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一,阳光明媚,钦天监的官员们却如热锅上的蚂蚁般焦急。
他们脚步匆匆,神色凝重,仿佛有什么天大的事情发生。终于,他们来到了皇宫门前,见到了皇帝李治。
“圣人!”钦天监的官员们一见到李治,便赶忙跪地行礼,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惶恐。
李治见状,心中一紧,连忙放下手中的奏报,问道:“何事如此慌张?”
钦天监的官员们抬起头,面色苍白:
“圣人,昨夜微臣们观测到荧惑星侵犯舆鬼星,此星象极为罕见,恐有不祥之兆。故特来禀报陛下,此星象需记录下来,还请陛下知晓。”
李治听完,眉头微皱,他深知星象对于国家和百姓的影响。
他沉思片刻:
“知道了,你们将观测的详细情况整理好,存档备查。近来边疆刚刚安稳一些,切不可让这星象之事传出去,以免扰乱民心。”
钦天监的官员们连忙:
“是,陛下圣明!”随后,他们如释重负般退下,当天便将星象记录整理完毕,呈给了李治。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五月十五的清晨,阳光依旧灿烂,钦天监的官员们却再次匆匆忙忙地进宫。
“圣人!”钦天监的官员们见到李治,急忙跪地行礼:
“今日太白星经过天顶,按规制也该记录在案。”
此时,李治正与裴炎一同商议着国家政务,听到钦天监官员的禀报,他稍稍抬了一下头,随口应:
“知道了,一并存档吧。你们要好好盯着天象,若有异常情况,需及时来报。不过,也不必每次都特意进宫禀报,书面奏报即可。”
钦天监的官员们齐声:
“遵命!”然后转身缓缓退了出去。
待官员们离去后,裴炎在一旁:
“圣人放心,臣会安排人留意此事,绝不让星象的消息随意传播,以免引起百姓们的恐慌和过多猜测。”
李治点了点头:
“嗯,还是你考虑得周全。如今政务繁忙,切不可让这些琐事分了我们的心神。”
时光荏苒,转眼便到了秋七月。这一日,河源地区突然传来紧急战报,称吐蕃军队大举入侵,并在良非川一带屯兵。这个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迅速传遍了整个宫廷。
李治得知后,脸色凝重,立刻下令召集大臣们前来商议应对之策。
他面色凝重地指着那份奏报:
“河西镇抚大使李敬玄在湟中与吐蕃将领赞婆交战,然而不幸的是,官军最终战败了。如今形势危急,我们必须迅速想出应对之策,以稳住河源地区,绝不能让吐蕃军队再继续向前突进。”
裴炎闻言,眉头紧皱,稍作思索后,连忙回应:
“圣人,臣听闻左武卫将军黑齿常之在此战中表现英勇,奋力杀敌,不仅成功抵御了吐蕃军队的进攻,更是大破蕃军。此人勇猛善战,实乃良将之才,若派他去镇守河源,必能有所作为。”
李治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随即下令:
“好!就照你所言,即刻擢升黑齿常之为河源军经略大使,命他火速赶赴河源,全权负责当地的防务事宜。至于李敬玄,将他调离湟中,转调至鄯州,责令他在那里负责后勤支援工作,务必确保黑齿常之的军队粮草充足、器械完备,绝不能让前线出现物资匮乏的情况。”
崔知温继续:
“时间紧迫,我们必须要让户部和兵部立刻行动起来,将粮草和兵器火速送往鄯州和河源,绝不能有丝毫延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同时,也要嘱咐黑齿常之,让他到任后,务必将河源的防务情况第一时间上报给朝廷,这样我们才能及时了解局势,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应对策略。”
李治深表赞同,他果断地回应:
“你所言极是,即刻传旨给户部和兵部,责令他们今日便着手安排相关事宜,不得有丝毫耽搁。另外,再拟一道旨意给黑齿常之和李敬玄,明确告知他们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催促他们尽快完成交接,马不停蹄地赶赴任所。”
旨意如疾风骤雨般迅速地传递了下去。
黑齿常之在接到旨意的那一刻,刚刚从湟中前线撤回。
他甚至来不及稍作喘息,便立刻开始收拾行装,率领着自己的亲信们马不停蹄地赶往河源。
一路上,黑齿常之面色凝重,他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他对身旁的副将吩咐:
“一旦抵达河源,我们首要任务便是彻查防务漏洞,确保防线固若金汤。同时,要合理调配兵力,做到攻守兼备。此外,立刻与鄯州的李敬玄取得联系,催促他尽快将物资运送过来。我们必须做好长期坚守防御的充分准备。”
副将连连点头,表示明白:
“将军放心,属下定当全力以赴,绝不辜负将军所托。我们必定会守住河源,绝不让吐蕃再有机会兴风作浪!”
与此同时,李敬玄在接到调往鄯州的旨意后,同样不敢有丝毫耽搁。他迅速将手头的事务交接清楚,然后急匆匆地踏上了前往鄯州的征程。
抵达鄯州后,李敬玄没有丝毫迟疑,他第一时间下令让人清点粮草和器械,以确保能够及时支援河源。
正当他忙碌之际,手下人前来询问:
“您是否需要先与黑齿将军通个气,询问一下他目前最急需的物资是什么?”
李敬玄毫不犹豫:
“当然要!立刻派人去河源,告诉黑齿常之,只要前线有需要,鄯州这边一定会全力以赴地供应,绝对不会让他缺少任何支援。”
几天后,黑齿常之的奏报如同一道闪电划破夜空,迅速送达宫中。
李治展开奏报,仔细阅读着上面的文字,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奏报中说,黑齿常之已经抵达河源,并迅速展开行动,加固城防、布置兵力,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更令人欣喜的是,鄯州那边也及时送来了第一批粮草,解了燃眉之急。
李治看完奏报后,心情愉悦地对张瑜:
“黑齿常之办事果然雷厉风行,毫不拖沓,李敬玄也没有耽搁对他的支援,如此一来,河源的局势就稳定多了。再派人给黑齿常之回个信,让他务必坚守好河源,若是遇到什么困难,不必强撑,随时向朝廷禀报,我们定会全力支持。”
张瑜:
“是,奴才这就吩咐下去,让他们尽快去办妥此事。此外,户部那边传来消息,后续的粮草和器械也正在源源不断地运往鄯州,预计再过几天就能抵达,绝对不会耽误前线的使用。”
李治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如此甚好。吐蕃此次入侵虽然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麻烦,但只要我们上下一心,选派合适的将领和士兵,并且确保物资充足,一定能够将他们阻挡在河源之外,让他们无法再侵扰我国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