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古刹遇禅,旧案新踪
云栖寺的山门藏在苍翠的竹林深处,雨后的青石板路像被泼了层墨,踩上去咯吱作响,溅起细碎的水花。林羽一行人收起油纸伞,檐角的水珠顺着瓦当坠下,在台阶上砸出一圈圈涟漪,又顺着阶缝渗进土里,洇出深色的印记。
“阿弥陀佛。”一名身着灰色僧袍的小沙弥捧着念珠迎上来,目光在众人身上转了一圈,最后定格在林羽腰间的锦囊上——那里隐约透出心核温润的光泽,像揣着颗半融的玉。“诸位施主是来赏桃花的吧?方丈说今日雨歇,后山的桃花开得正好,漫山遍野都是,请随小僧来。”
穿过前殿时,檀香混着雨后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让人心里莫名一静。佛像前的蒲团上,一位须发皆白的老方丈正闭目诵经,声音苍老却洪亮,每一个字都像落在心湖上的石子,荡开圈圈涟漪。念珠在他指间缓缓转动,木珠相撞的轻响,倒比钟声更让人安神。
“师父,客人到了。”小沙弥放轻脚步,轻声禀报。
老方丈缓缓睁眼,目光在林羽身上顿了顿,随即双手合十行礼:“施主身上有净世之气,倒是与我佛有缘。”
林羽连忙回礼:“大师谬赞,我们只是来赏桃花的寻常人,不敢当‘有缘’二字。”
“寻常人?”老方丈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一朵花,“能携蛇神心核行走江湖,护佑苍生,这样的人可不寻常。”
众人皆是一惊,面面相觑——这方外之人竟识得心核?林羽下意识握紧锦囊,正想追问,老方丈却摆了摆手:“施主不必多言,贫尼这就带你们去后山。只是途中有处偏殿,还请施主移步一看,或许……能解施主心中一些疑惑。”
偏殿藏在寺院西侧的竹林后,门楣上“静思阁”三个字漆皮斑驳,像蒙着层二十年的灰。老方丈取出铜钥匙,插进锁孔时,铁锈摩擦的“咔啦”声在寂静里格外清晰。门轴转动时发出“吱呀”的声响,像是沉睡多年的老者终于开口,带着股尘封的气息扑面而来。
殿内陈设简单,几张旧案几蒙着薄尘,一面斑驳的墙壁上挂着几幅泛黄的画卷,画的都是云栖寺的桃花盛景——有的是晨雾里带露的,有的是夕阳下披金的,笔触细腻,看得出画者的用心。老方丈指着最角落的一幅:“施主请看。”
那幅画的笔触明显稚嫩些,画的是个女子在桃花树下抚琴,粉白的花瓣落在琴弦上,女子垂眸浅笑,发间别着一支玉簪,簪头的纹路竟与蛇神心核上的“人”字纹有几分相似。落款处写着“素心”二字,墨迹已有些淡了。
“素心?”苏然轻声念出名字,眉头微蹙,“这名字好熟悉……好像在哪听过。”
“二十年前,药王谷有位弟子叫素心,”老方丈缓缓道,声音里带着些怅然,“她曾在这云栖寺小住过半年,与贫尼颇为投缘。姑娘心善,见寺里药圃的草药长势不好,还教过小沙弥们辨药、施肥呢。后来听说她堕入魔道,成了蚀骨教的毒后,贫尼始终不敢相信——那样心细的姑娘,怎会做伤天害理的事。”
影煞眼神一凛,向前一步:“您说她曾在此小住?可有留下什么物件?”
老方丈指向画下的旧案几,案几上摆着本泛黄的医书,封皮都快磨破了:“她走时留下这本医书,说若有朝一日能回头,便来取走。只是这一等,就是二十年。”
林羽拿起医书,指尖拂过粗糙的纸页,哗啦啦翻过几页,一张字条从书页间掉了出来。字条是用宣纸写的,字迹娟秀却带着几分仓促,像是写得很急:“毒能救人,亦能毁人,若我失控,望后人持心核镇之——素心绝笔。”
“原来……”苏然喃喃道,眼里满是惊讶,“毒后当年并非自愿堕魔,她早有预感自己会失控?”
老方丈叹了口气,摇了摇头:“素心姑娘天资聪颖,只是用情太深。当年她为救心上人,才误练了药王谷的禁术‘蚀骨诀’,那禁术能解百毒,却也会蚀人心智。后来她被药王谷逐出师门,听说那心上人……与二十年前一桩‘百草堂灭门案’有关。”
“百草堂?”赵猛猛地抬头,声音都提高了些,“老夫记得那案子!当年江南最大的药铺百草堂,一夜之间满门被灭,上上下下三十多口,没留一个活口。现场留下的毒痕与蚀骨教的手法极为相似,只是查了二十年,始终没抓到真凶!”
林羽将字条小心折好,夹回医书里,只觉得心核在锦囊里微微发烫,像是有什么在呼应。“看来毒后的事还没结束。她虽已伏法,但百草堂的旧案若不查清,恐怕还藏着更大的隐情。”
小沙弥这时匆匆跑进来,僧袍都跑歪了:“师父,山下有位六扇门的官爷求见,说有要事找林羽施主,神色挺急的。”
众人对视一眼,看来这平静的江南雨日,终究还是藏着未散的风波。老方丈双手合十,对林羽道:“施主且去吧,桃花晚些再赏也不迟。世间事,总需有人了结,方能得见真正的清明。”
走出偏殿时,后山的桃花正借着微风簌簌飘落,粉白的花瓣像雪一样落在青石板上,又被风卷着打旋儿。林羽回头望了眼静思阁的方向,那扇旧门在风里轻轻晃着,像在说一段没讲完的故事。他握紧了手中的医书——那里藏着的,或许不仅是一个女子的过往,更是一段需要被正视的江湖往事,一段等着被了结的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