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楼开始的名着之旅

终南野道

首页 >> 从红楼开始的名着之旅 >> 从红楼开始的名着之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仙人只想躺着 衣冠不南渡 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神武太医俏女帝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权臣 四季锦 
从红楼开始的名着之旅 终南野道 - 从红楼开始的名着之旅全文阅读 - 从红楼开始的名着之旅txt下载 - 从红楼开始的名着之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二百三十一章 禅位闹剧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且说当日罢朝之后,赵佶回到后宫,连龙袍都来不及换,便秘密召来一众心腹,神思不属的询问道,

“金人来势汹汹,众卿家可有教朕?”

白时中担心他先前隐瞒军情之事,会被赵佶秋后算账,便积极献策,试图弥补一二。

“官家,从前番之事来看,金人种种作为皆为求财,不如依旧例便是?”

赵佶刚要点头答应,就见蔡京面有异色,便道,“蔡爱卿老成持重,可有不同意见?”

蔡京慢悠悠的出列,拱手回道,“官家,金人无信,不可将希望全寄托在和谈之上,最好还是多做几手准备为妙。”

“卿家此言大善,具体有何良策,可速速道来!”

“老臣认为官家该先下旨,命河间府、大名府等地官员用心抵挡金军南下,同时抽调精锐禁军北上支援,以防金人借谈判麻痹我大宋。”

“好,如卿家所言,朕即刻下旨,还有呢?”

蔡京眼神微动,本想再说些什么,但终究还是没有出口,遂摇头示意话已说完。

倒是蔡攸见自家老子重新得了赵佶宠信,心下酸涩无比,自不愿其专美于前,连忙站出来奏道,

“官家,您怕是忘了还有定襄节度使穆栩,他辖地乃在云地,只要命其出兵,金军若不想后路被断,必然不敢再轻兵冒进。”

赵佶面上先喜后忧,皱眉叹息道,“穆栩昔日曾三番五次向朕进言,说金人狼子野心,与其合作乃与虎谋皮之举,悔不听其言也!

其后因此事,朝廷与他多有龌龊,朕担心其未必愿意听从旨意,这可如何是好?”

蔡攸却早已想到了这一节,遂不慌不忙道,“此事易尔,陛下可下旨加封穆栩为王,再叙一下翁婿之情,想来看在茂德帝姬份上,他不会行抗旨不遵之事的。”

“这…”赵佶闻言有些犹豫,倒不是说他认为蔡攸这个主意不行,而是他们老赵家自来就对武人多有防范,眼下穆栩已有不听朝廷命令的苗头,若在继续纵容下去,恐怕会愈发势大难治。

高求与穆栩仇深似海,当然不愿看到仇家得意,此刻见赵佶神情,顿时出言反对道,“不可,穆栩目下不过一国公,便屡有抗旨之举,若再加封他为王,说不得会更加助长其野心。”

见高求这么不给面子,蔡攸当即不悦道,“高太尉如此说,想来必有妙计退敌,不妨说来听听!”

高求有个屁的妙计,他单纯就是给穆栩添堵罢了,现下被蔡攸这般讥讽,立时涨红着脸道,“下官之言出于一片公心,皆是为了朝廷考虑,蔡中丞何必如此咄咄逼人?”

“哼,好一个一片公心,谁不知你和穆栩有着私仇,我看你是…”

“够了!此议暂且搁置,先看下和金人谈判结果,再说其他不迟。”

却是赵佶看二人争吵有越演越烈之势,便出言喝止,接着就道,“你等退下吧,朕再考虑一番。”

“是,臣等告退。”

见赵佶生出不耐之情,几人哪里还敢啰嗦,便依言告退,谁知赵佶突然又道,“太师暂且留步,朕有话要说。”

等殿内只剩蔡京和梁师成,赵佶这才问道,“朕见太师方才似有未尽之语,不知然否?”

“圣明无过官家,臣确实还有话说,但此言不适合太多人听。”

“如今此处只剩太师与梁大官,爱卿尽管直言。”

蔡京看了眼梁师成,见其回之一笑,他也抱拳回了一礼,然后才道,“官家,依老臣看来,金人此番怕是来者不善,一般的好处未必能满足彼国胃口,所以保险起见,老臣认为官家应该做最坏的打算。”

赵佶眼光微微一闪,不动声色都追问道,“爱卿可将话讲明!”

蔡京咬牙道,“若情况危机,官家不如南幸江南,巡视下我大宋的大好河山。”

听到终于有人说出了自己想听的话,赵佶心中不由长舒了口气,甚至暗自感叹道,“不愧是蔡京,满朝文武竟只有他一人,能看出朕的心意。”

虽说这就是他的本意,但赵佶也清楚,此举有失天子风范,便故作矜持道,“这怕是不妥,朕乃一国之君,要是弃都城而走,让天下怎么看朕!”

论起赵佶身边哪个内侍最会揣摩上意,那自是非杨戬和梁师成莫属,但前者已于年前病逝,现如今便只剩下一个梁师成。

这厮其实和蔡京一样,也早早就看出来,自家这位官家有出京避祸之意,但他却更加阴险,不愿主动挑破此事,生怕日后会被追责。

眼下蔡京既然率先提出,那梁师成便没什么可顾忌了,他随即就说出早已想好的对策,“官家,此事不是没有解决的法子,就是有些…”

“你但讲无妨。”

“是,仆臣觉得,为了官家的声誉着想,不如效彷唐高祖之事。”

说完,梁师成立即跪下请罪,“仆臣失言,还请官家降罪。”

“梁大官且起,此事容朕思量思量。”赵佶倒没有生气,毕竟他这个人最爱惜名声,因此觉得这个建议,未尝不是个办法。

而蔡京则趁着赵佶思考之时,若有所思的瞥了眼梁师成,对这阉人更生防备之心。

赵佶或许以为,梁师成单纯是为了他的名誉考量,可蔡京却清楚的意识到,这厮分明是行的一石二鸟之计,明面上是是为了替君分忧,暗地里却想推太子赵桓上位。

满朝文武大臣,谁人不知他梁师成是太子的铁杆支持者,又有哪个不清楚,官家早晚要废了太子,改立郓王为储君。

当然,此事有个前提,那就是没有意外发生。

可眼下恰恰就发生了意外,这便给了梁师成可趁之机,让其暗助赵桓发起绝地一击,还偏偏有可能让他做成此事,这让蔡京如何会不忌惮。

一时间殿内寂静无声,君臣三人各自想着心事,好一会才听赵佶说道,“罢了,再往下看几日,等白爱卿与金人谈判结果出来,朕再做决断。”

从赵佶的话里不难听出,他对退位一事尚心存疑虑。

想想也能理解,皇帝和太上皇到底还是有所区别的,如果不是情非得已,谁能愿意将至尊之位拱手相让他人,即使这个他人乃是亲生骨肉。

接下来数日,整个大宋朝廷的目光,全盯着鸿胪寺和北边州府,盼望有好消息传来。

鸿胪寺这边,金国使臣的条件一日三变,明明前一刻双方已经谈妥,但到了后一刻,撒卢拇和高庆裔便会再次抬高条件,让白时中等人疲于应付。

此时但凡稍有见识之辈就能看出,金国根本没有谈判的诚意,这般作为十之八九还是为了拖延时日。

但赵佶却仍然不肯死心,常常一日之内多次召见白时中,催促其和金国尽快达成和解,好让金兵早一日退出大宋疆土。

只可惜赵佶的这点奢望,终究还是成了泡影。

到得七月初四这日,大名府知州杜维传来急报,六月中旬金军大举进犯河间府,永静军都统制陈遘连同从雄州逃来的宋江所部,协同城内百姓誓死抵抗,几度打退金军进攻。

可好景不长,在经过几日试探后,完颜宗翰敏锐的发现河间府守军不多,死守尚且吃力,出城作战那是万万不肯能。

眼见于此,完颜宗翰当机立断,留下少部分人马继续围城,本人则与完颜宗望带兵绕过河间,顺黄河北流,过冀州而不攻,直奔大名府而去。

此举可谓极为大胆,倘若大宋冀州守将有些胆量,敢出兵攻击金军后勤,那金军或许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但完颜宗翰精通战阵,岂会犯这种兵家大忌?

原来在攻打河间府时,他曾故意放开南面口子,试图引诱冀州、恩州守军前来救援,意图实施围点打援之策。

结果却是大大出乎了完颜宗翰所料,两地守军别说前来支援友军了,竟不约而同的选择坚壁清野,谨守城池,丝毫不敢越雷池一步。

联想了一番河北诸路宋军表现,完颜宗翰一下就明白了,宋军战斗力低下不说,大部分人还没有战心。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说,其料定冀州守军不敢轻易出城后,便选择战略放弃此处,继续向南直取大宋北方重镇大名府。

一旦攻陷那里,就只剩个开徳府,随后便能隔着黄河南段支流,威胁大宋都城东京。

到了这般境地,赵佶总算是明白,他让金国使者给耍了,但他却没心情也不敢去计较,只是连连下令,命高求选派精锐禁军渡河支援开徳府,同时密令蔡京、梁师成暗中打点行囊,已备不时之需。

很快,赵佶的这些准备就有了用武之地,仅仅过去十日功夫,到得七月十四这天,从北方传来紧急军情,大名府陷落,知州杜维自尽殉国,守将黄宝录投降。

眼看金军就要到黄河了,下一步便是攻打汴梁,赵佶心惊胆战之下,遂决定采纳梁师成一半的建议。

为何说是一半的建议呢?因为这时的赵佶还在迟疑,他不是迟疑走不走,而是迟疑要不要传位给赵桓。

最后,他动了个歪脑筋,先封赵桓为开封牧,随后在根据接下来局势变化,再做进一步打算。

开封牧,在宋朝并不常置,宋太宗、宋真宗皆是先当开封牧,然后继任皇位。

赵佶此时命赵桓为开封牧,其目的自然是让他留守东京抵御金军,而他自己则打算南幸淮、浙,也就是逃去南方。

大宋的文武百官,本事可能不行,但一个个都是人精,从赵官家的这一系列反常举动中,他们皆察觉出,官家这是要留下太子顶雷,自己提桶跑路。

面对这么个胆小的官家,朝堂众臣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派。

忠贞之士自是纷纷谏言,认为赵佶不该在这时候离开都城,否则定会造成人心浮动,于朝廷战事不利。

而那些奸佞小人则使出浑身本事,通过各种手段,企图让他们的好官家带上自个,不愿留在东京等死。

一时之间,整个朝廷群魔乱舞,消息很快又传到民间,东京城的百姓也跟着慌乱起来。

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开始先赵官家一步出城南下避祸,而没钱没势的升斗小民也不愿坐以待毙,不是逃去乡间,便是上街抢夺粮食等物资。

就在大宋都城陷入一派末日景象时,更坏的消息传来,开徳府被攻破,金人随时就要饮马黄河了。

眼看事态在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赵佶终于坐不住了,他在七月二十九这天召来大朝,下了两道旨意。

第一道圣旨里,他加封应国公定襄节度使穆栩为云中郡王,命其出兵燕地,迫使金军回师,以解京城危机。

对这道旨意,百官虽觉得有些出乎意料,但也在能接受的范围,毕竟目下大宋已到了危亡之际,顾不得会不会令穆栩做大。

可第二道旨意,就令许多人没法澹定了。只因在圣旨里,赵佶先是对他继位以来的功过做了番总结,其后话音一转,竟宣布即日退位,巡幸江南,传位给了太子赵桓。

对于赵佶要跑一事,众臣早有心理准备,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位官家会做的这么绝,为了逃命竟连帝位都不要了。

有些大臣在圣旨刚刚宣读完毕,便要出班劝赵佶收回旨意,却忽然听到大庆殿内传来一阵哀嚎,宛如杜娟啼血,令人极为动容。

发声之人不是旁人,正是圣旨中的另一个主角,太子赵桓。

当着满朝文武、皇亲国戚的面,赵桓就像死了老娘一般,跪在丹陛下首泣道,

“恳请父皇收回成命,儿臣年少徳薄,如何能承担治国重任,惟愿长伴父皇膝下,日日领受教诲。若父皇不肯答应,儿臣甘愿去做太乙宫主,也不愿克承大统…”

众臣初听前半段时,还以为这位太子是在进行三请三辞,为他的孝顺感怀不已。直到听到后半段,许多人已忍不住暗叫“好家伙”,这哪里是在推辞,分明就是不愿继位啊。

这可真是让人开了眼界,古往今来,令多少英雄豪杰趋之若鹜的皇帝宝座,到了这对天家父子这里,竟然成了一个烫手山芋,谁都想将其推出去。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我,签到万年,被美女徒弟曝光了 道界天下 我在末日躺平了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灯花笑 星际破烂女王 地球人实在太凶猛了 鉴宝金瞳 超级女婿 长生十万年 猎妖高校 纽约超级警猫 小阁老 长夜余火 魔眼小神医 傲世丹神 退圈后她惊艳全球 军王猎妻之魔眼小神医 成为了道医之后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南宋第一卧底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大明官 抗日悍将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师士传说 游戏民国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我在亮剑搞援助 风雨大宋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最近更新小强逆袭记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 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 汉末听雨 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 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 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重生之项羽崛起 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 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魂穿林冲,我为青龙星君 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 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 大乾贵公子 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 
从红楼开始的名着之旅 终南野道 - 从红楼开始的名着之旅txt下载 - 从红楼开始的名着之旅最新章节 - 从红楼开始的名着之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