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珍赶紧说:“姜糖,你考上大学这事,我跟你爸都高兴!”
姜糖看着王玉珍:“我知道,我考上大学这事,这个世界上最替我高兴的人,就是我爸和我妈了!”
“我真的特别幸运,遇到爸妈这样的人。”
“只是,妈,我觉得我特别对不起你和我爸。因为小老三小老四才几个月大,我就要去北京上大学。”
“等于把本该属于我和横江哥的责任,就这么丢给你和我爸。我今天拿到大学通知书的时候,心里第1个想到的就是这件事。”
王玉珍:“啊?你想这个干啥呀?你跟横江都要上学,我在家里也没别的事,那帮着带带娃,这不是应当的吗?谁叫我是你和横江的妈啊?”
“小老三、小老四又不是别人家的娃,他俩可是叫我奶奶,我是他俩亲奶奶!”
姜糖眉眼都低垂了下来,“当初我跟横江哥商量,说要生娃的时候,没想过会生双胞胎。”
“那时候我还想着,如果我考大学走了,哼哼大了,不用爸妈费啥心,牙牙也上学了,家里也地要种,家里的事没那么多,孩子是可以生的。”
“我当时想着生一个小娃,我再找个村里没啥事人也厚道的婶子帮忙带,妈平时在家里帮忙看着点,肯定没啥问题。”
“我是万万没想到生了一对双胞胎……”
王玉珍眉头都皱了起来:“姜糖,你不会因为小老三和小老四就不打算去上学吧?”
“那咋行啊?这可是你辛辛苦苦考上的大学,你咋能不去上学呢?必须得去!”
“至于小老三和小老四,妈带的过来,家里不是还有哼哼帮忙吗?”
姜糖紧紧的握着王玉珍的手:“妈,虽说在咱们乡下,爸妈帮忙照顾娃儿是正常的。”
“但是爸妈对我那么好,我哪能不负责任的生完就不管,自己在外头逍遥自在,留爸妈在家里带着两个小娃儿呢?”
傅德民忍不住说了句:“你是去上学的,那哪能算是逍遥自在呢?上学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儿,花的可是头脑功夫!”
王玉珍:“就是,你爸说的对,你上四年大学,就得辛苦四年啊!”
姜糖:“妈,只要是两个孩子不好带。带一个孩子和带两个孩子的辛苦是不一样的。”
“咱家本来就有哼哼和牙牙,如今多了小老三小老四,我心里真的觉得当初生孩子的决定太仓促了!”
王玉珍坚决不同意姜糖这么说:“姜糖,妈又不是没生过孩子,又不是没带过娃。”
“生娃多疼啊!你年纪轻轻愿意跟横江生娃,图啥?妈知道,你是为了让我跟你爸安心!”
“横江名下有了哼哼和牙牙,孩子都准生证是你爸想法子开了情况说明,才特事特办给办下来的!”
“你是担心夜长梦多,怕有人举报投诉不合规啥都,就想着先生下来稳妥!”
“你说为了咱家着想啊!”
姜糖抬头:“妈,横江哥给你们说过这些话?”
王玉珍点头:“是啊,妈听他这么说后,心里别提多高兴。妈就知道你是为了家里着想!”
“你都打算高三复读了,你还愿意在这个最辛苦的空档生孩子,你是为了让横江放心,我跟你爸都知道!”
“我跟你爸知道快要抱上小老三的时候,真的特别高兴,唯一没想到的地方就是我们不但抱上了小老三,还抱上了小老四。”
王玉珍一脸心疼的拉着姜糖的手说:“妈知道你是心疼我跟你爸,怕我们俩在家里带这么多孩子带不过来。”
“姜糖,妈没文化,就是一个乡下妇女,也没别的大想法,就盼着家里热热闹闹人口多,现在家里这么热闹,就是妈最喜欢的。”
“你只管放心的去上学,妈保证在家里把他俩带的好。”
姜糖拉着王玉珍的手,掉头看向傅德民:“爸、妈,我这次过来特地找你们,就是想讨论一下关于两个小娃儿的事儿。”
傅德民看了王玉珍一眼,“姜糖,你说。”
姜糖:“我去北京上学,肯定是没有办法带着孩子去的。所以小老三和小老四,只能是爸妈帮我照顾。”
“但是,爸、妈,牙牙还小,哼哼虽然不需要人随时照顾,但是他到底是个孩子,还是要你们操心的。”
“所以我就想着,如果能找个靠谱的婶子帮忙带娃儿,平时妈和哼哼帮忙搭把手,这样妈也不至于太累。”
王玉珍:“妈真的带得过来。”
姜糖:“妈,你现在觉得他俩好带,是因为他俩现在特别小,天天只知道睡了吃、吃了睡。”
“现在天气凉快,他俩穿的也少,换尿布洗尿布也方便,干的也快,他俩只要睡着了,让哼哼看着他俩,妈就有时间做饭啥的,所以才显得他俩好带。”
“但是妈,等再过一阵子,他俩就会满地爬。这个醒了哭了,那个也会跟着醒、跟着哭,到时候家里天天都是鸡飞狗跳得。”
傅德民想了想,跟王玉珍说:“玉珍,我说话你别不爱听,我觉得姜糖的考虑是对的。”
王玉珍:“……我觉得我挺能干的。”
姜糖:“我当然知道妈能干了。爸上班的时候,家里家外的家务活都是妈一个人做的,家里要是没有妈收拾,不知乱成啥样了。”
王玉珍:“那咋老担心我带不好两个娃儿呢?”
姜糖:“我在姐家坐月子的时候,姐就跟我说过,带一个孩子就不好带,带两个就更难了。”
“那时候我就想好了,我回家坐月子期间,我、哼哼和妈妈仨人看着俩只知道睡觉的小崽肯定没问题。”
“但是我和哼哼开学,牙牙也要上学了,横江哥回学校,爸平时上班,家里就剩妈一个人,必须得找个人帮忙才行。”
王玉珍:“姜糖,你说你这孩子,咋那么孝顺呢?啥事儿都想着妈。”
姜糖:“爸、妈,我心里有两个人选,我跟你们说一下,你们可以参考一下,看看哪个更合适帮忙。”
“反正,我就按照正常工资付就行,不会少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