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宣心中仿佛有千言万语被卡在喉咙里,无论如何都难以说出口。他对楚启安的恨意如同熊熊烈火一般燃烧着,但在内心深处,却又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在呼喊,希望楚启安能够好好地活下去。
这种矛盾的情感让上官宣感到无比痛苦和纠结。他对楚启安的恨意是如此真实,以至于他常常在深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然而,当真正面临要对楚启安动手的时候,他却发现自己的手竟然像被钉住了一样,根本无法动弹。
上官宣不禁开始怀疑自己,难道他真的下不了手吗?他对楚启安的恨意难道只是表面的吗?这些问题不断地在他脑海中盘旋,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挣扎之中。上官宣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仿佛心中有千斤重担一般。他缓缓转过身去,带领着其他的人渐行渐远,身影逐渐消失在视线之中。
楚启安站在原地,目送着上官宣离去,心中同样不是滋味。他想起了上官宣的父母,当年自己曾试图劝说他们回头,但却无能为力。那时的自己还年幼无知,天真地以为最终的结局不过是被流放而已,却万万没有想到,等待他们的竟然是死亡。
楚启安不禁懊悔万分,如果当时自己能够更加坚定地劝说上官宣的父母,或者想出更好的办法来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也许一切都会有所不同。然而,时光无法倒流,他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份自责和愧疚。
……
“公子为何对楚启安如此痛恨呢?难道说当年楚启安也牵涉其中吗?”一个人满脸狐疑地追问道。
上官宣深吸一口气,似乎是在平复内心的波澜,然后缓缓开口道:“之所以如此痛恨楚启安,是因为当年正是他亲手将那封要命的信交给了太后。而那封信,犹如一把火,瞬间点燃了太后的怒火,最终引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说到这里,上官宣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仿佛那场事件给他带来的冲击至今仍未消散。
“引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血案,我父母皆因此丧命!”上官宣的声音低沉而又充满了无尽的恨意,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他对凶手的切齿之仇。
众人听闻此言,皆面露惊色,愤怒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纷纷叫嚷着要为上官宣报仇雪恨,让那可恶的凶手付出代价。
然而,就在一片嘈杂声中,一直沉默不语的谋士突然开口说道:“公子,此事或许另有隐情。楚启安当年尚年幼,说不定他也是被人利用,才会酿成如此大祸。如今他也为此事懊悔不已,我们不妨先探探他的口风,再做定夺。”
上官宣听后,不禁一怔。他心中暗自思忖,谋士所言不无道理。当年的楚启安不过是个孩子,他真的会有如此大的恶意吗?难道自己一直以来都被仇恨蒙蔽了双眼,而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
上官宣的眉头紧紧皱起,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开始重新审视这起血案,思考其中是否存在着一些被他忽视的细节和线索。
过了好一会儿,上官宣终于缓缓开口:“罢了,且再观望一阵。”他的声音虽然依旧低沉,但其中的怒意似乎已经稍稍平息。