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志远登上飞往上海的航班,望着舷窗外翻滚的棉絮状云彩,想到玛丽,嘴角不自觉地弯了起来。这个美国大妞竟也有颗脆弱的玻璃心,早上又依依不舍地收了他的“公粮”。
他哪知道玛丽未说破的心思?
钟志远到上海是见madame宋,顺便参加得胜鸡店的开业。
上海得胜鸡店开在南京东路最繁华的地段,隔壁就是永安百货,斜对面是人流不断的外滩入口。
今天是六月二十六日,星期天,刚到店门,就见排队的人群绕了半条街,手里攥着报纸上剪下来的“开业半价”优惠券,叽叽喳喳的讨论声顺着风飘进耳朵。
望着面前蜿蜒如长龙的队伍,钟志远和madame宋两个人都笑得眼尾发皱。
“肯德基还在北京苦苦挣扎呢!”钟志远不无得意地说。
前世这时候肯德基在北京可风光了,今世,被钟志远害得可惨了。
“被你算计上了,是他们倒霉!”madame宋笑得眉眼弯弯,语气里满是佩服。
钟志远摆了摆手,话锋一转:“接下来是哪里?”
“广州。”madame宋说。
“嗯,这样的话南北中三个重要的支点上都有了。”钟志远很赞许地看着她,竖起大拇指。
madame宋掩嘴一笑:“你说的对,再在成都、哈尔滨铺开,这样以点带面,影响一下子就炸开了!”她凑近了些,眼神充满惊叹,“你这小家伙,真是个商业奇才!”
钟志远挠了挠头,嘿嘿笑了,心想,我只不过是倒腾未来人的经验罢了。
“这些点,也不用我们直接去投资。”钟志远想了想,斟酌着说。
madame宋疑惑地看着他,眼里满是不解——现在正是扩张的好时候,怎么突然说不直接投资了?
钟志远卖了个关子,慢悠悠地解释:“北京、上海打开局面后,影响已经立住了。接下来招区域加盟商,你懂的!”
madame宋当然懂加盟模式,只是一时没往这上面想。
听他这么说,顿时拍了下大腿,恍然大悟:“对啊!”她越想越兴奋,“我们只要输出品牌、管理和技术,这样的话……”
“这样的话,你就等着钱来砸晕你!”钟志远笑着调侃,话里满是笃定。
madame宋被逗得哈哈笑,摇着头,满眼感慨:“我要是年轻个十岁,我都想嫁给你!”
“姐,我喜欢年纪大的!”钟志远故意逗她,调皮地说。
madame宋轻推他一把,两个人看着眼前的人群,笑得格外开心,空气中飘着炸鸡的香气和成功的甜意。
钟志远回赣州前,特意去了葛悠家。葛姝见到他还怪不好意思的,上次哥哥红娘没做成,现在想起还觉得脸颊发烫。
“你毕业了,连载《录秦记》可得多更些吧?”葛悠拉着他坐在沙发上,语气里满是期待。
钟志远轻笑一下,语气带着点歉意:“我正要跟你说,八、九月连载我可能没时间呢。”
“为什么啊?别啊!怎么能停呢?读者可要闹翻天了!”葛悠急得差点站起来,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沙发巾。
钟志远犹豫了下,还是没说出真相,“反正这两个月我挺忙的。”
葛悠皱着眉,突然抓住他的手:“这样,你七月多写些,把八、九月的也赶出来!”
“这……”钟志远有些为难,沉吟半晌,还是点了头:“行,我尽量。”
回到赣州,他的同学早分散到不同的县城实习去了。
“校长,我去哪里实习?”他找到李清平院长。
李清平抬眼看了看他,嘴角勾起一抹笑:“实习?”呵呵一声,摆了摆手,“找你主任去吧,我才不管!”
钟志远无奈地笑了笑,去找吴家宝。
“你?”吴主任抬头上下打量他一番,语带调侃,“找赵敏啊。”
钟志远又被“踢”到赵敏那。
“给你安排的是附中。”赵敏头都没抬,手里翻着实习名单,“陆青苗还等着你呢。”
“附中”就是赣南师院附属中学,后来的赣州八中,离学院不过几百米的路,步行五分钟就能到。
钟志远心里一暖,知道这是院里上下特意照顾他。
“谢谢赵老师!”
当即往附中赶,脚步轻快了几分。
“钟志远,你可来了!”刚到附中校门口,就见陆青苗站在传达室门口等他。
“噫,你怎么知道我来?”钟志远惊讶地问。
陆青苗笑道:“赵老师给我打电话了。”
“我说呢,差点以为你是神仙姐姐。”两人说笑着往教务处去。
附中的老师得知钟志远来了,都围拢过来一睹诗人、年轻富翁的风采。
“明天初二(1)班上《荔枝蜜》,钟……钟老师,要不你来给学生上吧?”教务处的李处长带着几分试探说,老师们都期待地看着他。
陆青苗担心他没准备,赶紧替他解围:“老师,他才刚回来,还没备谭呢。”
钟志远朝她递了个“放心”的眼神,转身面向众人,爽快地说:“没问题!”
回到备课室,陆青苗立刻把一本卷边的初中语文课本递了过来,指尖点在杨朔的《荔枝蜜》上:“这是我之前备课时做的批注,你看看能不能用。”
钟志远感激地接过课本,翻了两页笑着说:“班长放心,这课我要让学生‘摸得着’荔枝,‘尝得到’蜜甜,连没见过荔枝的同学,都能懂文中的甜。”
他把课本摊在桌上,写下 “识荔—品蜜—悟情” 三个词,又在旁边补了 “实物观察+生活联想”的小字。
陆青苗凑过来一看,皱起眉:“就这?不用讲‘以小见大’的手法?”
钟志远神秘一笑:“你就瞧好了!”
放学后,钟志远先去红旗商店买荔枝,结果却傻眼了——货架上空空的,根本没有荔枝的影子。
“不对啊,七月该是荔枝上市的时节呀!”他拎着刚买的一小罐子蜂蜜嘀咕着,不死心,在赣州城里转。
八十年代物流不像后来那么通畅快速,赣州本地也只信丰、龙南有少量荔枝树,市面上的荔枝大多是漳州过来的,要八块钱一斤,不仅贵,还难买。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蕹菜塘菜场的一个私人水果摊上看到了荔枝。
“老板,这荔枝我全要了!”他如获至宝,不问价钱买了十斤。
回到家,陈淑贞看着他手里的荔枝和蜂蜜,疑惑地问:“又买荔枝又买蜂蜜,你这是要做什么!”
“正好赶上荔枝上市,买来大家尝鲜哇。”钟志远把荔枝背完给张嫂,特意叮嘱,“装一竹筐荔枝单独放冰箱里,这筐荔枝和蜂蜜都嫑动啊,我明天实习上课要用的。”
钟明华听了,凑过来打趣:“上课要荔枝和蜂蜜?哥,你可是给学生贿赂哦?让他们给你好评!我们老师要是也用荔枝贿赂我们就好了!”
钟志洪拍了她一下:“你还在乎这毛子小利?你现在都是十万元户了,都快赶上我了。”
陈淑贞嘿嘿地笑:“外人哪个晓得我家老女子这么有钱哦,还是个小学生,嘿嘿……”
“是哦,哈哈,好到志远,我们现在个个都买车,一个个都是富翁!”钟春香乐不可支,笑哈哈地说。
钟志洪看向陈淑贞:“只有恩妈不是!”又看向刘芳,“还有嫂嫂,嘿,哪个喊你们不姓‘钟’哦,没分红!”
陈淑贞和刘芳相视而笑,刘芳抱起小钟灵:“我们钟灵有啊,她三岁就是万元户了!”
钟春香不屑地望了眼钟志洪:“爸爸有、哥哥有,恩妈和嫂嫂还不是一样有啊?”白了他一眼,嘲笑道,“以后你老婆也没有!”
这话,让陈淑贞和刘芳都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
钟宜荣瞪了钟志洪一眼,不无嘲讽地说:“惹起黄蜂叮卵头!”
钟志洪讪讪地挠着头,一脸尴尬,全家人的笑声在屋里散开。
第二日一早,钟志远拎着荔枝和蜂蜜来到学校。
陆青苗见到,惊讶地问:“你还带了蜂蜜来!那筐是什么?”很快猜到,“莫非是荔枝?你真带荔枝来了?!”
钟志远点头笑了,掀起筐上盖着的布,抓了一把递给她:“尝尝,昨天我找遍赣州市才买到。”
陆青苗接过荔枝,看着那壳上的水珠子,感慨道:“荔枝刚上市不久,这么贵,今天班上的学生有口福了。”
没剥荔枝,而是放进了包里。
钟志远给在场的几个老师也一人分了几粒,大家高兴得,有人当场就剥开吃了,直夸好甜;有人默默地放进抽屉,准备带回家给孩子尝尝鲜。
当钟志远拎着竹筐、陆青苗捧着蜂蜜走进初二(1)班时,孩子们都好奇地盯着他们,教室后排已经挤满了听课的老师。
陆青苗紧张得看向钟志远。
钟志远却面带从容的彼稷之穗,把竹筐放在讲台上,见她眼神发紧,回头朝她淡淡一笑,取过她手上的蜂蜜放在台上。
陆青苗走到后排找位置坐下,拿出笔记本摊在腿上,看着钟志远,眼神里有期待,有担心。
钟志远看到,朝她淡淡一笑,示意“放心”。
上课铃响了,班主任简单介绍了钟志远,便把讲台让了出来。
学生们都期待地盯着钟志远,眼里满是好奇;后排的老师也都坐直了身子,等着看这位“状元诗人”怎么上课。
钟志远掀开竹筐,露出一筐带着水珠的龙南荔枝,果皮红得发亮,还沾着细碎的叶子。
教室里立即响起一阵小声的惊叹,孩子们都忍不住伸长了脖子。
“同学们,这就是荔枝!”钟志远拿起一颗荔枝,举得高高的,”杨朔先生说‘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见过荔枝的同学请举手?”
教室里只有寥寥几只手举起来,更多孩子低着头,有的悄悄伸长脖子打量竹筐里的荔枝,有的手指在课桌下不自觉地蜷着——他们别说吃,连见都没见过。
“没见过没关系,我们先来‘认识’它。”
钟志远把荔枝分到每个小组的桌上,让学生往后转:“大家摸摸它的壳,是不是有点扎手?像不像我们吃过的红毛丹?再看看果皮上的纹路,一圈圈的,像不像小姑娘扎的辫子?”
第三组的男生王小虎,来自赣县农村,他小心翼翼地碰了碰荔枝壳,又赶紧缩回去,抬头问:“钟老师,这壳这么硬,比红毛丹还硬。”
钟志远走过去,笑着说:“壳硬才好保护里面的果肉啊。你试试把壳剥掉,里面的肉是柔软透明的,像果冻一样。”
王小虎小心翼翼地剥开荔枝壳,看到里面晶莹的果肉,眼睛顿时亮了,周围的同学见到也都凑过来看,发出一阵小声的赞叹。
“我能吃吗?”王小虎咽了咽口水,眼神里满是渴望。
钟志远笑着点头:“可以,但先别急着吃。”他示意所有学生动手剥荔枝,“大家仔细观察,看看和课本里写的‘瓤肉莹白如冰雪’是不是一样。”
学生们抑制不住兴奋,纷纷动手剥荔枝,教室里满是小声的讨论:真的像冰雪一样白!”“摸起来滑不溜秋!”
“好,现在可以把荔枝吃了。”
钟志远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一阵轻快的笑声,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尝了起来。
“甜!比家里种的李子甜多了!”王小虎一边吃一边说。
“切,李子甜什么甜哦,荔枝比西瓜还甜!”一个女生接话。
“西瓜也没荔枝甜!像老师说的,跟果冻一样软软的,甜甜的!”另一个男生说。
钟志远等孩子们吃得差不多了,才翻开课本:“咱们刚才尝了荔枝的甜,文中说‘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大’,大家想想,这么甜的荔枝,酿出的蜜该有多甜?现在我们来尝一尝桌上的蜂蜜,就当是‘感受’荔枝蜜的甜。”
他捧起蜂蜜罐,依次走到学生面前:“大家伸手蘸一点尝尝。”
一个小女生先捧着罐子凑到鼻尖闻了又闻,伸出小指头蘸了点蜂蜜,小口抿了一下,眼睛立刻弯成了月牙:“比过年时妈妈买的麦芽糖还甜!要是用荔枝酿,是不是更甜?”
“问得好!”钟志远赞许地看着她,“这只是槐花醨的蜜。现在问题来了,杨朔先生先写荔枝甜,再写蜂蜜甜,最后说‘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大家说说,‘酿造生活’是什么意思?”
教室里安静下来,王小虎突然举手:“我知道!我爸爸在田里种水稻,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像蜜蜂采花一样忙,最后收获的稻谷,就能让我们家吃上白米饭。这就是‘酿造生活’!”
钟志远鼓掌,拿出一张黑白照片:“大家看,这是蜂农摇蜜的样子,蜜蜂一辈子都在采蜜,自己却只吃一点点。杨朔先生写蜜蜂,其实是在写像蜂农、像王小虎爸爸这样的人——用勤劳换甜的人。”
最后十分钟,钟志远发下卡片:“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邻居爷爷、小卖部阿姨,只要是用双手让生活变甜的人,就像文中的蜜蜂。大家用三句话,写写你身边的‘蜜蜂’。”
教室里只剩笔尖划过纸张的轻响。
后排的老师都凑过去看学生写的东西。
陆青苗凑过去看李娟的卡片,上面写着:“妈妈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做早饭,她的手像蜜蜂采蜜一样忙;爸爸在工地搬砖,汗流到下巴,却给我买了一颗甜荔枝;他们让我的生活像蜂蜜一样甜。”
下课铃响时,钟志远收齐卡片,笑着总结:“今天咱们没尝着荔枝蜜,但尝了槐花蜜,见了新鲜荔枝,尝到了荔枝的甜,还找到了身边的‘蜜蜂’——其实《荔枝蜜》要告诉我们的,从来不是‘荔枝蜜多甜’,而是‘勤劳能让生活变甜’。”
后排的校长率先鼓掌,其他老师也都跟着鼓掌,教室里充满热烈的掌声。
课后,陆青苗和钟志远一块走出教室,满眼惊喜地望着他:“你这课太妙了!没有荔枝蜜,用普通蜂蜜也能勾连生活,让学生们都懂了‘酿造生活’,比我死抠教案强多了。你怎么想到这种教学方式的?”她将手里的本子找开,“你看,我都记下来了。”
钟志远看了眼她本子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打趣道:“班长笔记做得这么认真,以后准是优秀老师。”
陆青苗脸一红:“和你比差远了。不过,你应该不会当老师吧?真是可惜了。你刚才的教学方法,可有什么说法?”
钟志远笑着解释:“这叫项目教学法,我的毕业论文课题就是《语文课程改革中的创新教学法研究——以项目式学习为例》。”
“项目式学习?”陆青苗从来没听过这个词,眼里都是好奇。
钟志远拍了拍她的肩膀:“等我写完论文,第一个给你看。”
陆青苗高兴点头:“那我可等着拜读你的大作呢!”
后来,钟志远这篇论文获得了1988年全国师范院校毕业生优秀论文特等奖,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推动了语文课程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和素养提升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