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叫天

首页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日不落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满唐华彩 衣冠不南渡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带着系统闯南洋 民国之谍影风云 神武太医俏女帝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我的谍战岁月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叫天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全文阅读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txt下载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58章 慎重决定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李文贵听到问话,便摇摇头回答道:“这是我突然冒出来的想法,还没和陛下说的。”

一听这话,高拱有点无语,沉思片刻之后说道:“那此事由你给陛下去说,看陛下是什么态度?”

说到这里,他又看向其他人说道:“诸位也且先回去想想,藩王宗室封建海外是否可行?”

随后,他便宣布本次会议结束。

李文贵当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想法,而是后世的人在网上提出来的一种法子,至少他也是赞同的,所以他才会提出来。

会议结束之后,他想了下,便去找了隆庆帝,说了这个事情。

还真别说,隆庆帝听说了之后,立刻就重视了起来。

有关宗室的问题,嘉靖朝的时候,就来过一波。

如今的内阁辅臣李春芳,正是牵头之人。

不过当初修改的宗藩条例,也只是治标不治本,临时救急下,回头还是一堆麻烦事。

因此,隆庆帝虽然平时不靠谱,喜欢当甩手掌柜,躲在后宫温柔乡里,但是,涉及到宗室这么大的问题,他还是相当重视的。

于是,他当即传旨,第二天在文华殿内议事。

在接到隆庆帝旨意后,司礼监迅速行动起来。

先是安排小太监们清扫文华殿,将金砖地面擦拭得光亮照人,又在殿内摆放好桌椅,每个位置上都整齐地放置着笔墨纸砚。同时,派人通知六部九卿以及内阁成员,告知会议的时间与议题——商讨衍神公李文贵提出的藩王分封海外之议。

会议当日,天色未明,官员们便身着朝服,头戴乌纱,神色凝重地陆续向文华殿赶来。

守卫在殿外的禁军身姿挺拔,枪戟林立,愈发增添了几分庄严肃穆的气氛。

卯时三刻,随着一声“陛下驾到”,隆庆帝在太监的簇拥下步入文华殿。

众人赶忙整齐跪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隆庆帝走上御座,微微抬手:“众爱卿平身。”

待众人起身,隆庆帝目光缓缓扫过殿内群臣,神色凝重地开口道:“今日召诸位爱卿前来,是因衍神公李文贵奏请将藩王分封海外。此议关系重大,涉及宗室、朝廷各方利益,更关乎我大明未来国运。诸位但说无妨,不必拘谨。”

衍神公李文贵作为始作俑者,自然是在的。

他率先出列,向隆庆帝及众人躬身行礼后,再次详细阐述了藩王分封海外的提议:“陛下,诸位大人。如今我大明宗室繁衍日盛,朝廷供养负担沉重。而海外倭国等地,新经战事,正可作为宗室藩王的封地。如此一来,既能减轻朝廷财政压力,又能借宗室之力开疆拓土,宣扬国威于海外。”

户部尚书赵俊明皱着眉头,率先表达忧虑:“陛下,宗室分封海外,初期朝廷需拨出大量钱粮以助其建立根基。这对本就不宽裕的国库而言,无疑是一大笔开支。再者,海外局势复杂,若藩国发展不顺,这笔投入恐成泡影,反而加重朝廷负担。”

礼部尚书孙崇文也出列奏道:“陛下,藩王分封海外,其藩国与大明的礼仪关系需明确。藩王虽远在海外,亦为宗室,其藩国朝贡之礼、藩王觐见之规等,都需细细斟酌,以维护我大明天朝上国的体统。”

兵部尚书王勇面色严肃,抱拳道:“陛下,藩王至海外,军事保障必不可少。但给予其多少兵力,如何调配,都是难题。若兵力过少,恐难以抵御海外蛮夷;若兵力过多,又担心藩王拥兵自重,威胁朝廷。”

刑部尚书周正清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藩国律法当如何制定,亦是关键。藩国内部案件审理,与大明律法该如何衔接?是完全遵循大明律,还是因地制宜,需有定论,以确保公正,维护朝廷律法威严。”

工部尚书陈宏业则躬身奏道:“陛下,藩王海外建藩,城池、府邸等基础设施建设需大量人力物力。工部可提供技术指导,但资源调配方面,需与户部等协同商议,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六部尚书显然都事先有准备,因此能第一时间发表看法。

内阁首辅高拱听得微微点头,也出列说道:“诸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从内阁角度看,藩王分封海外,治理模式是重中之重。藩王在藩国的权力边界必须清晰。臣以为,可考虑让藩王拥有一定的军事指挥权与地方治理权,但关键官员的任免,应由朝廷与藩王共同商议,以达制衡之效。”

次辅张居正接着说道:“陛下,关于藩国资源归属,可规定藩国资源一部分留作藩国自身发展与藩王用度,另一部分按比例进贡朝廷。如此,既能激励藩王积极经营藩国,又能使朝廷有所收获,增强国力。”

事关重大,隆庆帝这次没有听高拱的,而是看向其他臣子,示意他们都说说。

于是,围绕着这些观点,群臣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对于藩王权力问题,有官员认为:“若藩王无实际军政大权,恐难以在海外立足,更无法应对复杂局势。”

但立刻有人反驳:“权力过大,必生隐患,历史上藩镇割据的教训不可不察。”

在资源分配方面,也存在分歧。一些人主张藩国资源应更多用于自身发展,以增强海外实力;而另一些人则强调朝廷对资源的把控,以保证国家整体利益。

……

隆庆帝静静地聆听着群臣的争论,时而沉思,时而微微点头。待众人稍作停歇,他缓缓说道:“诸位爱卿的见解,朕已尽知。此事关乎重大,容朕深思熟虑后再做定夺。但无论如何,决策的初衷皆是为了我大明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还望诸位爱卿以大局为重,继续为此事出谋划策。”

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见隆庆帝表态,立刻高声宣布:“今日会议到此结束,诸位大人退朝。”

群臣再次跪地行礼,而后有序退出文华殿。

这场在文华殿召开的会议,虽未当场做出最终决策,但却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朝堂之上激起层层涟漪。

隆庆帝不当场决断,可能是慎重,也可能是想听听更多的意见。

不用说,这个消息就进一步扩散,引发了更多的讨论。

自文华殿这场关于藩王宗室分封海外的会议消息如旋风般传遍京师,整个京城瞬间陷入了沸反盈天的热议之中。

从繁华热闹的前门大街到幽静深邃的胡同小巷,从高谈阔论的茶楼酒肆到忙碌喧嚣的集市商铺,人们无不就这一震撼性的议题展开激烈讨论。

当然了,也是京师这边,吃饱了撑的人多,关心政治时事的人多,才会有如此热闹讨论。

就在书社的书友会社里,一群书生正围坐在一起,激烈地争论着。

为首的一位年轻书生,身着素色长衫,手持折扇,神情激昂地说道:“此乃我大明振兴之良机!藩王分封海外,可效仿前朝先贤,开拓疆土,传播我华夏文化,扬我大明国威于四海,实乃千秋伟业!”

旁边一位稍年长些的书生却皱着眉头,反驳道:“话虽如此,但藩王久居海外,天高皇帝远,若不受朝廷节制,恐成尾大不掉之势,重蹈历史覆辙。况且宗室向来养尊处优,海外之地艰难险阻,他们能否胜任开疆拓土之重任,实在令人担忧。”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引经据典,争论得面红耳赤,谁也无法说服谁。

很显然,这是前所未有之事,只要没有权威认定,就是各有各的理了!

不但书生讨论,商贾也很关心这个事情,他们三五成群聚着说这事。

“这藩王分封海外,万一局势不稳,海外贸易恐怕要受影响。咱们在海外的生意,可都得仰仗当地太平啊。”

“依我看,这说不定是个大商机。藩王到了海外,肯定要大兴土木,建造府邸宫殿,咱们的瓷器、丝绸,那可都是紧俏货,销路肯定更广。”

“……”

对商贾来说,自然是盘算着如何在这即将到来的变局中谋取利益。

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闲言碎语几句,也是有的。

“这藩王都去海外了,朝廷会不会把给他们的钱,都摊到咱们老百姓头上啊?咱本来日子就紧巴巴的,可经不起折腾。”

“谁说不是呢,不过要是真能把海外的地方变成咱大明的,以后说不定咱日子能好过点。就是不知道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

“……”

各级京官也都有考虑,随后上皇帝上奏章,一时之间,奏章如同雪花般飞进宫里。

隆庆帝在几天之后,便传出旨意,他决定在金銮殿召开一场规模盛大的朝会,集思广益,力求为藩王分封海外一事定下最终的基调。

朝会当日,天色未明,百官们便身着庄重的朝服,神色肃穆地齐聚金銮殿外。

随着悠扬而庄严的钟鼓声响起,殿门缓缓敞开,官员们迈着整齐而有序的步伐鱼贯而入,依照品级高低依次排列。

隆庆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殿下群臣,神色凝重地开口道:“关于藩王分封海外之事,近日来朝野议论纷纷,诸位爱卿也多有奏疏呈上。今日,朕欲在此与诸位爱卿深入探讨,务必得出一个周全之策。”

首先站出来的是一位御史,他躬身行礼,语气坚决地说道:“陛下,藩王分封海外,风险实在太大。宗室向来养尊处优,对海外艰难之地恐难以适应。且海外局势错综复杂,若藩王治理不善,有损朝廷颜面。再者,一旦藩王在海外拥兵自重,朝廷鞭长莫及,后果不堪设想,恳请陛下三思。”

话音刚落,一位年轻的侍郎迫不及待地反驳道:“陛下,此乃我大明崛起之良机!如今宗室人口膨胀,朝廷财政不堪重负。分封海外,既能解决宗室之忧,又能为大明开拓新的天地。至于担心藩王拥兵自重,我们可制定完善的制度加以约束,让藩王在为朝廷效力的同时,绝无反叛之心。”

紧接着,支持与反对的官员们各抒己见,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有的从历史教训出发,强调地方割据的危害;有的则以发展的眼光,阐述海外扩张对大明的深远意义。

朝堂之上,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隆庆帝静静地聆听着各方的激烈辩论,心中也在不断权衡利弊。

待众人稍作停歇,他缓缓说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此事关乎我大明的千秋万代,容不得半点马虎。朕以为,藩王分封海外,若能妥善规划,不失为一件利国利民之举。但如何确保藩王在海外既能开疆拓土,又能忠心于朝廷,是我们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首辅高拱见状,出列奏道:“陛下圣明。依臣之见,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其一,在藩王选拔上,务必挑选那些德才兼备、有开拓精神且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宗室子弟。”

“其二,明确藩王权力边界,军政大权虽可让藩王执掌,但需规定军队数量上限,且重要军事行动必须向朝廷报备。”

“其三,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朝廷定期派遣专员前往藩国巡查,确保藩王遵守朝廷律法。”

次辅张居正听了,也站出来补充道:“陛下,关于藩国治理,可设立三司,分管民政、财政与司法,三司官员由朝廷选派,直接对朝廷负责,与藩王相互制衡。同时,在经济上,规定藩国每年按一定比例向朝廷进贡特产与财富,以增强朝廷国力。”

其他人听了,也有反对或者赞同意见的,随即又展开了讨论。

最终朝会结束的时候,隆庆帝也没拍板决定。

而是在几日后,隆庆帝将衍神公李文贵、内阁首辅高拱与次辅张居正召至御书房。

待三人坐定,隆庆帝缓缓说道:“关于藩王分封海外之事,经过两次朝会的讨论,朕心中已有几分定论。但仍需与三位爱卿私下再议,以求万无一失。”

李文贵拱手说道:“陛下深思熟虑,实乃大明之福。以臣之见,此次分封海外,不仅能解决宗室难题,更是我大明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但正如两次朝会讨论的那样,诸多细节必须明确,方能确保万无一失。”

高拱微微点头,说道:“陛下,臣以为在藩王权力、监督机制以及经济往来等方面,已初步形成可行之策。但仍需对藩国的文化教育加以规范,确保藩国虽远在海外,却始终传承大明文化,对朝廷保持向心力。”

张居正接着说道:“陛下,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藩王分封海外,可能会对周边国家产生影响,我们需提前做好外交布局,此事不涉及正常藩属国,而只是损及大明天威之国。”

隆庆帝认真聆听着三人的发言,不时点头。

经过一番深入探讨,最终,隆庆帝神色坚定地做出了决定:“朕意已决,藩王分封海外一事可行。但具体实施,需慎之又慎。三位爱卿,此事便交由你们负责,务必精心筹备,确保万无一失。”

李文贵、高拱与张居正赶忙起身,跪地领命:“臣等定不负陛下重托!”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赤心巡天 我在长白山赶山狩猎 男欢女爱 艳海风波 周易哲学解读 都市超级邪医 大明:开局召唤天山童姥 玄鉴仙族 官道:从殡仪馆平步青云 随风漫步新书 名门艳旅 魔艳武林后宫传 开局拿下娱乐圈最美嫦娥 重生之官路商途 都市花缘梦 凡人策 重生大时代之王 绝品小仙医 大反派熟知剧情,女主们全都堕落 娱乐:让你炒CP,没让你玩真的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百战 大明之南洋再起 寒门宰相 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最近更新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 星汉西流夜未央 大明!风起土木堡 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 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 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 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 大隋:二世浮沉 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 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 殿下无双 嚣张小侯爷 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 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 阿姐,我中举了! 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 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 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 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叫天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txt下载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最新章节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