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原始搞科研

可她有D啊

首页 >> 回到原始搞科研 >> 回到原始搞科研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名门艳旅 抗日之铁血使命 大雪满风刀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史上第一纨绔 大唐之最强酒楼 晚唐浮生 长生界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回到原始搞科研 可她有D啊 - 回到原始搞科研全文阅读 - 回到原始搞科研txt下载 - 回到原始搞科研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16章 选种之道优中选优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随着部落的狩猎活动重新启动,米饭的配给不得不相应缩减。

照目前这种消耗速度,今年部落所收获的粮食恐怕难以支撑整个冬季,毕竟每人分摊的土地不足一亩,想要全年都以米饭为主食显然是不现实的。

然而,展望明年,情况将大为改观。

今年稻谷丰收,明年的种子储备自然不成问题。

若将所有稻谷都用作种子,足以覆盖一两千亩土地,而部落目前并没有这么多耕地。

关于明年的种子,宋遥早已着手准备。

种子的挑选从收割时便已开始。

今年收成良好,不必像去年那样将每一粒稻谷都小心翼翼地保存。

如今粮食充足,种子的筛选自然更为严格,毕竟优质的种子才能带来更高的产量。

在收割期间,宋遥特别叮嘱大家留意那些生长状况良好的水稻,尤其是那些植株高大、茎秆粗壮、穗粒饱满的品种。

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这些水稻之所以能长得更好,除了少数特殊情况外,主要还是由其基因决定的。

这样的稻谷正是宋遥梦寐以求的,每一季都精心挑选最优质的作为种子,未来的产量自然会逐步攀升。

当然,这种增长并非无上限,但即便是每年每块地能多产三五斤,也是极具价值的事情。

试想,一亩地多三五斤,百亩地便是三五百斤,而目前亩产不过两百斤不到,这无异于凭空多出两亩地的收成。

选种的重要性正在于此,通过一代代的筛选,最优秀的种子得以传承,无论是味道还是口感,都将不断提升。

况且,部落目前种植的水稻并非宋遥所熟知的糯米或粳米,其口感似乎介于两者之间,这表明部落的水稻仍有进一步演化的潜力。

选种之举,实乃一举多得,意义非凡。

每当有人发现长势喜人的水稻,便会将其单独放置一旁。

每日劳作结束后,这些优质稻谷会被专门收集起来。

尽管第一天收获的稻谷数量不多,但质量却极为上乘,明显优于其他稻谷。

然而,单凭一天所得,远不足以满足来年的种植需求。

如此一天下来,手中也不过七八十斤,仅够种植几亩地而已。

宋遥无奈之下,只得让大家放宽选种的标准,即使是稍逊一筹的稻种也纳入考虑。

只要经过细致筛选,这些稻种总比随意拿来充数的要好得多。

每日大约能收集到一百五六十斤的稻种,累积几天后,足以覆盖七八十亩的田地。

若仍有不足,尚可从储备的稻谷中再挑选一些补充,总体来看,基本能满足需求。

这些稻种被单独存放,鉴于数量并不庞大,便沿用了去年行之有效的储藏方法。

该方法经过实践验证,效果显着,既有效防潮,又能抵御老鼠的侵扰。

尽管部落平日里鲜少见到其他动物,但防范之心不可无。

今年粮食丰收,山洞中食物充沛的消息或许已传至周围的小动物耳中。

其中,老鼠最为棘手,一旦它们潜入山洞,恐怕难以彻底清除。

幸运的是,部落洞口有旺财这员猛将守护,寻常动物难以逃过他的警觉。

只要再辅以适当的防护措施,应能确保万无一失。

至于明年的稻种,计划晒得更久一些,直至最后一刻才收回部落。

今年种植时,总觉得稻种略显潮湿,明年务必确保稻种更加干燥,以保证种植质量。

随着一切纷扰的落幕,部落的生活终于缓缓步入了正轨。

人们开始深信神使当初的承诺,原来无需疯狂狩猎,也能填饱肚子,心中的重担瞬间卸下。

狩猎时,大家不再像过去那般拼尽全力。

尽管宋遥曾劝说过不必如此拼命,但生存的压力始终如影随形,放过一只猎物或许就意味着冬日里少了一口温饱。

如今,大家对猎物的品质愈发挑剔。

连日来食用米饭,虽口感尚佳,但少了配菜便显得寡淡。

腌制肉品虽有其风味,却仍不及新鲜肉质鲜美,尤其多吃几口便觉腻味。

因此,众人更倾向于捕捉活物。

尽管猎物数量较以往锐减,但每天都有鲜活猎物被带回部落,牲口圈似乎又将迎来一次扩建。

尽管每日猎获不多,但有了米饭的辅助,每人每日的肉类消耗降至先前的一半。

如此一来,节省下的肉量竟与往日相差无几。

今年最为关键的任务终于圆满完成,宋遥也因此腾出了不少时间。

从最初的收割筹备到将所有稻谷安全运回部落,这一个多月里,宋遥可谓费尽心思。

无论是收割、运输还是储藏,每一个环节他都精心策划,力求万无一失。

尽管部落成员们多少有些经验,但面对如此大规模的作业,显然还是显得生疏。

为此,宋遥提前为每个人分配了明确的职责,确保各司其职,最终顺利将所有稻谷收回部落。

过程中虽偶有小波折,但总体而言,成果堪称完美。

收割工作告一段落后,宋遥立即投入到砖窑的建造中。

毕竟,未来大家更多的时间将留在部落,改善居住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稻谷的储藏已耗去了大半部落储备的砖头。

若不扩大砖窑规模,恐怕要到明年才能烧制出足够的砖块。

可如今距离冬季至少还有两个多月,若在这段时间内连砖窑都未能建成,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

部落如今若全力以赴,一日也能烧制出百余块砖。

狼陶和狼瓷不仅优化了砖的材料配比,还竭力提升单个窑的产能。

即便是最小的土窑,若填满砖坯,也能容纳七八十块,但成品质量往往不尽如人意。

因此,寻找一个平衡点,在确保砖块质量的同时,烧制出足够数量的砖,显得尤为重要。

若连续烧制两三个月,或许能满足需求,但部落的窑炉不可能全部用于烧砖。

日常所需的各类陶器自不必说,单是练习用的陶丸,狼陶他俩每隔十余天便需烧制一批。

若想提前备足砖块,唯有增建土窑一途。

新制土窑的工艺与以往相似,但考虑到使用后可能彻底淘汰,便未如先前那般精雕细琢。

宋遥用这些土窑烧制日常陶器,对温度要求不高,粗略打造即可满足需求。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来 我在末日躺平了 大奉打更人 被山里糙汉领回家日子红火顶呱呱 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 特摄入侵:铠甲奥特假面我全都要 神明犯我华夏,请老祖复苏 我成封号斗罗后,封印才被解除 医妃刚穿越就扒了王爷,强宠偏爱 KPL最强粉丝 军婚:我在八零当医生 太白山下的女人们 斗龙:战到世间无敌手 我阎王亲闺女,算命准亿点怎么了 困在时间循环里的草根侦探 快穿:恋爱脑别挡路 快穿:绝色尤物绑定了生子系统 咒术回战:我夺舍了宿傩 魔幻手机:开局收服黄梅大王 儿子带手机穿越明末,老爹供物资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北宋大丈夫 谍云重重 民国之谍影风云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军工科技 寒门崛起 抗战之烽火燃血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我的公公叫康熙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大明:开局自曝身份,狱友是朱棣 绍宋 我在亮剑搞援助 
最近更新穿越之铁血捕快 沉默的战神 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 大唐镇国公 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 水浒:我武大郎,反了! 三国之现代魂 起飞,从1973年开始 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 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 大明英宗朱祁镇 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 时空乱叙 汉吏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学名张好古 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 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回到原始搞科研 可她有D啊 - 回到原始搞科研txt下载 - 回到原始搞科研最新章节 - 回到原始搞科研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