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阳光透过云层,温柔地洒在月亮岛的海岸线上。当李文浩的身影出现在岛屿上空时,他低头望去,心中不由得泛起一阵暖意——两年未见,月亮岛的变化远超想象。岛上新增了大片古朴的中式建筑,飞檐翘角在绿荫间错落有致,练功房、藏经阁、弟子宿舍规划得井然有序,比起从前的简陋模样,如今的铁剑门显然繁华了许多,处处透着蓬勃的生机。
他收敛气息,缓缓降落在宗门中央的演武广场上。刚一落地,便听到一阵整齐划一的声响——广场上早已站满了铁剑门的弟子,黑压压的一片,为首的正是身着青色掌门服饰的赵不凡。
“恭迎师兄!”
“恭迎师叔!”
此起彼伏的问候声在广场上回荡,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称呼“师兄”的,多是与李文浩同辈的旧识弟子;而唤“师叔”的,则是些面生的少年,显然是这两年新入门的后辈。
李文浩目光扫过人群,心中大致有了数。如今的铁剑门早已今非昔比,门人弟子加起来足有近两百人,其中新入门的弟子占了一百六十人,大多是十二到十五岁的少年,眼神中透着青涩,却也藏着对武道的憧憬。他们虽未亲眼见过李文浩,却早已听过无数关于这位宗门“定海神针”的传说——是他带回资源,是他定下规矩,才让铁剑门有了如今的规模。
赵不凡快步走上前,脸上带着真切的笑意:“师弟,你可算回来了。”他特意率领全宗门弟子在此等候,这份郑重,足以见得他对李文浩的重视。
李文浩看着眼前熟悉的师兄,又望向周围弟子们眼中那毫不掩饰的炙热与崇敬,心中忽然一片坦然。那些在归墟之地吃过的苦、闯过的险,那些为铁剑门奔波的日夜,在此刻都有了意义。他微微颔首,朝着众人拱手还礼:“我回来了。”
简单的四个字,却让广场上的气氛更加热烈。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映出一张张充满希望的笑脸,也照亮了铁剑门越发宽广的前路。
李文浩朝铁剑门的门人温和点头,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热切的脸庞,带着几分欣慰。赵不凡见状,抬手示意众人散去,只留下两名身形挺拔的少年弟子,随即引着李文浩登上自己的阁楼。
阁楼雅致,临窗处摆着一套古朴的茶具。刚坐下没多久,那两名少年便端着茶盘轻步而入,动作娴熟地沏好茶,而后垂手立在一旁。赵不凡笑着介绍:“这是我新收的两个徒弟,性子沉稳,根骨也不错,以后说不定能成大器。”
茶香袅袅中,赵不凡打开了话匣子,细细讲述起近两年铁剑门的变化:新拓了三块练功场,收了上百名弟子,甚至在山下开了家武馆普及基础剑法,如今在周边已是小有名气。他说得兴起,不时用手指点着桌上的宗门舆图,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
等赵不凡说完,李文浩才缓缓开口,说起自己误入归墟之地的经历:如何在迷雾中寻找方向,如何与异兽周旋,又如何在绝境中找到生机。只是那些九死一生的凶险、关乎秘境核心的隐秘,他都轻轻带过,只拣些寻常遭遇细说。
“有些事,知道太多反而累心。”李文浩端起茶杯,氤氲的水汽模糊了他的眉眼,“咱们现在这样,挺好。”
赵不凡何等通透,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笑着举杯:“说得是。来,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