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街上张明也看到了不少衣衫褴褛的人。
他们有的背着磨破的布包,有的拄着开裂的木棍,还有的牵着面黄肌瘦的孩子,眼神茫然的在路边徘徊。
张明不用问也知道,这些人多半是来四九城逃荒的。
只是他有些不解:这些人为什么不去街道办寻求帮助呢?
骑行到一个街角,他停下车,走到一个拄着拐杖的老大爷跟前。
“大爷,您好,能向您打听点事吗?”
老人抬起头,看到张明身上的搪瓷厂制服,也是愣了一下,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局促。
见老人没说话,张明又温和的问道:“大爷,您是逃荒来的吧?”
老大爷警惕地看了看四周,见没什么人注意,才轻轻点了点头。
“那您怎么不去街道办看看?或许能找点活路,总比在街上耗着强。”张明追问。
老人苦笑一声,摇了摇头:“去过了.....街道办的人说,来的人太多了,粥棚都快撑不住了。
我们还不如在街上碰碰运气,说不定能讨到一口剩饭。”
张明心里一沉,刚想说些什么,就见老人佝偻着背,拄着拐杖慢慢挪向不远处一个饭馆的门口,想来是等着捡些残羹冷炙。
他站在原地,看着老人踉跄的背影,又望了望街上其他逃荒的人,只觉得喉咙发紧。
这年头,讨生活的路,对谁来说都不容易。
骑上车继续往前走,车轮碾过路面的石子,发出单调的声响。
张明心里明白:粮食紧缺的日子还要两年,这样的景象,怕是只会越来越多.....
骑着车又在街上转了一会儿,他的心里沉甸甸的,也没了再逛的兴致。
于是,他便调转车头,朝着自己家的方向骑去。
在路上,他又碰到了不少逃荒的人。
回到97号院,刚进院门他就瞧见自己父亲和刘婆婆在厨房门口忙活,盆里还剩几条鱼没收拾完。
“爸,今天又钓了多少?这都收拾到现在。”张明停好车问道。
张建国直起身,擦了擦手,脸上带着几分得意。
“今天差不多有一百五十斤,还剩几这条就全弄完了。”
张明探头看了看盆里的鱼,说道:“那行,就剩这几条了,我就不插手了,您和刘婆婆弄吧。”
张建国点了点头:“嗯,你去那边歇会儿。”
说着又低头忙活起来,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
他抬头问道:“对了,你去厂里,没出啥事儿吧?”
张明在一旁的凳子上坐下,应道:“没出啥大事,就是听说纺织厂有个采购员,回城路上被人给抢了。”
张建国手上的动作猛的一顿,皱起眉:“还有这事?那咱们可得当心点。”
“是啊,”张明叹了口气,“我们厂已经说了,这段时间先不让下乡采购了,免得出事。”
刘婆婆在一旁听着,也忍不住插句话。
“这年头,日子难,有些人被逼急了,是容易走极端。你们往后出门,也多留个心眼。”
张建国点点头,没再说话,只是手上的动作不自觉地加快了些。
院子里一时只有刮鱼鳞的沙沙声,几人心里都沉甸甸的。
这兵荒马乱的年月,安稳日子总显得格外珍贵。
很快,盆里的鱼就收拾利索了。
张明从中挑了两条最肥的,用草绳串起来递给刘婆婆。
“刘婆婆,这两条您拿回去,炖个鱼汤,和小军一起补补身子。”
刘婆婆摆着手推辞:“张明啊,真不用,昨天你们给的鱼还在没吃呢,哪能再要你的。”
“拿着吧婆婆,”张明把鱼往她手里塞了塞。
“这鱼新鲜,放久了反倒不鲜了。您炖的时候少放些盐,对身子好。”
刘婆婆见拗不过他,只好接过来。
她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你爸说明天还去钓鱼?小军明天也不上学,我们继续过来帮你们收拾鱼。”
张建国在一旁接话:“是啊,明天我回来以后你们就可以过来了,中午就在这边吃饭。”
刘婆婆应着,提着鱼慢悠悠的往家走,午后的阳光把她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看着刘婆婆的背影,张建国突然转过头看向张明。
“”老大,明天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钓鱼?”
张明听到让自己去钓鱼,也是赶忙摆了摆手。
“爸,明天我可不去,您还是自己去吧,我等过两天再去。”
张建国点了点头:“行,那你就过两天再去吧。”
刘婆婆刚进95号院,手里提着的两条鱼就又成了焦点。
特别是阎埠贵一家,他们的眼睛也是直勾勾的盯着那两条鱼,羡慕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
“刘婆婆,这又是张家给的?”三大妈忍不住问。
刘婆婆含糊应了声,脚步没停,赶紧往自家屋走。
她知道,这时候多说一句,都可能招来更多闲话。
关上门,她把鱼都给晾了起来,这才坐在板凳上歇口气。
杀鱼确实累得她腰都酸了,但看着屋里挂着的几条鲜鱼,再想想给小军留的那几本书,心里又觉得非常值当。
她盘算着,晚上就炖半条,给小军好好补补。
转眼到了晚上,院里渐渐热闹起来,上班的、上学的也都回来了。
刚到前院,一股浓郁的鱼香味就飘了过来,勾得人直咽口水。
棒梗背着书包往家跑,鼻子使劲嗅了嗅,顺着香味就瞅见了刘婆婆家的方向。
他的口水一下子涌了上来,拔腿就往自家屋冲。
刚冲进门她就嚷嚷:“妈!奶奶!我要吃鱼!前院小军家炖鱼了,可香了!”
贾张氏正坐在炕沿上盘他那只鞋底,一听这话,眼睛顿时亮了,也跟着吸溜了下口水。
“啥?刘老太婆家炖鱼了?炖了多少?”
棒梗跺着脚喊,“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很香!”
秦淮茹在灶台边忙活,闻言叹了口气:“家里哪有鱼啊,咱吃窝窝头。”
“咋没有?”贾张氏放下针线,眼睛一瞪。
“让你去张家帮忙你不去,现在倒好,眼睁睁看着人家吃鱼!不行,你去刘婆婆家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