镇京师的朱兄托梦,您老要是嫌路太远,也可以给五弟朱由检托梦,他离得近。

总之千万别在找小子我了,毕竟我也不是你们老朱家的种,小子我实在是害怕呀!”

随后,江宁告知二人要去紫金山孝陵祭拜太祖老朱。

按照朝廷以往惯例,他们到南京后本该先去祭拜太祖老朱的,却因为南京勋贵这些人耽搁至今,如今总算有空,再不去祭拜一下老朱,实在说不过去了。

老魏很快找来留守南京的镇守太监周泰来进行安排。

众人在锦衣卫与皇明卫护卫下,数千人马浩浩荡荡赶往紫金山。

历朝历代的中国人,习惯上将长江下游名震山脉环抱,北接江淮平原,南抵太湖流域,的这片虎踞龙盘之地,称为金陵石头城。

这里紫金山如龙盘,玄武湖似镜开,秦淮河蜿蜒穿城,诸葛亮更在赤壁之前叹曰:“莫林地形,中山龙盘,石头虎据,此乃帝王之宅也。”

江宁望着近在眼前的紫金山,终于明白当年老朱为何将此处定为开国根基,即便自己不懂风水,也看得出这是绝佳宝地。

到了山下,便见大批盔甲鲜明的士兵守在那里,还有守陵太监。

这些腰杆笔直的士兵,正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孝陵卫。

在原本的历史上,南京勋贵纷纷投降满清时,唯有孝陵卫死守孝陵,血战至最后一人,堪称大明最后的血性。

就在这时一名身穿甲胄的中年男子迎了上来,剑眉星目,不怒自威,三缕长须飘在胸前,颇有儒将之风。

他赶忙行礼道:“臣孝陵卫指挥使梅春,见过钦差大人、信王殿下、魏公公、周公公。”

言语不卑不亢,自带威严。

江宁笑着回礼道:“梅指挥使无需多礼,今日本钦差与信王、魏公公前来祭拜太祖,还请引路。”

梅春点头:“钦差大人请。”

说罢领着众人向孝陵走去。

江宁对这位梅春略有了解,知晓他是名门之后,其先祖梅殷,乃是洪武朝重臣之一。

虽说是老朱的女婿,但人家梅殷可不是靠着尚公主混起来的,那是有真本事的,文武双全,上马治军、下马安民,更是一位儒学大宗师,深得老朱信任,还是托孤重臣之一。

可惜建文帝朱允炆不识人,把能用的不能用的人都用了一遍,也没有启用这位姑父。

成祖朱棣起兵时,梅殷手握十万大军镇守淮安,朱棣想要借道淮安,便派人去给梅殷打感情牌,梅殷也没客气,直接斩杀了朱棣派来劝降的使者,逼得朱棣只能改道。

后来朱棣登基,梅殷上交兵权,也没在和朱棣硬刚,却在入宫上朝途中被两名文官推入金水河淹死。

事后虽然朱棣处死了那两名官员,但后世多猜测是他朱老四授意的,至于真相难以考证。

江宁暗道:梅春是个人才,困在此地给老朱守陵实在屈才了,说什么也得挖走,想来老朱在天有灵也会原谅自己的。

众人走过神道,穿过金水桥,来到明楼前。

守灵太监与周泰来忙着安排祭祀大典。

江宁望着眼前景象,思绪仿佛回到两百多年前,那个太平乡的放牛娃,皇觉寺的小沙弥,淮西古道的游方僧,毫州城内的大头兵,一手提碗、一手提刀,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最终于洪武元年正月初四在南京祭天称帝,喊出“立国大明,建元洪武”的口号,让被打断几百年的汉人脊梁重新挺直。

世人对老朱褒贬不一,却无人能否认他的伟大。

开局一个碗,终成一个国,纵观华夏几千年,仅此一人。

元末乱世,南北汉人相互仇视,汉文化濒临消亡,是老朱横空出世,扫灭群雄、驱逐鞑虏,统一南北,重塑汉人民族认同感,收复燕云十六州,让蒙古人望风而逃。

即便有人说陈友谅、张士诚也能成事,可终究是老朱笑到了最后,陈友谅野心过盛,不择手段,张士诚偏安苟且,不思进取。

唯有老朱从起兵之初便立志“重拾汉家河山,重塑汉人脊梁”,此志未改,贯彻始终,一统天下后,老朱在北方大力推行汉文化、同时又下令去胡化,严禁百姓说胡语、穿胡服、习胡俗,愣是把分裂了几百年的南北汉人再次重新融合在一起。

也正因如此,后世无人敢在老朱坟头动土,因为那是挑战整个汉人的底线。

就在江宁恍惚间,周泰来与老魏已备好祭祀之物。

祭祀大典正式开始,江宁与朱由检上前,对着老朱的牌位行三跪九叩大礼,献上三牲。

随后由朱由检这位朱家子孙带头上香,又烧了许多元宝香烛,再行三跪九叩大礼。

江宁磕头时暗自嘀咕:“太祖爷,今儿个专门来探望您,也算尽了孝心。

您交代的事,小子记着呢。

您在天有灵,多保佑咱大明。

有事托梦给朱兄或五弟就行,别找我了,我毕竟不是老朱家的人……”

祭祀结束,众人准备返程时,江宁提议去祭拜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祁阳王李文忠三位开国功臣。

众人也无异议,便在梅春带领下前往进行祭拜。

这三位皆是江宁敬佩的英雄。徐达被老朱称为“万里长城”,堪称大明第一名将。

常遇春号称“常十万”,勇猛无双,堪称老朱的“人形外挂”,可惜中年早逝。

李文忠有“大明霍去病”之称,曾火烧蒙古圣地哈拉和林,被蒙古人视为奇耻大辱,是个实打实的狠人。

祭拜徐达时,江宁一边磕头一边默念:“中山王,您老叮嘱的事,小子记着呢,定给徐家留条血脉。

您在紫金山好好陪太祖爷唠嗑,就别再找我了,小子琐事缠身,实在经不起折腾……”

祭奠完毕,众人开始下山。

路上,江宁拉着梅春询问孝陵卫的日常生活。

梅春的回答也十分简单:“吃饭、睡觉、守灵、操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江宁笑道:“不知梅将军可有报国之心?

如今北方连年征战,本侯看将军有先祖荣国公之姿。

若将军愿意,本侯可上书陛下,保举你前往边疆杀敌立功。”

梅春一愣,眼中瞬间燃起炽热的光芒,声音都有些颤抖:“钦差大人此言当真?”

江宁点头笑道:“自然当真。”

梅春激动得浑身发抖,可片刻后眼中又黯淡下去,苦笑道:“多谢钦差大人美意,只是孝陵卫负责拱卫太祖陵寝,传承两百余年,末将实在不敢让侯爷为我破例。”

江宁笑道:“只要将军点头,本侯自会安排更合适的人来代替孝陵卫为太祖守陵。”

梅春闻言,满脸疑惑,孝陵卫传承两百年,还有人比他们更适合守陵的?

以往朝廷派来守陵的,基本都是年老体衰或犯错的太监,纯属养老来了。

这时,一旁的朱由检忽然笑道:“梅将军,本王麾下皇明卫皆是大明宗室,他们自愿放弃宗室身份从军入伍。

如今许多人为国征战,落下伤残无法再次随军出征,毕竟是朱家子孙,朝廷不能不管他们。

若将军愿为国出力,稍后本王上书皇兄,安排这些伤残皇明卫来守护太祖陵寝如何?”

梅春闻言,神情激动,重重点头道:“末将全凭钦差大人与信王殿下做主!”

江宁与朱由检相视一笑,都觉此事妥了。

江宁几人前往紫金山孝陵祭拜老朱的当口,被关押在兵部衙门内的徐弘基、汤国祚、赵之龙三人正吵得面红耳赤。

赵之龙捶胸顿足,痛哭流涕:“看吧看吧!

我早就说了,‘南诚’这个年号不吉利,‘南诚’‘难成’,大事难成!

你们偏偏不听,非要用这个,果然落得这般下场!

当初若是让我重新起个年号,说不定这会儿已经把那姓江的给灭了,何至于沦为阶下之囚!”

汤国祚闻言,气得额头青筋暴起,骂道:“赵之龙,你他娘的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琢磨年号?

咱们从一开始密谋起兵,就被那姓江的窥破了底细!

当初若是听我的,直接集结大军,杀那姓江的个出其不意,说不定还能成事儿!

可结果呢?

你们没一个人听我的,迟迟不肯起兵,一而再、再而三地耽搁,最终被那姓江的包了饺子!”

说到这里,汤国祚忽然哈哈大笑,笑声里满是自嘲与愤怒:“徐宏基啊徐宏基,看来你是真没做皇帝的命!

刘半仙前前后后给你凑了二十五万兵马,还不算各家勋贵在南京城内集结的数万家丁,可到头来,只有我麾下的几万城防军拼死抵抗!

反观城外那二十五万大军,一刀一枪都没动,全他娘的就地缴械投降了!

这说出去简直能笑死人!

早知道你徐宏基这么废物,我就自己干了,说不定这会儿已经在紫金山登基称帝了!”

徐宏基面如死灰,喃喃自语:“二十五万大军啊……那可是足足二十五万大军……李鸿济这个王八蛋,我如此信任他,他居然一兵一卒都没动,直接就投降了,跟他老祖宗李景隆一个尿性!

早知道老子当初就该把李鸿济这王八蛋给剁了!”

汤国祚此刻却头脑异常清醒,冷笑道:“徐宏基,你还在想这些?

当初就该让李鸿济这老小子把长江水师的兵权交出来,全由我来掌管调配!

可你偏偏还把赵之龙那八卫兵马的指挥权交给李鸿济这老小子,可见你也是个睁眼瞎!”

徐宏基闻言,怒目而视。

汤国祚却毫无惧意,梗着脖子骂道:“瞪什么瞪?

老子提着脑袋跟你造反,你倒好,手底下都是些什么货色?

二十五万大军未动一兵一卒,直接全部缴械投降!

这事传出去,能把人笑死!

指不定后人的史书上会怎么写咱们呢!临死前还不让老子发几句牢骚了?”

徐宏基被噎得面红耳赤,却不知该如何反驳。

这时,一旁的赵之龙忽然又开口:“魏国公、灵璧侯,你们觉得‘大成’这个年号如何?”

听着赵之龙的话,二人顿时惊得目瞪口呆,心道:他娘的,这都马上要一家老小见阎王了,你居然还有心思起年号,果然是个猪队友!

看着两人用看傻子一样的目光盯着自己,赵之龙瞬间老脸一红,小声嘟囔:“‘大成’不行的话,‘能成’也行啊,总比‘南诚’好听多了……”

汤国祚闻言,当场暴怒,破口大骂:“赵之龙,你他娘的脑子里装的是大粪吗?

没看看咱们如今是什么情形?

还有心思起年号?

真要起,到黄泉路上慢慢起吧!”

徐宏基叹了口气,心灰意冷:“都省省吧,咱们如今是阶下之囚了,说什么都晚了。”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武道凌天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虚空塔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我不是戏神 我接受联姻离开后,言总哭红眼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庶得容易 绍宋 明尊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官运:从遇到美女书记开始 四合院:众里寻她千百度 重生1998之混也是种生活 丹武双绝 穿越之重返高中时代 蛊真人 说好一心求死,你怎么飞升了?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北宋大丈夫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谍云重重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民国之谍影风云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军工科技 寒门崛起 抗战之烽火燃血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我的公公叫康熙 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 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最近更新大梁好声音 大明工业导师 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 穿越之乱世明君 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 铸运天秦 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 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 在大唐苟活 穿越明末争霸大海 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 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 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 明末改革 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 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 蓝鸮之恋 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 离之星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终南九道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txt下载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