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燕

木玉少白金

首页 >> 袁燕 >> 袁燕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日不落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仙人只想躺着 逆天明末三十年 烽烟尽处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 赤色黎明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日月风华 
袁燕 木玉少白金 - 袁燕全文阅读 - 袁燕txt下载 - 袁燕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69章 “科举”的前奏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袁熙作为皇帝,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军权就是“武转文”的方法。

那么强化人才归属感,就只能通过科举制。

是的,在袁熙看来,科举制从来不是帮助底层人民改变进步的方式,而是加强中央统治者集权制的方法。

无论有没有科举,底层人民改变进步的方式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打碎由封建统治集团形成的利益共同体。

这是任何一个古代王朝都最终要面临的问题。

每个古代王朝走到灭亡的原因,除了统治者自己作死的情况以外,更多的还是社会阶层的固化,基本上就是无解的,那么底层人民想要打破阶层进步,除了起义反抗,别无它法,“打进长安,可比考进长安容易”,并不完全是句玩笑话。

而如今,作为统治阶层的袁熙,自然不可能站在底层人民的角度去考虑帮助他们改变进步的方式,更多的是保证人才的忠诚度。

如果还是让世家豪族维持着“察举制”,甚至搞出“九品中正制”,那中央集权就成了笑话,而世家豪族的权力就会越来越大,国家走向分裂也是必然的。

想要维持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就是得有着直通中央的人才上升渠道。

之前朝堂上出现陆逊一家独大,就是“察举制”在发挥作用的缘故,扬州系的人员正在充斥着大燕国的朝堂,燕国都快变成“吴国”了。

连庞统这个益州派系的领导者,都必须向陆逊的扬州派系低头。

这也是袁熙不得不重新把司马懿叫回来,加强北方各个派系在朝堂上的地位。

袁熙一开始以为用皇家书院这个方法就能解决一下人才集中在世家豪族的问题,结果,很快就打了脸,因为无论你是办学院,还是举荐官员,完全剥离世家豪族,是不可能的。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地方上的皇家书院分院,也开始变质,逐步的地方势力化,在哪个州的书院就一定是偏向哪个州的世家豪族,去收学生。

而且各地的世家豪族,都会想办法与中央产生联系,然后这些在书院里的学生自然就成了新的利益共同体。

当这些学生借助世家豪族的帮助,进入皇家书院,自然又成了世家豪族下一步掌控朝堂的人物。

因此,对于袁熙来说,尽快推行科举制,是必然的。

否则当下一个能像陆逊这样逐步借助书院培植出势力的人物到来,袁熙很有可能就已经无力应对,或者说无法应对,因为袁熙觉得自己大概率活不到那个时候。

而且这个人,很有可能就是袁熙他饮鸩止渴,重新扶植上来的司马懿。

实行科举制,就是为了给司马懿一些掣肘,做好铺垫。

至于,如今的朝堂, 袁熙暂时不打算打破平衡,让司马懿任意施为,反正司马懿是三台六司最高长官了。

因此,袁熙在最后当皇帝的三年,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皇家书院上,甚至连女子书院的改革都亲自参与。

首先,就是升级制度。

所谓的升级制度,就是让学生们从一开始就有淘汰机制。

之前的皇家书院,统属着州学、郡学和县学,虽然皇家书院和州学、郡学、县学都有着自己的考核机制,但是相互之间一直采取的推荐制度,也就是说,作为学生,你想从县学进入郡学,需要学校推荐。

如今,袁熙增加了“开科考试制度”,而且科目主要是三个方向:经义、策论和诗赋。

经义自然是背书能力以及理解文章的能力;策论就是对于各类现实事物的个人见解;最后的诗赋袁熙认为是个添头,朝堂上的大部分文人都觉得必须也必要!

这种考试,是从县学入郡学,郡学入州学,直至州学入皇家书院。

至于皇家书院里的学生,主要是朝堂选拔官员的来源。

之前各个世家豪族有着一般举荐的权力,如今已经被袁熙削弱到了三成。

书院则是牢牢占据着剩下的七成。

而这次,袁熙一改常态,表示大家都一样,甚至允许世家豪族多推荐人,只不过大家都要参与“开科考试制度”。

说白了,就是大家一起考试,谁考了前列,谁才有资格被袁熙选为官员。

为了公平起见,袁熙选择的皇家书院考试是由书院、祭礼司和世家豪族三方共同主持的。

只不过书院肯定是主考,祭礼司和世家豪族都是辅考。

因此,考官一般是三个人,由三方推荐。

由于皇家书院的院长一直都是袁熙本人。

而这次,袁熙也决定亲自来。

只不过以后,袁熙都准备让太子袁谦来主持了,因为之前二十年皇家书院的内部大考,都是袁谦在主持的。

说白了,袁熙就是利用书院的人才招收方式,把“科举制”这件事逐渐推上台面。

在袁熙看来,他一开始就把科举推出来,一定没人同意,但是如果进入皇家学院,就必须考试,而皇家书院又几乎是当官的唯一路途,因为袁熙已经把皇家书院的推荐官员名额提到了九成之多。

到了那个时候,袁熙再推出能够绕过皇家书院,直接当官的“科举制”,相信很多官员和百姓都会双手赞成。

因为“科举制”就成了社会上最宽松的上升渠道。

至于被世家豪族已经渗透成了筛子的皇家书院,也已经是袁熙眼里的“弃子”了。

只不过,最后这三年,袁熙打算再利用一下皇家书院这个自己亲手打造的庞然大物。

虽说,袁熙还是会坚持公办学校,保证底层百姓学习的机会,只不过,袁熙不再纠结于中央或者地方上办学的理念。

而是将书院这种事务,继续推广到大燕国的每一个角落,保证真的能够接触到地方上的底层百姓,而不是世家豪族的内循环。

也是因为袁熙的考核制度,其实并没有影响到世家豪族们的人才掌控能力,这次书院“科考升级”的推广,比袁熙想象中的要轻松。

甚至可以说,很多州学、郡学和县学的学校极其积极地配合着皇家书院的改革。

也可能是这些学校已经受够了世家豪族对于各个学校的干涉,而且人情这个事,就不会是顺利的,一定会有冲突,但是名额有限,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学校自然容易得罪地方的世家豪族。

现在有了“科考升级”制度,各个学校自然可以把责任推脱给这个制度,说是上面的要求,他们也没办法。

虽说,没能解决世家豪族把持着皇家书院人才掌控的问题。

但是,这次“科考升级”制度,还是给寒门子弟不少好处,至少他们可以通过这个制度,搏一个机会。

特别是那些非常有才华的人才,立刻得到了皇家书院的认可。

仅仅是一年的时间,袁熙就在皇家书院听到了不少姓名很特别的学生,甚至有些来自鲜卑族的人。

这是之前的皇家书院很少有的。

要知道,这几年的皇家书院仿佛得了世家豪族的病,每年优秀的学生,基本上都是袁熙耳熟能详的那些世家豪族子弟。

完全不像诸葛亮当尚书令那几年,人才大部分都是各个地方推荐的寒门子弟。

就这,陈群那个家伙,还在袁熙这推广他的“九品中正制”呢!

袁熙除了装作听不懂陈群的复杂介绍,也是别无他法。

不过,袁熙很清楚,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在世家豪族中还是很受欢迎的,很多世家豪族的领导者在每年一次的大型活动中,通过面圣的机会,都会跟袁熙讨论这个。

袁熙也只能打哈哈,然后默默记住这些世家,逐步疏远。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纪先生,有空领个证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流浪吧!蓝星人 道士不好惹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急!全世界都知道我养了五条鱼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 大明:开局自曝身份,狱友是朱棣 大明官 阿根廷帝国崛起 父可敌国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武炼巅峰 亮剑之最强兵工系统 重生之战神吕布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大明之南洋再起 明末:边军不退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最近更新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真理铁拳 岂独无故 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大周第一婿 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 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袁燕 木玉少白金 - 袁燕txt下载 - 袁燕最新章节 - 袁燕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