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开始高声传令,楚军听到后纷纷望向已被秦人占据、首级高悬的旗帜。原本濒临绝望的军队彻底崩溃,或降或逃。
然而逃走的人群很快就被蜂拥而至的秦兵拦截,无情屠杀随之展开。
山林中,数百个暗影卫士层层包围了农家强者。寒冷的杀意如浪潮般袭来,逼得田风等人难以抵挡。
“早就知道你们这些谋划了吧?”田风光头丧气地看向杨帆。
“你怎么觉得?”杨帆轻松应答,仍能分心对抗六大长老的攻击。
“你们自昌平君走出咸阳城就一直跟踪我们。”他说着忽然迸发强烈的杀气,一掌摧毁周围防护结界。
“噗!”六大长老们纷纷喷血倒退,眼中充满了绝望与不甘。天人的威势让他们无法反抗。
“这……又是天人的手段!”
眼看六老相继毙命,田风嘶吼着上前支援,但自身亦被暗器所伤。不久之后,其余农家高手也在激战中相继丧生。农家势力就此瓦解。
此次战役,楚军十几万人战死或者归降,真正的逃脱者少之又少。城父之战落下帷幕,楚国大败。
与此同时,在颍川某个农家据点里等待消息的公子启,面对突如其来的秦兵和蒙毅的到来,瞬间明白了结局。
“久违了,公子启。”蒙毅淡淡说道。
“怎么会找到这里?”公子启无心寒暄,心中满是绝望。
蒙毅缓缓透露出更多信息:“齐国大局将定,南方百越的援军也正攻向寿春……如今的齐国根本抵挡不住。”
得知这一切后,公子启瘫倒在地,最终带着无尽悔恨与哀伤去世。
“好好安葬他的遗体吧。”蒙毅留下一句话,离去消失于黑夜之中。
改写后的文字:
将军墨渊望着城楼上昌文君的背影,淡淡说道。此时此刻,在楚国的心脏——郢都,风云变幻。(赵氏王族)
忽然间,雷鸣般的轰鸣声从北方传来。
十几万秦军已经兵临城下。天泽将军送来了一封劝降书,静候楚王熊启的回应。
宫闱中,楚王阅读完这封沉重的文书后,原本挺拔的身形仿佛一瞬间老了许多。手中的信纸缓缓滑落,无声落地。
春和君黄曦心生恐慌,急忙捡起掉在地上的文件匆匆浏览一遍。他的脸色瞬时变得无比苍白。
这封劝降书不仅揭示了秦国对楚国有预谋的掌控,详细描述了昌文君的一系列秘密计划,还宣告了楚国三大军团的覆灭以及项燕等将领必死的命运。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黄曦难以置信这些话竟然出自秦将天泽之口。
\"咳、咳……春和君,我楚国,终究是输了一场大赌局啊。\"
熊启的脸色顿时如雪般苍白。受此重击,他感到胸膛内五脏六腑都在作痛,意识也逐渐模糊直至昏厥。
\"大王!快召御医!\"
黄曦面色大变,高声呼救。
考虑到年纪与长期积劳成疾的身体状况,这位已届暮年的王者终于支撑不住突如其来的重大打击。根据历史记载,他在这一年确实离世;如今的变故恐怕使这一进程提前了几个月。
“吾死之后,熊锐继承王位。”
当楚王醒来时气若游丝地躺在榻上,他迅速召见群臣颁布了生前的最后一道诏令。
\"父王……\"
熊锐长跪不起,在众臣面前泪流满面。
朝中大臣对此反应不一。楚军溃败的消息传开,郢都上下弥漫着不安情绪。
外界虽有十五万秦军未攻打进来堵住了楚国援兵之路,并把各个要道控制住。
局势已然万分危机。“唉...楚国......”
面对楚国现状,年事已高的熊启深深叹息,双目中光芒瞬间暗淡消散。随后不久便与世长辞。
继任者熊锐宣誓绝不向秦国屈服并发起了顽强反抗,然而随着三十多万秦军抵达,他的突围希望也随之破灭。最后不得不退守城池做最后一搏。
咸阳宫中,始皇帝接到了密报。
\"由此观之,楚国彻底覆灭的日子也不远矣。剩下还有最后一个齐国。让王翦统帅五十万大军进攻吧,争取今年统一七国。\"
嬴政目光炯炯有神,语气坚决地说。“遵命。”
使者拱手退下。
随着齐楚两国即将灭亡带来的巨大转变即将展开...
在嬴政审视黑水卫提供的情报时想到下一步行动计划:
待两国国运为龙所吞,将率精锐军队直接降临仙界挑战各大势力建立不朽功业!
战争进行到这个节点上,楚国内部已被完全瓦解;数座城市接连被占领。
一个月后秦军围困郢都并持续发动攻击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最终居民自行打开了城门迎接新统治到来。
得知消息的熊锐绝望地屠杀家族成员并自尽于火灾之中——
“大楚...终结”。
齐国亦步其尘,在失去了许多忠诚良将之后几乎无人抵抗。王贲率领秦军轻松攻陷多个城市直取国都。
短短一个多月,齐地大部分领土归入秦国版图。
至此两国相继灭国,秦国完成统一大业。
在王宫的深殿中,赵相国正极力劝说赵王降秦。
“大王,天下的七国如今只剩一国,五国已相继亡国。”
“魏王坚毅不屈、楚王宁死不降,皆遭覆灭;韩燕两国顺从投降,虽失领地但仍封为列侯。”
赵相国道:“如果我赵国也向秦国请降,王族得以善存,并可受封列爵。若是执意对抗,城破之际恐难幸免。”
赵相国继续说道,语重心长:“望大王思量良久。”
“赵国……”
赵王内心挣扎,君主之位虽已让他的决策摇摆不定,但他对赵国的情感始终未曾改变。
看着赵相国,赵王叹息一声。
“舅父辛苦了,我就降吧。不要求什么列侯之位,只要能有片土供我祭祀祖先便好。”
见赵王点头,赵相国内心欣喜,立刻拱手应道:“臣遵命。”
赵相国迅速返回住所,找寻潜伏于府上的秦国密使。
“王上已同意归降。事半功倍。”
密使微笑,拿出金锭,眼中满是诚意与算计:
“这是二十万黄金,剩下的三十万后续会补给。另外,请转告王上,秦国必不会忘记阁下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