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帮我
“姑娘,确认了,谢公子就在后侧的屋子,奴婢方才还看到他身边的砚之了,不会错。”
王宝晶有些坐立难安的在屋中走了两圈,随后让康儿重新给她梳了个发髻,换上几朵素雅的珠花。
既是他恩师的忌日,又在庙宇内,这番打扮不会太过华丽,简单随性。
谢粼文低头在抄写佛经,听见脚步声,以为是砚之回来了。
头也没抬继续誊抄着,直到一叠糕点放在桌案前,谢粼文抬头看见对面的王宝晶怔愣了一瞬。
“王姑娘?”
放下手中的笔,问道:“王姑娘这是…?”
“小女来佛前还愿,听康儿说看见你身边的砚之了,便过来看看,竟然真的是你,你说,我们这算不算是缘…”
“王姑娘,你我二人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不合规矩。”
王宝晶站起身,苦笑道:“不用你赶我,我只是想来看看你罢了,毕竟你家已经拒了两次了。”
见她这般,谢粼文心中多少有些过意不去,“王姑娘,若有让你难受之处,还请见谅。”
“谢公子,你心中的妻子该是何等模样的?”王宝晶侧过身,声音沙哑的说道:“你别担心,我只是想知道我输给了什么样的人。”
“王姑娘,佛门清静之地,你我二人谈论此话怕是不妥,还是请回吧。”
王宝晶回头看他,谢粼文只低着头不看她。
牙齿咬着嘴唇,吃痛的让自己压下心底的酸涩。
“那糕点是我亲手做的,从家中带来的,庙里条件简陋,谢公子抄经疲乏时亦可吃些甜的缓解一二,我就不打扰公子了。”
王宝晶提着食盒看似逃一般的走了,谢粼文叹了口气,王宝晶是个姑娘家,脸皮薄,也不是他不顾及她的颜面,他是怕若他稍加辞色,会加重她的念想。
就如同他一般,自从上次孙丝如与他说完后,两人就再也没见过了。
很多时候他宁愿绕路从孙府外面路过,希望能碰上孙丝如,哪怕点个头也好,可是,天不遂人愿,一次也没再碰见。
他这些时日的魂不守舍李氏都看在眼里,对砚之旁敲侧击,威逼利诱下也知道了点。
若是孙家有意,李氏也很乐意结这门亲,可人家不愿意,也没有牛不喝水强按头的道理,毕竟强行过下去的婚姻她已经过够了,不想再去强求别的女子。
女子又何必为难女子呢。
谢粼文没跟她提过,想必也是尊重孙姑娘的意思,可他这么拖下去也不是办法。
又有王家的屡次登门,说实话,李氏不想结这门亲。
一来,王宝晶的身子虽然说是如今大好了,可这些日子也是忽好忽坏。
二来,王宝晶从小身子弱,王夫人对她呵护小心,管家理事更是一窍不通,这样的性子,不适合做主母。
所以,自从王家登门后,李氏更是紧锣密鼓的在京都挑选合适的人家。
李氏也跟谢粼文说了好几家,奈何他心中实在没有意愿,便跟李氏说一切由她做主。
这几天特意来城外寺庙,一来是为恩师,二来也是想静心,不管那些烦心事。
“爷,一会晚膳您还是过去吃吗?”
谢粼文回过神来,随即摇摇头。
“今日你去拿回来吧。”
之前几日谢粼文都是到饭堂跟寺里的众人一起吃,他很喜欢那样的感觉。
可是想到王宝晶,他不知为何有一种下意识想要逃离的感觉。
可明日就是给恩师做法会的最后一日,他不想这个时候离去,也就明日傍晚再下山罢了。
“爷,这哪来的糕点?不会是王姑娘送来的吧。”
砚之看着那糕点咽了咽口水,来这多日每顿都是稀饭素菜,他已经很久没吃这些零嘴点心了。
“你在哪碰上她们的?”
“就在前边,正巧就碰到了王姑娘身旁的那个婢女,小的还没注意,是她先跟我打了招呼。”
谢粼文点点头,让砚之把那糕点拿去吃了罢,他没什么胃口。
砚之笑呵呵的跟他道了谢,不过也没有全拿走,拿了几块收起来,留着待会吃。
是夜,夜幕降临,弯月高挂,闪闪的星星点缀着夜空。
是以王宝晶没有让康儿点灯,两人相互扶持借着月光等眼睛稍微习惯黑暗后,慢慢朝着谢粼文的住处而去。
快到谢粼文住处时,康儿颤抖着手拉着王宝晶,低声说道:“姑娘,您要不再考虑考虑,进去了您可就真的没有回头路了。”
王宝晶心中也是害怕,可她不会后悔。
“康儿,我只想由心一回,你一定要帮我!”
王宝晶的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注视着她,康儿点点头,只要姑娘想,赴汤蹈火她都愿意。
主仆两人来到门口,康儿率先轻脚的来到谢粼文屋门口,从怀中取出火折子点燃一根香,随后屏气从窗户的缝隙间往里伸。
约莫过了半炷香的功夫又去到砚之房门口,轻声唤了几声,见里面没动静才朝着王宝晶点点头。
下午送来的糕点里面王宝晶又额外加了点东西,她知道谢粼文不一定会吃,但也不会随意扔掉。
所以,她是特意给砚之加的,果然这会人都已经睡的沉沉的了。
康儿不放心,以防万一,也给砚之的屋里点了迷香。
“姑娘,您去吧,外面有婢子守着,您只管放心。”
王宝晶点点头,深吸了一口气,推开谢粼文的房门,缓步走了进去。
借着窗户透进来的月色,点亮了角落的一盏烛火,走到床边看着谢粼文熟睡的面容。
伸手摸着他的脸,将头靠在他的怀里。
粼文哥哥,过了今夜,我们就永远不分开了。
伸手将外面的披风脱掉,里面她只穿了一件薄纱的外衫,直接透出绣着鸳鸯戏水花样的水绿色肚兜,下半身是纯白的亵裤。
没一会,康儿见屋里彻底没了光亮,隐隐约约传出一些动静。
听到声音的康儿的脸红了大半,只好走远一些,但也不敢掉以轻心,仔细守在外面,等着黎明破晓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