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高二开始

刘居胥

首页 >> 修仙从高二开始 >> 修仙从高二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全家除了我都是穿越的 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深空彼岸 后宫春春色 钢铁森林 团宠真千金竟是玄门大佬 逆天邪神 闪婚军官后,炮灰在七零开挂逆袭 四合院一边缘人 论在古代逃难的艰辛 
修仙从高二开始 刘居胥 - 修仙从高二开始全文阅读 - 修仙从高二开始txt下载 - 修仙从高二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388章 长风破浪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宣纸上的墨汁尚未干透,“长风破浪会有时”七个字在暖黄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笔锋转折处似凝着一汪未散的豪气,墨色浓淡间,竟像藏着千年未息的风浪。指尖轻触纸面,凉意顺着指尖漫上心头,恍惚间竟穿越时光的雾霭,坠入盛唐的江夜里——月色如素练般铺展在粼粼江面,碎银般的波光随浪起伏,一艘孤舟在涛声中颠簸,船头立着位白衣士人,广袖被江风掀起,猎猎如展帆,手中酒壶斜倾,琥珀色的酒液仰头饮下,几滴顺着下颌滴落,砸在甲板上晕开浅浅酒痕。他抬手抹过唇角,抬头望月的瞬间,眼底忽然迸出亮得惊人的光,仿佛将满腔郁气与豪情都凝在舌尖,张口便掷出那句震彻古今的期许:“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那便是李白。彼时的他,许是刚从长安的金粉繁华里抽身,衣上还沾着大明宫的香尘,骨子里却带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可眉梢眼角,又藏着“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困顿。仕途的荆棘早已缠绊了他的马蹄,想当年,他怀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壮志策马入长安,以为凭一身“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才学,定能辅佐君王、兼济天下,却终究只做了个为帝王宴饮消遣的翰林供奉——晨起为贵妃题诗,暮时伴君王游乐,看似风光,实则不过是皇家宴席上的“风雅点缀”。世俗的冷眼更像寒冬的霜雪,冻僵了他的热忱:有人笑他“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说他不过是个只会饮酒作诗的狂客;有人叹他“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暗讽他怀才不遇是自命清高;连昔日一同饮酒论诗的好友,也在官场上渐渐与他疏远,路过他的酒肆时,只敢隔着窗棂匆匆瞥一眼。可当江风裹着咸涩的浪涛扑面而来,船帆被吹得“猎猎”作响,冰凉的浪花溅湿了他的青布袍角,他却偏不低头——脚下的船再颠,也颠不散他心头装着的山河万里;眼前的浪再高,也高不过“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凌云志向;江上的风再烈,也烈不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铮铮傲骨。

他望着江面翻涌的浪涛,忽然觉得那些困顿都成了可笑的点缀——仕途的荆棘算什么?不过是浪里的一块礁石,撞碎了便能化作船底的基石,让航船行得更稳;世俗的冷眼算什么?不过是江面上的一阵薄雾,风一吹便能散开,露出背后的满天星辰。他抬手将酒壶里的残酒尽数洒向江面,墨色的酒液融入浪涛,竟像是把满腔的豪气与不甘,都揉进了这奔腾的江水里,凝练成一把锋利的剑,能刺破所有笼罩在头顶的阴霾。这“长风破浪会有时”,哪里是写江行的壮阔,分明是他站在人生的浪尖上,对命运发出的宣战书——你有你的风浪,我有我的锋芒;你能挡我一时的路,却挡不住我一世的航向;你能让我困于江雾,却锁不住我望向沧海的目光。

风继续吹,浪继续涌,这句诗却乘着盛唐的长风,飘出了江面,飘进了长安的街巷。它落在朱雀大街的酒旗上,被往来的贩夫走卒、文人墨客念诵;它落在国子监的窗棂上,被挑灯夜读的书生抄录在竹简上;它落在曲江池的画舫里,被宴饮的官员轻声吟诵;最终,它停在了一个寒窗书生的案头。那是个深冬的夜晚,窗外的风雪正紧,枯枝在风中呜咽,像是在嘲笑世间所有的困顿。烛火摇曳,映着书生满是倦容的脸,他的眼眶带着熬夜的红血丝,手指冻得发紫,却仍紧紧握着支磨秃了笔锋的毛笔。面前摊着一张皱巴巴的考卷,上面朱笔写的“落第”二字,像两根淬了冰的针,扎得他眼生疼——这已是他第三次落榜了,十年寒窗,每日“三更灯火五更鸡”,耗尽了家中的积蓄,也熬白了母亲的鬓发,可终究还是一场空。他深吸一口气,指尖微微颤抖,正要将考卷揉成一团扔进火盆,目光却扫过案头那本翻得卷了边的《李太白集》,扉页上,正是那句他曾无数次吟诵的“长风破浪会有时”。

墨迹早已泛黄,纸页也带着岁月的脆感,可那七个字却像是有了生命,在跳动的烛火下熠熠生辉。书生的手顿住了,他盯着那句诗,忽然想起白天在市集上听老说书人讲的——李白当年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比他如今的境遇难上百倍,却依旧能写出这样气吞山河的句子。“此刻的寒夜算什么?”他喃喃自语,冻得发紫的手慢慢握紧了手中的笔,“李白能破浪,我为何不能?”烛火似乎忽然亮了些,映着他眼底重新燃起的光,那光里,有不甘,有倔强,更有重新拾起的勇气。他小心翼翼地铺开一张新的宣纸,笔尖蘸满浓墨,在纸上一笔一划地写下“长风破浪会有时”,墨色透过纸背,像是要把所有的决心都刻进纸里。他忽然觉得,笔下的墨迹不再是冰冷的炭灰,而是能凝成船帆的棉线,细密又坚韧;案头的灯盏也不再是微弱的烛火,而是能照亮航向的星辰,虽小却明亮。他要继续读下去,继续考下去,哪怕这条路还要走十年、二十年,哪怕下次依旧会落榜,他也不会放弃——因为他相信,总有一天,长风会来,浪会退,他能乘着学识的舟,渡向理想的岸。

时光荏苒,朝代更迭,长安的宫阙成了断壁残垣,曲江池的画舫化作了淤泥,可这句诗却从未被遗忘。它穿过了宋元的烟雨,在江南的杏花春雨里被书生吟诵;它越过了明清的烽火,在北方的金戈铁马中被将士传唱;最终,它漂过近代的硝烟,落在了一片泥泞的战场上。那是个阴雨连绵的日子,天空是压抑的铅灰色,像是随时会砸下惊雷,地面上积着浑浊的泥水,混着血污,散发出刺鼻的腥气。远处的炮声隆隆,震得人耳膜生疼,炮弹落在不远处,掀起的泥土溅了士兵一身。一个年轻的士兵靠在断墙后,战袍上沾满了血污和泥泞,左臂缠着厚厚的绷带,渗出的血把白色的绷带染成了暗红色,伤口的疼痛让他额头上布满了冷汗。他的眼神有些涣散,望着不远处被炸毁的房屋——那曾是村民的家,如今只剩下断梁残柱;望着战友们倒下的身影,他们昨天还在和他说笑,说等战争结束了,要回家娶媳妇、种庄稼。绝望像冰冷的潮水,一点点漫过他的心头——敌人的炮火太猛了,阵地丢了一块又一块,身边的人越来越少,这样的仗,还要打多久?这样的苦难,什么时候才是头?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能不能活到看到和平的那一天。

就在他快要撑不住,想要松开握紧枪的手时,忽然瞥见断墙上有人用石灰写了七个字——“长风破浪会有时”。字迹歪歪扭扭,像是用刺刀刻上去的,有些地方还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了,可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却像一团火,透过斑驳的墙面,钻进了他的心里。风卷着硝烟掠过字迹,带着淡淡的石灰味和硝烟味,竟像是给疲惫的灵魂注入了一股力量。他想起出发前,母亲连夜缝补他的战袍,把一本翻旧的《唐诗三百首》塞给他,说“想娘了就看看,里面有娘给你画的小太阳”;他想起连长在阵前动员时,握着他的手说“我们今天流血,是为了后代能过上好日子,能安安稳稳地读书、种地”;他想起自己偷偷在笔记本上写的愿望——等战争结束,要回家教村里的孩子读诗,读这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眼前的炮火再猛,挡不住‘济沧海’的信念;身上的伤口再痛,割不断‘乘长风’的勇气。”他咬着牙,用没受伤的右手撑着断墙,挣扎着站起来,左臂的疼痛让他额头上的冷汗更多了,可他却死死咬着嘴唇,从腰间摸出枪,对着身边同样疲惫不堪的战友喊道:“兄弟们,李白说长风破浪会有时!咱们再加把劲,把敌人赶出去,让后人能乘上平稳的船,看万里晴空!”

战友们缓缓抬起头,望着断墙上的诗句,原本涣散的眼神渐渐亮了起来。有人跟着念出了下一句“直挂云帆济沧海”,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韧劲儿;有人握紧了手里的武器,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有人拍了拍身边战友的肩膀,用眼神传递着力量。原本快要溃散的队伍,因为一句跨越千年的诗,重新凝聚起了力量。他们冲出断墙,冒着密集的炮火向前冲,喊杀声盖过了炮声,也盖过了绝望的叹息——这句诗,成了他们在战场上的精神旗帜,成了他们冲破风浪的勇气源泉,成了他们宁愿流血牺牲,也要守护的信念。

如今,我们再读这句“长风破浪会有时”,早已没有了李白的江行之困,没有了书生的科举之难,也没有了士兵的战场之险,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里,都有属于自己的“浪”。或许是职场上的瓶颈——熬夜写了半个月的方案,被领导一次次打回,理由从“不够创新”到“不够落地”,看着身边的同事步步高升,自己却像困在原地打转,连加班时的咖啡都觉得比平时苦;或许是生活里的琐碎——父母的催婚电话每周准时响起,语气从温柔劝说变成严厉指责;孩子的奶粉钱、每月的房贷像两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连周末想睡个懒觉,都要被琐事吵醒;或许是追梦路上的踟蹰——坚持了五年的绘画爱好,因为要赚钱养家,不得不暂时放下,看着画室里落满灰尘的画笔,夜里翻来覆去,总在问自己“还要不要继续”;向往了很久的远方,因为工作、家庭的牵绊,迟迟不能出发,手机里存满了目的地的照片,却只能在加班的间隙偷偷看上一眼。

每当觉得撑不下去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它不是一句轻飘飘的安慰,不是说只要默念几遍,困境就会凭空消失,而是在告诉我们,人在困境中,是能长出冲破风浪的力量的——这种力量,不是从天而降的奇迹,而是从一次次跌倒、一次次爬起中,慢慢积累起来的坚韧。就像航船总要在风浪里颠簸,才能学会如何根据风向调整船帆,如何避开暗礁险滩;就像雏鹰总要在悬崖边跌落几次,才能张开翅膀,学会在风中保持平衡,最终搏击长空。那些职场上的瓶颈,会让我们学会反思自己的不足,逼着自己去学习新的技能,等下次机会来临时,才能牢牢抓住;那些生活里的琐碎,会让我们学会担当,懂得父母的不易、家庭的责任,等风雨过后,才能体会到平淡日子里的温暖——比如父母偷偷塞在包里的零花钱,孩子睡前说的一句“妈妈辛苦了”;那些追梦路上的踟蹰,会让我们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明白“梦想”不是空中楼阁,需要脚踏实地去实现,等重新出发时,脚步会更坚定,心态会更成熟。

这句诗,从来不是在承诺一条坦途,而是在提醒我们,所有的颠簸与挣扎,都是为了“挂云帆”时,能更有力地驶向远方。就像李白,若没有长安的失意,没有被“赐金放还”的落魄,或许写不出这样荡气回肠的豪情;就像那个寒窗书生,若没有屡试不第的挫败,没有寒夜里的自我怀疑,或许不会如此珍视后来的机遇,也不会真正懂得“坚持”的意义;就像那些战场上的士兵,若没有战场的磨砺,没有直面死亡的恐惧,或许不会懂得和平的珍贵,也不会有“为后代铺路”的无私。我们的“浪”,也是我们的“磨刀石”——它磨掉了我们的浮躁,让我们学会沉下心来做事;它磨出了我们的坚韧,让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再轻易放弃;它磨亮了我们的眼睛,让我们能在迷雾中,看清自己的航向。

我常常在想,千年后的我们,为什么还会被这句诗打动?或许是因为,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破浪者”——不甘于平庸,不畏惧困境,总想乘着自己的“云帆”,去看看更远的世界,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或许是因为,这句诗里藏着一种永恒的信念:人生没有过不去的浪,没有等不来的风,只要我们不收起船帆,不低下头颅,不放弃心中的希望,总有一天,能笑着说出那句“轻舟已过万重山”。那时再回头看,会发现曾经让自己辗转难眠的“风浪”,早已成了人生路上的风景,成了回忆里最珍贵的片段。

此刻,再看宣纸上的“长风破浪会有时”,墨色依旧浓艳,笔锋依旧锐利,仿佛还带着李白当年掷笔时的力道。窗外的风轻轻吹过,带着初秋的凉意,像是从盛唐的江面吹来,带着酒气,带着月光,也带着千年的期许。我忽然明白,这句诗从来不是静止的文字,而是流动的力量,是跨越时空的牵连——它从李白的船头出发,带着盛唐的风骨;经过书生的案头,藏着寒窗的坚韧;掠过战场的断墙,裹着热血的勇气;最终落在我们的心里,提醒着我们:无论此刻的你正经历怎样的风浪,都请相信,长风总会来,云帆总会挂,沧海总会抵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便是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在困境中不低头,在失意中不放弃,用一句诗,承载千年的信念;这,也是属于每个追梦者的信仰——心有山海,眼有光芒,纵使前路有风有浪,也敢扬帆起航。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绍宋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我在妖界努力上岸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我的书屋通古今,娇养脆皮王爷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后宫春春色 渔港春夜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巨星崛起 重生:红色仕途 四合院之感受年代气息 四合院:开局一把枪,禽兽全发慌 重生80靠赶山狩猎实现财富自由 四合院:从1958开始 鉴宝神瞳 四合院:一人纵横 我的替身是史蒂夫 重生1985,开局荒地六十亩 四合院从1953开始 官途,从小科员到一省之首! 铁腕官途 暗海反杀 宋檀记事 穿越四合院,开局入赘娶寡妇 
最近更新玉阶血 重生之得意人生 四嫁帝王,三位前夫坐不住了 重生矿奴,却成为人类救世主? 小撩精太黏人,被偏执校草亲哭 换嫁随军,谁家凶兽奶呼呼呀! 恶毒公主觉醒后,他们都想当驸马 开荒躲乱世,我家过的太富裕了! 民国恶女求生游戏苟分日常 六零娇娇作精,糙汉老公带我躺赢 非分之想 SSSSSSSSSSSSSS满级神医 拒绝SSS级天赋被封杀,我成唯一真神 急!死后成了宿敌金丝雀怎么办 凤隐锦杀 雾色迷津 六零换嫁,大小姐随军西北赢麻了 桃花劫 京夜娇宠 黑月光她专克病娇 
修仙从高二开始 刘居胥 - 修仙从高二开始txt下载 - 修仙从高二开始最新章节 - 修仙从高二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