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在殿外等候早朝的官员,突然被告知今日取消早朝。
那些连夜赶工写的奏疏只能交给内侍们,指望内侍们呈递到皇帝手中,此后耐心等待皇帝的答复。
当面奏疏皇帝与等待皇帝批复自然是完全不一样的,不甘心的官员们也只能先咽下这口气。
然而,这件事在大夏的朝堂上影响的确很大。
大夏与魏国在政治角逐层面的游戏规则,在某些地方是一致的。
一件事可以大,也可以小。
当这件事闹大的时候,是有人想它被闹大。
显然,孙幸这件事,许多人已经嗅到了政治风向。
于是,当天就有官员提交了弹劾奏疏。
弹劾的对象是宰相宋濂!
弹劾的人是门下省的给事中。
给事中其实没有弹劾权,门下省明显是在这个时候走了个擦边。
中书省颁布诏书的时候,门下省的给事中审核。
现在这名叫王岩的给事中是这样说的,他表示中书省的各类新政诏书里都写过很详细的关于官员和商人的边界,以及相关条例。
可现在呢?
现在竟然出现了大量官员与商人相互勾结之事。
这些人勾结在一起,利用权力和资源,吸纳金钱。
原本十万两的财富应该流入民间,现在就九万两流入他们的口袋,只有一万两流入民间,供绝大部分人去抢夺。
他弹劾的重点是右相宋濂,他认为宋濂为了媚上,不顾政策是否可行,强行推动,导致大量财富被贪官和奸商拦截。
这不但违背了皇帝陛下富国富民强军的理念,还导致天下财富聚集到了少部分人手中,使大部分人陷入到贫穷。
并且王岩还提出了一个轰动朝堂的理念:经济机制的失灵。
他做出了一个详细的解释:当存在大量空白的时候,经济发展初期,官员和商人,还有百姓都一起有钱。但当产业快速饱和之后,经济越发展,官员和商人越有钱,而百姓则开始变穷。
这个“经济机制的失灵”理念,不知为何,两天之内就在朝堂上下传开。
一石激起千层浪,它引发了巨大的争论。
仅仅三天之后,就有许多官员联名要求见皇帝陛下,表示现在的新政有巨大的问题。
这些人快速响应后,在朝野之间形成一片势能。
这一日,李彦在与宋濂关于鄯州的河道正在讨论。
宋濂说道:“鄯州地区不仅仅有硝石,还有大量与羌人合作商业,臣唯一担心的是晋国出手阻止我们。”
“嗯,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下一步林良沅必然会派人伪装,阻止我们经略鄯州。”李彦看着地图。
“另外,最近朝野上下的声音,对我们筹备私人商社进入鄯州,也有一定的阻力。”
“卿是说王岩提的经济机制的失灵?”
“是的。”
“你不必过于在意。”
“但臣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宋濂感慨道,“目前的确存在诸多问题,是需要我们去解决的,官员与商人联合,影响非常大。”
“这个问题,你不必担心。”
李彦能看出来宋濂的忧虑,他的许多政策没有问题。
例如农政改制、商社制度的建立,甚至对官员的管理,都体现出了宋濂对政治的深刻理解。
例如他多次强调了权责对等,权责清晰。
“目前我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快速推行政策,用江南的商业来联合江北,在三镇以及赵州一带打造更多的后勤,这个方向是不能变的。”
李彦盯着地图,抬起剑,指着地图:“尤其是赵州这一带,为了给徐州减轻压力,我们必须快速堆积资源,发展赵州这几个郡。而要带动赵州,就必须快速建设秦州,尤其是秦川到郾城郡还长平郡这一带,在这条线上设立多个渡口。”
“陛下的意思臣明白,但现在影响很大,我们不能不重视朝堂上下的声音。”
作为宰相,宋濂是必须要考虑到所有官员的感受和状态的。
政治需要合适的制度,更需要皇帝和宰相展露出温情。
人心如水。
没有人情的政治制度运转效率的确高,但上限却很低,崩塌的也快。
“这些事,朕来处理就行,你不必担心,朕现在就担心秦州的进度,徐州方面有苏常,秦州背后的荆州基础虽说也不差,但到秦州却要穿越几座山道。”
既然皇帝这么说,宋濂也暂时放下心。
“陛下想要通过秦州去联络鄯州,又想以秦州夯实赵州前线,那现在最重要的恐怕是增加秦州的人丁。”
“秦州打了多年仗,人口稀少,臣倒是认为,可以优先从魏国吸纳人口进来。”
“如何说?”
“派人去秦州各郡重新良田,以分田的政策吸引魏国赵州的人。”宋濂说道,“当然,赵州不缺田,赵州的魏国百姓也不缺田,所以除了分田,还需要做一件事,会有更多人愿意牵过来。”
“何事?”
“朝廷要大量置办学校。”
李彦忍不住点了点头,说道:“你的意思是,赵州的百姓,都想着让自己的孩子读书?”
“种地的农民想要光宗耀祖,这是所有人的想法,然而赵州之地却并无多少学校,我们的读书人这些年更多,若是建立大量学校,一是可以让他们有事情做,二是可以吸引魏人或者晋人牵过来,这种方式是比较快的。”
“我们的农税比魏国还低,只要我们能落下学院这件事,是可以吸引不少人过来的。”
李彦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这时,王元吉到大殿门口说道:“陛下,现在许多官员在宫门口,要求见您。”
“何事?”
“是那件关于经济机制失灵的事情。”
李彦和宋濂对视一眼,知道这些家伙是要来搞事情了。
“让他们先回去。”李彦淡淡道。
“不,陛下,这件事不能回避。”
“哦?”李彦疑惑。
宋濂说道:“他们有意见,不会因为让他们回去,这些意见就消失。如果不说清楚,反而会让他们心中有怨言,误会就是这样越来越深的。”
李彦假装什么都不懂的样子:“朕是担心这样影响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