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领导,乔兴文的一些行为,我实在看不惯。”
高广阁并不掩饰对乔兴文的意见。
“他抢了你的常务副市长,你看不惯他很正常,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看不惯归看不惯,不能影响正常工作。”
老领导教育高广阁。
“老领导,我绝对没有影响正常工作。”
高广阁分辨道。
“没影响正常工作?”
“不对吧?”
“根据我了解到的情况,你的个人情绪,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政府正常工作的开展。”
老领导说道。
“您具体指的是什么工作?”
高广阁被说糊涂了。
“台安县那个矿场事故案。”
铺垫了大半天,老领导终于说到正题。
“矿场事故案?”
高广阁不禁愣了一下,在他的认知里,老领导清正廉明,怎么退休退休了,又掺和起这种事了?
“这个案子市委市政府已经下了文,由市公安局牵头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台安县虽然是案件发生地,但并不是在哪发生的案子,就一定得由哪里调查,现在,台安县公安局获得了线索,抓了人,理应把线索和嫌疑人,移交给市公安局,你为什么非得持反对意见呢?”
“就因为乔兴文支持移交案件,你就反对?”
“那乔兴文反对的,你是不是也都支持?”
老领导深谙讲话的艺术,明明是矿场事故案,老领导绕来绕去,又绕回到高广阁和乔兴文的个人矛盾上。
“我……”
高广阁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不要被仇恨蒙蔽了双眼。”
“我们做事情,要有原则和底线,切勿被个人情绪支配。”
老领导高屋建瓴地说道。
“老领导说的是。”
此时此刻,高广阁也终于意识到,老领导打这个电话的根本目标。
对手能把老领导请出山,做他的工作,高广阁还真没有想到,但此举,也正好了送给了一个台阶下。
宋思铭刚刚才说过,移交案件不能太突兀,不能太主动,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以免引起对方的警觉。
眼下,这个合适的时机,不就来了吗?
对自己有着知遇之恩的老领导,苦口婆心,好言相劝,他实在抹不开面子,只能主动退出战场。
“我尽快和台安县的相关同志沟通一下,让他们尽快把案件连同嫌疑人,移交给市公安局。”
高广阁随后就对老领导说道。
“这就对了。”
“冤家宜解不宜结。都是一个班子里的同志,不要总是搞针锋相对那一套,特别是涉及原则问题的时候。”
老领导虽然退休了,依旧喜欢站在高处,教育人。
“是,是。”
“这次我确实意气用事了。”
“以后绝不犯同样的错误。”
高广阁信誓旦旦地保证道。
很快,老领导就挂了电话。
高广阁静下心,想了想,老领导和铜山矿业有瓜葛的可能性非常小,大概率还是年纪大了,脑子不太灵光了,所以被人忽悠了。
可即便如此,高广阁还是要说一句,“忽悠得好。”
让他可以就坡下驴。
接下来的时间,高广阁先和台安县委书记朱凤明沟通,随后,朱凤明又和台安县副县长兼县公安局局长梁启政沟通。
临近下午下班,台安县公安局的案件移交手续,终于准备完毕。
该签字的地方都签了,连嫌疑人的体检报告都出来了。
给昌顺市局打电话,说可以移交了,昌顺市局态度积极,不消一个小时,就有四辆警车开进了台安县公安局的大院子。
带队的仍是昌顺市公安局唯一的一位女副局长,龚开颜。
几天前,龚开颜带队来到台安县公安局,本以为凭着市局两个字,就可以轻松将以夏顺鑫为首的嫌疑人带走,却不想,台安县局根本就不给市局面子。
把台安县委书记朱凤明叫来之后,朱凤明更是暗示台安县局,案件可以移交,但要尽可能地拖延时间。
龚开颜只能无功而返。
但这次不一样,没有丝毫拖延,龚开颜下车后,没有五分钟,就把所有的移交手续办完了。
和龚开颜对接的,是台安县副县长兼县公安局局长梁启政。
梁启政之前要多嚣张,有多嚣张,但这一次却是连话都没有多说一句,只有眼神中满是不甘。
很明显,梁启政是不想移交的,但又不得不交。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台安县委书记朱凤明,给梁启政下了命令。
至于朱凤明又是受了谁的指示,龚开颜猜测,应该常委副市长高广阁。
毕竟,这几天,就只有常委副市长高广阁一个人,明确反对案件移交市局。
以夏顺鑫为首的嫌疑人并没有在看守所,而是在台安县局。
因为台安县局更稳妥。
真把人关进看守所,说不定就会发生意外。
但现在,意外没有,反而是方便了移交,不用再去看守所提人了。
“梁副县长,卷宗市局会好好看,嫌疑人市局也会好好审,绝对不会让梁副县长这几天的辛苦打水漂。”
趁着往车上转移嫌疑人,龚开颜还不忘刺激一下梁启政。
这一刺激还真管用,梁启政就像是充了气的气球,一下子就鼓起来了,但这一次,梁启政已经没有爆发的资本,只能再把充好的气咽回去。
是的,梁启政并不知道这是以退为进,引蛇出洞,
副市长高广阁,和台安县委书记朱凤明说了这件事,但朱凤明选择对梁启政保密,倒不是信不过梁启政,而是梁启政需要跟市局正面接触,直接对话,不知情,才能表现得更自然。
真把一切都告诉梁启政,那梁启政就只能演了。
而事实证明,此举是非常有效果的。
龚开颜没有察觉出一丝的异样,回去之后,将经过一说,上面的人,同样没有察觉到任何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