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不想走了!”婷婷发出一声欢呼,直接扑到窗边一个巨大的懒人沙发上,整个人都陷了进去,舒服地喟叹出声,“我也想来这里上班!每天对着非洲河谷喝咖啡,这是什么神仙工作啊!”
她面对的,是休息室最核心的设计——一面巨大的单向落地玻璃墙,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天花板。
透过这面巨大的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外面河谷的壮丽景象。远处浑浊的水潭边,一群肌肉虬结的非洲水牛正低头喝水,它们不时警惕地抬起头,甩动着耳朵,驱赶着牛椋鸟。更近处的枯黄草丛中,一只皮毛带着美丽斑点的薮猫,正压低身体,悄无声息地潜行,金色的眼眸紧紧盯着草丛里的某个目标,画面原始而充满张力。
一直很安静的萱萱,此时也被这面观景窗吸引了。她走到窗前,静静地看着外面,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她身上,整个人都显得格外柔和。她轻声说:“这里……真好。”
陈宽为大家从咖啡机里接了冰镇的柠檬水,微笑着看着众人或慵懒、或沉醉、或赞叹的表情。
“我们相信,”他缓缓开口,“只有当我们的员工,自己首先能感受到幸福和尊重时,他们才能将这份关怀,更真诚地,传递给我们照顾的每一个生命。”
他指着窗外的景象,声音温和而坚定。
“这面窗,不仅仅是风景。它也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每一位守护者,我们工作的全部意义,就是为了保护这片窗外的宁静与生机。”
潇潇举起手中的水杯,对着镜头,也对着陈宽,由衷地说道:“敬这片窗外的风景,也敬所有‘看不见的守护者’。”
话音刚落,窗外,那只正在潜行的薮猫,仿佛察觉到了什么,突然停下脚步,转过头来。它那双充满野性的金色瞳孔,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似乎与窗内的众人,完成了一次跨越物种的无声对视。
众人正在休息室里感叹,玻璃门被推开,走进来几位同样穿着沙土色工作服的工作人员。他们看到房间里的客人,先是一愣,随即都露出了友善的微笑。
“看来我们的英雄们回来了。”陈宽笑着站起身,对着众人介绍,“大家看到的,就是‘尼罗河谷’常驻后勤团队的一部分。”
他首先指向一位看上去年约四十、一头短发、显得十分干练的女性。“这位是我们的‘大管家’,王姐。整个基地的庶务、数据监测和物资调配,都归她管。”
“陈导您又拿我开玩笑。”王姐爽朗一笑,她手上正拿着一个平板,看到潇潇的镜头,也只是大方地点了点头,“你们好。别听他瞎说,我就是个管仓库的。”
“管仓库?”婷婷好奇地凑过去,“王姐,你们这仓库都管些啥啊?”
王姐划了一下平板屏幕,随口报出一串数字:“也没什么。就是每天保障1.2吨从生态农场运来的新鲜象草,200公斤混合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特制颗粒饲料,以及兽医站那边每天消耗的几十种常规药品和消毒用品的库存。哦对了,还得盯着净化中心的滤芯更换周期和太阳能矩阵的储能数据,确保一切正常。”
这一串不假思索的数据,让婷婷和直播间的观众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我靠……”婷婷咋舌道,“王姐,你这管的不是仓库,是后勤司令部吧!”
角落里,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很年轻的小伙子,正埋头专注地用电烙铁修理着一架无人机的内部电路板。
“那是阿光,我们的维修工程师。”陈宽介绍道,“从水循环泵到监控探头,再到你们看到的无人机,只要是带电的,都归他管。”
阿光抬起头,扶了扶眼镜,有些腼腆地笑了笑:“无人机的热成像传感器有点漂移,我校准一下。”
“无人机?”婷婷眼睛一亮,又跑了过去,“这个是用来监控动物的吗?能飞多高啊?带摄像头吗?能自拍吗?”
“呃……”阿光被这一连串问题问得有些卡壳,“主要是用来监测栖息地边缘地带和一些监控死角的动物活动,特别是夜间。自拍……理论上可以,但没装美颜滤镜。”
“哈哈哈哈!”众人善意地笑了起来。
“走,我带大家去个更核心的地方。”
陈宽领着众人穿过一条走廊,来到一扇需要刷卡进入的金属门前。推开门,一股浓郁的消毒水味扑面而来。
这里是兽医中心。
里面窗明几净,各种闪烁着指示灯的精密仪器摆放得井井有条。一位头发微白、戴着老花镜的老兽医,正一言不发地盯着一块巨大的屏幕,上面显示着各种复杂的生命体征曲线。旁边一个年轻的女兽医则在记录着什么。
“这位是李工,我们这里最资深的兽医专家。”陈宽轻声介绍,“这位是他的学生,小赵。”
潇潇立刻想起了那头受伤的河马,关切地问:“李工您好,我想请问……之前那头在争斗中受伤的雄河马,它现在怎么样了?”
没等李工开口,旁边的小赵就抢着回答了,她的语速很快,充满了活力:“我们正盯着呢!你们看,”她指着屏幕上的一条曲线,“这是它的实时心率,已经从刚才搏斗时的每分钟120次,回落到60次的平稳状态了。血氧饱和度98%,体温监测正常。从数据上看,它的生命体征非常稳定。”
她又指了指屏幕上一个红外热成像画面。“你们看它侧腹的伤口,虽然看起来很吓人,但热成像显示没有出现大范围的炎症反应。这种外伤,以成年雄河马的自愈能力,大概率能自己扛过去。”
众人听着这番专业又详尽的解说,都松了一口气。
“那……万一呢?”阿佐还是追问了一句。
一直沉默看数据的老兽医李工,此时才缓缓地推了推眼镜,头也不回地说了一句:
“没有万一。扛不过去,我们就捞回来。死不了。”
弹幕疯狂刷屏:握曹!这老师傅看脸上的表情都觉得权威!
这里的仪器看着很专业的样子!牛逼!
“这里没有什么好拍的,请不要影响我们工作!”
最后,陈宽领着他们来到了基地的另一头——饲养员的后厨与休息区。
一进门,一股混合了新鲜草料、水果清香和淡淡泥土味的浓郁气息,扑面而来。六个皮肤黝黑、身材壮硕的汉子,正光着膀子,热火朝天地处理着食材。有的在用巨大的铡刀切象草,有的在给成堆的苹果和胡萝卜进行分拣。
“这六位,就是我们真正的‘一线战士’,‘尼罗河谷’的饲养员天团。”陈宽笑着说。
为首的一个汉子,看上去三十多岁,皮肤是那种被太阳常年暴晒后形成的健康古铜色。他停下手里的活,用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汗,对着镜头露出一口白牙。
“你们好,我叫黑子,是这里的饲养长。”他的声音洪亮,手掌上布满了厚厚的老茧。
“黑子哥!”婷婷大着胆子问,“你们每天跟河马、鳄鱼这些大家伙打交道,说实话,怕不怕啊?”
黑子笑了,他拿起一个足有小臂粗的巨大胡萝卜,随手一掰,掰成两段。
“怕?谈不上。”他说,“就是得懂它们的规矩。你知道什么时候该离它远点,知道它摇尾巴是啥意思,龇牙是啥意思。你不坏它的规矩,它也懒得搭理你。”
“说白了,”他掂了掂手里的半截胡萝卜,“在这儿,我们才是外人。我们是来伺候这些‘爷’的。”
陈宽看着这群充满活力的守护者,看着眼前这群充满好奇的客人,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这座岩石下的“方舟”,它那颗强劲而温暖的心跳,已经被所有人,真切地感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