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之尘埃

田间白头翁

首页 >> 诸天之尘埃 >> 诸天之尘埃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嫡嫁千金 逆天剑帝 我的修炼时间和人不一样 我有一剑 修仙:我的小法术能稳定升级 狱卒:简化融合万法,我为长生仙 武映三千道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丹武双绝 
诸天之尘埃 田间白头翁 - 诸天之尘埃全文阅读 - 诸天之尘埃txt下载 - 诸天之尘埃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24章 汉献帝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本故事纯属虚构,关于汉献帝刘协的故事:

《献帝风云之乱世孤影》

在东汉末年的洛阳皇宫中,弥漫着一股压抑而诡异的气氛。光和四年(公元 181 年),王美人在掖庭中诞下了一个男婴,他,便是刘协。

王美人出身名门,容貌姣好、举止文雅,深得灵帝的宠爱。然而,宫中何皇后善妒,王美人怀孕时便畏惧何皇后,自行服药欲堕胎却未成功。刘协的诞生,让王美人满心欢喜,却也让她陷入了更深的恐惧之中。

何皇后怎能容忍王美人诞下皇子来威胁自己的地位,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何皇后派人偷偷将毒药放入了王美人的汤药里,王美人饮后毒发身亡。

灵帝得知此事后大怒,欲废黜何皇后,却因宦官们的求情而作罢。可怜的刘协尚未足月,灵帝担心他再遭不测,便将他抱到永乐宫,交给母亲董太后抚养。从此,刘协便在董太后的悉心照料下成长,宫廷上下都尊称他为“董侯”。

刘协自幼便显得与众不同,其性格沉稳且聪慧过人。在那庄严肃穆的永乐宫中度过的悠悠岁月里,他犹如一颗悄然生长的幼苗,静静地观察着宫廷内的种种明争暗斗。尽管彼时的他年龄尚幼,但在目睹无数权谋算计、勾心斗角之后,也逐渐明白了要想于这乱世宫廷之中安身立命绝非易事。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进宫殿时,刘协便会准时起身前往书房,跟随太傅研习那些深奥晦涩的经史子集。他全神贯注地聆听太傅的教诲,用心领悟书中所蕴含的智慧真谛。而到了下午时分,则是骑射训练之时。他身着轻便戎装,跨上骏马,手持弓箭,身姿矫健地驰骋于宽阔的校场之上。每一次拉弓射箭,都仿佛是在向命运展示自己不屈的意志。

然而,就在刘协日复一日地充实自我,心中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懵懂憧憬之际,一场更为巨大的风暴正悄无声息地朝着这座看似平静的宫廷席卷而来……

中平六年(公元 189 年),那是一个风云变幻、局势动荡不安的年代。汉室江山摇摇欲坠,而此时的汉灵帝已病入膏肓,生命之火犹如风中残烛般微弱。这位曾经坐拥天下的皇帝深知自己的大限即将来临,心中充满了对身后之事的忧虑与牵挂。

在这生死攸关之际,汉灵帝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将幼子刘协托付给了深受其宠信的宦官上军校尉蹇硕。他希望蹇硕能够保护好刘协,并辅佐他登上皇位,延续大汉王朝的统治。

时光匆匆流转,四月的春风依旧和煦,但对于汉室宫廷来说,却是一片阴霾笼罩。就在这个月,汉灵帝终究还是没能抵挡住病魔的侵袭,驾鹤西去。随着灵帝的驾崩,宫廷内部瞬间陷入了权力斗争的漩涡之中。

一心想要拥立新君的蹇硕密谋策划着一场惊天动地的阴谋。他企图先铲除掌握重兵的大将军何进,然后再拥立刘协登基称帝。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蹇硕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心腹司马潘隐竟然是何进的旧相识。当何进踏入宫门时,潘隐用一种只有他们两人才能读懂的眼神向何进传递了危险的信号。

机智敏锐的何进立刻察觉到了异样,他不动声色地谎称自己身体突然抱恙,需要速速返回军营调养。就这样,何进在千钧一发之际成功逃离了蹇硕设下的陷阱。

蹇硕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他的计划彻底宣告失败。而另一边,大将军何进迅速行动起来,凭借着手中强大的兵力和众多支持者的拥护,毅然决然地拥立刘辩为新帝,史称汉少帝。与此同时,原本有望成为皇帝的刘协,则被改封为陈留王,从此远离了政治核心。

何太后临朝处理政务,而以何进为首的外戚与内宫宦官的矛盾愈发激烈。何进和司隶校尉袁绍密谋尽诛宦官,还私下密诏并州牧董卓进京援助。不料,密谋泄露,宦官张让、段珪等人抢先杀死何进。何进的属下吴匡、张璋、袁术等带兵反攻。

光熹元年(公元 189 年)八月二十六日,张让、段珪等人在宫中坚持不住,谎称大将军部下谋反,挟持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等官员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德阳殿。次日,他们无力还击,只得带少帝、陈留王等数十人步行出谷门,逃到黄河岸边的小平津渡口。

话说那日,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尚书卢植与河南中部掾闵贡正骑马缓行于官道之上,突然瞧见前方不远处有一队人马缓缓而来。待靠近一看,竟是少帝刘辩及其随从。

闵贡见此情形,心中怒火顿生。他怒目圆睁,直视着那队人马车旁的张让等一众宦官,厉声呵斥道:“尔等竖子,竟敢祸乱朝纲,致使国家动荡不安!今日便是你们的死期!”说罢,他挥舞手中长剑,径直冲向那群宦官。

众宦官见状,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四散奔逃。然而,闵贡身手敏捷,剑法凌厉,转瞬间便已斩杀数名宦官。其余宦官眼见无法逃脱,只得跪地求饶,但闵贡不为所动,手起剑落,又有数颗人头滚落地上。

此时的张让等人已是走投无路,他们相互对视一眼后,竟一同纵身跳入河中,企图以死逃避惩罚。随着几声扑通之声响起,河水泛起阵阵涟漪,张让等人的身影很快消失在了水面之下。

二十八日这一天,天空湛蓝如洗。闵贡小心翼翼地护卫着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从雒舍出发,一路向南行进。沿途道路崎岖不平,两旁树木郁郁葱葱,偶尔还能听到鸟儿清脆的啼叫声。

起初,路上行人稀少,但随着行程的推进,渐渐地开始有一些公卿大臣闻讯赶来迎接圣驾。这些大臣们个个神色凝重,步履匆匆,见到少帝和陈留王后,纷纷跪地行礼,表达对皇室的忠诚与敬意。

董卓率领陇西铁骑与文武百官到雒阳北郊的北邙山接迎少帝。董卓接驾后询问祸乱经过,见刘辩惊恐不已,而刘协对答如流,董卓自认与收养刘协的董太后同族,又觉得刘协更有帝王之相,遂有废立之意。

回到京城后,董卓的军队完全控制住局势,他逼迫少帝策免司空刘弘,自己取而代之。九月初一日,董卓宣布废除汉少帝刘辩,扶陈留王刘协登基,时年九岁的刘协就这样在动荡中登上了皇位,成为了汉献帝。

刘协登基后,董卓自封为丞相,又加封为太师,完全掌控了中央政权。董卓放纵部下在雒阳城烧杀掠夺,无恶不作,洛阳城陷入了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年幼的刘协小小的身躯蜷缩着,孤零零地坐在那张冰冷且巨大无比的龙椅之上。他那双原本应该清澈灵动的眼眸此刻却被深深的恐惧所笼罩,其中还夹杂着无尽的无助与迷茫。

刘协瑟瑟发抖地望着前方,只见董卓在朝堂之上横行无忌、肆意妄为。董卓那狰狞的面容和粗暴的言行让小皇帝刘协心惊胆战,他的每一句话仿佛都如同一把利剑直刺刘协的心窝。而面对这一切,刘协只能默默地咬着嘴唇,将所有的愤怒和不甘深埋心底。

每一天对于刘协来说都是一场噩梦,他无时无刻不在恐惧之中煎熬度日。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宫殿时,刘协都会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因为新的一天意味着又要承受董卓可能带来的威胁。哪怕只是董卓不经意间投来的一道凶狠目光,也足以令刘协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他不知道这样提心吊胆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更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逃脱董卓的魔掌,重新找回属于帝王的尊严和权力。

这一日,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斑驳的光影,映照得皇宫内一片明亮。刘协身着一袭华丽的长袍,缓缓地在宫中踱步。他的步伐轻盈而优雅,仿佛与周围的景致融为一体。

就在这时,一阵隐隐约约的抽泣声传入了刘协的耳中。他循声望去,只见不远处的一个角落里,一群宫女正围坐在一起,低声啜泣着。她们的身影在花丛树木的掩映下显得有些模糊,但那悲切的哭声却清晰可闻。

刘协心头一紧,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朝着那群宫女走去。待走近之后,他放缓了步伐,轻声开口问道:“你们为何在此哭泣?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他的声音温和而关切,犹如春风拂面般轻柔。

只见一名宫女缓缓地抬起她那满含泪水的脸庞,眼眶微红,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不断滚落下来。她用颤抖且带着哭腔的声音说道:“陛下啊!董卓那个乱臣贼子手下的士兵们,他们又来了!这次更是变本加厉,肆意地抢夺宫中的财物。咱们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那些珍宝、细软还有日常所用之物,全都被他们蛮横无理地抢走啦!”说完,这名宫女便忍不住嘤嘤哭泣起来,其哭声回荡在这空旷而寂静的宫殿之中,更显得凄凉与无助。

站在一旁的刘协听闻此言,不禁紧紧地握住了自己的拳头,他的手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发白,关节处也因紧绷而发出轻微的咔咔声。然而,尽管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但此时的他却深感无力去改变眼前这残酷的现实。作为一国之君,面对如此混乱不堪的局面,他竟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子民遭受苦难,宫廷中的财物被掠夺一空。这种深深的挫败感让刘协的心头犹如压着一块千斤重的巨石,沉重得几乎令他无法喘息。

又是一个宁静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了刘协所在的书房内。他正全神贯注地阅读着手中的书籍,沉浸于书中的世界。然而,突然间,一阵嘈杂喧闹之声打破了这份宁静。这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大,最终传入了刘协的耳中。

刘协心中一惊,放下手中的书卷,起身快步走向门口。当他推开门时,眼前的一幕令他瞠目结舌。只见街道之上,一群如狼似虎的董卓士兵正在横冲直撞,驱赶着无辜的百姓们。这些士兵面目狰狞,手持兵刃,毫不留情地抢夺着百姓们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粮食。

看到这一幕,刘协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他大步向前,怒视着那些正在施暴的士兵,高声呵斥道:“住手!你们怎能如此对待朕的子民!”他的声音犹如雷霆一般,在空中回荡,震得那些士兵都不禁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然而,面对刘协的呼喊与请求,那些士兵们仿若未闻一般,不仅对其视若无睹,更是毫不掩饰地流露出鄙夷和嘲讽之色。他们纷纷哄笑起来,其中一人甚至高声叫嚷道:“哈哈,你这乳臭未干的小皇帝!如今连自己的小命都快保不住了,居然还有心思去操心别人的事情?真是可笑至极啊!”

听到这番话语,刘协顿时气得浑身发抖,一张小脸瞬间变得苍白如纸。他瞪大了双眼,怒视着那群无礼的士兵,但心中却充满了无力感。尽管身为一国之君,可眼下他势单力薄,根本无法与这些手握重兵的军卒相抗衡。最终,在极度的愤怒与无奈之下,刘协只得缓缓转过身去,迈着沉重的步伐,黯然失色地朝着皇宫走去。那单薄的身影显得如此落寞和凄凉,仿佛整个世界都已将他抛弃。

初平元年(公元 190 年)春天,各地的州郡牧守以讨伐董卓的名义纷纷起兵,起兵的州郡都在关东,史称“关东联军”。关东军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从北、东、西三面包围雒阳。董卓见势不妙,挟持刘协迁都长安。

在迁都的途中,百姓们哭声震天,刘协坐在车辇中,看着沿途的百姓流离失所,心中满是痛苦和无奈。他虽贵为皇帝,却无力保护自己的子民,只能任由董卓摆布。

“朕对不起你们啊!”刘协忍不住落泪。

历经一路的颠簸与艰辛,刘协终于抵达了长安这座古老而繁华的都城。进入城中后,他被安排住进了宏伟壮丽的未央宫。然而,尽管身处这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刘协却丝毫感受不到身为皇帝应有的威严和权力。因为此时的朝政大权已然完全落入了董卓那只凶狠贪婪的魔爪里。

董卓这个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权臣,根本就没将年轻稚嫩的刘协放在眼中。他在朝堂之上肆意妄为,对文武百官呼来喝去;甚至还时常当着众人的面公然羞辱刘协,丝毫不给这位天子留半点颜面。面对如此欺辱,刘协的内心充满了愤恨与怒火。但他深知自己如今势单力薄,仅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与之抗衡。所以,即便心中再怎么愤怒不甘,刘协也只能强忍着屈辱,默默地等待着反击的时机到来。

初平二年(公元 191 年),关东诸侯争夺领导权,以袁绍、韩馥为首倡议立幽州牧刘虞为帝,遭到袁术、曹操的反对。刘虞的儿子刘和在朝廷担任侍中,刘协便想凭借关东军的力量摆脱董卓还都雒阳,但这时关东军各诸侯忙于互相兼并扩张地盘,无意西讨董卓。

刘协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朝廷内部。初平三年(公元 192 年),司徒王允拉拢中郎将吕布密谋刺杀董卓。吕布本是董卓的亲信,又是其义子,但因一件小事与董卓产生了隔阂。

四月,董卓入朝,由吕布等在前后侍卫。吕布早已让同郡人、骑都尉李肃、勇士秦谊埋伏在北掖门,董卓被李肃刺伤手臂,大喊吕布求救,却被吕布铁矛刺死。

董卓伏诛之后,朝堂之上局势骤变。王允因功被任命为录尚书事,掌握了朝廷的核心权力;而吕布则因其诛杀董卓之功,得以晋升为奋威将军,一时间风头无两。这两人携手并肩,共同主持着朝局。

年幼的皇帝刘协满心欢喜地认为,随着董卓这个大奸臣的死去,自己终于能够挣脱那令人窒息的束缚与掌控,从此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然而,他却未曾料到,真正的巨大危机正如同汹涌的暗潮一般,在平静的表象之下悄然涌动,步步逼近。

王允掌权后,未能维持住关中局势。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贾诩等人起兵作乱,攻打京师。六月初一,长安城沦陷,吕布战败逃走,李傕杀死王允,自封将军。九月,李傕升为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池阳侯,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三人控制了东汉政权。

兴平二年(公元 195 年),李傕杀樊稠,与郭汜在长安城中各自拥兵相攻。三月,安西将军杨定与郭汜合谋劫持刘协,事情败露,李傕便先派李暹率兵包围皇宫,接走刘协、贵人伏寿。李傕的士兵则在宫中烧杀掠夺,刘协眼睁睁地看着宫女、侍从们被杀害,心中充满了愤怒和绝望。

话说那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室衰微。献帝刘协眼见朝中局势动荡不安,遂派遣太尉杨彪、司空张喜以及尚书王隆等十数名大臣,一同前往郭汜营地,试图劝说其与他人和解。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行人不仅未能达成使命,反而被郭汜蛮横地扣留下来。

时光匆匆流转,转眼间已至闰五月。刘协心急如焚,再次下令让谒者仆射皇甫郦出马,前去劝解李傕和郭汜二人。经过一番努力,郭汜最终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命令,表示愿意罢兵休战。但那李傕却态度强硬,丝毫不肯依从。

面对如此僵局,刘协无奈之下,于十一日正式册封李傕为大司马一职,希望能以此笼络他的心,平息这场纷争。然而,李傕是否会因为这一任命而改变心意,局势又将如何发展,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六月,镇东将军张济到长安劝和,想把刘协暂时安置在弘农。刘协也思念旧京,派人恳请李傕要求东归,往返十余次李郭才同意。李傕、郭汜和解,许诺以各自儿子做人质,李傕妻子不同意。最后两人各将女儿作为人质,并封为君、食邑。

七月,骄阳似火,大地被烤得滚烫。就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季节里,郭汜、杨定、杨奉以及董承四人肩负着一项重要使命——护送大汉天子刘协东归。他们率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一路上风尘仆仆,历经艰辛。

时光匆匆,转眼间便到了十月初一这一天。夜幕笼罩着大地,一片宁静祥和。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正在悄然酝酿。郭汜与其党羽夏育、高硕心怀不轨,密谋作乱。趁着夜色深沉,他们偷偷摸摸地摸到了一处学舍前,然后点燃火把,将这座象征知识和文明的学舍付之一炬。熊熊大火瞬间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夜空。

火光映照着郭汜等人狰狞的面孔,他们妄图以此来威逼乘舆中的刘协就范。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杨奉和杨定毫不畏惧,挺身而出。他们迅速集结军队,向着叛乱者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相交之声响彻云霄。

双方短兵相接,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杨奉身先士卒,挥舞着手中的长枪,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入敌阵。他的枪法凌厉无比,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地。而杨定则指挥着士兵们有条不紊地进攻,相互配合默契,不给叛军丝毫喘息之机。

经过一番苦战,杨奉和杨定终于成功击退了叛军。郭汜见势不妙,只得带着残兵败将狼狈逃窜,一直逃到了南山之中,暂时躲避起来。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最终以正义一方的胜利告终,但局势依然严峻,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十二月,张济联合李傕、郭汜在弘农东涧与董承、杨奉交战。杨、董兵败,死伤无数,刘协露宿曹阳。杨、董秘密派人到河东,联合李乐、韩暹、胡才以及南匈奴的右贤王去卑,共同击破李傕等人,刘协才得以前行。

可李傕等人又率军而来,杨奉等人大败,死伤更重,董承等人决定渡河。士兵们都想上船,被董承等用长矛拦住,同刘协过河的只有皇后、宋贵人、杨彪以及皇后的父亲伏完,其余宫女和官员都遭到了乱兵的掠夺,死伤不计其数。

刘协静静地伫立在河畔,目光凝视着那波涛汹涌、滚滚东流而去的河水。河水奔腾不息地流淌着,发出阵阵低沉而雄浑的轰鸣声,仿佛是大地的心跳一般。然而,这壮丽的景象却无法掩盖住刘协内心深处涌起的无尽悲凉。

他微微仰起头,望向天空,只见乌云密布,阴沉沉的天色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刘协不禁长叹一声,心中暗自思忖:“我的未来究竟会怎样?汉室的命运又将会何去何从呢?”自从董卓之乱以来,天下大乱,汉室江山风雨飘摇,他这个傀儡皇帝更是如同风中残烛般脆弱无力。

尽管身处如此艰难的境地,但在刘协的心底深处,始终燃烧着一丝微弱而坚定的希望之火。他渴望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重振汉室昔日的雄风,让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重新恢复往日的繁荣昌盛;让那些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们不再流离失所,过上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份希望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虽然光芒微弱,却给了刘协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建安元年(公元 196 年)七月,刘协在董承、张杨的护送下回到雒阳。雒阳早已在战乱中变得残破不堪,宫殿烧毁,百姓稀少。刘协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禁潸然泪下。

“朕的江山啊!怎会变成如此模样?”刘协站在宫殿高处,俯瞰着这片曾经繁华昌盛的土地,不禁喃喃自语起来。那声音充满了无奈与悲哀,仿佛一阵寒风吹过,令人心生怜悯。

如今的江山已然面目全非,战火纷飞、民不聊生。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那些野心勃勃的诸侯们。他们拥兵自重,各自为政,全然不顾百姓的死活。

为了稳住局势,刘协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拜张杨为大司马,希望借助其兵力来维持朝廷的权威;又封杨奉为车骑将军,以增强军事力量;同时任命韩暹为大将军,并兼任司隶校尉一职。这样一来,朝廷总算有了一定的武力保障。

然而,韩暹此人性格跋扈,难以驾驭。为了制衡他,董承暗中谋划,秘密召见曹操前来雒阳。董承深知曹操手握重兵,且素有雄才大略,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或许能够扭转当前的局面。只是,这一步棋究竟是福还是祸,谁也无法预料……

曹操到后上奏韩暹、张杨之罪,韩暹逃奔杨奉,刘协念其护驾之功而特赦。刘协拜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随后曹操以雒阳残破为由,迁都许县(今河南许昌),曹操封为大将军,进封武平侯。十一月曹操升任司空、行车骑将军事。

从此,刘协又落入了曹操的掌控之中,开始了他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下的傀儡生涯。

建安五年(公元 200 年),刘协不满曹操大权独揽,不甘心作为傀儡,于是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董承遂与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一起密谋。

然而,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诛杀。曹操带着剑闯入宫中,要杀董承之女董贵妃。此时董贵妃有孕在身,刘协苦苦哀求曹操放过董贵妃,但曹操冷酷无情,还是残忍地杀害了董贵妃。

“朕求你放过贵妃和她腹中的孩子!”刘协泪流满面。

曹操却不为所动:“陛下,此女乃逆臣之女,不可留。”

刘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和未出世的孩子死去,心中对曹操的恨意达到了极点。但他知道,自己还不能轻举妄动,他必须等待时机,再次寻找机会摆脱曹操的控制。

伏皇后看到董贵妃的下场,心中十分畏惧曹操。她给父亲伏完写信,讲述曹操的暴行,请求父亲秘密铲除曹操,但伏完不敢动手。

建安十九年(公元 214 年),伏皇后与父亲伏完的密信之事被发现。曹操大怒,逼迫刘协废除伏皇后,并假为策书,以伏皇后卑贱出身,包藏祸心,不能承接天命为由,退去中宫之位。

曹操派尚书令华歆统兵逮捕伏皇后。伏皇后被关到监狱里,幽闭而死,她生的两个儿子也被毒死,伏氏宗族被处死一百多人。伏寿母亲盈被流放涿郡。

刘协看着伏皇后和她的孩子们的悲惨结局,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皇帝,却连自己的皇后和孩子都保护不了,实在是太无能了。

建安二十年(公元 215 年),曹操将自己的女儿曹节立为皇后,进一步加强了对刘协的控制。刘协心中虽有万般不愿,但也只能无奈接受。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 220 年),魏王曹操病死,其子曹丕继位。曹丕迫不及待地想要登上皇位,于是他逼迫刘协禅位。

刘协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为了保住自己和汉室宗亲的性命,他只能无奈地将皇位禅让给曹丕。曹丕称帝后,封刘协为山阳公。

刘协带着曹节离开了皇宫,来到了山阳。在山阳,他终于摆脱了宫廷的纷争和权力的争斗,过上了相对平静的生活。

他和曹节一起在山阳行医济世,为百姓们治病。百姓们都很感激他们,尊称刘协为“刘太医”。

有一天,刘协在为一位老者看病。

“多谢陛下,不,多谢山阳公。”老者感激地说道。

刘协微笑着回答:“不必客气,能为大家做点事,我心里也踏实。”

还有一次,刘协看到一个孩子因为生病而痛苦地哭泣,他亲自为孩子熬药,悉心照料。

“孩子,别怕,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刘协温柔地说道。

青龙二年(公元 234 年),刘协在山阳去世,终年五十四岁。他的一生,从出生时的宫廷阴谋,到登基后的乱世漂泊,再到成为傀儡的无奈挣扎,最后到山阳的平静生活,充满了传奇与坎坷。他虽然未能挽救汉室的命运,但他的故事却永远地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让人感叹不已。

多年以后,当人们提起汉献帝刘协,无不感慨他命运的多舛。

“他本是尊贵的天子,却生在乱世,历经磨难。”一位学者叹息道。

“但他在山阳的日子里,能为百姓做些实事,也算是一种慰藉吧。”一个百姓说道。

刘协的一生,成为了东汉末年那段动荡历史的一个缩影,让后人铭记。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凡人策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学霸:回到初中当卷王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国民法医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经典收藏灰烬领主 巨龙:我的两个龙妹一蠢一屑 我在崩坏世界苟到末日降临 诸天从四合院启航 嫡嫁千金 长生:一曲唢呐,送葬诸天仙帝 万界征服系统:我是大魔王 影视世界从做厨师开始 护短族长,族中量产气运之子 国运之战:我以妖族镇诸天 赘婿神皇 开局成杀神,陛下为何造反? 行走在诸天万界 天武神帝云飞扬林雨初 御兽仙尊 全民求生之超凡领主 九转星辰诀 艾泽拉斯战纪 污蔑我玷污皇嫂?我直接假戏真做 国王 
最近更新返龙 我以为我的老师是好人 时间的轮回 无限沸腾 精灵童话诗集 北域战记 气域传说之战神再起 五行真经 沧澜仙魔录 创造源 别动这个剧本 魔界龙羽生 于彼天逍遥 神源录 魔起苍山 仙路迷途不思归 斗皇传说1双神风云 圣元纪事一双华传奇 剑道圣君 银霜领主 
诸天之尘埃 田间白头翁 - 诸天之尘埃txt下载 - 诸天之尘埃最新章节 - 诸天之尘埃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