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我去燕国竟然地方1200里,这也强得太离谱了,楚国都没有这么大,春秋刚开始,这家伙直接就宣布自己的领土已经接近峰值了!)
(怪不得苟到大行其道,原来在历史上苟得住的人真的能够笑到最后。中原为了一个小小的地盘打生打死,为了一城一地都快把人脑子打成狗脑子了,结果人家燕国不声不响,就有这么多的疆土!)
(我以为燕国很弱,没有存在感!谁知道,他没有存在感的原因是太强了,人大都不想搭理他,就难绷!)
(现在我似乎明白了鲁国这些为什么不愿意搭理燕国,你实力这么强,你不愿意匡扶姬姓宗室,这可不就是等着摘桃子吗?只要人不傻,都不愿意给燕国这个机会。)
现在很多齐桓公时期没有得到的疑问,瞬间就清楚了!
人家燕国这么强,如果燕国都干不过,山戎和孤竹国,你齐桓公能干得过吗?
要知道齐国的军事在齐桓公手里那简直叫做没眼看!
…………
大周
召公而笑得见眼见眉不见眼,招呼着其他人来看看自己孙子的丰功伟绩。
周公旦和毕公都在恭贺着召公,然后集体鄙视姜子牙的孙子齐桓公。
姜子牙看到这三人的模样哼了哼,然后阴阳怪气地说:
“你们两头蠢猪跟着一起傻乐什么呢?”
“尤其是你毕公,你比猪还蠢呢!”
“你毕国灭亡的时候,人家燕国帮过你没有?”
“人家的孙子飞黄腾达了,你孙子被灭国了,你还庆祝人家,你可真是。史上最佳好兄弟啊!”
毕公的笑容瞬间就僵住了,是呀,他毕国灭亡了,那这个时间点燕国在干什么呢?
在袖手旁观啊!
我孙子被干掉了,你孙子却趴在我孙子的尸体上起来了啊,我还得恭喜你吗?
毕公瞬间就不淡定了,然后怒声质问:“召公,你孙子这是什么德行?”
“咱们可都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啊,你怎么能这么干呢?”
“你孙子这功劳,那根本就不值得夸耀。”
召公好不容易能得瑟起来,他哪里管什么兄弟情呢,在这个时候那真的都是荣耀!]
要不然周武王凭什么当天子,他们这些兄弟为什么是诸侯呢?
该争就得争!
召公梗着脖子说啊,“能苟下来那也是一种本事,你的孙子国都保不下!来说明是莽夫,蠢得跟驴一样就不要。
怪路不平了!”
嘿,我这暴脾气!
毕公当时就怒了,他冲上去就跟召公理论起来,两人越说越激动,最后大打出手。
周公旦那是一头黑线啊,
说好了咱们三个一致对外的,怎么即兴先产生矛盾了呢?
于是他大喊着:“别打啦,别打啦!”
姜子牙也在招呼,“是呀,别打了,别打了,这样是打不死人的,赶紧上家伙!”
于是他拔出了两把佩剑,一人给手里递了一把。
召公和毕公瞬间就冷静下来了,差点中了姜老头的毒计,这就是一桃杀三士啊。
于是两个顶着熊猫眼的人把长剑往地上一扔,然后继续大眼瞪小眼,互相要用眼神杀死对方。
………
大唐
李承乾看着天幕上燕国的地图,那头是嗡嗡直响啊。
他似笑非笑的看向了魏征等人问: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们儒家可不是这样说燕国的呀,你们说燕国一直孱弱,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
其理由就是燕国在春秋时代没有积累到足够的资源。”
“这叫没有足够的积累吗?”
“人家就差自称天子了!”
是的,此刻的燕国已经完全可以自称为周天子,
因为按照当时的制度,燕国的地盘达到了,燕国又是姬姓王族。
他完全可以扛起姬姓天子的旗号来聚拢人才。
甚至,如果燕国真的自称为周天子,那肯定是有一些小的诸侯愿意承认的。
魏征,房玄龄他们也呆住了,燕国这么大吗?
到现在他们才意识到一个问题,他们以前计算燕国的国土面积,是没有加上令支国和孤竹国,以及齐桓公割给燕国的土地。
他们以为燕国就是他们心中的那个地方500里左右,是一个比较大的诸侯而已!
但这个比较大的诸侯国,如果再加上地方700里所掠夺回来的土地,那就不是一个比较大能够形容得了的。
但两人很快也意识到了这里面不对劲的地方!
如果燕国这么强的话,他怎么可能在历史上没有留下足够的痕迹呢?
李承乾哼了声说道:
“这应该问老师你们呀!”
“你们这些人写史书,连这个都不用写的吗?”
这一句话就让魏征他们又闭嘴了。
……
北宋,
读书人们议论纷纷,都在惊叹燕国的强大,但同时也对史书上对于燕国的叙述产生了巨大的怀疑。
这么一个强大的燕国,竟然没有人去记载,那么儒家所说的史书还能信吗?
司马光在绞尽脑汁的想着该如何去应对这种情况,因为燕国的土地完全超过了所有人的认知。
那这就会造成一个很严重的现象,儒家对于春秋历史的叙述存在着巨大的偏差和错漏。
如果不纠正这一点的话,那么春秋历史中是不是儒家的注解就完全是在胡说八道呢?
所以此刻的司马光一定要为儒家去证明这件事情,
“博主说的是错的!”
为什么呢?
读书人都看乐子一样看着司马光,
要知道他们以前认为的都是齐桓公送土地,当明白了燕国所拥有的绝对实力以后,那些相信齐桓公是送土地的人,那也开始转变了思想!
这哪里是送,这明明是被人打的连亲妈都不认识,
妥妥的是跟大送一样,属于割地乞降。
所以此刻听到司马光还在巧舌如簧的争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看猴耍戏!
司马光知道这些人不怀好意的心思,但仍然要坚定自己的想法
他对着天幕询问:
“如果殷商古国中的令支国和孤竹国真这么强的话,两个就拥有地方500里。”
“而殷商古国和戎狄在燕国周围的势力,那可是最少10个起步,”
“请问燕国怎么活得下来呢?”
是呀!
周围的读书人都是一愣,感觉这好像是个问题,
司马迁见众人反应过来以后才说:
“所以真实的情况就是,齐桓公真是去救援了,燕国也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强。”
“他一个人根本就撑不下来这么多强敌的围攻。”
…………
历史大揭秘直播间
主播都想跟这位要跟司马光产生交集的人点一个大大的赞,这种土豪就应该拉拢到自己直播间来!
因为两者的历史观出奇的一致呀!
于是他带着自己的粉丝疯狂的发出了疑问:
“你怎么解释燕国能在戎狄和殷商古国的包围下活下来呢?”
“如果我没有看错你的地图,你的燕国四周可全是戎狄,唯一跟他有接壤的还是自己的仇敌齐国,这说是四面环敌都是没错的!”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算燕国地方500里,而你也只是跟孤竹国和令支国打了一个平手,旁边还有山戎呢?”
“除了山戎还有其他戎狄呢?你怎么活下来的呢?”
“如果你解释不了这个问题的话,其实人家史书的解释才是最正确的,燕国在戎狄和殷商古国的围攻下,就要被灭国了,所以齐桓公才去援救了,这才是历史的真相啊!”
…………
陈勇看着这些人开始在不断脑补,只能说一句,多读读书啊!
【很多人对于历史的理解,永远都少了一个最基础的东西叫做读史书!】
【因为他们获取史书的渠道永远都是电视剧和营销号。】
【你连最基础的信息都不看,怎么能够得到一个正确的历史观呢?】
【是不是都无法理解燕国才地方500里,怎么能够在地方已经超过两三千里的十几个戎狄和殷商古国的围攻下活下来的呢?】
【面对如此海量敌人的围攻,他是如何以一对十的呢?】
【如果想不通这个问题,那你就看不懂春秋时代的历史。】
【那么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
【因为在燕国认为,优势在我!】
…………
大明,
徐阶差点都要骂娘了,你一个对十几个,还优势在我?
大宋他都不敢这么想啊!
这是脑子要烧成什么样子了,才会产生这种迷糊的想法呢?
…………
南宋,
朱熹觉得自己又行了,这一波必须要嘲讽一波对手,才能够展示自己的学术地位,
于是他吆喝着身边的这些博学鸿儒们开始疯狂的批判。
“笑死了!笑死了,这人连算学都没有学过吗?”
“一个对十几个叫优势在我?”
“那么一个如果对100个岂不叫做天下无敌了?”
他刚说完,旁边的儿媳妇就幽幽的说了一句:
“周宣王一个对所有戎狄和诸侯,那好像也是叫做天下无敌吧!”
“一个秦始皇对付所有人,这难道不是天下无敌吗?”
朱熹下半句话直接卡在了嗓子眼,
他觉得他这个儿媳妇就是他命中的劫数,
这能是一样的吗?
周宣王和秦始皇什么实力?他燕国什么实力?
朱熹吼了半天都觉得无法跟他的儿媳妇沟通。
毕竟有的人就是死犟死犟的。
他决定还是调转矛头攻击博主!
…………
天幕下很多人都表示了对博主这种说法的不耻。
“开什么玩笑,你燕国当自己是秦始皇呢?”
“你一个人对那么多敌对势力,你还能够优势在我?”
他们要求博主给一个说法。
陈勇慢条斯理的在键盘上敲出了一行字。
然后天幕中的画面中出现了一行触目惊心的信息。
【很多人无法理解,燕国为什么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还能活这么久,并且还能越活越强,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完全不懂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
【那么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什么呢?】
【就是燕国并不是孤立无援,燕国在戎狄中有很多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是的,这里面就有所有史书都不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在当时的春秋时代,戎狄中最大的势力是谁呢?】
【是姬姓!】
【是的,很多人可能听到这个消息时都会感到疯狂和震惊,姬姓其实也有戎狄,而且姬姓的戎狄在西周和春秋时期才是势力最大的戎狄!】
【他的戎狄的部落和建立的国度远远超过了姜姓戎狄!】
【你觉得燕国在周围孤立无援,不好意思,人家燕国是有着姬姓戎狄作为帮手!】
【事实上,不是殷商古国和山戎包围了燕国,而是燕国带着姬姓戎狄包围了山戎和殷商故国!】
【他们不仅是包围了殷商古国和山戎,而且姬姓戎狄和燕国还包围了齐国地处于渤海湾的大片领土!】
【这就是为什么齐国的海岸线会是非常狭长的一个地带,他无法对山东北部和河北南部进行有效的统治,】
【因为这里是姬姓戎狄的势力范围!】
【姬姓才是这里真正的王!】
..........
ps:
其实这就是我在齐桓公那里没有讲的大瓜。
姬姓戎狄,才是西周的隐藏势力。
想不到吧,很多人会把这个给漏了,因为儒家史观,可以在隐瞒这些信息。
他们不敢说,姬姓才是西周,春秋时代,最大的戎狄势力!
求催更,求免费的为爱发电!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