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三刻,天边刚泛起一丝鱼肚白,阿敏正焦躁地在北城楼上踱步。
一夜未眠让他眼下泛着青黑,脸上满是疲惫与焦灼,还在盼着探查粮道的斥候归来。
“永明军来了!对岸有永明军!”
突然,楼外传来一阵急促的大喊大叫,声音冲破晨雾,直刺耳膜。
阿敏心头猛地一沉,顾不上多想,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城楼的阳台身上,扒在栏杆上探身望去。
只见清川江对岸的平地上,密密麻麻的人影早已集结成阵,永明军的旗帜在微光中猎猎作响,队列整齐肃穆,透着令人胆寒的气势。
还没等他看清对方的兵力部署,便听见“轰!轰!轰!轰!”四声巨响,震得整个城楼都在微微颤抖,脚下的砖石仿佛都在跳动。
阿敏下意识地扶住护栏稳住身形,再抬眼时,对岸阵前的四门12磅野战炮炮口正冒着淡淡的青烟,炮弹已然呼啸着朝城墙飞来。
“不好!他们要攻城!”阿敏失声喊道。
话音未落,炮弹已带着尖锐的呼啸声撞在安州城墙上,砖石飞溅,城墙外层的夯土被炸开一个个大坑。
其中一颗炮弹更是直接将一段城垛打的四分五裂,炮弹余势不减,将后面的一名士兵打的血肉横飞,尸骨无存。
更要命的是,永明军阵中还架起了一百门迫击炮,炮弹以曲射弹道落在城楼上的士兵聚集处。
“轰轰轰轰——”
接连几声巨响,迫击炮弹在人群中炸开,弹片横扫之下,大片士兵瞬间倒地,鲜血染红了城垛。
城上的后金士兵吓得纷纷四散躲避,原本还算整齐的防线瞬间乱作一团。
“稳住!都给我稳住!射箭反击!”
阿敏挥舞着佩刀嘶吼,可士兵们早已被炮火吓破了胆,只顾着东躲西藏,哪里还能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就算他们还有勇气抵抗,城头离对岸四五百米,箭也根本射不过去。
袁可立的炮击一波接着一波,12磅野战炮不断轰击城墙,试图炸开缺口,迫击炮则持续压制城上的守军,让他们抬不起头来。
就在城上一片混乱之际,城西方向突然又传来震天动地的炮声,比城北的炮火更加猛烈。
阿敏猛地转头,只见城西方向火光冲天,数门巨大的火炮正持续轰鸣,炮弹如同暴雨般落在城墙上。
“城西怎么也有敌军?!”
阿敏又惊又怒,刚要派人去探查,城南方向也传来了密集的炮声,同样是威力惊人的重炮轰击。
接连几发实心弹接踵而至,每一发都精准击中城墙同一区域。
夯土被反复冲击后逐渐松动,墙体出现一道道狰狞的裂缝,城上的雉堞、射孔接连垮塌,原本坚固的城防已然摇摇欲坠,防守士兵彻底被这恐怖的冲击力吓得魂飞魄散。
“贝勒爷,城西和城南都有军队在攻城!”
一名亲兵跑来,脸上满是惊恐,
“我们看不清是哪路兵马,也不知道敌人有多少兵力!”
阿敏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喃喃地道:
“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城南和城西怎么会不知不觉来了敌军……”
一旁的刘兴祚眉头紧锁,沉声道:
“贝勒爷,依属下判断,这两路兵马多半是永明军或东江军从海上登陆,抄了咱们的后路!”
“海路……”阿敏喃喃道,眼中满是悔恨,“我怎么就忘了派人留意西边的沿海!”
此时的安州城,已然陷入三面临敌的绝境。
城北有袁可立的永明镇大军,四门12磅野战炮和数十门迫击炮持续轰击;
城西是颜思齐率领的五千永明军,配备四门18磅攻城炮,每一发炮弹都能在城墙砸出一个大坑;
城南则是李国助率领的五千永明军,同样带着四门18磅攻城炮,炮火威力惊人,城墙在这般重击下,已然出现多处坍塌。
黑夜里,火光映红了半边天,阿敏看不清城外敌军的具体数量,只能从炮火的密度和威力判断,对方兵力雄厚。
城上的士兵死伤越来越多,弓箭和城防炮的射程都打不到敌人,除了被动挨打,没有任何反击的手段。
“贝勒爷,不能再守了!”
刘兴祚上前一步,急切地说道,
“如今城北、城西、城南都被敌军围攻,只有东边没有敌军,咱们不如从东边突围,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东边……”阿敏眼神闪烁,迟疑道,“会不会是敌军故意留给咱们的陷阱?”
“现在说什么都迟了!”
岳托也上前劝道,
“固守城池,迟早会被敌军攻破,到时候咱们一个也跑不了!不如从东边突围赌一把!”
“我问过朝鲜降将,东边的介川通道可以通往首阳山和德川,到了那里咱们再兵分两路,或许能逃出朝鲜!”
阿敏沉默了片刻,看着城外越来越猛烈的炮火,又看了看城上士气全无的士兵,知道再守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好!就从东边突围!”他终于咬牙道。
“贝勒爷,郭山方向也可以突围!”
刘兴祚突然说道,
“郭山在安州城东北,要渡江到清川江北岸,属下可以去辽东求援,带援军回来接应贝勒爷!”
阿敏心中一动,若是能有援军,或许还有翻盘的机会。
他点了点头:“好!给你两千骑兵,你务必尽快赶到辽东,搬来援军!记住,一定要快!”
“属性遵命!”刘兴祚心中窃喜,终于等到反正的机会了!
不多时,大军集结完毕,阿敏率领剩余的一万多名士兵,打开东门,朝着介川方向突围。
夜色深沉,士兵们不敢点灯,只能借着微弱的月光赶路,队伍拉得很长,首尾不能相顾。
阿敏心中忐忑,不断催促士兵加快速度,只盼着能尽快走出这片危险区域。
行至城东的丘陵边缘,道路在此分岔,一条往东延伸,通往介川;另一条则向东北,直指清川江渡口。
刘兴祚带着两千兵马向清川江渡口疾驰而去,阿敏则带着剩下的兵马向介川方向逃亡。
阿敏哪里知道,毛文龙早已率领一万东江军在介川通道两侧的山坡上设下了天罗地网,等待他的将是一条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