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整装待发
郭绍亲眼看着连飞四人返回樊州军去,心中犹不放心。
之前犯的错误已经铸成,挽回情势只怕困难重重。
如果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万一其中有人改变主意,甚至妄图孤注一掷的话,唐山军这些天的全部努力,岂不全都成了笑话?
“钝初,速去通知赵信、孙克俭、高粮、谢福运四位指挥使,命他们立刻将阵地前压,逼迫樊州官兵放下武器,若有反抗不从者,立斩!
贺大哥,你先带着骑兵营绕着樊州军纵马急奔,如果发现哪里生乱,无需请示,直接攻击!
今日就算拼成两败俱伤,也要将樊州军彻底压制住!”
张钝初与贺尔汉凛然奉命,他们察觉出郭绍语气里透出的那份决绝,显然是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贺尔汉暗叹一声,最后又看了一眼路昭已经变凉的尸体,这才转身上马。
随着骑兵营开始发动,樊州军内突然安静下来,连飞等人也是目瞪口呆。
他们原本以为,郭绍如果不想打仗,就只能寄希望于他们四人。
没想到郭绍做事这般坚决,竟然让他们来安抚樊州官兵的同时,也做好了随时开战的准备。
只是这么一来,他们就坐蜡了。
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尽快稳住局势,只怕路公之前的那番作为,就要沦为一个笑话了。
如今这种情况,唐山军不怕重新开战,而樊州官兵则突然失去了可以镇压全军的主帅,真要打起来的话,胜负一目了然。
权衡利弊之下,四人再也不敢有别的心思,各自回到自己所属的队伍中,强行镇压骚乱分子。
当赵信几人率领大军压到近前时,樊州官兵正一个挨着一个放下武器。
外有数倍大军围困,内有四位将领劝降,既是路公的临终决定,也是山穷水尽的无奈选择。
郭绍站在高处,看着樊州官兵彻底老实下来,之前提起的那颗心也终于放下。
这次危机来得匆忙,去得也快,其中原因主要应该归于自己。
是自己太过乐观,做事情考虑不周,更不够稳重,差点酿成大祸!
这是个教训,以后要时刻警醒,千万不能再犯这样低级的错误。
郭绍回头看向身后,路昭的遗体此刻正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胸口的匕首被拔了出来,身上的血迹也已干涸,老脸惨白,再也没有一丝生机。
这个老家伙,还真不好轻易评价他,临死还给自己造成这么大麻烦!
虽然此间过错不在他身上,但郭绍依旧对他怨念不小。
只是人都已经死了,郭绍也只能无奈接受现实。
“去城里找口上好棺材,好生收殓,等战事结束,再交给他的家人厚葬吧!”郭绍吩咐道。
身边人齐声应是。
死者已矣,不复追哀。
等樊州军全都收拢完毕,统计下来一共有2689人,其中轻重伤者376人。
唐山军伤亡过千,大部分是守城所致,钱家集战斗伤亡不算太大。
郭绍临时搭建起来的军帐中,唐山军几乎所有将领全部在列。
“据可靠消息,如今樊州城中只余少量兵力,正是咱们入主樊州的最佳时机,这也是我决定暂时不回唐州的原因所在。”
郭绍高坐主位,虎目横扫,将自己接下来的打算和盘托出。
“命令第五营指挥使谢福运,统帅所部留守此处,负责看管樊州官兵。”
谢福运原以为自己新官上任,心气又高,好不容易捞到仗打,正准备大显身手,一展所长,却没想到得了这个任务。
但这是郭绍的安排,他即便有意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提出来,只得不情不愿地答应下来。
郭绍见他神情,明白他并不愿意做这种事情,便语重心长强调道:“福运,你还年轻,以后有的是仗打,何必急于一时。
如今这些樊州官兵虽然已经投降,但在此战结束之前,仍然不可疏忽大意。
更要防止有人趁我等出兵樊州之际,挑动俘虏情绪,借机反水作乱。这其中的厉害关系,你可知否?”
谢福运肃然起身,郑重答道:“属下明白,请将军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若有差池,情愿军法从事!”
“好!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好好干,以后的仗,有的你打!”
郭绍鼓励了下谢福运,然后将目光看向贺尔汉。
“贺大哥,此次出兵樊州,还要请你担当主帅,率领你部骑兵营,还有克俭的第二营,提前出发,为我军开路架桥,充当先锋之任,你看如何?”
郭绍这话说得很客气,仿佛是在与贺尔汉商量一般。
但贺尔汉却一本正经应声道:“将军所命,无有不从,若有错漏,属下愿提头来见!”
“贺大哥言重了!此次攻取樊州,并非什么艰巨任务,你为先锋统帅,又是骑兵统领,若事不可为,便驻守樊州城下即可。
待我大军齐至,区区樊州,拿下它定然不费吹灰之力。说什么提头来见,平白添了些许生分,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贺尔汉抬头看了郭绍一眼,见他面容和煦,语言真挚,虽然依然半信半疑,却也只好说道:“将军所说极是,属下明白了!”
郭绍微笑点头,心中所想,再不为外人所知了。
“其余将领,各统其部,在此地稍作休整后,与我一同兵发樊州,将这个中原的西南要冲一举拔下!”
“是!”
赵信和高粮对视一眼,齐齐出列,应声听命。
郭绍安排好一切,又去俘虏营里转了一圈,跟连飞四人相互探讨一段时间后,取了他们手写的书信,这才安心而去。
唐州这里战乱平息,路昭带领的樊州官兵全军覆没,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逃回去。
所以,在郭绍整装待发,准备收取樊州时,樊州城里依然繁华一片,商旅士绅来往不绝,青楼茶馆热闹如故。
这些年来,在路昭的治理下,樊州城泰民安,所属官吏各司其职,城内秩序井井有条,百姓们仿若不是生在乱世,而是如同居住在桃源一般。
只可惜,乱世就是乱世,滚滚大潮之下,任何幻想苟安之人,都会身不由己地卷入其中。
而樊州这一不同寻常的太平景象,随着路昭的死去,也终将化为一缕残梦,仅供后人唏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