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考察很顺利。
东方电子的技改车间里,秦和正详细汇报了设备参数,赵瑞敏听得认真,偶尔提问,目光却总在不经意间跟张扬对上,又很快移开。
离开车间时,她跟秦和正握手,又跟周明轩聊了土地核查的事,最后才走到张扬面前,递给他一份文件:“这是省发改委的补充资金申请,你看看,下周报上来。”
张扬接过,指尖碰到她的手指,两人都像被烫到一样收回。
他低头翻文件,没敢抬头:“谢谢赵省长,我们尽快整理材料。”
送赵瑞敏上车时,已经是傍晚。
赵瑞敏站在车旁,跟林振华道别,最后看向张扬:“张市长,嘉和的工作很扎实,继续加油。有困难随时给省里打电话。”
“您放心,我们一定不辜负省里的期望。”张扬点头,看着车队远去,直到车影消失在路口,才收回目光,手里还攥着那份文件——刚才赵瑞敏在文件里夹了张纸条,上面只有四个字:“我想你了”。
张扬嘴角微微上扬,他何尝不想赵瑞敏!
魏浩然走过来,看着他的神色,没多问,只递过一瓶水:“市长,该回办公室了,晚上还要开施工队的安全会。”
张扬点头,把文件和纸条都放进公文包,拉上拉链。
他知道,有些感情只能藏在暗处,像河底的岩层,支撑着大桥,却从不会露出水面。
回到办公室,他从公文包里拿出纸条,看了一眼,之后烧毁。
这样的纸条不能泄露出去,赵省长很多笔迹大家都晓得,要是外泄出去,对赵省长会产生致命打击。
窗外的夜色渐浓,张扬拿起手机,给赵瑞敏发了条短信:“文件已收到,下周准时报。您路上注意安全。”
过了十分钟,手机震动了一下,只有两个字:“好的。”
张扬看着屏幕,笑了笑,把手机放进抽屉,拿起大桥的施工预案——还有很多事要做,不能让私人情绪影响工作,这是他和赵瑞敏都懂的分寸。
……
……
翌日清晨,张扬刚在办公桌前坐定,敲门声就轻响起来。
“进。”他抬头,推门进来的是政府办主任何锐志,手里捧着一叠叠好的文件,规规矩矩站在桌前。
张扬的目光在他身上顿了两秒,心里那点疑惑又冒了出来——陈明远落马时,牵连出一串正处级干部,城建局、土地局、财政局的局长接连被查,唯独这位常年跟在陈明远身边的政府办主任,竟能全身而退。
是真的守住底线没伸手,还是藏得太深?
他不动声色地接过文件,目光扫过封面的“跨河大桥资金拨付申请”,耳边听着何锐志汇报:“市长,这是财政局刚送来的拨款申请,还有上午项目协调会的议程,您看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
声音平稳,听不出半分慌乱,可张扬分明注意到,他攥着文件边缘的手指,指节泛着淡淡的白——显然,对方也清楚处境。
陈明远倒台后,新市长上任,谁都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何锐志心里,怕是早就做好了被调离的准备。
况且之前张扬跟陈明远不对付,这点整个嘉和市都晓得,作为陈明远的嫡系,何锐志更加清楚!
张扬翻着文件,没立刻说话。
何锐志的能力他看在眼里,文件整理得条理清晰,会议议程也考虑到各部门的衔接,甚至要比魏浩然周全得多。
可用人先看心气,何锐志跟着陈明远多年,就算手脚干净,心思也未必能跟自己拧到一起;更何况,让前任市长的办公室主任继续留在身边,总像隔着一层,做事不顺畅。
何锐志跟魏浩然完全不一样。
魏浩然虽是刘玉田留下的人,但自己过去跟刘玉田、魏浩然都没打过交道,彼此都是一张白纸,能凭着实干重新建立信任。
可何锐志不同,之前陈明远在任时,双方是明面上的对头,他在会议上反驳过陈明远的规划,何锐志作为政府办主任,没少在中间协调 “对立” 的工作。
现在突然要把人留在身边,谁能保证对方心里没有芥蒂?
谁能确定他不会在关键时候 “卡壳”?
再者,何锐志的晋升路,张扬看得清楚 —— 从区政府办的普通科员,到市直单位科长,再到市政府办主任,每一步都离不开陈明远的提拔。
这份知遇之恩,不是说断就能断的。
万一他心里还念着旧主,想借着工作给自个儿添点麻烦,甚至暗中做些手脚,后果不堪设想。
官场里,最不能赌的就是 “人心”,尤其是这种有过 “对立过往” 又牵扯旧恩的人,与其留着担惊受怕,不如早做安排,既给对方留个体面,也给自己的工作扫清障碍。
“拨款申请放这,我一会儿看。”张扬合上文件,抬眼看向何锐志:“上午的协调会,你通知各部门负责人提前十分钟到,把上次没定的材料运输路线再议议,务必避开早高峰的居民区。”
“好,我现在就去通知。”何锐志应声,转身要走,脚步却又顿了顿,像是想说什么,最终还是只点了点头,轻手轻脚带上门。
张扬看着紧闭的门,指尖在桌沿轻轻敲了敲。
官场从没有绝对的“非黑即白”,何锐志能在陈明远的圈子里守住底线,已是难得;可眼下要推进跨河大桥、东方电子技改这些大事,身边必须是能完全信任、全力配合的人。
这位政府办主任,终究是留不住,也不能留。
他拿起手机,给组织部张立新打了个电话:“张部长,政府办何锐志同志的情况,你们有没有考察过?
他在综合协调上有经验,看看能不能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人尽其才。”
电话那头传来张立新的声音:“我们正在梳理,有几个市直单位的副职空缺,正想跟您汇报。
何锐志同志的廉政记录没问题,就是之前跟陈明远走得近,安排岗位时得考虑下适配性。”
“嗯,重点看他的能力匹配度,别因为过往关联委屈了人,也别放错了位置。”张扬挂了电话,重新拿起施工预案,心里的那点纠结渐渐散去。
官场流转本是常事,把人放到合适的位置,既不浪费能力,也能让自己这边的工作更顺畅,算是两全其美。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文件上“跨河大桥”四个字上,金灿灿的。
张扬深吸一口气,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工作上——比起人事调整,眼前的施工进度、资金调度,才是更要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