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从月氏归来,火车停在张掖,皇帝、皇妃、太子分别乘坐旋翼机回到长安。
在月氏得到的两个西方的少女被内侍的队伍携带,继续乘坐车辆向长安赶路。
皇帝此行带回来的不仅仅有两个新鲜的姑娘,还有葡萄和菠菜的种子,还有西域的洋葱。
月氏以西新并吞的地方,已经被朝廷重新命名为西域。
在中原,并吞一块土地,带来的往往是上下的抵抗。比如秦楚之间的仇恨就久久不能消解。
但是在西域地方,并没有这个问题。当地本就没有多少像样的国家。国家观念也并不强烈,无非是换了一个来收税的人而已。而大秦表现出来的强大武力和强大的文明,也让当地的部族一下子就沦陷其中。
做大秦的狗吧,不比草原上的狼吃的还香?
大秦能把绿洲变成良田,他们牧养的猪肥嫩甘甜,他们带来比葡萄干更甜的白色砂糖!
做大秦的狗吧!大秦并使用鞭子来奴役你,大秦一切都有规矩。只要遵守大秦的规矩,你就可以生活的安逸富足。
那些胆敢反抗大秦的人,早就已经埋骨在八百里沙海之中了。真的,大秦的士兵手持着喷火的棍子,可以瞬间洞穿骏马的心脏。连匈奴单于都被大秦的将军驱赶到万里之外再不敢回来!就让我我们做大秦的狗吧。除非有一天我们的人口能有大秦那么多。
皇帝陛下是特别关注民生的,让贫民百姓吃的和皇帝一样好,这多么了不起啊!菠菜这东西生长旺盛,即便在西域那种干旱的地方都能茁壮成长,那么在关中,随便在家里小院撒一把种子,就有好几个月能吃到青菜。
百姓能随时吃上草,还不感恩戴德吗?
何况还有洋葱。
陛下在月氏吃过用洋葱腌制、撒了盐花的烤羊肉,那味道很是丰美。洋葱能让食物的味道浓郁,是月氏人最喜欢的食物之一,陛下愿意让大秦的人民也能享受这样的美味,尤其是,洋葱亩产高啊!一亩地能出产几千斤!洋葱还耐存放,存在地窖里,放一整年都没问题。
这个时代的香料太匮乏了。南方海岛上固然出产香料,但是那些香料太昂贵了。平民百姓家里哪用得起桂皮炖肉!但是洋葱炖肉一样可以去腥膻,增鲜甜啊!
扶苏皇帝是相当仁爱的,为了他的国民操碎了心。
洋葱、菠菜都是可以和万民分享的。
至于西域少女……
就这么两个,朕辛苦一下就好了。
皇帝在长安,接到了蒙恬已经再次抵达蒙城的消息,快啊!实在是快,有足够的卡车,大秦的军队能打到天尽头,可惜并没有足够的卡车。在巩邑的汽车厂,已经开工几年,也才凑出这千余辆卡车,都卖给了军队。
据说周地的大豪商师史成车成车的铜钱送到巩邑,就等着能够购买卡车用于货运,师史是货运起家,昔年靠着独轮车,在周地周围开拓商道赚了大钱,对卡车这种载重大、能远行的车辆,一眼就看到它的潜力。
可惜,巩邑汽车厂的产量只能满足军方的订单——目前主要是蒙恬西征部队的订单,长安只有少量的卡车,而东方的部队,甚至连装备卡车的机会都没有,太尉韩信下令,要求函谷关以东的部队每年至少要保证下发更换两双新胶鞋。
胶鞋当然是战斗力。对吧?
随着军队走遍四方,军队把很多先进的生活习惯也带到了四方。洗手洗脚用搪瓷盆,以后洗脸洗脚就不需要去小河边了。搪瓷盆轻便又耐用,还特别干净。比木盆轻便很多。就让无数人喜欢上了。
还有就是这个胶鞋。
大秦之前,黔首黎民有几个是穿过鞋的?有一双草鞋的都已经是相当体面了。履只能是有地位的人穿着,郑人买履的故事到处流传,很多人听了哈哈一笑,但是却没有想过,能买履,已经是非常体面的人了。
即便卜商那样的圣人弟子,生活在陋巷中,也只能穿着前面露脚趾头、后面露脚后跟的破履。
赤脚是人间的常态。北方过冬,还得弄些破布皮子之类把双脚包裹好,淮南以南,大多数人一年四季一生都要打赤脚。
而士兵们把胶鞋带到了四方,让无数人知道,原来还可以穿鞋的。
穿鞋的士兵,就比普通人能走更远的路、能跑得更快。
穿上鞋的士兵,追逐那些土匪,无往不利!
每年会下发两次胶鞋,这个张妈妈牌的军用胶鞋,实在是结实,老实说穿上两三年都没有问题,换下来的旧鞋子,就有士兵拿出去卖,虽然是旧鞋子,那些乡民也是喜欢的不得了,拿回去洗洗和新鞋子一样。
穿上旧胶鞋,这走路都如同踩了风一样,那个方便!就算是下田埂耕地,那也是方便的很,再不会有被秸秆扎伤脚的顾虑了。
后来乡民渐渐知道,原来张妈妈牌子的胶鞋也有民用版的,新鞋子比从兵痞手里买来的旧鞋子也没贵多少,质量都还是一样的……
赵芃还没有能让全天下都穿上体面的衣服的时候,张妈妈已经差不多让全天下都穿上新鞋子了。橡胶底的鞋子制作简单,做一双鞋子的速度比做一件衣服要快得多得多!
现在张妈妈的制鞋厂已经引进了一个橡胶注塑生产线,现在鞋底都不需要从沈荃的橡胶集团采购,而是直接用橡胶原料,在制鞋厂自动注胶成型,鞋面的材料自动裁切、人工机器缝制,鞋底自动注胶成型、自动胶粘压制。生产效率极高。制鞋业果然又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张妈妈已经准备从车间主任中选拔几个,前往闽地、吴地去开设新的分厂。能够缩短物流半径,进一步降低在闽越岭南和吴越一带的销售成本。
军事扩张和发展军队建设就有这样的好处,能够把远方的物资带回来,能够把生活方式推出去。
战争,永远是有红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