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军工市场的激烈竞争舞台上,巨神集团推出的hK416突击步枪宛如一颗重磅炸弹,搅乱了原有的格局。
随着hK416的订单如雪花般纷纷而至,巨神集团的生产线日夜轰鸣,一片繁忙景象。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法兰西军工企业那愈发难看的脸色。
曾经,法兰西在国际轻武器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其生产的突击步枪在多个国家的军队中服役,拥有着稳定的客户群体和市场份额。
然而,hK416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份平静。
巨神集团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从法兰西人手中硬生生地抢走了大量生意。
每一笔hK416的订单,都像是在法兰西军工企业的心上扎了一刀。
法兰西的军工巨头们聚在豪华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压抑。
一位头发花白的高管愤怒地拍着桌子:“这巨神集团太过分了!他们简直是在掠夺我们的市场,我们不能坐视不管!”
但叫嚷归叫嚷,冷静下来后,众人发现自己竟无计可施。
国际市场遵循自由竞争原则,他们无法阻止巨神集团参与竞争,更无法强迫客户选择自己的产品。
更让法兰西人感到无奈的是,他们自己的军队对hK416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军队高层在进行了一系列评估后,认为hK416的性能在某些方面确实优于本国现有的突击步枪。
如果装备hK416,将有助于提升法军的战斗力。
于是,内部开始讨论从巨神集团采购一批hK416突击步枪用于军队装备的事宜。
这对于法兰西的军工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自家军队都倾向于竞争对手的产品,这让他们颜面尽失。
与此同时,巨神集团这边的订单量还在持续攀升。
随着订单越来越多,大西洋联盟的各国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授权生产。
他们明白,单纯的采购无法满足长期的装备需求,而且从经济和战略角度考虑,授权生产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升本国的军工生产能力。
于是,各国代表纷纷来到巨神集团,就授权生产hK416一事展开商谈。
巨神集团对于授权生产一事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在林祁主持的高层会议上,他笑着对众人说:“这些国家都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生产能力,突击步枪技术虽然先进,但也并非不可复制。
授权生产不仅能让我们赚取专利费,还能进一步扩大hK416的影响力,巩固我们在国际军工市场的地位,何乐而不为呢?”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作为大西洋联盟的老大,米国在授权生产这件事上冲在了最前面。
米国国防部派出了一支由高级官员和军工专家组成的代表团,与巨神集团进行谈判。
谈判桌上,米国代表团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技术转让的深度、生产规模的限制以及专利费用的支付方式等。
巨神集团的谈判团队则据理力争,既要保障自身的利益,又要满足米国的需求,以达成双方都满意的合作协议。
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授权生产协议。
根据协议,米国将获得在本土生产hK416的授权,巨神集团将提供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指导,米国则需按照约定支付专利费用。
这一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国际军工市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其他大西洋联盟国家纷纷加快了与巨神集团的谈判进程,希望能尽快达成类似的协议。
在与英国的谈判中,英国方面希望能够在授权生产的基础上,对hK416进行一定程度的本土化改进,以适应英国军队的特殊需求。
巨神集团经过慎重考虑,同意了英国的请求。
双方约定,在保证hK416核心性能的前提下,英国可以在一些非关键部件和功能上进行创新和改进,但这些改进必须经过巨神集团的审核和认可。
法国在看到米国和英国都成功达成授权生产协议后,也放下了身段,积极与巨神集团展开谈判。
虽然心中满是不甘,但为了提升本国军队的装备水平,他们不得不做出妥协。
在谈判过程中,法国试图争取更优惠的授权条件,但巨神集团并没有给予特殊待遇。
经过多轮讨价还价,双方最终也达成了授权生产协议。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西洋联盟国家与巨神集团达成授权生产协议,hK416的生产版图不断扩大。
巨神集团在收取专利费的同时,也加强了与各国军工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技术输出和合作生产,巨神集团不仅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益,还提升了自身在国际军工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然而,授权生产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不同国家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控制水平参差不齐,如何确保各国生产的hK416都能保持一致的高性能,成为了巨神集团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此,巨神集团派出了专业的技术团队,前往各国的生产工厂进行指导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