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包宇觉得香江和新佳坡是属于相互竞争的对手,特别是在金融业这方面,具有非常相似的地方。
也就是说,香江吃多了,新佳坡自然吃少了。新佳坡吃多了,香江自然也就吃少了。
另外,新佳坡和香江都是亚洲四小龙,虽然现在香江各方面还在新佳坡之上,但是,新佳坡一直在追逐香江。
另外一方面,包宇知道,如果香江是国内移民的第一站,那么很可能新佳坡也就是第二站。
当然,也可能新佳坡变成第一站。
他前世的时候,八十年代开始,香江四大家族,特别是李加成等其实有在新佳坡投资,而且,投资规模还不小。
只是,新佳坡的特殊性,让李加成这些华资,很难在新佳坡获利。
像李加成等人在香江和国内惯用的投资手段是囤地,等土地价值上涨后再逐一开发。
但是,在新佳坡是不行的。
新佳坡根本不允许资本进行囤地。
相反,如果资本通过拍卖方式拿下土地后,就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内进行开发,如果没有再规定时间之内开发,被发现或者被举报后则是要罚款,而且,罚款力度还不小。
除此之外,海外资本在新佳坡投资,只要是盈利还要缴纳另外一笔盈利的费用。
也就是说,在新佳坡投资,是可以赚钱,但是,很慢,这一点上是比不上在香江和国内的投资回报大的。
正是这种情况下,新佳坡许多资本往往前来香江,或者进入国内投资。
包宇除了原来收购的和记黄埔,九龙仓,怡和,香江置地等在新佳坡有些产业或者分公司外,他确实没有把重点放到新佳坡方面。
在他看来,新佳坡确实是李家坡,不仅仅是通过淡马锡控制新佳坡大部分产业外,还通过黄祖耀这些白手套控制一些其他公司,包括像胡文虎兄弟的虎豹国际公司的产业基本上都是通过黄祖耀之手给控制了。
四姐夫郑维建说起新佳坡的情况。
当年他父亲也是看到香江竞争激烈,才跑去新佳坡那边发展,倒是没想到,如今新佳坡的资本发现有限。
“bob,新佳坡那边不是那么好发展,处处受限制。我大哥和我弟控制的永泰地产感觉这些年并没有什么变化,如果是在香江,那必定不一样。”
在郑维建看来,那个陈松箐和他的佳宁集团算是非常典型的,陈松箐是新佳坡跑到香江发展的,但是,没有多少年,已经膨胀到市值几十亿大集团。
但是,他父亲的永泰集团,旗下涉及到各行各业,包括地产业,服装业,甚至号称服装大王,但是,这十几年下来,好像并没有什么增长一样。
如果当年郑家人留在香江,在郑维建看来,那完全不一样。
“那以你的目光来看,我们包家是否要去新佳坡投资?”
“bob,这个我不知道。”
郑维建确实不清楚,他也不知道包宇是怎么想的。
但是,从现在包宇的一系列布局来看,他早就看不清楚。
包括,在香江来说,其他华资都在不停扩张的情况下,包家去年除了吞掉怡和,香江置地后,在地产开发方面反而开始放慢速度。
包宇知道郑维建懂得也就这些,对方也不敢再多说其他。
和郑维建谈完。
郑维建先下楼。
。。。
晚上六点。
深水湾包家别墅这里。
喜气洋洋。
里面摆了接近十张桌子,每张都坐了人。
当包宇,包裕刚夫妇,包肇龙,包裕星,包裕书,还有那几位姑姑,姑父坐在一起。
“bob祝贺在座的长辈除夕快乐,新年快乐。”
包宇拿起酒杯和在座的长辈相互庆祝喝酒。
这一顿丰盛的包家晚宴。
从晚上六点开始持续到晚上的七点多。
而在隔壁没有多远的李家。
李加成夫妇一家静悄悄的。
虽然,李泽矩,李泽偕也从加国回来,但是,除了他们几个人外,无论是除夕,还是平常都是显得很安静。
虽然在两个月前,李家的长茳实业集团终于从香江北角搬到香江中区。
但是,现在李家这几年,似乎已经有些大不如前的感觉。
听到包家那边那么热闹。
而李家这边静悄悄,仿佛今晚李家的除夕团圆饭和往常没有什么区别一样。
李加成夫妇,和老母亲庄碧琴,两个儿子一起吃完今年的除夕团圆饭,李加成也就先上楼。
在回到楼上书房。
李加成确实在考虑公司的事。
如今,香江这边的情况,他有些看不透,总感觉现在香江的情况好像又有问题,包括前些天开始出现的移民潮,他也是注意到的。
按照他对于香江地产业的了解,香江的地产业周期性可能又开始出现。
也就是说,可能一批香江中产开始抛售物业,导致香江楼市下跌。
但是,现在李加成要考虑的事实在太多。
他无法获得汇沣的支持,实际上在前些年已经错过很多方面的投资。如今,没有汇沣的资金贷款支持,他很多项目开发确实也是非常难。
另外一方面,李加成又追求负债率不超过20%这一条红线,他能够动用的资金就更多了。
对于现在的李加成来说,除了在股市上融资,他很难从其他地方筹集到更多可用的资金。
也就是说,明知道香江的地产业周期性可能又开始出现,但是,他又无法获得更多资金来为接下来香江楼市下跌的时候,尽可能买入更多的物业。
“先生,包家那边真热闹。”夫人庄月明上来说道。
此时,除了听到包家那边还是传来很热闹的说话声。
还有已经开始准备放烟花。
包肇龙儿女多,大多又在香江,如果除夕叫在一起吃团圆饭,确实是很热闹。
看到李加成没有说什么,庄月明先离开。
现在李加成不但在考虑香江地产周期性,还有资金来源问题。
还有一个他必须解决的问题。
周千和已经老了。
但是,现在周千和还在替他做事。
而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高管盛声,虽然年纪要比周千和年轻一些,但是,在年初的时候,盛颂声已经和李加成提出,他想退休,然后移民到加国。
盛颂声已经替李加成做事很多年,如今也过了六十岁,只是让李加成没想到的是,对方居然也要退休移民到加国。
现在李加成身边很少其他新加入的重要高管,基本上都是以前跟着他做事的高管,如果周千和退休,盛颂声也退休移民到海外,那他也就意味着缺少了左膀右臂。
最重要的是,他以前看重的两位高管麦理思和马世民,如今都在包宇身边做得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