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九指神盖

首页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民国之谍影风云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满级绿茶穿成小可怜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百炼飞升录 朕即帝国 我的谍战岁月 武炼巅峰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九指神盖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全文阅读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txt下载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3章 归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常言道,近乡情怯,张诚离家没几个月,这回到家门口,却还是有一点忐忑。不知道母亲现在身体如何,不知道杏儿现在如何。自己这几个月独身在外,其实想家的很。

自家的院门是虚掩的,推开大门,院子里照例坐了好多妇人正在画泥叫儿。这一幕好熟悉,自己的母亲正在用一只巨大的木桶给每个妇人的碗里添加蛋花汤。虽然张村现在谁家都不再缺一碗蛋花汤了,但是作为一项传统,这一幕还是一直保存着。缺了这一碗蛋花汤,妇人们就会抱怨张家如今苛待大家。

而这一碗平平无奇的蛋花汤,在张村也仍然有独特的地位,家家都传说张家的蛋花汤是最美味的,怀疑其中有什么秘方。

其实那不过是用尽了蛋清,单纯用蛋黄在开水里搅一下,加一点盐花的白水蛋花汤而已。

“阿娘!”张诚喊了一声。

“唉,我这也是老了,耳朵都听不真,好像听到我家诚哥儿喊我,这真是……”母亲低头打着蛋花汤,一边碎碎念,回头看时,手中的瓢却落在木桶里。

“是我回来了。”张诚过去,跟阿娘抱了一下。“王家阿婶儿,麻烦你帮我阿娘给大家分一下蛋花汤,我和阿娘说会儿话。”张诚对旁边的一位婶婶说,然后拥着阿娘就往屋里走。

其实两母子也没有什么话可说,就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怎么都看不够。

“诚哥儿你长高了!”好半天,母亲才说了这样一句话。

张诚嘿嘿的憨笑。

“饿了不?我给你去做饭?”

“不饿呢。等下我去喝碗蛋花汤。”

“蛋花汤是个什么好吃食,都是糊弄人的……”

“好喝呢,想家里这口。”

“杏儿去学校上课了。要等一下才回来。”母亲说。

“哦,她有身子呢……”

“我也这样说,她说还不碍的,也要赶着给孩子们讲课,也怕自己落下课业,非要去,我也说不动她。”

这当口,门外的女人们传出一阵喧哗笑声。张诚走出房门来看,却是赵杏儿回来,一般女人们正看着赵杏儿笑,赵杏儿也不知大家在笑什么,都被弄毛了,用手整理自己头发衣襟儿,一扭头,正和张诚四目相视。

“郎君!”赵杏儿惊喜道,紧走两步迎了过来。身后女人们又是一顿爆笑。

赵杏儿两颊绯红,说不出是害羞还是快乐,但是眼睛里的笑意盈盈,她还和小时候一样,一笑的时候两个眼睛就弯弯如月牙一样。进到屋子里,赵杏儿连珠炮一样问起来:怎么回来了,身体可好,在咸阳过得可好,回来能留多久。

“我回来打个招呼,等下还要去馆舍那面和寺工的同仁一起聚一下,晌午和晚饭就不在家吃了。然后下午我要陪他们到车辆厂、木工坊那面转一下。对了木工坊那面我看立起来几个风车,那是搞什么?”

“学校里同学的实践课,觉得木工耗人耗力,就搞了一个风车锯木的方案。也才做成没多久,上次写信给你说给你一个惊喜,这就是了。细节你回头会看到。对了郎君,如果你们去木工坊,那面有个人是不是不方便?”

张诚却忘了这事儿,现在想起来,徐福还在那面呢。徐福这人在咸阳也是大有名气,若是寺工的同仁看到认出,麻烦可也不小。

“这样,杏儿,你安排谁给那位传个话,说我通知他,先到学校这面住几天,给学校临时做个值夜的工作,在学校找间空房先住下,先安置一下,也给公孙尼子先生打个招呼,说是我安排的人,请公孙先生帮助照料一二。”

“我这就去。”

“在家吃过饭再去不迟……”

“不,郎君这事儿关系大,我先安排好。我找经常往来木工坊的同学替我去打个招呼。”

简单安排了家里的事儿,张诚回到村口的馆舍。和几位同仁简单吃了中饭,休息片刻便去车辆厂。

听说车辆厂的工匠们要吃晌午饭和午休,寺工来的同仁们都惊讶——怎么你们张村的工匠是要吃晌午饭的?

张诚才想起来,大秦全天下也都是一日两餐,做工的从早做到晚不休息的。于是笑着解释,说做工务农的都辛苦耗力气,一日两餐怎么受得了,所以张村这面家家户户现在都是一日三餐。

工坊车厂的工匠和各种器械打交道,工作危险,如果长时间连续工作,难免出现事故受伤,因此车辆厂这面要求是每天上午下午各休息一刻钟,中午则除了吃饭还要休息半个时辰。这样才能保证做工时注意力集中。

而铁作坊、炼油坊和烧炭坊那面,虽然炉子不休息,总需要有人在旁边看守,也要采取轮班的方法,让工匠都有充分休息,免得疲倦大意导致事故。这样虽然看起来增加了更多工时,但是由于工作安全性提高、事故少,所以成本还是有节省的。

寺工的作府佐大奇,忙从怀里抽出小本子来,又从发髻上拔下一支小毛笔开始记录。这种把小毛笔插在发髻上的方法,最近在寺工很流行。甚至还有一句特别流行的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也不知这话从何而来。寺工的吏员和匠师都习惯有想法或者讨论结果,都随时抽出小毛笔记在本子上。

张诚笑笑:“兄台,这要是也记下来的话,那你可要准备一个大本子了。”

作府佐则回应:“我来之前,寺工丞大人特地嘱咐,需多看多听多问,只要发现有异于咸阳寺工的情况,都要每事记录,回去再另行讨论定夺。”好吧,这位还负责了情报工作。

果然,在走进第一车辆厂以后,这些匠师的眼睛和笔就都不够用了。

车辆厂划分为不同的工作区。每一个工区只从事一个部件的加工。所有工人穿着统一制式的衣服,但是不同工区的工人服装颜色各不相同,后背和前胸还要印上各种不同的标志或者文字,来表示其身份。一眼望去。每个工区的工作清晰可辨。

工坊里有专门的运输推车,有专人把每一样工件从一个工位运送到另一个地方,也有专人打扫地上的木屑残渣,随时进行清理,运送到另外的地方。

在组装区,匠师们形成流水作业的排列,每个人都只负责将一种工件装入包装箱,装好后包装箱在滚木平台上推入下一个工位……直至将整个包装箱装满。最后由一个穿橙色工装的人审核检验,把箱子盖上,把自己的印章印在封口的泥封上。算是完成整车包装的工序。然后这些包装箱五个一组装上推车,送到库房。

整个车辆厂是在一个巨大的工棚下,这个工棚可以遮风避雨,就保障了无论阴晴这工坊都可以开工。工棚看起来是个很奢侈的建筑,但是考虑到这个工棚能避免天气的影响,带来的收益也是很明显的。

“如果冬天寒冷,也是这样半露天工作吗?”吏员问。

“一来我们到了冬天就是淡季,一年开工只需要满10个月就好。冬季运输困难、运输成本提高,就不那么划算。二来如果冬季的时候我们会把工棚四面装上活墙,用木框蒙上纸张,采光虽然差点,也能维持多半天工作。装上活墙以后,就没那么冷了。”张诚笑着说。

大型工坊的采光,在这个时代还是个问题。尤其是木工作坊这面,不能见明火,现在又没有大块玻璃,只能用纸窗户来解决一部分采光。

好在上郡的气候毕竟没有匈奴或者辽东那么寒冷,工坊人气高的时候,用一点火墙技术补一下采暖,也能将就一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来 特摄入侵:铠甲奥特假面我全都要 快穿:恋爱脑别挡路 秋凉了,婆家该灭门了!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夺回身体后,崽子们全都黑化了 沧元图 医门罪女生财有道,世家争着要 妻不如妾?这个王妃我不做了 女尊:绝色夫君宠宠宠 男欢女爱 快穿:从甄嬛传开始 捡到一个生子系统后,我宠冠后宫 嫡女善谋,御夫有道 巅峰之路:开局一间食肆 偏执占有!自闭少年又在装乖骗我 蛊真人 规则怪谈:诡异?都是我军! 穿书后我成了反派的团宠小师妹 深空彼岸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大明官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锦衣谍影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知否之袁家庶子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大唐之最强酒楼 大明之南洋再起 寒门宰相 金牌帝婿 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最近更新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 我家有个电饭锅 御赐监察使 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 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 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 白话三侠五义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家父吕奉先 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九指神盖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txt下载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最新章节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