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这是完全的矫枉过正了!}
{其实不只是邹元标,张居正对待那些弹劾他的大臣们的做法,也让朱翊钧吓了一跳。}
{也是啊,毕竟不是谁都能接受又是杖刑又是流放充军的。}
{万历皇帝年纪也小,本来他就生活在张居正的阴影之下,结果张居正一出手就是这么狠厉,也是切实的让万历小皇帝感受了一把什么叫作残酷的政治斗争。}
{等张居正去世,万历皇帝自己掌权了,朝臣们再如何激烈的言辞,都不能引起他的注意,大明皇帝最常倚仗的锦衣卫都好久不曾出动了,监狱都长草了!}
{张居正管着还好一点,皇帝都不管大臣了,这岂不是要乱套了!}
{怎么说呢,大明不少皇帝都不怎么管事,但是大明的朝堂机制比较成熟,相互监督也还可以,所以没有皇帝,朝堂也能运行的下去!}
{主要原因还是没有大臣谋反,这要是搁在唐朝之前,简直想都不敢想!}
{皇帝不管事儿,这在其他的朝代,就是在诱惑那些想要皇位的人!}
{张居正还挺倒霉的,先是父亲重病去世,然后是自己的弟弟生病!}
{张居正的弟弟年纪也不算小了,也得五十多了吧,生点病还是挺正常的,张居正的父亲这个时候都得七十了,古代能够活到这个岁数,已经是高寿了!}
{其确实不能这么说的,我们现在老说古代的平均寿命短,那是因为古代的很多的天灾人祸是没有办法救治的,还有就是家中太过贫穷,早早积劳成疾,但是那些家中富贵的达官显贵们,寿命还都挺长久的!}
{张居正家还是很有钱的,他的父亲能够活到七十左右,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考成法改革吏治,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经济问题了!}
{考成法确实减缓了一部分明朝的财政危机,但是不管怎么说,考成法都不是专门的经济改革方法,想要挽救大明的财政,还是需要专门在经济上下功夫的!}
{张居正是真的将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了大明,父亲去世不回家,弟弟生病也不回家!}
{等着吧,这肯定也会成为未来张居正的罪证,比如不友爱兄弟之类的!}
{朝堂上的政治斗争向来如此,张居正可能也是想过自己的未来的。}
{原来明朝最初的经济政策有这么多花样啊!我还以为就是收个田税或者人头税啥的就完事了呢!}
{徭役竟然是国家税收的一部分?}
{那是当然,古代的很多徭役都是不给工钱的,要是真的权势无偿白干,百姓们也是不愿意的,所以用徭役抵消一部分田税,才是古代的常见做法!}
{里甲制度!鱼鳞图册!}
{朱元璋的这些制度还是比较好用的,但是相对的,百姓们家中到底有多少财产,那也是能够看的一清二楚,官员们要是想要兼并土地,直接按着这份清单去想办法就行了!}
{应该也还不至于这么夸张!}
{原来的古代的徭役有这么多种啊!}
{修路或者是兴修水利我觉得算在要一种还是很正常的,怎么连修建官衙都算在徭役中啊!}
{何止呢,还有一些看起来完全不像是徭役的工作,比如说为官府劈柴,修建粮仓等等都是徭役的一部分!}
{徭役还能用钱赎买?那这部分被换成钱的人力该由谁去弥补啊!}
{简单啊,要么另外找人,给点补偿,要么就是将这部分人的工作,都交给那些没钱赎买徭役的人做!}
{这些都是依托于百姓们手中还有足够的田地,现在看来,没戏了,土地兼并真的是王朝灭亡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啊!}
【百姓们手中的土地被兼并,明朝的土地都掌握在了世家大族的手中,而这些人是不会愿意交税的。】
【他们接受着这些田地中的产出,但是却想尽一切办法逃避自己应尽的责任,比如赋税,再比如徭役。】
【明朝中后期,宦官掌权,臣子们也是各怀心思,拼了命的想要为自己和家族谋福利。】
【卖官鬻爵、贪污腐败,已经成为了明朝朝堂上的常见之景。】
【宦官们没有后代,钱财更能满足他们的私欲,这些天子近臣时常伴随在皇帝左右,他们说的话可能比枕边风都要管用,所以官员们为了能够更好的升迁,还拼了命的讨好这些宦官,给他们奉上大量的钱财和各种奇珍异宝。】
【官员们手中也没钱啊,他们想要给上级送礼,便只能想尽办法搞钱,最快的方法自然就是搜刮百姓们的钱,所以官员们可能会以各种名目增加赋税,为自己捞钱。】
【百姓们手中本来就没钱,再被这么一搜刮,很多百姓就破产了,只能选择卖掉自己的田地,甚至卖儿卖女,最后,一家人都凄惨的死去。】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大明的税收急剧缩减,人口减少导致徭役也没什么人做,甚至还有很多人为了活命,选择逃避徭役。】
【明朝的宗室们生活也是非常的奢侈,官员数量增加,虽然俸禄微薄,但是增加的官员也是要发工资的!】
【连年的征战更是让大明国库空空,财政入不敷出,每年的税收连国家的用度都跟不上,年年拆东墙补西墙。】
【张居正很想要改变这一现状,而在万历朝之前,也有很多有见识的官员在为大明做着自己的努力。】
【除了桂萼提出的提出的一条鞭法雏形之外,江南一带实行的是征一法,江西一带则出现了鼠尾册,东南地区则是开始实行十段锦法,福建地区也出现了纲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