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终南九道

首页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唐之最强酒楼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从山贼开始 天唐锦绣 烽烟尽处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 赤色黎明 满级绿茶穿成小可怜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终南九道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全文阅读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txt下载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11章 让大明再次伟大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至于朱由校,则换上一身便装,悄悄溜出皇宫,与江宁、老魏三人在街道上扛着工具一起铲雪。

三人干得满头大汗,身后一众护卫也干得格外卖力。

就连江宁那位窝在家里的便宜师傅神虚子,也走上街头,协助太医院和惠民药局一同给百姓赠医施药。

国子监的学子们被国子监祭酒徐可求带着,也上街铲雪。

大明皇家讲武堂的学子们同样走上街头,开始帮助百姓。

与此同时, 在江宁的授意下,张文和也没闲着。

第二天,《天启时报》的头版头条上,赫然写着“让大明再次伟大起来”几个大字,上边清清楚楚记载了朱由校亲自带头给百姓捐款以及上街扫雪的事迹。

这则消息经过短短几个时辰,便彻底传遍了京师。

无数百姓纷纷跪地,朝着皇宫的方向磕头谢恩,天子亲自捐款,还带头上街扫雪,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于是,京城内外虽然大雪纷纷、寒风呼啸,却陷入了难得的热闹场景。

无论达官显贵、京营将士,还是普通百姓乃至学子,都干得热火朝天,口中更是纷纷喊着“让大明再次伟大”的口号。

跟在江宁身旁铲雪的老魏,此时仿佛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找了一趟江宁,居然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这可把老魏着实惊到了,原本只是希望江宁能给想想办法,没想到连皇帝都被惊动了,而且还从皇宫里跑出来亲自上街铲雪。

与此同时,筹措到的钱粮、衣物、棉被、布匹、药品也纷纷开始陆陆续续发放到百姓手中。

原本空旷许久的寺庙道观,也纷纷安置了百姓。

数日之后,大雪终于停了下来,百姓的生活也逐渐恢复正常,但朱由校和朝廷的威望却再次得到了空前提升。

皇宫午门之外,无数百姓纷纷赶来磕头谢恩。

方大锤站在宫外,扯着嗓子说道:“各位百姓无需如此,陛下说了,这是陛下和朝廷应该做的!”

但百姓们仍是不愿离开,说什么也要磕个头,感谢天子的恩典。

最后,朱由校只能亲自登上皇城城楼,手持大喇叭与各位百姓展开对话,为此,江宁早就给朱由校准备好了讲稿。

百姓们眼见天子居然亲自露面了,顿时一个个跪倒在地,叩谢皇恩,感念天子天恩浩荡。

经过朱由校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诫,百姓们才陆陆续续离去。

看着百姓们陆陆续续离去的背影,朱由校叹了一口气,说道:“江兄,朕念首诗给你听。”

江宁闻言点了点头,只听朱由校缓缓开口吟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江宁闻言,不禁叹息一声。

朱由校沉默片刻之后,缓缓开口道:“古往今来,所谓的盛世,从来都是庙堂之上达官显贵的盛世,史书之上也只记载着帝王将相的功绩。

多少年来,百姓们的生活却从未有所改变。

但这种情况必须扭转,朕要开创一个属于百姓们的盛世,让百姓朝有食、暮有衣。

朕要让天地开阔,四方臣服,朕要缔造真正的国与家!”

朱由校说这番话时,语气坚定,慷慨激昂。

江宁也是一脸正色,说道:“臣必辅佐陛下,开创一个这样的盛世,一个属于百姓们的盛世!”

一旁的老魏虽然听不太懂其中深意,却仍是激动地说道:“俺也一样!”

为了支持朱由校开创属于百姓盛世的理想,江宁开始琢磨起各种利民政策与增富国库的法子。

老魏显然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却有自己的法子,他如今替朱由校掌管西山煤矿,便索性加大蜂窝煤产量,扩大开窑烧砖的规模。

至于那些被鞭子赶着干活的犯人,他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他看来,没一刀送他们见阎王已是天大恩赐,如今让其做工赎罪,自己算得上心地善良了。

死几个人又何妨?

那都是为陛下的理想、为大明盛世而死,也算死得其所。

至于人手耗尽的问题,他从不发愁,大不了请江宁给征讨缅甸的赵率教发份公文,让他从缅北“进点货”。

毕竟赵率教在缅甸的“口碑”有目共睹,一年里就从缅甸送回好几万俘虏,全是现成的免费劳力。

大雪一停,百姓们便忙碌起来。

年关将至,该置办年货了,百姓们辛辛苦苦劳作一年,就盼着年底过个好年。

而朝堂这边,也到了大明皇家商会分红的日子。

商会总部里人山人海,来的全是朝廷官员。

江宁、方正化、老魏、户部尚书郭允厚、理藩部尚书刘文明都亲自到场,其他大佬因公务繁忙,便让家人代领。

分红一开始,官员们个个面露喜色。

自从买了商会股份,日子着实宽裕不少。

朝廷虽给官员加了三倍俸禄,且全发实银,但对有些人而言仅够维持生计,想攒家底并不容易。

如今有了分红,不用贪污受贿也能攒下不菲家产,将来告老还乡,足能当个富家翁。

更要紧的是,这分红合规合法,商会背后最大的靠山是天子,所有生意都按律纳税,拿得踏实。

工作人员按名单将钱递到各人手中,官员们喜不自胜。

郭允厚笑着对江宁道:“侯爷当初这法子真是高!

既让官员们不用贪腐也能有进项,做事反倒更尽心了。”

江宁笑了笑,没多言语。

他心里清楚,当初一时疏忽,将大明皇家商会股份定为永久制,意味着商会背后站着整个朝堂。

若管控不力,很可能演变成后世那般的财阀。

所以他一直在琢磨,如何在不打压商会的前提下加以约束。

至于他与几位大佬的分红,钱正秋一早便派人送上门,有的直接存入了皇家银行。

总部外,京城其他商会的话事人聚在不远处酒楼里,看着这边的热闹,个个红了眼。

这么多官员持股,商会崛起的路他们看在眼里,只恨当初没赶上这好事,否则自家生意定能更上一层楼。

唯有秦商商会的秦有德、秦有义兄弟,一边喝酒一边谈笑风生,他们替朝廷给九边运粮,又占了海外贸易的先机,这两年赚得盆满钵满,更别提替郭允厚售卖文物的利润了。

分红结束,官员们也各自散去。

江宁让人叫来钱正秋、钱三万父子,先夸了他们一番,肯定其功绩。

钱正秋忙道:“侯爷谬赞!

正秋不过做了分内之事。

商会能有今日,全赖陛下与侯爷关照,正秋不敢居功。”

钱三万也笑道:“是啊侯爷,若无陛下与您扶持,我父子能在京城立足就谢天谢地了,哪敢想这般大的产业。”

江宁点头:“居功而不自傲,正秋做得好,不愧是本侯看中的人。

不过,本侯有件事要你牵头来做。”

钱正秋起身行礼:“请侯爷吩咐。”

“如今皇家商会与秦商商会崛起,其他各省商会也陆续壮大,虽不及你们,却也不可小觑。”

江宁缓缓道,“朝廷如今对商人宽容,不再像从前那般打压。

但无规矩不成方圆,若不加掌控,将来怕是会像江南那般,与朝廷走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钱正秋父子心头一紧,江南的局势他们再清楚不过了,先前他们想在江南拓展生意,却被江南当地商人联合抵制,最后无功而返。

秦商商会也去了,也碰了一鼻子灰。

他们知道,对这种不受朝廷管控、公然作对的势力,朝廷绝不会坐视不理,正等着动手的时机呢。

江宁继续道:“朝廷打算组建‘大明工商总会’,由皇家商会牵头,把北方、西南各省有影响力的商人都集合起来,总部就设在北京。

参照皇家商会的模式,各大商会得有话事人常年驻京,与朝廷对接。

朝廷也会派人监管约束,保证各家和平共处,不扰乱市场,同时各地调控物价。

朝廷不干涉正常生意,但绝不允许偷税漏税、囤积居奇、压榨百姓。

据本侯所知,这两年大明皇家商会就出过不少作坊工人死伤的事,还闹了官司,有这事吧?”

钱正秋神色一凛,忙道:“回侯爷,确有此事。

不过卑职已妥善处理,给了家属赔偿。”

“你做得好,没有为富不仁。”

江宁点头,“但其他商会未必如此。

就说江南,多少工人没日没夜干活,因为做工致残致死却得不到补偿?

那边的商人压榨百姓,又兴奢靡之风,使得百姓家无余粮,手无余财,只能依附他们,稍有不从便可能饿死街头。”

钱正秋点头称是。

正因为如此,当初作坊出事后,他才第一时间妥善处理,之后立马上报,没敢隐瞒。

这时郭允厚开口笑道:“钱东家,侯爷说的都是陛下与朝廷的意思。

这几年朝廷鼓励经商,给了不少政策优惠,海贸生意更是红火,如今大明的瓷器、茶叶、丝绸、棉布远销东洋、西洋,订单多得很,单靠大明皇家商会与秦商商会,根本吃不下这么大的订单。

让其他商会也参与进来,才是正理。”

理藩部尚书刘文明也道:“郭大人说得是。

朝廷的原则是有钱大家赚,只要合法合规就行。

工商总会成立后,大家能互帮互助,总好过单打独斗。”

钱正秋心里透亮:皇家商会这两年崛起太快,虽不敢说富可敌国,但是在整个北直隶已是一家独大,这还不算在整个北方数省,和已经开始经营发展的西南数省的影响力。

朝廷自然不会放任其独大,先前扶持秦商,明显有制衡之意。

如今秦商也起来了,两家若抱团,足以让朝廷忌惮。

是以他忙点头:“侯爷与诸位大人的意思,正秋明白了。

组建工商总会,正秋全力赞成。

秦商那边想来没问题,其他商会,正秋也会去尽力游说,这两年托朝廷的福,他们都赚了不少,如今有海贸的份额,定然乐意。”

见钱正秋应下,江宁满意点头,随后与郭允厚等人告辞,一同回宫向朱由校复命。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庶子夺唐 我在斗罗里当恶毒女配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学霸:回到初中当卷王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抗战之烽火燃血 我的公公叫康熙 修仙归来在校园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医妃要和离,战神王爷悔哭了 长夜谍影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师士传说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荣耀大秦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民国谍影 风雨大宋 
最近更新奋斗在激情岁月 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 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 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 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 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 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 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 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 我自己搞,新大魏! 穿越明末争霸大海 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 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 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 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 这个师爷很科学 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 大明卫 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终南九道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txt下载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