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乔装成‘地垄子’来给我们埋雷,那这招可真的是太老套了。
小个子一听吴掌柜说“看不太准”,并没有立马走人,皱着深如沟壑的抬头纹,又连声正色的解释道:“掌柜的,您再仔细看看,我这东西可是……祖传的!绝对是个老物件儿……”
与此同时,之前那三个洋鬼子看着这边的情况,也过来凑了个热闹,好奇的眼神一直往布包裹里瞟。
小个子见状,立即警惕的用粗布盖住。
吴掌柜又摇头笑着婉拒道:“老乡,你还是再去别家转转吧,这整条街都是优质同行。”
说罢,吴掌柜不再打算搭理小个子,又把目光落在旁边三个洋鬼子身上,脸上带着职业的假笑道,继续刚才对洋鬼子的推销。
被晾在一边的小个子也没再多说,三下五除二的快速重新折好包裹,将其搂在怀里,匆匆离开了店。
小个子前脚刚走,那三个洋鬼子用眼神互相交流了一下,也跟着摆手拒绝了吴掌柜的继续介绍,转身离开了店。
等人都走了后,我这才过去好奇的问吴掌柜:“老吴,那件货有没有一眼?”
原本我感觉,问这么一句其实都是多余,他一个庄稼人,手里不可能会有玉覆面这种东西。
没想到吴掌柜却重重的点了点头:“有!不止是有一眼,还是个大开门的生坑货!”
说到这儿,吴掌柜也感觉非常不可思议的紧皱着眉头,又带着几分专业的笃定道:“这是一件战汉的玉覆面,表面还有虎纹,等级非常高,阴刻线里还残留着没有完全氧化的皮质,另外再从皮壳的状态来看,应该是刚刚从尸身上揭下来没多久,时间最多不会超过一个月!”
吴掌柜这句话的信息量很大,听得我心里也是一阵巨震。
表面有纹饰的玉覆面代表等级很高,不是普通的诸侯贵族。
并且这座战汉墓的墓主人尸身没有腐烂,所以在揭下玉覆面时,尸身面部的皮肉组织残留在了玉覆面的纹饰阴刻线里,也就是我刚才看到的那些不像是泥土的黑色物质。
更重要的是,这玉覆面的出土时间还没超过一个月,这说明近期道上又有同行倒了个大斗!
吴掌柜又接着自顾自的小声嘀咕了一句,话里还带着几分可惜的意味道::“最近我也没听说道上有这方面的风声啊!搞不好还真就是野路子整出来的,是一块大肥肉呢……”
‘野路子’指的是非专业的土夫子,我和二叔刚开始入行就算是‘野路子’,直到一个正式的团队形成,从倒斗到销赃一条龙,才勉强算是正规军。
瞎猫也有碰到死耗子走时运的时候,一般这种‘野路子’在机缘巧合,误打误撞下盗了一座大墓,这在古玩贩子眼里,就相当于是一块大肥肉,因为野路子普遍都不懂价,尤其是庄稼人没见过什么大钱,给个仨瓜俩枣就能把货收回来,几千块钱收到手的货,左右手一倒腾,翻个几千倍都是常态。
如果没有金小眼儿的叮嘱,对于小个子这种‘地垄子’带来了这么一块意义非凡的玉覆面,常规的操作就是先高价收了货,然后再将其稳住,尽可能的保持联系,说不定后面还有更多好东西。
但古玩铺子的目标太大,不适合收生客的‘鬼货’,否则风险太大,也会悄悄派人盯上去,先套个近乎,再顺藤摸瓜的找源头……
但因为有了金小眼儿的叮嘱,所以吴掌柜也就没往这方面考虑,直接就把人给打发走了。
另外也不排除,这真就是一个为了钓我们的圈套。
杨老大貌似也在想着这事儿,又看着吴掌柜确认道:“老吴,你确定真看准了?”
“切!”吴掌柜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笃定道:“我要是连这个都看不准,还在这儿当什么掌柜!只不过就是……”
吴掌柜停顿了一下,又啧了啧嘴道:“只不过那件玉覆面的沁色不太正常,看上去有点像是血沁!如果要真是血沁的话……”
我和杨老大听的正认真,吴掌柜却只把话说了一半,等了几秒钟也没等到后文。
但我此时心里想的也不是这个,默契的和杨老大对视了一眼。
我从杨老大的眼神中看出了和我一样的想法,所以也就没再等吴掌柜继续说下去,俩人直接就转身走了出去。
宝南街一直都是非常热闹,大早上的就挤挤攘攘的像是个菜市场,人山人海的一眼望不到头。
因为刚才在店里和吴掌柜多说了几句话,再出来就已经看不到那个小个子的人影儿了。
“老杨,那儿!”
我踮着脚尖,目光在人潮中疯狂搜寻,小个子的身影没有看到,但看到一头金发如瀑,在拥挤的人潮中极其显眼,最后转身进了旁边的一个巷子里。
我和杨老大立即疾步的穿过拥挤的人群跟了上去。
还当真就跟我猜想的一样,吴掌柜没有收小个子的那块玉覆面,倒是引起了那三个洋鬼子的好奇,出来后就立马跟了上去,一路尾随小个子进了巷子里。
等我和杨老大跟着进了巷子,借着巷子转角的掩护偷瞄过去,三个洋鬼子此时正端详着玉覆面,和小个子讨价还价。
这时我才确定,这三个洋鬼子就是国际倒爷,只不过就是背了个旅行包,披了个国际游客的外衣。
在九十年代,国内还是有很多国际倒爷,都是用各种身份进行伪装,身上揣着美金,穿梭在全国各大古玩市场收购文玩古董。
这些国际倒爷主要是受到了三四年代,第一批来国内倒腾古玩的前辈的影响,认为国内的文玩古董,只要漂洋过海运到大洋彼岸,都是抢手货,价格能翻好几番。
三四十年代,因为当时社会环境复杂,洋鬼子也确实从国内倒腾出去了不少好东西,让国内的文玩和古墓损失惨重,但当时的洋鬼子大多都是以偷盗为主。
但今日不同往日,社会环境不一样了,随着国内对于文物保护的重视,和打击盗墓犯罪的严厉,洋鬼子不敢轻易对古墓下手,只能过来当个倒爷。
洋鬼子当倒爷,那怎么可能玩得过国内鸡贼狡诈,又如豺狼虎豹的古玩贩子?
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他们洋鬼子又怎么可能玩得转?
所以在三四十年代,从国外来的洋鬼子如同劫匪强盗。
而现在,这些从国外来的洋鬼子就如同肥硕猪羊,古玩贩子见了都眼冒绿光,各种忽悠。
十个国际倒爷里,能有一个能笑着回国的就不错了,剩下的九个连裤衩都没得剩……
这也是为什么从九十年代后,国内古玩市场就很少见到外国面孔了,就算是有,也是来旅游凑个热闹,就像是真的想买,也只能从正规的拍卖渠道。
那是被国内的古玩贩子搞怕了,捡漏的梦,再也不敢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