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录音机放着严家炎《现代文学史》
“何主席这个人呵,那更加是诡得很了。他到了后来有几回,自己亲自溜到你家屋后面,听到你人睡在床上,大声地打着呼噜。
“可是呢,你床上那录音机里头,却在放着北京大学严家炎教授的《现代文学史》答题。他人就傻呆了,说搞的什么鬼啊。难道有神仙,在帮着你复习吗?
“他听到我放录音机了?”
“后来问了别个才晓得,那是你自己,把那些老师们的资料里,提出来的问题,一个个的,用笔在那里解答了。”
“是的,自问自答,全录了音。”
“自己朗读了一遍。在朗读的过程中,还把录音了下来,于是把这些问答的题目。天天自己在放给自己,一次次地听。”
“是的。”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尤其是培养你那个杨老师,发现你这个人的刻苦学习,已经是到了发癫发狂发痴的地步了。”
“那他们应该高兴才是啊。”
“这才开始,有一点后悔了。感觉到了有一些害怕。”
“为什么还害怕。”
“悔当初不应该,就让你去参加北京大学的考试。那是他们在害怕,估计你这样子,天天在家里头拼上了老命,肯定是能够考得上的。
“官大一级压得死人,其实呢,他们两个人,算的上个狗屁啊。他们就是晓得欺负你,你晓得不晓得?就是为了打压你,才把你的学费,工资,全部都压了下来。”
“他们是没有多少钱。”
“难道他们,真的是没有钱了吗?那鬼才相信呢。这在一个单位里,这样子做,那是很不应该的。
“他们本来就已经不仁,你就并不存在,什么不义。现在你自己,要想去找哪个,自己就去找哪个。
“找哪个,能够有效果,自己就去找哪个。他们都不把你当人,难道你还把他们,当做人看待吗?
“在我们雪花城文联,你应该是晓得的,他们不光只是欺负你,陈本虚一个人。他们是连我,也要欺负的。”
“这我有点知道。”
“你看看你们的编辑部,注定是个畸形的部门。你们没有副主编,没有编辑部主任。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完整的工作班子。
“杨老师做一个主编。当初上级领导,是安排我,去做一个副主编的。他是文联副主席,做主编。我是文联的秘书长,我做一个副主编。
“这不应该是很好的,一个完整的部门吗?再说,就是凭着我的学历,我的资历,我应该都是一个合格的主编。
“我只做一个副主编,又有什么不行的?可是他千方百计地,就是要弄掉了我的副主编。
“为什么,因为没有副主编,他就可能光明正大地,不设编辑部。没有了编辑部,他就可以不要编辑部主任,副主任。
“也就是说,杨老师情愿要一个不齐全的部门。那就让他和老贺两个人,都在这个并不齐全的部门里,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要不然,你仔细回想一下,我们文联里面,除了他们两个人,有哪个人晓得,我们杂志的销售情况,发行情况?哪个人晓得,我们杂志的收入,支出情况?
“就是因为有了,这个不齐全的部门,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利益灰色地带。就有人能够,在这个灰色的地带里浑水摸鱼。
“这也是他们,并不是怕你,要去砍他们的脑壳,而是怕你反复地折腾,害怕上面,发现了这些真实情况的根本原因。
“除了我之外,只要在你们里面,是有哪一个人,胆敢要发出来自己的声音,他们就要狠狠地收拾你们。
这些话语,倒是让陈本虚惊出来了一身的汗水。这可是他从来也没有想到的问题。太恐怖了啊。
“比如就说说,我们的胡编辑吧,人家一个毕业于北方师范大学的本科大学生。他们自己当初,就是要死要活,要了人家进来的。
“可是进来了之后用起来,当然人家人年轻,不会圆滑,也不会讨巧。自己用着看着,就有一点不顺心了。
“于是就开始喜喜欢人家。接着就是处处给人家穿小鞋子。人家不舒坦了,可是这人啊,你要是买卖不成,仁义应该是还在的。
“人家当然,就自己要走掉了,可是条条大路都通罗马。此处不养人,你让人家自己走,那就是了吧。
“再说我们一个雪花城,好单位也是不少的。人家雪花城报社,派了人要来调他。他们一听,那眼睛一时间就红了。
“开口说人家,这个人哦,是虽然是一个名校的本科生,有一张文凭。可是他只是一个能说一说,也不能写的。
“尽是会吹牛皮的人,这个人平时,那是可以吹上大半天。要是提笔写起文章来,那是写不出几个字来的。
“来到我们这里,也有那么久了。随便啥像样子的作品,也是一个都没有发表得出来。
“天哪!人家报社要一个人,就是要能够写文章的。要一个能够写的好,又是写得快的人。
“现在你就说人家,只会说,不能够写文章?人家刚刚才毕业的,一个年轻小儿子。你们就作兴,这样子来中伤人家,非得要逼得人家,走投无路吗?
“你们自己有没有子女?妈妈的,不过那个时候,本科生极为珍贵。才没有多久的时间,雪花城的电视台,又来要人了。
“他们竟然又说人家,这个人,是有一张本科文凭。可是虽然有一张文凭,却不能够证明他,有什么水平。
“在我们的编辑部,他表现的写和说,跟我们的很多本科生比起来,都是没有什么水平的。
“什么叫做水平?就是你们一个调干生杨老师,一个农村的干部何主席,手上拿到了能够,整治人家的权力,就可以叫做是有水平了。就是什么水平了吗。
“再说一说我们那个滕编辑,人家也是东方出来的本科大学生。在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看到他写的诗,那是一步一步地在进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