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太阳已经不那么灼人,却仍带着夏末的余温,把田间的玉米叶晒得发脆。我扛着竹编的大筐走进玉米地时,鞋跟踩在干裂的土块上,发出“咔嚓”一声轻响,像给这个午后按下了开始键。
玉米秆比我想象中高些,伸手够玉米穗时,小臂会蹭到叶片边缘的细毛,有点痒。筐子先放在田埂边,我掰下第一个玉米,外皮裹得紧实,黄澄澄的玉米粒嵌在穗轴上,饱满得能看见顶端的小尖儿。往年收玉米总觉得是力气活,今年却不一样——大概是前几天歇够了,也可能是风里飘着的玉米香太实在,攥着玉米秆的手竟没觉得酸。
这片玉米地是爷爷种的,不大,也就半亩地,种在村子最东边,旁边是片矮矮的灌木丛,再远些才有几棵老槐树。爷爷说今年雨水好,玉米能比去年多收两筐,所以让我今天来先掰一半,明天他再过来帮忙。
我顺着垄沟往前走,掰玉米的动作越来越熟练,“啪”地一声拧断穗柄,再把外皮往下捋一捋,露出里面的玉米粒,随手扔进身后的筐里。阳光从玉米叶的缝隙里漏下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风一吹,光斑就跟着晃,像撒了一地的碎金子。
不知不觉筐子已经满了一半,我直起身揉了揉腰,打算歇两分钟再继续。刚走到田埂边,就听见灌木丛那边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不是风吹叶子的动静,倒像是有小动物在扒土。我放轻脚步走过去,心里猜着是兔子还是野鸡——村里的田间常有这些小动物,尤其是清晨和傍晚,见了人就跑。
离灌木丛还有两步远时,动静停了。我扒开一丛长着紫花的野草,眼睛刚凑过去,就顿住了。
两只小松鼠,就蹲在灌木丛底下的空地上。
它们比我想象中小得多,也就两个拳头那么大,灰褐色的毛沾了点泥土,却一点不脏,反而显得毛茸茸的,像两只刚从棉絮堆里滚出来的小毛球。左边那只正用两只前爪抱着一颗不知道从哪捡来的橡子,小脑袋一点一点地啃,嘴边上的毛沾了些碎屑,一动一动的;右边那只没吃东西,而是歪着脑袋看我,黑溜溜的眼睛圆滚滚的,像两颗浸了水的黑葡萄,一点也不怕人。
我屏住呼吸,生怕动静大了把它们惊走。长这么大,我只在城里的动物园见过松鼠,还是关在笼子里的,哪见过这么鲜活的——它们的尾巴不像动物园里的那样蓬松得夸张,而是有点贴在背上,偶尔甩一下,像是在平衡身体;前爪小得可怜,却灵活得很,抱着橡子的那只,爪子还会时不时调整姿势,把橡子转个方向。
“窸窣”一声,啃橡子的那只终于发现了我,停下动作,和另一只并排蹲着,两个小脑袋一起歪向我这边。我忍不住笑了,慢慢蹲下来,想离它们再近一点。它们没跑,反而像是好奇似的,往前挪了挪小步子,鼻子还轻轻动了动,大概是在闻我身上的味道——有玉米的清香,还有早上抹的护手霜的淡香味。
我突然想起,村里的松树林其实不多,就后山有一小片,离这片玉米地至少有二里地。它们怎么会跑到这里来?难道是顺着灌木丛一路找过来的?我看着那只还没吃完的橡子,心里犯了嘀咕:松树林少,橡子肯定不够吃,它们平时靠什么为生呢?是捡田里掉落的玉米粒,还是找灌木丛里的野果子?
正想着,啃橡子的那只突然丢下橡子,跑到旁边的土堆上,用前爪扒了扒土,好像在找什么。另一只也跟过去,两只小松鼠一起扒土,动作又快又认真,小尾巴还时不时翘起来,像面小小的旗子。我看着它们忙碌的样子,突然觉得不那么担心了——就算松树林少,它们也能找到自己的生存办法,就像田埂上的野草,不管土多硬,总能钻出来。
而且,这里离村子近,村里的人都爱惜小动物,没人会伤害它们;天敌也少,后山的黄鼠狼不常来这边,老鹰也很少在田间盘旋。它们在这里生活,应该比在深山里安全些。这么一想,心里的那点顾虑就散了,只剩下看着它们的欢喜。
我从口袋里摸出一颗早上带的糖,想给它们,又怕糖太甜,对它们不好,只好又塞回去。两只小松鼠好像察觉到我的动作,停下扒土,又转头看我,黑眼睛亮晶晶的,像是在问我要什么。我笑了笑,朝它们挥了挥手,慢慢站起来——不能再耽误了,玉米还没掰完呢。
刚站起来,它们就动了。啃橡子的那只叼起没吃完的橡子,另一只跟在它后面,顺着灌木丛的缝隙,一下就钻了进去,只留下“窸窸窣窣”的声音,很快就消失了。我站在原地,看着灌木丛,心里还想着刚才那两只小松鼠的样子,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回到玉米地,再掰玉米时,突然觉得浑身都是力气。刚才揉腰时的酸痛感不见了,攥着玉米秆的手也更有劲了,“啪、啪”的掰玉米声,听起来都比刚才欢快。阳光还是那样晒,玉米叶还是那样划手,可心里却亮堂堂的,像被那两只小松鼠的黑眼睛照亮了似的。
中午的时候,爷爷送饭过来,我跟他说在灌木丛边见到了两只小松鼠。爷爷笑着说:“前几天我来的时候也见过,它们常来这边扒土,估计是在找花生——村西头的老王头在这边种过花生,落了些在土里。”我听了,心里更高兴了,原来它们真的能找到吃的,不用我担心。
下午的太阳慢慢往西斜,风也凉快了些。我和爷爷一起,把剩下的玉米都掰完了,装了满满两大筐。扛着筐子往家走时,我又看了一眼那片灌木丛,虽然没再见到小松鼠,但好像能想象到它们又在里面扒土找花生的样子,忍不住又笑了。
回到家,把玉米倒在院子里的水泥地上,金灿灿的一片,像铺了一层金子。爷爷说:“今年的玉米好,晒干了能磨不少玉米面,冬天给你做玉米饼吃。”我点点头,看着院子里的玉米,又想起午后的两只小松鼠,突然觉得这一天过得特别充实——不仅收了玉米,还偶遇了那样可爱的小生命,感受到了一种简单的、纯粹的欢喜。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还在跟爸妈说那两只小松鼠的事,说它们的毛有多软,眼睛有多亮,说它们扒土的样子有多认真。爸妈听了也笑,说我像个孩子似的。我不觉得不好意思,因为那种见到小动物的欢喜,是藏不住的,是能让人心里变暖和的。
躺在床上的时候,我又想起午后的田间——阳光、玉米叶、干裂的土块,还有两只抱着橡子的小松鼠。那画面像一幅画,印在我的脑子里,清晰又温暖。我想,以后再去收玉米,说不定还能见到它们,到时候我可以带点干净的玉米粒,给它们当零食。
这一天,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只是收了玉米,偶遇了两只小松鼠,却让我觉得特别充实。原来,生活里的欢喜,往往就藏在这些不经意的瞬间里——可能是一片饱满的玉米,可能是两只可爱的小松鼠,也可能是风里飘着的玉米香。只要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这些小欢喜,就能让平凡的一天,变得不一样。
我想着想着,嘴角带着笑,慢慢睡着了。梦里,好像又见到了那两只小松鼠,它们正蹲在玉米地的田埂上,抱着玉米粒,朝我眨眼睛。
(此文章为小时候事件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